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乙肝怎样合理用药

       中医与西医在治疗疾病的理念上有极大的不同。而同样做为自然科学的基本学科,二者没有优劣之分。西医治疗感染性疾病,治疗的针对点是病原微生物。而中医的侧重点则为人的免疫力。健康的人体对细菌病毒都有天然的抵抗力(白细胞,巨噬细胞等),同样感染病原微生物,有的人发病,有的人则不发病,这就是免疫力的不同。自然界有着许许多多不同种类的病原微生物,它们繁殖迅速,生命力极为顽强,可以适应非常恶劣的环境,下到极地冰川,上到温泉滚水中,都能找到它们生存的痕迹(据报道只有在火山的岩浆中没有找到细菌与病毒)。正常的人体也寄生着大量的病原体。只有在人体组织器官出现了功能失调的状况下(免疫力低下,为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培养基”)细菌或病毒才能入侵人体而发病。因此试图单纯通过用一种生物或化学药物就永久的杀灭病原体的观念并不现实(现在出现多种细菌的抗药性),只要机体的健免疫力仍然低下(培养基仍然存在),就会不断有病原体的侵袭。中医在治疗乙肝疾病方面虽然还没有找到能特异性杀灭乙肝病毒的中药,但由于中医可以从整体上调节脏腑的功能,扶助人体的“正气”,依靠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的方法消灭病毒(不为病毒提供可以生长的“培养基”)。所以中医在治疗乙型肝炎方面还是很有优势的。

    下边所介绍每类药之前都标明了适应症状。如(四)活血化郁药(用于症状出现:两肋刺痛)等。患者朋友可以结合自己的病情,按下边边所列提纲方便的选用适合自己的中药。如转氨酶偏高就可以在(一)降低转氨酶药中选用五味子(10—30克),制大黄(1—5克)蒲公英(30克),败酱草(30克)。如果是“大三阳”就可以在(二)抗病毒药中选用升麻(15—30克)。如果两肋胀痛就可以在(三)舒肝理气药中选用芍药(15—30克),枳壳(10—20克)。以此类推。这些药物都是在众多药物中精选出来疗效最确切的,而且价格都很低廉。至于中成药方面,个人认为还没有特别理想的药物,而且为避免做广告之嫌,所以就不在这里介绍了。还有关于肝硬化腹水方面的药物选择问题,由于非常需要医生的指导用药,也不适合在此讨论了,所以一并从略。


 


(一) 降低转氨酶药:


1、 五味子(10—30克),制大黄(1—5克)。中药五味子的提取物目前仍然是降低转氨酶最快的药物(是敦煌遗书---《辅行决脏腑用药法》中所记载古经方:“小补肝汤”中很重要的一味药。现在临床提倡补肝阴,而所用药物为木瓜,旱莲草,沙参,地黄,等等,而疗效都不是很确切。从此方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原来古经方中所用补肝阴的药物是“五味子”!)。从中医学的观点来看,五味子酸敛并不适合湿热过盛型乙肝患者,而在临床上也会发现此类患者在停药后容易出现转氨酶的回升。所以对于这种情况,就要加用清热利湿类的药物。根据顾丕荣先生[(1912一 ),上海第四人民医院主任医师,著名临床家,肝病专家]的临床经验:五味子+大黄 的药对组合是降低转氨酶的特效药。


 


2、  蒲公英(30克),败酱草(30克)。这两味药 可清热消炎,降低转氨酶,疗效显著,又没有损伤脾胃的副作用。败酱草早在2000多年前《金匮要略》里就有应用(仲景所用都是药宏力专之品,所以经方如果应用得当,却能收到“一剂知,二剂已”之功效)。而蒲公英这味药很受已故中医学家叶心清先生推崇,而且朱良春先生也在临床上体会到:此药不仅可以清热解毒抗炎,还有舒发肝气的作用,所以用于治疗肝炎极为妥帖。


 


(二)抗病毒药:


 


1、 升麻(15—30克)。此药从宋朝到现代临床主要都用于升提气机。却忽视了它最重要的一个功能“清热解毒”。良药之功几被埋没。上海中医学家“裘沛然”先生曾经专门撰写文章批驳了此错误的用药方式。在本经中记载,升麻有“主解百毒,辟瘟疾障邪毒蛊”的作用(升麻在宋朝以前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并不用于升提气机,如《伤寒论杂病论》中治疗阴阳毒的方剂), 这些‘毒,邪气,瘟疾,’等的记载就是指现代由细菌病毒等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其实中医并不是没有直接杀灭病原体的药物,在 《肘后方》《千金方》中的大量治疗瘟疫类的方中都很频繁的应用了升麻这味药,如‘ 太乙流金方’‘老君神明散’‘大陷冰丸’等。而当代无独有偶的是已故著名中医学家方药中先生独具慧眼用大剂量升麻治疗乙型肝炎,临床证实抗病毒,促使三阳转阴效果理想。


 


2、 其它如:凤尾草(10—30克),田基黄(10—30克),垂盆草(10—30克),蛇舌草(10—30克),半枝莲(10—30克) 等,临床都有清热解毒抗炎,降酶的功效,药理研究这些药也有一定抑制病毒的作用,临床可酌情选用。


    另外在现代医学肝功能检验项目中的“纠正蛋白比例倒置”,“降絮”“降胆红素”等内容由于在中医临床还没能达到统一的病机与用药认识,所以就不能分开讨论了。但可参考以下中医的病机分类。如下病机问题得以解决了,上边那些现代医学的肝功能检验项目也大多会恢复正常的。


 


(三)舒肝理气药(用于症状出现:胸肋肩背部胀痛)


 


1、  芍药(白芍或赤芍)(15—30克),枳壳(10—20克)。现代临床舒肝理气药多用香附,香橼,沉香,川楝子(临床药理研究有损害肝功能的弊端)等。但疗效不够理想。情况往往是越用辛香理气药,肝郁越严重。这就是选药不精当的问题。而在古经方中早已经提示我们舒肝理气效果最好的就是:芍药,枳壳。(是敦煌遗书---《辅行决脏腑用药法》中所记载古经方:“小泻肝汤”中的主要两味药。而且也是《伤寒论》中四逆散中主要两味药)。而且当代已故中医伤寒学家刘渡舟先生临床认识到芍药用到大剂量舒肝理气效果奇妙。


 


(四)活血化郁药(用于症状出现:两肋刺痛,身体出现蜘蛛痣,肝硬化)


1、  桃仁(10—30克)。已故中医学家王玉润先生,在生前的肝硬化攻关项目的治疗体会中,证实此药疗效首屈一指。


2、  三七(粉:1—5克)。肝病合并门脉高压,在用活血化郁药的时候很容易导致出血。而三七即活血又能止血。解放军302医院教授汪承柏先生认为此药:有降酶、降絮、提高白蛋白.降低球蛋白等作用。可能是冶疗慢性肝炎最有希望的药物。


3、  鳖甲(5—15克)。现代主要用于清热养阴。其实此药最重要功效还是活血化郁。是《伤寒杂病论》中治疗疟母(现代的肝脾肿大)的主要药物。临床与地鳖虫,山甲片等虫类药物合用治疗肝硬化。


   临床上此类活血化郁药如果需要较常时间或较大剂量的使用,常加用党参(10—15克)以防止白蛋白的下降。


 


(五)清热解毒药(用于症状出现:黄疸,舌质红舌苔黄,小便黄赤)


   


   此类药都在降低转氨酶与抗病毒药里。如:临床可选用蒲公英(30克),败酱草(30克),凤尾草(10—30克)。病情严重,胆红素过高者可加用:大黄(1—5克),茵陈(30—60克)。


 


(六)健脾利湿药(用于症状出现:舌体胖大,舌苔白腻,大便粘腻或溏泻。)


 


1、  白术(15—60克),苍术(10—15克)。由于肝病多影响脾胃功能。而且现代临床也有盲目应用清热解毒药,而导致寒凉伤脾的弊端。而健脾药首推白术,苍术。白术健脾用于症状出现:舌体胖大。苍术利湿用于症状出现:舌苔白腻。现代临床燥湿药多用砂仁,豆蔻,扁豆等,但疗效尔尔。北京已故中医学家许公岩先生临床发现燥湿药疗效首推苍术。这与刘渡舟先生认识相同。而顾丕荣先生认为:中医不传之秘在量上,并用大剂量白术治疗肝炎,肝硬化腹水。收效显著。


   

本文转载自http://user.qzone.qq.com/851265562/blog/134967015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治乙肝
震惊了!乙肝真的中医可治
009-08-25 | 乙肝抗病毒治疗要打持久战
转氨酶高的患者吃什么食物对身体好
乙肝病毒会自行清除吗?吃保肝药有用?医生:治乙肝只有1条路
五种公认乙肝抗病毒药物对比及选用 医学科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