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代名医秦伯未辨证论治精华

编者按  孙其新副主任医师,初学中医时曾对脏腑辨证严重重叠的现象感到困惑,为此而潜心学习与研究谦斋医学著作。最初在谦斋《中医入门》的夹缝中发现辨证的基本观点,接着在〈谦斋医学讲稿>行文的括号里搠取新思维,最后在〈中医临证备要>中整理出辨证论治的三个步骤七项内容,将谦斋在不同时期形成的辨证论治的意义、法则和方法.上升为辨证论治精华。这对于谦斋学术经验的挖掘与继承,是一次有益地探索。作者能够深入浅出,提炼出一些规律性东西,同时又能游刃有余,自成体系。这是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该理论简明而不笼统,细致而不琐碎,易学而不飘浮,是指导中医治疗的精锐武器。全文分20期连载,是学中医、走捷径的一把钥匙。

        谦斋辨证论治三位一体观

       -----------------当代名医秦伯未辨证论治精华(1)

          孙其新   (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辽宁沈阳110032)

摘要:谦斋辨证论治三位一体观,即辨证论治的意义、法则和方法。辨证论治的意义,指辨证论治的字面含义;辨证论治的法则,由十四纲辨证、脏腑辨证和五行生克辨证组成;辨证论治的方法,由辨证格式、辨证论治三步七项和处方公式构成。

    秦伯未先生(19Ol一1970年),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名之济,号谦斋,出生于上海陈行镇的世医之家。早年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以该校第2届第1名毕业,为江南名医丁甘仁先生高足。解放前,人称秦伯未、程门雪、章次公为上海医界三杰,而秦老精于内经,有秦内经之美誉。历任卫生部中医顾问、中华医学会副会长等。秦老生平著作等身,论著多达60余种,是20 世纪中医著作最多的名家。其中<秦氏内经学〉、<内经类证)、<内经知要浅解)、<金匮要略简释)、<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中医入门〉、〈中医临证备要》、《谦斋医学讲稿》等8部名著,具有广泛的影响。秦伯未是20世纪中医界的一代宗师。< p="">

    何谓辨证论治,如何进行辨证论治,在临床上的认识很不一致,作法极不统一。这已经影响到中医的疗效和发展。在60年代初,秦伯未就提出辨证论治三位一体观,即辨证论治的意义、法则和方法。该理论简明而不笼统,细致而不琐碎、易学而不飘浮,是指导中医治疗的精锐武器.也是近百年来中医基础理论的一件大事。

1 辨证论治的意义

1.1 证与症应统一

     首先在辨证方面,为了搞清中医常用而又经常乱用的“言登”、“症”、“证”几个词义的本末,谦斋查阅了《列子》、《说文》、《康熙字典》、《词源》等书籍,经过分析,弄清了:“症”是“证”的俗字,“证”是“言登”的简体。实质上“言登”、“证”、“症”是一个字,不能把“症”和“证”看作两个字,也不要把“症”解释为“症状”,“证”解释为中医特有的病理名词,应当尊重字义出处,人为强加分别,反而使问题混淆不清,而且在探讨文献时会发生错觉。如西医的败血症、尿毒症,可以写“症”,而中医的阴虚证、瘀血证为什么就不能写作“阴虚症”、“瘀血症”呢? “症”和“证”是一个字。根据文字的本源和中医的特点,应统一为“证”字。不论是症状、症候、虚证、实证,一律都用“证”字。上面这段话是他的内部讲稿。由于谦斋当时名望极高,不便公开发表。对于这场旷日持久的“证”与“症”的讨论.他已批评得够尖锐的。一位科学家说过:“上帝是不喜欢繁琐的”。目前,中医界倾向于把“证”和“症”明显区别开来,这将带来一系列的问题:① 中医理论中存在的一词多义现象本来就够多的了,这样做无疑是又添了一笔;② 把“证”和“症”区别开来,在探讨文献时会发生错觉;③ 西医的“症”,既可以用于症状,又可以用于症候,而中医硬把“症”解释为症状,“证”规定为证候,这将使中西医结合面临十分尴尬的局面;④ 还给国际间交流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为“证”和“症”二字,外文没有相应的词,只有与症状、症候相应的词。这样看来,当前中医界关于“证”和“症”的倾向,是与中医的最终目标— — 中西医结合、走向世界相背离的。

1. 2 辨证论治的意义

    辨证论治的意义,即辨证论治的字面含义,不同于通常所说的辨证论冶的概念、涵义。谦斋解释:辨证论治的意义,辨,就是分析、鉴别;证,就是证状、现象;论,就是讨论、考虑;治是治法、就是治疗方针。证和活是现实的,辨和论是灵活的。要通过分析和思考的。

2 辨证论治的法则

2.1 辨证沦治的基本法则

    目前的情况是:同一疾病在中医辨证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仅以〈中医诊断学〉为例。常用的辨证法则就有7种之多,依照这些法则去分析同一疾病.就必然会有不同的结论。所以诸多的辨证法则是产生辨证分歧的根源。谦斋在辨证法则的规范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有些工作是开创性的,笔者把谦斋归纳的辨证法则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法则,如病因辨证、脏腑辨证,是诊断疾病最常用的,也是最重要的辨证法则。另一类是复杂法则。由于疾病发生的病因病位往往不是一个,必须多方考虑,这就需要运用复杂的辨证法则。

2.1.1 病因十四纲辨证

   早在1932年,谦斋在(治疗新律>一书中,把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加以合并,并作了补充,提出了十三个纲要,即:风、寒、暑、湿、燥、火、疫、痰、食、虫、气、血、虚。纲下统律,律下统法。如“痰之治疗律”包括宣散化痰、清热化痰、肃气化痰、燥湿化痰、温化痰饮、清降痰热、攻逐痰积、消磨痰核等8种辨证治法,基本上概括了痰证的各种治法。谦斋以此书曾一度教授他的从游弟子,再试教于中国医学院、中医专门学校.颇收事半功倍之效,初学者常把它比做临床经典。1961年,谦斋又删掉虚纲,增补精、神两纲,系统提出十四纲要辨证.即:风、寒、暑、湿、燥、火、疫、痰、食、虫、精、神、气、血。仅以寒纲为例,只列证候和治法。寒纲分伤寒、中寒、虚寒3个证候。伤寒治法:① 辛温发汗法;②生津解肌法。中寒治法:① 辛热祛寒法;② 逐寒通阳法;③ 蠲阴敛阳法。虚寒治法:① 温中扶脾法;② 温暖肾命法。为什么要删掉虚纲?笔者分析在各纲辨证时,不可避免地要用到虚的辨证方法,如在寒纲中就有虚寒证候及治法。再单列虚纲,难免有叠床架屋之嫌。十四纲辨证,以病因为横向排列,八纲为纵向联系,把八纲、六淫、三焦、卫气营血、气血津液辨证兼收并蓄,融为一体。执简驭繁,深入浅出。由于该文最初发表在〈北京中医学院学报>上,见到此刊的人不多。加上体例合而未能收入(谦斋医学讲稿>一书中,因而流传不广,这实在是个遗憾。十四纲辨证是一套比较完整的病因诊疗体系,也是中医病因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2.1.2 脏腑辨证法则

    脏腑辨证中严重重叠,是中医教科书和参考书普遍存在的问题。仅以〈实用中医内科学>为例,书中关于脏腑辨证一节。笔者对肝病进行了初步分析归纳。该书将肝病分为肝阴虚、肝血虚、肝气郁结、肝火上炎、风阳妄动、寒滞肝脉等证候。统计的结果是6个证候、总共81个让状,其中不重复的证状48个,重复的证状33个,重复率为4O%。假如这种统计的方法是合理的,其结果是惊人的。就这样一个似是而非的辨证法则,曾一度使笔者对辨证论治的可信性发生怀疑。但后来在<谦斋医学讲稿·脏腑发病及用药法则提要>一文的括号里,看到这样一段话:形瘦、舌质淡、面色不华常见于一般血虚证,确诊为肝血虚时,必须结合目眩、筋惕肉嘲等肝证状的特征。“特征”一词,引起了笔者的注意。谦斋这本书里多处提到特征,于是笔者就推断:提出特征概念,是谦斋辨证的新思维。这在很大程度上能避免脏腑辨证的重叠现象,应当深入挖掘。谦斋在<谦斋医学讲稿·论肝病>一文里,紧紧围绕着肝病的持征,指明了脏腑辨证模式的思路和方法,广为医界流传。但其它脏腑辨证的内容多散见于谦斋的诸多论著里。如能从这些著作里把脏腑辨证的特征都归纳出来,那一定是件非常实用而有临床指导意义的事情。为此,笔者曾到北京中医学院图书馆、中医药研究院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查阅,收集到他的许多资料,经过筛选、摘要、分析、考证,终于整理出〈谦斋论脏腑辨证>一文约两万多字。例如关于肝气与肝郁、肝阳与肝风,是中医理论的难解之题;阴虚与血虚、脾虚与中气虚看一般医书也不易分清,经他指点,十分明了。十四纲辨证是侧重病因,而联系脏腑;脏腑辨证是侧重脏腑,联系病因,二者相辅相成,成为病因病位辨证的基本法则。

2.3 辨证论治的复杂注则

   在临床过程中,病因往往不是一个,病位也可能涉及若干,如能从一团乱麻中理出一个头绪,这是辨证论治的关键。

2.3.1 五行生克辨证法则

  事物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可以得到统一,统一以后又能发生矛盾,那么在这二者之间必然有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内容就是运动、联系、抗拒、变化、发展等。古人从自然界观察到这种复杂的演变,认为阴阳仅说明一切事物的矛盾和统一,却不能说明它们之间复杂的演变。于是便以五行来说明一切事物运动发展的过程。中医临床上运用五行生克规律,是根据人体内脏的变化活动和相互关系,并结合长期医疗中所积累的经验知识,因而有效地指导了中医临床。阴阳学说.形成了相应的八纲辨证,成为中医重要的辨证纲领。而五行学说,产生了相应的五行生克规律,却没有列入辨证纲领的范畴。这是为什么?笔者猜测:五行学说与五行生克规律,其内容繁杂、体系庞大,由于时代的、科学的限制和后人的牵强附会,掺入了一些主观的东西。也就是说,五行生克规律,内容繁杂、体系庞大、认识模糊,没有形成象八纲那样条理性的东西,纳入不了辨证纲领的行列。谦斋在(谦斋医学讲稿.五行学说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一文中,对五行生克规律进行发掘与整理、吸收与扬弃,详细论述了两种病因,两个脏腑发病的病因病机。归纳出内容简练、条理清晰的十六个证候,起到了辨证的准绳作用,是比较成热的复杂辨证模式,应称其为“五行生克辨证法则”,充实到辨证纲领中去。这个问题没人谈过,这对整理研究工作和提高疗效都很重要。

3 辨证论治的方法

    辨证论治的方法,即辨证论治的程序,也就是辨证论治的步骤。临床时如何进行分析证状,又如何把分散的证状综合起来,运用辨证法则进行判断推理,从而拟出治疗方针,给以适当的治疗? 对于这佯一个重要的问题,却让医生们自己去体会摸索,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医临床逻辑思维方法,这是产生辨证分歧的主要原因。

3.1 辨证格式

    谦斋在〈中医临证备要.辨证论治浅说>一文中,比较详细论述了辨证论治的方法。为了临床上便于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谦斋拟成一个辨证图表(见附图)。笔者根据文中“有了这样一个格式”一句话,将辨证图表称为“辨证格式”,是辨证论治方法的组成部分。有了它,遇到复杂疑难的病证,可以作为分析研究的依据和提纲。

3.2 辨证论治三步七项

    谦斋在这篇文章,将辨证程序分为三个步骤五项内容,即第一步是理,先辨主证,后辨兼证;第二步是法,根据诊断定出治疗方针;第三步是方药,从论治的结果先选方、后议药。笔者又在谦斋其他著作中挖掘出两项内容充实进去。为了引起初学者的注意,就明确提出辨证论治三步七项。

3.2.1 第一步是理

   辨证论治是根据全面证状通过四诊八纲的分析综合,运用中医的理论来探求疾病发生的病因病机,作出总的诊断。所以中医用一个“理”字来概括辨证过程。

3.2.1.1 辨主证

    抓住主证仔细询问.问主证出现的日期、现象、经过、进行全面研究、作出初步印象。比如发热是个常见的证状,外感有发热,内伤也有发热。这就需要仔细辨证,加以区分了。先从发热本身来辨,怕冷不怕冷,汗出不汗出,汗出后热退不退,是否整天发热,上下午有没有差别,或者一天有好几次规则的发热,是高热还是低热等。首先围绕着与主证有关的情况辨清楚,可以得到一个初步印象。

3.2.1、2 辨兼证

    将病人的兼证包括舌脉、气色等进行辨别,然后综合起来,作出一个初步印象。再把两方面的初步印象结合起来,作出总的诊断,即是证候。这两方面的初步印象、有时是统一的,那就证明主证的初步印象是正确的;有时是矛盾的,也会否定主证的初步印象,需要重新考虑;有时是不能统一的,说明病因病位不是一个,要分清主次。

3.2.1.3 鉴别诊断

    简单的辨证,经过辨主证和辨兼证,一般就可确诊。谦斋指出:通过八纲、六经、三焦以至病机的学习后,还应该学一学中医对证候的比类。古代称作的“比类”法,即现代所说的鉴别诊断。为了加强辨证第一步的逻辑性,笔者又进一步研究谦斋的晚年医案,试图寻找其深层的辨证思路。谦斋在一例“全身疼痛”医案里,将辨证第一步分为三项内容:① 辨主证;② 辨兼证;③ 鉴别诊断。其中鉴别诊断包括对外感、内伤疼痛总共12个证候的比类。笔者认为谦斋在60年代就提出鉴别诊断的思路,在辨证上有着重要意义,并把它充实到辨证第一步之中。

3.2,2 第二步是法

    谦斋在原文中对辨证第二步,只有“根据诊断定出治疗方针,就是治法”这句话,语言太简略。“法”讲得不透彻。笔者就继续查阅有关论述,发现在<中医入门>中有这样一段话:如经过辨证确认病因是血虚,它的病证是头晕、心悸、惊惕不安,病的部位是心肝两经,那么论治就以滋补心营肝血为主,结合潜阳、安神等镇静方法。笔者将这段话进行了分析:针对病因病位是由于心肝血虚,决定了滋补心肝营血的治疗原则,结合头晕、惊悸的证状,采取了潜阳(针对头晕)、安神(针对惊悸)等具体治法。并把这一分析的结果上升为规律性认识:“针对病因病位决定治疗原则,结合证状确定具体治法”,充实到辨证第二步的内容中去。一般对“治疗原则”是针对病因病位的,认识比较清楚;但对于“具体治法”是针对主证的,就不那么明白了。这一点恰恰是我们在立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3.2,3 第三步是方药

     从论治的结果先选方、后议药。还须视病的轻重、禁忌和患者体质及服药经过,加以考虑.进行适当加减。

3,3 处方公式

    对于辨证论治的第三步.决不是选一个成方,进行一番加减就可以了。因为临床上治疗比较复杂,还要掌握一下处方的原则。处方是怎样组成的? 谦斋在<谦斋医学讲稿·漫淡处方用药>一文中,提出处方公式,即:(病因+病位)+证状。处方的目的为了治病,就必须从疾病的病因病机证状下药,因而处方的组成包括这三个方面。谦斋用一个简捷的数学公式来表达,指明了处方的方向和范围。笔者觉得这很有新意,并把它充实到辨证论治的方法之中。无论自己处方,还是分析他人组方,都可作为分析研究的依据。例如患者恶寒、喉痒、咳嗽、痰多稀白、脉象弦滑,舌苔白腻,诊断为风寒咳嗽,肺气宜化失职。纳入公式便是:(疏散风寒+宣肺)+化痰止咳。常用的杏苏散就是这样组的,也就是;(紫苏、前胡+杏仁、桔梗、枳壳、甘草)+半夏、陈皮、茯苓,再根据适应证进行加减,使之更加亲切。如胸不满闷可减枳壳,鼻塞流涕加苍耳子、辛夷等。

4  谦斋辨证论治三位一体观的形成及其特点

4.l 谦斋辨证论治三位一体观的形成

    笔者最初在<中医入门>的夹缝里看到这样一段话:以上所说的是辨证论治的意义和方法。至于辨证论治的法则,有依据六经来辨证的,有的依据三焦来辨证的,最重要的是根据八纲。其中“辨证论治的意义、法则和方法”等字眼引起了笔者的关注。谦斋在这部书里对辨证论治的意义、法则和方法,只作了粗浅地解释。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医入门>是一部浅近的中医参考书,在这里只能作简单地讲解;另一方面,谦斋关于辨证论治法则和方法的许多内容,是在此书的若干年后形成的。两年以后,谦斋在<北京中医学院学报>上发表了十四纲辨证;3年后,在<中医临证备要>中提出辨证论治三步;4年后.在<谦斋医学讲稿>中发表了五行生克规律、肝病辨证和处方公式等内容文章。其中辨证论治的意义、十四纲辨证和辨证论治三步,是谦斋明确提出的;脏腑辨证、辨证格式和辨证论治三步的七项内容,是经笔者整理而成的;五行生克辨证和处方公式是经笔者移用而成的。

4.2 谦斋辨证论治三位一体观的特点

   谦斋辨证论治体系的特点是客观、简明、细致、统一,是比较规范的辨证论治。

4.2.1 客观看谦斋的著作,有一深刻的印象,那就是书中的原则性和逻辑性强,容易让人信服,这一点也是一般医书少有的。关键在于辨证论治有其一定的客观指标。如脏腑辨证,谦斋能紧紧抓住脏腑功能的特点,辨证就显得活泼而有力度。而这些有效的辨证客观指标,是谦斋继<内经〉和清代脏腑辨证理论之大成,结合个人长期临床经验,在辨认证状和证候中摸索出来的规律。< p="">

4.2.2 简明谦斋辨证论治三步七项,有格式、有内容、有步骤、有公式,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就连知识很粗浅的都能看懂。一个复杂的中医理论难题,能按数理化的思维模式讲解,实属罕见,应当深入研究。

4.2.3 细致谦斋在提出辨证论治三步的同时,又配有辨证格式(即辨证图表)予以保证。这辨证图表类似于施工图纸,将辨证三步的每个细节、如何操作,均逐一标出。

4.2.4 统一十四纲辨证,将八纲、六淫、气血津液、三焦和卫气营血等辨证兼收并蓄,融为一体。辨证论治三步七项,将辨证论治的方法实行了规范统一。诸多的辨证法则,是产生辨证分歧的根源;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的混乱.是产生辨证分歧的主要原因。谦斋的辨证法则,解决了辨证方面的公理问题,而他的辨证论治方法,解决了在应用辨证法则进行推进过程中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了这两个问题,诊断就等于有了统一的大前提,辨证就“必然通上一条道”,这是谦斋的口头禅。谦斋辨证论治三位一体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环节均作了严格规定,辨证论治的意义清楚,法则简明,方法具体.其影响是深远的。

    辨证论治,是中医千百年来的难解之谜,堪称中医的哥德巴赫猜想。近人有许多论著谈及这个问题,其中不乏真见灼识。但从总体上说,还处于摸索阶段。大体归纳为:有的辨证规律繁琐复杂,不易操作;有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功底浅,经不起临床的检验;还有的破字当头,却立不起来,拿不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我们不妨从近代名家名著着手,找出规律性的东西,那样或许会从中受到启发。

1.辨主证  --------假定

           经过----假定

           现象----假定---初步印象

           日期----假定

                                  -----主证诊断证侯---治法-----

2.辨兼证  --------假定

           症状----假定

           症状----假定---初步印象

           舌------假定

           脉------假定

3. 论治   轻重-----         4.方药  君----

           体质-----                 臣----    复核

           禁忌-----                 佐----

           ---------                 使----


参考文献:

[1] 秦伯未、中医入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6.

[2] 吴伯平.忆秦伯未老师的治学精神[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81.(1):2.

[3] 秦伯未.秦伯未医文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195.

[4] 孙其新.走出辨证误区与证型结构公式设想[J].中国中医基础

医学杂志.1996.2(5):18,

[5] 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

3、

[6] 秦伯未.中医I临证斋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240

[7] 秦伯未.内经知要浅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111,


辨证论治精华(2)

谦斋〈十四纲要辨证〉一文,分为“证、辨、治、论”4个环节进行论述,把“证必须辨,治必须论”发展为一种模式,实属首创。这对辨证论治的规范,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了加强对十四纲的理解,笔者曾在学习过程中作过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的内容分为原文节选、歌诀、歌诀解释、谦斋医学汇录、按语等5项。十四纲原文中的“证、辨、治、论”4个环节都很重要,应当全文录出。以满足读者的需要。但这样做涉及到著作版权问题,笔者在这里只好忍痛割爱,节选了“证、辨、治”3个环节。为了弥补“论”缺之不足,笔者把“论”中涉及的方剂,编到歌诀中,并设有“歌诀解释”一项,以便查找。至于十四纲中的辨证用药,将在最后一节以表格的形式出现。经过这样的变通。十四纲的原貌基本呈现在读者面前。考虑到十四纲的主证比较多,如“停湿”的主证就有16个,这么多的证状是不太好理解和掌握的,为此,笔者曾编辑成歌诀。由于当时是纯个人读书笔记,为了简便、好记,笔者把主证限定在两句歌诀之内。这样就常有用一个字代替一个证状的时候,有时难免词不达意。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另设“歌诀解释”一项,专门解释有关主证的内容。“谦斋医学汇录”和“按语”两项内容,反映了笔者的读书心得。“谦斋医学汇录”,是将谦斋在其他著作中有关论述进行摘录,并把它们汇集在一起,加深对十四纲条文的理解,其中不乏闪光的东西。为了增强“谦斋医学汇录”整体的连贯性和可读性,笔者在汇录这些文献时,对个别词语做了技术处理。欠妥之处,在所难免,但这也是一种新的尝试。“按语”,主要是针对初学者的学习困境,尽量实话实说,有的放矢,总之是不够成熟的。病因十四纲辨证浅解,详于辨证,略于论治。关于论治,后面有关章节另有专论。

1 风

1.1 伤风

[原文节选]

主证:恶风、发热、自汗、头痛头胀、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喉痒、声嗄、舌苦薄白、脉象浮缓(发热未出汗时脉多滑数)。

辨:风从外来,首先犯表,病在卫分,多见上焦呼吸系统状,是为风邪发病最轻浅者。伤风与感冒寒邪在初期极难分清,主要是伤风见恶风、自汗;伤寒则恶寒、无汗;风邪与温病初起的区别,在于口渴与否,即不渴者为风邪,口渴者温病。

治法:① 宣肺辛散法;② 固表祛邪法;③ 调和营卫法。

[歌诀] 伤风寒胀流涕咳,身热头痛汗无可;宣肺调和固表祛,葱豉桂枝玉屏和。

[歌诀解释] 歌诀前两句,根据谦斋在〈中医入门〉中将伤风分轻重两型而编写的。伤风轻者,证见鼻塞声重、头胀流涕、咳嗽;稍重身热头痛、自汗或无汗。为了压仄,以“汗无可”(可有汗、也可无汗)代替“自汗或无汗”。歌诀最后一句,葱豉为葱豉汤,桂枝为桂枝汤,玉屏为玉屏风散。

[谦斋医学汇录] 伤风:轻者证见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咳嗽;稍重则身热头痛、自汗或无汗。恶风与恶寒相似,文献上虽有区分,所谓伤寒证恶寒,伤风证恶风。但一般恶寒的多恶风,恶风的也多恶寒,在临床上极难划分,须结合其他证状而定,不可拘泥。关于伤风自汗与无汗问题,伤风稍重则身热头痛,可自汗亦可无汗,自汗时脉多浮缓,无汗时脉多滑数。治疗体虚伤风,常用玉屏风散和桂枝汤。玉屏风散用于卫气虚弱而感受风邪,或邪恋不解,目的在于益气以祛邪。一般认为,黄芪和防风相畏相使,黄芪得防风,不虑其固邪,防风得黄芪,不虑其散表,实际上散中寓补,补中寓疏,不等于扶正固表。正因为此,如果本无表邪,常服防风疏散,反而给予外邪侵袭的机会。治疗体虚经常感冒,我用桂枝汤加黄芪,服后自觉体力增强,感冒随之减少。此证同样用黄芪而收效不同,理由很简单。桂枝汤调和营卫,加黄芪固表,是加强正气以御邪,还治体弱者不耐风冷侵袭,常发生关节酸痛,用桂枝汤加黄芪,效果良好。对偏于阳气虚弱,平时畏冷,疲劳后微有低热的患者。依据“劳者温之”的治则,用桂枝汤加黄芪,收到良好的效果。

[按语] 关于外感自汗与无汗,文献上虽有区分,伤风证自汗,伤寒证无汗。但伤风亦可无汗,谦斋已明确指出伤风无汗时的脉象,发热未出汗时脉多滑数,这也是与伤寒无汗脉浮紧的鉴别要点,应当留意之。对于气虚而感邪者用玉屏风散尚可;对于体虚而易感者常服玉屏风散,就有商讨之处。谦斋曾治一老年患者,经常感冒.往往一、二月连续不断,证状仅见鼻塞、咳痰、头面多汗,稍感疲劳。曾服玉屏风散,半个月来也无效果。谦斋用桂枝汤加黄芪,服后患者自觉体力增强,感冒随之减少。患者平时常服玉屏风散,这不但不能予防感冒,由于防风疏散,反而给予外邪侵袭的机会,容易感冒。所以谦斋认为,体虚有邪者用玉屏风散,体虚无邪而易感者用桂枝汤加黄芪。玉屏风散目的在于益气祛邪,而桂枝汤加黄芪是扶正御邪。关键在于是有邪还是无邪、是祛邪还是御邪,“有、无、祛、御”,虽仅一字之差,却大相径庭,这是一般医书所不逮的。谦斋在<谦斋医学讲稿〉一书中,4字提到桂枝汤加黄芪的临床应用,是决非偶然的。这使笔者联想起另一件趣闻。那是1963年,上海名医贾福华到嘉定县人民医院带学生实习,见到当地一位姓叶的老中医用桂枝黄芪汤(即桂枝加黄芪汤)治疗感冒发热,不论风寒风热,疗效都可靠。于是贾福华在临床上一再使用,效果很好,因而感触颇深,并为此做了病例报道,其中一例就是他自己。而贾福华所患的是风热感冒,发热两天,体温39.1℃ ,用桂枝黄芪汤两剂,诸证悉退。用桂枝黄芪汤对风热的辨证论治可以说是不合理的,但服药后病情很快好转。谦斋和贾福华应用桂枝汤加黄芪的临床经验,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真是中医到处都是宝,关键看你会不会找。

1.2 中风

[原文节选]

主证:轻者肌肤麻木、口眼歪斜;重者猝然仆倒、语言窖涩、身热、痰涎曳锯、左瘫右痪、半身不遂;更重者仆倒后身热、口噤、神昏志乱、四肢俱废、良久不醒。脉见浮弦或浮大、舌苔厚腻。

辨:中风分真中和类中。真中属于外风,浅者在络、较重在经、深者在腑、再深在脏。中络多见肌肤不仁;中经则体重不胜;中腑则不识人、肢节废;中脏则舌难言、口吐涎沫。类中由于内因,分气中、火中、痰中等,发病之急有如中风,但无六经形证。

治法:① 搜风涤邪法;② 疏表攻里法;③ 逐风除痰法。

[歌诀] 中风麻歪体重着,昏仆肢废蹇涎热;搜风双解逐风除,续命防通三生解。

[歌诀解释] 歌诀前两句,根据原文中的轻重顺序编串而成的。中络则肌肤麻木、口眼歪斜;中经则身体重着,半身不遂;中腑则神昏仆倒、肢节废;中脏则舌难言,语言窖涩、口吐涎沫、身热。歌诀最后一句,续命为小续命汤,防通为防风通圣散。三生为三生饮。

[谦斋医学汇录] 中风:风中于里,在经络为口眼歪斜、手臂麻木、肌肉不仁、身体重着;在脏腑为口流痰涎、舌强语蹇、昏不知人。治风当辨部位,伤风为风在肌表,疏风解表之;中风为风中营卫,部位略深,肌腠经络受病,调营卫疏经邪;风中脏腑,多见于肾亏之人,治当兼少阳、少阴。古人认为中风病由于体虚而感觉风邪,可以由经络深入脏腑。近人认为,中风即脑出血,脑出血病灶有大小及出血的部位之不同,于是专用脑出血来解释<金匮>中风,遂有一无是处之感。正因为此,对于(千金方>的小续命汤愈加怀疑了。其实感受暴风严寒的刺激,也能招致喁僻不遂证,不一定由于脑出血。必须明确中医论中风病有内因,后人分析外因为真中风,内因为类中风,形似外风,实与外风无关。类中又分为火中、虚中、湿中等等。可见前人对中风主要是辨证论治。我们千万不要片面看问题,使古今验方受到损失。

[按语] 十四纲中的中风、中寒、中暑等证,均为外邪直中。谦斋在这里讲的中风.是指外风引起的真中。至于他在“辨”之环节中提及类中,只是为了真中与类中的鉴别。中风是风中于里,所谓的里是相对于伤风而言。伤风是风在肌表,中风是风中营卫,肌肤经络受病,部位有别,用药各异。中风脉象,十四纲中指出脉浮弦或浮大,这可能与“风入脏腑,多见肾亏之人,治当兼少阳、少阴”有关。

1.3 内风

[原文节选]

主证:头晕、目眩、肢麻、筋惕、肉瞤、手足震颤抽搐、足痿无力、脉象细弦或虚数。

辨:内风多起于血虚,除内风的特征外,当辨认血虚本证,如心悸、失眠、面色苍白等,以及深一层的肾阴亏乏,水不涵木,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两尺脉弱等证。

治法:① 养血熄风法;② 滋阴潜阳法;③ 温养肝肾法。

[歌诀] 内风仆麻抽震颤,肝肾亏虚足痿见;养熄滋潜温肝肾,加复大定地黄验。

[歌诀解释] 歌诀前两句概括了内风的特征:眩晕欲仆、肢麻、抽搐、震颤;以及由于肝肾精血亏虚所致的足痿无力,如风痱证。歌诀最后一句,加复为加减复脉汤,大定为大定风珠,地黄为地黄饮子。

[谦斋医学汇录] 内风:亦称肝风,证见眩晕欲仆,轻者肢体麻木、手足濡动;重则头舌颤抖、全身抽搐、甚至角弓反张。肝风是一种虚象,不仅肝血虚,而且肾阴亦虚,由于阴血极虚而不能濡养空窍和肢体,故出现震动不定现象。但有火不归水、虚风上扰,如风痱证。肾为水脏,中寄命门之火,命火不足则产生虚风,出现动摇不定现象。理由是肝主血主筋,肾主精主骨,肝肾精血亏损,筋骨失其濡养,使运动受到影响,步态不稳,摇晃欲倒等。

[按语] 内风与肝血虚、肾阴虚,均有眩晕。但肝血虚为目眩,肾阴虚为头晕,内风为眩晕欲仆,眩晕的程度依次加重,这是谦斋的临床经验。内风多起于肝血虚和肾阴虚,肝血虚和肾阴虚是内风的基础证。当辨认血虚和阴虚的本证,如目眩、筋惕肉瞤属于肝血虚的证状,笔者没有把它们编入歌诀,而在歌诀“内风仆麻抽震颤”中,仅用一个“仆”字点明了内风的眩晕特点,其用意是明显的。肝肾阴虚可以引动肝风是人所共知的,肾阳虚也会产生虚风,这是有些人所不知的,其虚风产生的理机,谦斋已经点明。由于命火不足,不能化生气、精(肾气、肾精);命火不足还可以累及肝阳,肝阳虚则不能化生气、血(肝气、肝血),这就导致了肝肾精血亏损。而肝主血主筋,肾主精主骨,由于肝肾精血亏虚,筋骨失其濡养,足痿而无力,出现步态不稳、摇晃不定的现象。现附“书写痉挛症”验案,以示肾阳虚亦可化风的机理。在<医林掇英>中记载,费某.男,为大学讲师,患有书写痉挛症。两只手,别的活都能干,一拿到笔,手就不停地发抖,因病辍教已经3年了。开始服用安担,小剂量不起作用,加大剂量,手不抖了,可是精神萎糜,总想睡觉,全身无力,连书都不能看了。只好停药。经过一段中医治疗,从平肝熄风论治,没有效果。证见阳萎、腰酸、齿浮、尿频、便溏、思维迟钝等,舌嫩红、苔薄,脉略带弦象,重按不足。综合分析:病人一无阳亢、二无阴虚、三无热盛。那么,风从何来? 患者有明显的肾精亏损见证,还有肾阳不足的表现。由于肾阳虚可以累及到肝,肝阳虚而不能养筋,筋失所养就会出现震动不定现象。根据刘河间地黄饮子的原意,用于火不归元、虚风上扰的风病。治以益肾填精、温补肾阳,方以地黄饮子与右归丸合用。处方如下:熟地12g,山萸肉、巴戟各lOg,熟附块8g,党参24g,炙甘草、石菖蒲各lOg,炙远志6g,补骨脂、益智仁各lOg,鹿角胶9g,杜仲lOg,川断12g,骨碎补15g,金樱子、复盆子各12g.煅龙骨18g.麻黄根12g。3个月后,手抖轻微,全身情况大有好转。半年之后,重上讲台。从这一病例可以看出,中医是从整体出发,内脏相互问是反复影响的,其病因病机并不始终固定在某一点上,而是考虑到肝风的联锁反应关系,亦可从肾阳虚入手。

2 寒

2.1 伤寒

[原文节选]

主证:恶寒、发热、头项强痛、体痛、无汗、脉象浮紧而数、舌苔薄白或白腻。

辨:伤寒初起,主要是形寒,身热逐渐上升,但得汗以后可以降低,所谓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如果汗出不解,热势反增,则为传变开始,不可拘于寒邪。

治法:① 辛温发汗法;② 生津解肌法。

[歌诀] 伤寒寒热无汗痛,项强几几为刚痉;辛温发汗生解肌,麻黄汤选葛根用。

[歌诀解释] 歌诀前两句,指伤寒多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体痛,以及由于筋脉失养而引起的头项强痛,即刚痉。歌诀最后一句,麻黄为麻黄汤.葛根为葛根汤。

[谦斋医学汇录] 伤寒:外感证的恶寒有一特征,就是见风后怕冷更剧。即使在暖屋内没有寒气侵袭,总是全身觉冷,也有已经发热仍然不欲除去衣被。但由于外感的证候较为复杂,恶寒又是一个早期证状,初期很难确诊为某种疾病,大多观察数日后才能作出决定。同时,应与其他证状结合而定。风寒头痛,初起感觉形寒头胀.逐渐作痛,牵及后项板滞,遇寒胀痛更剧,并伴浑身关节不舒。太阳经受寒多引起背痛,痛时背部均感板滞不舒,常牵及后项、肩胛板滞,兼有形寒。因表证与肺脏有密切关系,故不论风寒或风温之邪,均有喉痒、咳嗽和鼻塞流涕等呼吸道感染证状,但风温不似风寒的严重。

[按语] 伤寒与温病,初起均有恶寒发热,但伤寒多无汗、头项体痛等。尤其是头痛牵及后项板滞,或背痛牵及肩胛板滞,均为伤寒的特异性诊断。伤寒的主证未列喉痒、咳嗽等肺气不宣的证状,这是由于肺气不宣不是伤寒的特征.但不等于说伤寒就没有这一证状。谦斋已经指出,风寒与风温均有呼吸道感染证状,而且风寒比风温表现得严重。这可能与伤寒无汗而肺气不得宣发有关。

2.2 中寒

[原文节选]

主证;恶寒、遍体疼痛、口有冷涎、手足不温、腹痛喜按、肠鸣泄泻;重者猝然口噤失音、昏不知人、四肢强直,或拘急厥冷、脉伏、舌卷、囊缩。

辨:寒中于里,表现了一派寒象,身不发热,脉象不浮。猝然昏厥的证候,与中风相似,但中风脉浮弦或大,中寒脉微细若无,中风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证。中寒则否。

治法:① 辛热祛寒法;② 逐寒通阳法;③ 蠲阴敛阳法。

[歌诀] 中寒寒痛末不温,冷涎腹痛泄肠鸣,重昏口噤拘厥冷,舌卷囊缩脉伏证;祛寒逐寒蠲阴敛,四逆白通益元灵。

[歌诀解释] 歌诀前两句,概括了中寒的主证。证见恶寒、遍体疼痛、手足不温、口有冷涎、腹痛、泄泻、肠鸣等。歌诀后两句“重昏口噤拘厥冷,舌卷囊缩脉伏证”,收录了中寒的重证,证见昏不知人、口噤失音、拘急厥冷、舌卷、囊缩、脉伏等危象。歌诀最后一句,四逆为四逆汤,白通为白通汤,益元为益元汤。

[谦斋医学汇录] 中寒:多见呕吐清水、腹痛、肠鸣、泄泻,并有严重的肢冷、脉伏。一般四肢冷,多为寒证,轻者为厥冷,重者称厥逆,伴有形寒、面青、倦卧、大便泄泻等。在临床上首先应理解阳气与寒邪的关系。寒邪最易伤阳,是一种;阳气不足的寒邪易盛,是一种;阳虚本身也能呈现寒象,又是一种。这些都能导致阴寒偏盛,阳微欲绝。但是病因病机不同,使用回阳法的时候就有很大的差别。一般因寒邪突然乘袭伤阳的,偏重在逐寒;因阳气不足受寒后更受困的,多回阳和逐寒并重;由于本身阳虚生寒渐使阳气欲绝的,以维护阳气为主。所以,伤寒有三阴直中证又有三阴虚寒证,都用回阳法,分别发病的原因和机制,处方用药有根本的差异。然而寒邪属于外在的致病因素,当它乘袭后引起阳气衰微欲绝,是与内因分不开的,只有在一定的内因条件下,外因才起主要作用而造成严重现象。换一句话说,寒邪伤阳到须用回阳法的严重阶段,往往内外因相互引起,应从两方面考虑。前人有很多方荆都在扶元的基础上逐寒回阳,这是治疗上十分重要的一环。寒邪内犯,治宜辛热,方如四逆汤,倘寒邪充斥,阳气欲绝,则逐寒兼通阳,方如白通汤。或沉寒在内,格阳于外,面赤身热,不烦而躁,水饮不思,称做真寒假热,宜益元汤抑阴以敛阳、慎防虚脱,这是内脏受寒的一般治法。

[按语] 中寒是指寒中内脏而引起的厥冷或厥逆等严重证,其主要特征是肢冷、脉伏(或脉微细若无),肢冷的表现,轻者手足冷,稍重四肢厥冷,甚则四肢厥逆、昏不知人。至于四肢拘急、强直、舌卷、囊缩,均为寒主收引所致的危象。谦斋还论证了寒邪与阳虚的三种关系及相应的治则,并进一步指出寒邪属于外在的致病因素,当它乘袭后引起的厥冷严重证,是与内因分不开的,应双方考虑,这是治疗上十分重要的一环,也是一般医书所不逮的。

2.3 虚寒

[原文节选]

主证:最恶隙风、四肢不温、神疲、食少、自利、不渴、脉象沉微。

辨:此为本身阳气衰弱所引起的寒证,与中寒不同。中寒虽亦能出现阳虚现象,应以寒邪为主,且严重时有格阳于外的假热,阳虚进展多为虚脱证状。

治法:① 温中扶脾法;② 温暖肾命法。

[歌诀] 虚寒隙风不温利,神疲食少不渴知;温中扶脾暖命门,不冷理中温附子。

[歌诀解释] 歌诀前两句,涵盖了虚寒的主证,证见最恶隙风、四肢不温、自利、神疲、食少、不渴等。歌诀的最后一句“不冷理中温附子”,意思是四肢不冷用理中汤,四肢不温用附子汤。

[谦斋医学汇录] 虚寒:恶风最怕门窗隙风,得暖即消失,不象外感的厚衣拥炉仍然凛寒,甚至虽在夏天也不愿打开窗户,常见于脾肾两虚的久泻和痰饮咳喘等患者。五脏均有阳虚证,脾肾为先后二天,特别值得重视。轻者手足不冷,治脾;重者手足不温,治肾。虚证腹泻者,脾阳虚则泻下稀薄,肾阳虚则泻下稀水、或黎明时肠鸣作泄。

[按语] 脾肾为先后二天,故虚寒多以脾肾阳虚为主。脾阳虚多起于脾气虚,当辨认脾气虚本证。如食少、便溏,进一步精神疲倦、懒言音低、四肢无力等。这样看来,虚寒证可以出现食少、神疲等脾虚,但这些脾虚证不是虚寒的特征。其特征应以恶风(或恶寒)、肢冷、泄泻为主。虚寒当辨部位,手足不冷,病在脾;手足不温,病在肾;泻下稀薄,病在脾;泻下稀水,病在肾。虚寒恶风,不象外感证的厚衣拥炉仍然凛寒。其“恶风最怕门窗隙风,得暖即消失,甚至虽在夏天也不愿打开窗户”,真是描写如绘。谦斋把中医常用而又比较模糊的恶风,能如此客观地予以表达,实在让人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参考文献:

[1] 秦伯未.中医入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39.32.

[2] 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2.1.148,2.

[3] 秦伯未.秦伯未医文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197,203

[4] 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40,30,538,140,97,217,190,56,69,162.

[5] 上海市卫生局.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273.

[6] 吴伯平,王凤歧.吴大真.秦伯未治疗格律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1988,3(5):51.

[7] 秦伯未.金匮要略简释[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4.

[8] 李英麟.中医肝病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j].江苏中医,1965,(5):4

[9] 秦伯未.关于回阳法的几点体会[J],哈尔滨中医,1964,7(4):


辨证论治精华(3)

3 暑

3.1 伤暑

[原文节选]

主证:身热、自汗、烦渴、面垢、倦怠少气、头昏头胀、恶心呕吐、脉象虚数或虚大而数。

辨:暑伤气,伤暑之脉多呈虚弱,与伤寒脉紧,热病脉大不同。其证亦倦怠无神。

治法:① 清解暑热法;② 生津益气法。

[歌诀] 伤暑热汗烦渴倦,昏胀呕恶虚数散;清解暑热津益气,玉露散暑生脉散。

[歌诀解释] 前两句意思是伤暑证见身热、自汗、烦渴、倦怠、头昏头胀、恶心呕吐、脉象虚数而散等。最后一句,玉露为玉露散,生脉为生脉散。

[谦斋医学汇录] 伤暑的特点,在于外感多实证,独伤暑多兼虚象。原因是夏季炎热,使人多汗,体内气阴不足,从而脉证上常显示出虚弱现象。暑证的脉象,或虚、或微弱、或浮大而散。感受暑热,多见身热、口渴、心烦、自汗等热证,由于暑热伤气,影响心脏,又常兼见喘喝,脉洪而虚。暑证往往夹有湿气,这是由于天热地湿郁蒸的结果,故伤暑常兼胸闷、呕恶等证。

[按语] 暑为阳邪,其热证不见浮大滑数的阳脉,反见虚弱而散的阴脉,可以体会到暑邪极易伤气伤津,不能与一般外感实证并论。暑热之气,影响心脏,轻则胸闷气短,重则喘喝,与肺脏之喘促必兼咳痰有别。

3.2 中暑

[原文节选]

主证:猝然仆倒、昏闷不省人事、汗大泄、面赤、身热、妄言谵语、溺赤。

辨:须与中风猝倒作鉴别,中风四季皆有,并有半身不遂等后遗证,中暑得于夏天烈日下,醒后无手足偏废现象。阴虚之人,不耐高热,亦易在夏令晕仆,移时即苏,一如常人。

治法:① 辛香宣窍法;② 甘寒清热法。

[歌诀] 中暑猝倒面赤汗,身热尿赤谵狂言;辛香宣窍甘寒清,紫雪丹救白虎选。

[歌诀解释] 前两句归纳了中暑的主证,证见猝然仆倒、面赤、汗大泄、身热、溺赤、妄言谵语等后一句,紫雪为紫雪丹,白虎为白虎汤。

[谦斋医学汇录] 中暑:夏日远行,忽然头痛壮热,汗出大渴,无气以动,昏晕闷倒。暑热犯脑,猝然昏倒,可与兴奋剂以急救之。用紫雪丹开窍,醒后用甘寒清热,方如白虎汤。此证最忌香蔫等暑令常用药去发散[4]。

[按语] 中暑为暑邪直中于里。由于身热、汗大泄、大渴、猝倒,呈现气津两伤之势。故忌用香薷等辛温解表药发汗,而以微辛甘寒的白虎汤,一方面保持津液,一方面使热邪从肌表缓缓透泄。

3.3 伏暑

[原文节选]

主证:恶寒发热、或寒热往来、胸膈烦闷、有汗或无汗、面垢、倦怠、小便短赤、舌苔腻、脉濡滑数。

辨:暑邪内伏而发,多夹湿浊,和湿温有类似地方,参考纲六“火”之湿温条文。

治法:清化上中法。

[歌诀] 伏暑往来胸膈烦,苔腻短赤汗可倦;清化上中宣透泄,不汗不滋甘露丹。

[歌诀解释] 前两句,指伏暑证见寒热往来、胸膈烦闷、苔腻、小便短赤、有汗或无汗、倦怠等。后一句,意思是治伏暑宜透泄而不宜大汗,宜清化而不宜滋润,甘露为甘露消毒丹。

[谦斋医学汇录] 暑邪内伏而发,多夹湿浊,湿热痰浊郁于中焦,出现寒热如疟、汗出不清、胸闷呕恶、口干少饮、小溲黄赤、大便或秘或溏而臭,用达原饮治之。凡寒热往来,舌苔垢腻,用之均效,并可酌加柴胡开表,大黄攻里,分解寒热湿浊胶结之邪。

[按语] 伏暑夹湿,证状复杂,表现在矛盾的两方面,既有身热、心烦、尿短赤等热的一面,又有胸闷、苔腻、面垢等湿的一面。所以治疗原则,法不离清化,即一边清热、一边化湿,应侧重湿邪,使湿邪先去,收效比较迅捷。

4 湿

4.1 伤湿

[原文节选]

主证:鼻塞、头胀如裹、胸闷、全身沉重倦怠、四肢关节烦疼、或有低热、脉象浮濡、舌苔薄白或腻。

辨:伤湿亦属外感,与伤风感冒不同之点,在于发热不高或仅下午微热,头重觉胀,很少剧烈疼痛,缺乏咳嗽等肺脏见证,多见肠胃方面的口粘、口淡、苔腻、食呆、胸膈痞满等证状。

治法:① 苦温辛散法;② 疏风胜湿法。

[歌诀] 伤湿寒胀关节疼,苔腻微热闷沉重;苦温辛散风胜湿,神术散表羌活胜。

[歌诀解释] 前两句,概括了伤湿的主证,证见鼻塞、头胀如裹、四肢关节烦疼、苔腻、或有低热、胸闷、全身沉重等。后一句。神术为神术散,羌活为羌活胜湿汤。

[谦斋医学汇录] 伤湿:外湿伤于上者,即感受雾露之邪,晓行雾中,往往头胀鼻塞,内服辛夷消风散甚效。治表湿当微汗,忌大发汗,否则湿不尽而阳气反伤,药取苦温辛散,方如神术散。湿恋经络,四肢关节烦疼,可用风药祛除,方如羌活胜湿汤。

[按语] 伤湿轻者,仅见头胀鼻塞,稍重头痛、四肢关节烦疼、低热等,缺少咳嗽等肺脏见证,多见肠胃方面的口淡、苔腻、食呆等证状,这是伤湿的特点。

4.2 停湿

[原文节选]

主证:胸闷、脘痞、食欲不振、口内粘淡、恶心呕吐、嗳气、腹满、大便濡泻、小溲短少、足肿、肢体困倦、口渴、渴亦不能多饮、且喜热饮、脉象濡缓、舌苔白滑浮腻。

辨:过食生冷瓜果膏粱厚味,损伤脾阳,最易引起内湿。故多见肠胃机能迟钝及气机郁滞现象。临床证状以舌苔腻、口不作干、胸闷泛恶、小便不利等最为多见,因为湿属阴邪,很少热证,倘见热证须留意是否湿热同病。

治法:① 芳香化湿法;② 苦温燥湿法;③ 淡渗利湿法。

[歌诀] 停湿闷腻恶不利,不渴足肿泻暧气;芳化苦燥淡渗湿,不换平胃渗湿利。

[歌诀解释] 前两句,归纳了停湿的主证,证见胸脘痞闷、苔腻、恶心呕吐、小便不利、口不渴、足肿、大便濡泻、嗳气等。后一句,不换为不换金正气散,平胃为平胃散,渗湿为渗湿汤。

[谦斋医学汇录] 停湿:多指过啖生冷肥甘以及睥不运化所引起的内生之湿。但内湿多自饮食不节得来,与胃有直接关系,并且湿证初起,往往先见胃证状,因而治疗上脾胃并重。湿阻轻证,多见胸闷、饮食呆减、口淡、泛漾欲呕、舌苔白腻等。轻浅的湿邪停滞于胃,既不需燥,又不能利,比如桌上微尘,只要拂而去之。但微湿不去,能影响气机和消化机能,所以芳香是化湿的第一步。如果湿邪较重,出现食呆、消化迟钝、嗳噫吞酸、中脘痞闷、大便不实、舌苔白滑粘腻等,宜进一步苦温燥湿。芳香化湿用于湿浊停胃,苦温燥湿则偏在于脾。胃湿多由湿浊暂时郁遏,芳化宣通,郁滞即解;脾湿多由中阳虚弱,不能健运,必须温化。湿停于下焦,小便短少不利,大便泄泻等,可用通利小便法。内湿,轻在上者宜化,蔻壳、陈皮之属;阻在中者宜燥,半夏、厚朴之属;停在下者宜利,泽泻、车前之属。又:湿为浊邪,宜佐芳香,藿香、佛手之属;湿易凝滞,宜佐理气,枳壳、木香之属;湿性阴寒,宜佐温药,桂枝、生姜之属。后世治湿的方剂众多,错综变化,大要不外乎此。

[按语] 停湿的主证比较多,看起来有些杂乱无章,不太好理解和掌握。我们不妨按照谦斋分析内湿的思路来理解.一方面辨湿停的部位,是滞胃、阻脾、还是停于下焦;另一方面,由于湿浊内阻,能影响气机和消化机能,所以除了湿浊的本证外,还可以出现气滞和消化不良的证候。只要心中有了这两条思路作为分析内湿的依据,主证再多也是杂而不乱,层次井然。现举一例“周期性顽固性呕吐”案,以示湿浊发病的机理。张某,男,50岁,每月必发生剧烈性呕吐。呕吐前一二日,先有疲倦、食欲不振、睡眠不好等前期自觉证状,接着就出现呕吐,呕吐极为剧烈,先将食物吐尽,然后就是吐涎沫,最后吐出苦水。弯腰屈背,声振四邻。呕吐能持续半日,苦不堪言,但呕吐之后,饮食睡眠反而非常舒服,象未病一样。从第1次呕吐起,已发作6 次,呕吐严重时住院,间隔期多为1个月。素体肥胖,自觉腹部有发胀感,舌苔薄腻,脉象濡缓。根据呕吐诞沫,初步考虑寒浊上逆,投吴茱萸汤原方8剂,服后仍呕吐。因知前方无效,细查舌苔白薄似粉状,是湿浊已结,方以遇仙丹与吴茱萸汤合用,用三棱、莪术宽胀除积,黑丑搜剔顽固之湿浊,少用大黄,有利于降逆泄浊。处方:黑丑、大黄、三棱、莪术各6g、党参、吴茱萸各9g,生姜3片。服5剂后,呕吐一直未发。综合分析:脉象濡缓,是有湿的象征,舌上粉状苔,说明消化道有湿浊结聚,正是这湿浊结于上消化道,起到象探吐一样的异物刺激作用,才使呕吐发生。由于湿浊已结,其性粘着,排出不易,故弯腰屈背,声振四邻。以往每次呕吐停止后,由于病灶未除,湿浊又会积渐而生,而要达到再次引起呕吐的程度,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这就是周期性发作的道理。生理性的体液,在病理条件下转变成湿浊,随着气血运行无处不到,内至脏腑、骨骼、脑髓,外及皮肤、肌肉、筋脉、四肢百骸,其发病范围之广、种类之多,是可想而知的。现代许多疾病的发生是与空气中的湿度有关的,这也间接证明了中医学关于湿浊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4.3 积水

[原文节选]

主证:面目浮肿、身肿、四肢肿、或腹部独大、气喘、心悸、两胁疼痛、小便不利、脉象浮迟或弦紧或沉细。

辨:肿与胀类似,肿属于水,胀则属气,肿多先起于头面、或先起于足胫,然后全身皆肿,胀则以腹部为主。水肿按之如糟囊、下陷不起,气胀叩之擎攀然。水肿皮薄明亮,气胀皮色不变。

冶法:① 发汗消肿法;② 分消行水法;③ 利气逐水法;④ 温运逐化法。

[歌诀] 积水面身肢腹肿,喘悸不利两胁痛;发汗分消利气温,麻苡小分舟真用。

[歌诀解释] 前两句,涵概了积水的主证,证见面目浮肿、身肿、四肢肿、腹部独大、气喘、心悸、小便不利、两胁疼痛等。后一句,麻苡为麻杏苡甘汤,小分为小分清饮,舟为舟车丸,真为真武汤。

【谦斋医学汇录] 积水:亦称水肿,中医治疗水肿有六个基本法则,即发汗、利尿、燥湿、温化、逐水、理气。发汗:用于水在表,肿在腰以上,头面特别明显,及有外感证状的;利尿:用于水在里,肿在腰以下,下肢特别明显的;燥湿:用于水在里,腹满舌腻,及有消化不良证状的;温化:用于水肿在里,小便不利由于膀胱气化不及,或脾不制水而肾阳亦虚的;逐水:用于水在里,二便癃秘,以致水势泛滥,腹大如鼓的;理气:用于水在里,脘腹胀满的。区别水肿,还应注意头面重还是四肢重,下肢重还是腰腹重。其次,水肿证小便短少,须注意其黄赤还是不黄赤,并须注意大便秘结还是溏薄。同时,肿的程度至关重要,如见掌中无纹,腰平脐突,阴囊****俱肿,膝部如斗,都属严重,予后不良。根据原因、证状和病变的脏腑进行治疗,有发汗、利尿、燥湿、温化、逐水、理气等方法。这些方法又须适当地配合使用。上肿日风,下肿日水,故腰以上肿宜发汗,方如麻杏苡甘汤;腰以下肿宜利小便,如小分清饮。上下皆肿则发汗和利小便同用,后人也叫上下分消。腹内积水,实证当予逐化,方如舟车丸;阳虚者当温运,如真武汤。

[按语] 《内经》里有不少水肿的记载,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大多散见于各个篇章,谦斋对此进行全面地分析归纳,去芜存精,并结合个人临床经验。总结出治疗水肿的六个基本法则,在医界具有广泛的影响。

5 燥

5.1 秋燥

[原文节选]

主证:咳呛无痰、咽喉干燥、口唇皮肤不滋润、或脱皮及皲裂,脉象右手数大。

辨:秋燥亦为外感之一。病在上焦,以干咳、唇燥等为主证;也有兼微寒微热或头胀等,不同于感冒风寒的恶寒高热、骨节酸痛等的严重。

治法:辛凉清润法。

[歌诀] 秋燥干咳咽唇燥,鼻干微热头胀扰;清润之中佐辛凉,右手数大桑杏疗。

[歌诀解释] 前两句,意思是秋燥主证多见于咳、咽喉干燥、唇燥皲裂、鼻干、微热、头胀等。后一句,右手数大指秋燥的脉象,桑杏为桑杏汤。

[谦斋医学汇录] 秋燥:多发于秋初燥气流行季节,干咳无痰或痰如粘胶难出,伴见鼻干、咽干、唇燥、咳甚胸痛。秋燥为病,系秋季所患之风温病,虽名为燥.实为外感温病。证见寒热、头痛、咳呛、口干、唇燥、咯痰不畅。治以风温剂中加入一二味甘寒滋润轻药,如芦根、沙参、麦冬、梨皮、西瓜翠衣之属即可。

[按语] 谦斋认为秋燥与外感温病有相近之处,治以风温剂桑菊饮中加入一二味甘寒滋润药即可,这不失为一个简捷而灵活的思路。

5,2 津液枯燥

【原文节选]

主证:干咳、或吐粘沫、或带血点、消渴、食难下咽、皮肤皲裂、筋急爪枯、下肢痿弱、大便燥结、脉象细微涩小、或虚弱浮乱。

辨:内伤燥证须分三焦,在上属肺,多干咳口干;在中属胃;多消渴、噎膈;在下属肠,多大便艰难,也有因脾不能运行津液而大便难者,称为“脾约”。燥证多形体消瘦,肌肤少泽。如果筋急爪枯,两足痿弱,为燥伤血脉,与肝血肾阴有关,不能单顾津液一面。

治法:① 清燥润肺法;② 清胃生津法;③ 润肠通幽法;④ 滋燥养营法。

[歌诀]津燥干咳粘口干,消渴噎膈大便难;消瘦皮皲筋拘急,爪枯足痿伤血辨;清燥润肺胃生津,润肠通幽滋燥营,沙参麦冬消渴方,五仁脾麻滋燥营。

[歌诀解释]前四句,根据十四纲原文中内燥在肺、胃、肠及燥伤肝血肾阴的顺序编串而成的。证见于咳、吐粘沫、口干、消渴、噎膈、大便艰难、形体消瘦、皮肤皲裂、筋急爪枯、两足痿弱等。后两句,沙参麦冬为沙参麦冬汤,消渴为消渴方,五仁为五仁丸,脾麻为脾约麻仁丸,滋燥营为滋燥养营汤。

[谦斋医学汇录]津液枯燥:燥为火之余气,热病之后往往发生干燥现象。燥与津血又有密切关系,津血内亏,燥证易起。内伤燥证范围较广,在外则皮肤干糙、口唇燥裂、目涩、鼻孔觉热;在内则渴饮、善饥、咽干、噎膈、便闭、尿黄短涩等。燥之治分上中下三焦,润上清燥法:适应于心肺受燥、干咳烦渴等证;润中清燥法:适应于脾胃受燥、消渴易饥等证:润下清燥法:适应于肝肾大肠受燥、足痿便结等证。

[按语] 津液枯燥,谦斋有两条辨证思路。一方面,内燥当辨三焦,在上属肺,在中属胃,在下属肠;另一方面,内燥严重时,可以累及肝血和肾阴,出现筋急爪枯、两足痿弱。现附“风秘”验案,以示燥伤血脉之机理。某女,年约5旬,患一身上下丘疹密布,由于瘙痒,抓得一片黑痂。自述发病已2年,西医诊断为皮炎,但治疗无效果。每至夜问,必发一阵寒热,寒热过后,即发出一片丘疹。因此,旧疹未愈,新疹又生,缠绵不愈,烦躁失眠,极为痛苦。脉沉稍数,舌红苔少。大便干燥,排便费力。综合分析:大便燥结,已经是津枯血燥。人体的阳气,白天活动的时候,大都集中在体表,夜闻睡眠的时候,大都集中于体内。所以在白天卫气行阳的时候,病人还不觉得怎样,而在夜间卫气行阴的时候,已虚的津血,配不过不虚的阳气,就寒热发作。发作寒热,实际就是血热外出发疹的反应。所以本证的主诉是瘙痒、寒热,而病的本质却是便秘,也就是由秘生风。风秘还能出现皮肤皱裂、筋急爪枯等。这是由于人体各处的津液,是互相周转输布的,肠道既然干燥,全身的皮肤、肌肉、筋膜,自然也就缺乏津液濡养,使得皮肤起皱、筋脉伸展不力,爪甲也呈现枯槁的现象。因此用滋燥养营汤。生熟地各30g.当归、白芍各15g,黄芩、秦艽、防风各9g,甘草6g。患者服了3剂,大便通畅,寒热停止,身痒大减,丘疹渐消。属其继服几剂,直至丘疹结痂脱落后停药。从这一病例可以看出,内燥辨证是有其一定的客观指标的。人体各处的津液,是互相周转输布的,如果肠道干燥,可能会波及其它,产生复杂的证候。

参考文献:

[1] 秦伯未.金匮要略简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6。7。5。

[2] 秦伯未.关于暑证[J],江西中医,1955,(8):50,

[3]秦伯未,中医入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33.34,

[4] 秦伯未.秦伯未医文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06,208,210,480.

[5] 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7,21.

[6]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44,143.

[7] 史宇广,单书健.奇证专辑[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2.84.

[8] 王凤歧,吴大真,吴伯平.秦伯未治疗格律研究[J] 中国医药学报,1988,3(6):49.

[9] 姜建国,李树沛.中医临床家李克绍[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4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内科辨证论治歌诀——肾系病证
癃闭的中医辨证论治
谦斋中医处方学——病因十四纲辨证(风)
一文读懂:国医大师张琪的行医秘诀!
论神经性耳鸣的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治法的三个层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