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由繁入简的汉字演化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

记者:您本是历史学科班生,为什么会一头扎进书法艺术的世界里,研究书法理论和研究历史有什么不同?

吴鹏:中国人讲究“敬惜字纸”。从小长辈就告诫自己“有字的纸是不能踩的,否则是糟蹋圣贤”。我的祖父是私塾先生,写得一手好字,父亲是爷爷的学生,到了我这一辈,书法就成了爱好。但没有想到,小时候不经意的兴趣有一天会改变我人生。

尽管依旧在文化史的框架下做学问,但除了翻阅古籍,研究书法理论还要有“手上功夫”,临池作书是日常功课。正是“与古为徒”,久而久之,对于古人书法的风格与气息,就像对老朋友一样熟悉了。汉字与书法将我带入古人的世界,运笔点画间某一刻的心意相通会让我会心一笑,而那些承载文字的尺牍手札,更能让人深刻体会到古人的纸短情长。

通过汉字去到古人的生活中,你会发现他们和今天的我们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也会面临同样的困境和忧虑、尴尬和难堪。我一直在做莫友芝书法的专题研究,从文献本身也发现莫友芝仕进之途的坎坷、游牧生活的凄惶和家国情怀的念系,尤其从莫友芝的诗文日记和应酬作品中,也读出其人生的颠沛、心境的变化与书法的观念。

记者:从书法艺术的角度能说说汉字是怎么产生与演化的吗?

吴鹏:古埃及文字、汉字和玛雅文字,都是象形文字,但产生这些文字的每个地方,在当时应该是没有联系的,所以我们可以推想“象形”的产生,是各个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所产生的本能需要。在中国,“象形”在演化的过程中发生了有趣的变化,其一方面朝着越来越简单的方向发展为文字,一方面朝着越来越复杂的方向发展为绘画。所以,中国人说“书画同源”“书画不分家”,这里的“源”就是“象形”。

汉字演化中最根本的一个环节追求书写的速度,也就是信息传播的效率。不管是从甲骨文到金文,还是从大篆到小篆,都有明显简化的过程。但以象形为基础的汉字,不仅是信息的记录,更饱含着古人的精神世界的审美追求,从点画形态、结构组合到章法形式,都体现了书法这一文字艺术表现形式所蕴含的大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汉字构形的形象美与抽象美问题
谈中国书法笔画“形”与字体的“形”
窥视书法之章法奥秘
漫谈书法之章法(二)
走进古文字,带你走进书法的童年时代
汉字:人类心灵的几何学(汉字专题讲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