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煎煮不当 大黄不泻反秘

邻居小张近几天总感到大便干燥、不通畅,接诊的老中医仔细摸脉之后给他开了4剂中药,说保证服后必好。可小张喝下4剂汤药后,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有加重之势。老中医解释,不是药不对证,而是小张对中药大黄煎煮不当造成的。

大黄又名将军、锦纹、川军、熟军等,是常用中药之一,早在公元前2千多年已开始使用,在防病治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古今名医对大黄都有精深的研究。大黄性味苦寒,入脾、胃、大肠、心包、肝经,是中医常用的清热泻火、导滞通便药物,对肠胃积热或其他实证所引起的便秘有非常好的疗效。但是,要想使大黄入煎剂,达到理想的通便效果,要掌握科学的煎煮方法。

大黄在煎汤药时要后下,一般在其他药物煎好前10~15分钟放入大黄。研究表明,大黄致泻的主要成分是蒽甙,易溶于水,如果煎的时间过久,蒽甙类物质多数被破坏,而大黄中所含的收敛止泻成分——鞣质便会溶出,不但丧失泻下作用,反而会引起便秘。小张在煎药时,将大黄和其他几味药一同煮了40多分钟,所以不但不能通便,反而使便秘加重。

此外,若想使大黄通便的作用和缓一些,可用酒炒或酒蒸后再煎煮;若用于泻火解毒、活血化瘀、利胆退黄,和其他药物一起入锅煎煮即可。(朱闻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慢性腰腿痛药浴方 >>中医中药秘方网
中医处方:药名前标加工方法 药后标煎服方法
中医治疗慢性腰腿痛的药浴
中华(中医学术宝典)之二 (中医知识论)
中药饮片的炮制工艺
特殊中药的煎煮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