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师解读五苓散

五苓散

  组成:猪苓十八铢(10~20g)  泽泻一两六铢(15~30g) 白术十八铢(10-20克)茯苓十八铢(10-20克)  桂枝半两(6-12克),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经典方证:

1、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71)

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72)

3、伤寒汗出而渴者;(73)

4、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74)

5、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156)

6、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386)

7、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金匮要略?第十三篇?四条》

8、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金匮要略?第十二篇?三十一条》)

  口渴而小便不利,口渴而入水即吐,口渴而腹泻,口渴而汗出,口渴而头痛眩晕,口渴而烦躁,口渴而动悸,这都是五苓散证的指证。口渴而且喜饮,或喜热饮,或喝水以后胃内不适或有振水声。

  小便不利,多指小便量少,或次数少,甚至完全没有,这种情况多于急性吐泻的疾病中。在慢性病症中则为小便次数偏少,并多见浮肿倾向。如下肢浮肿,面部浮肿或浮肿貌等。

  五苓散证常常有一些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比如头晕、头痛、心悸或腹部的上冲感、肌肉跳动或痉挛、自汗等。

  经验用量:猪苓20克、泽泻30克、白术20克、茯苓20克、桂枝15克。水煎服。

  主治疾病谱

1、洞泄;

2、婴幼儿腹泻;

3、腹泻脱水;

4、脂肪肝;

5、水逆症;

6、水饮头痛;

7、美尼尔氏病;

8、特发性水肿、心源性水肿、阴囊水肿等;

9、肾盂肾炎;

10、体腔内积液,如肝硬化腹水、心包积液、脑积水、关节腔积液、胸腔积液、胃潴留、睾丸鞘膜积液(水疝)、肾积水、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羊水过多等;

11、尿崩症、小儿多饮症等;

12、眼科疾病,如急性青光眼、视神经乳头水肿、假性近视、夜盲症等。 

13、皮肤病,如扁平疣、黄色瘤、荨麻疹、脂溢性皮炎脱发、多形性红斑、脓疱疮、水痘、带状疱疹、顽固性湿疹、手足的水疱性湿疹等皮肤病。

14、抗生素腹泻及呕吐;

15、内分泌疾病,如肥胖、脑垂体瘤等。

  说明

1、五苓散有调节机体内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但并非单纯的利水剂。既主“蓄水证”,又主“霍乱”脱水症,当属双向调节。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发现本方对五苓散证患者有利尿作用,而对健康者无效。

2、根据本人观察,许多五苓散证的形成,多与过用抗生素、激素、化疗药以及饮食太油腻有关。另外,味精等食品添加剂过多,也常常出现本证。

3、古代24铢为一两,则五苓散的配比应为猪苓9:泽泻15:白术9:茯苓9:桂枝6。如改汤剂,也应尊重原方的比例。

4、五苓散的服法比较特殊,“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米汤)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可以多喝热开水,使全身出汗,可以增加疗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煌教授讲解的几张经方7五苓散
五_苓_散
暑月腹泻,五苓建功
《伤寒论》五苓散运用
利水渗湿 五苓散 组成:猪苓9g 泽泻15g 白术9g 茯苓9g 桂枝6g
五苓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