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已经三年没动我了”:揭秘3000万中国女人的空壳婚姻

文 | 心之助

问一个结婚多年的人:“你还相信爱情吗?”

可能会换来对方一个轻蔑的眼神。

如果再追问TA:“你的婚姻幸福吗?”

可能就不只是白眼的问题了,而是会让对方觉得你在搞事情吗?

的确,没有哪几个人敢说,自己的婚姻爱情是完美的,不千疮百孔已经很不错了。

上个月,我在半夜我接到朋友的电话。

她跟我说:“明天,我就要去离婚....”

听到这个消息,我惊了。

一直以来,她和老公一直都是我们朋友中的婚姻恩爱典范。

而且直到一周前,我还看到她在朋友圈秀恩爱。

她跟我说:我累了,不想演下去了……

“演?原来恩爱也是演的?”

她说:“他已经快三年没有动我了。”

生活的背面从来都是难以示人的,

如果不是这次聊天,我不曾想象她经历了怎样的煎熬。

几年来,不曾被男人的臂膀拥抱过。

如果不是看到小区里接孩子上下学的夫妻,她已经忘了自己也是有丈夫的人。

床上永远是被拉开一条分界线。

想要被拥抱的时候,收到的总是不走心的关心。

脆弱哭泣的时候,那个坐在电脑面前的背影永远都不会回头。

越来越被明目张胆的忽视。

她说,自己已经很疲惫了,这样费力维系的婚姻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我问她:那你费力维系的是什么?

她说:我想要他对我足够的在乎。

我问:通过费力维系,感觉到足够在乎了吗?

她哽咽着回答:没有。

婚后的三年,她一门心思扑在孩子上,那时候,孩子整个家庭的全部。

她当时觉得只要精力花在孩子身上,她就会被永远在乎;

三年后,丈夫出轨了,她又立即从孩子身上抽离,开始寻求挽回婚姻的方法。

她说:“我总是抱有一种他早晚会回来的幻觉。”

抱着这种幻想,尝试过各种努力,她又捱过了三年。

三年过去了,丈夫依旧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说,过和离都随她意。

并且,也没有断了外边的关系。

“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一次次的心痛,一次一次绝望。”

最后,她彻底崩溃了,去看心理医生成了她最后的希望。

我想说,有名无实的婚姻早就在影视作品里被描写的淋漓尽致。

同一屋檐下的陌生夫妻比比皆是。

没有任何沟通,悲情演绎两个人的围城,一个人的孤单。

在韩剧《迷雾》里,女主角高慧兰与丈夫在一开始就保持着有名无实的婚姻。

表面上假装恩爱夫妻,实际上却是分居的状态。

彼此心照不宣的维持着这种默契。

婆婆每次都会准时在高慧兰排卵期时,给她送药,希望早点抱上孙子。

但是她在婆婆走后,都会把药倒进水池里。

同事聚会,夫妻不是一起来的,但也要假装一起来参加聚会。

对于女人来说,忍受着貌合神离的关系,总是和最内在无法割舍的情感需求有关。

曾经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李达康书记和妻子的婚姻也被人们津津乐道。

他俩各干各的,吃饭睡觉都不同步,连貌合神离、同床异梦都省了。

她内心何尝不知道,“我想要的爱,书记给不了。”

但是,即便两人就像是左手拉着右手一样没感觉,但是,砍下去,也会疼吧。

对她来说,维持着貌合神离的关系,也比彻底斩断这段关系舒服多了。

总之,过不好,但也离不了。

《假性亲密关系》一书中就曾提到:

真正亲密关系的达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即使两个人的关系是情侣或夫妻,依然可能生活在假性亲密中。

其实,假性亲密早就是一种见怪不怪的现象。

日本就曾经兴起了一种特殊现象,就好像一只脚在墙外,一只脚在墙里。

这种有些奇特的婚姻关系,叫做“卒婚”

就是不与对方离婚,但为了实现各自想要的生活,决定分开生活。

决定卒婚的他们,已到老年,青春早已过去。

为了赶上人生的末班车,潇洒走一回,勇敢的开始“卒婚”。

我想说,能“卒婚”还算是够敢的,对大多数女人来说,

当婚姻幻想破灭,迈脚走出关系并不简单。

在婚姻围城里遭受重创,即便伤痕累累却不肯逃离的女人,不在少数。

那么,这些女人究竟在想什么呢?

1. 不肯承认失败。

“在中国,离了婚的女人比别人矮半截,别人对你会另眼相待。”

这是我听到最多的结论。

有些女人,不敢离婚,是怕他人的目光。

因为她们需要一个婚姻,无论那个婚姻是好还是差。

在她们的观念里,有婚姻的生活最安全,否则她们无法面对来自外部的议论和内心的恐慌。

经济上的依赖可以慢慢剥离,但精神上的依赖却是致命的。

她们不是依赖这个男人,而是需要一个婚姻,即使只是一个外壳,也让她们感到安全。

在美剧《致命女人》,三个时代,三个家庭,三类女性。

女主Beth Ann婚姻出了问题,丈夫正在出轨一个女餐厅服务员。

但Beth Ann的第一反应是自欺欺人,她不断告诉自己“我的婚姻是幸福的”,不敢面对,也不愿意面对。

Beth Ann最能反映大多数女性的心理。

短暂的自欺欺人,起码能在短时间内给自己一份安全感。

女主Simone则是很多女性的理想状态,有钱,有颜,有身份。

发现丈夫是gay,但面对离婚舆论时,却也有些犹疑。

“人生赢家”的泡沫破碎之时,需要的是最深的勇气。

正是因为害怕自我保护的那层壳碎掉。

所以,有人躲在婚姻里,不管好坏。

只要能有个“表象”也是好的。

至少不用被指点“你看她过得真不幸。”

2. 害怕单身生活。

我曾经遇到一位中年女性,在她发现自己的丈夫出轨后,她认为这无法忍受,想要马上离婚。

但是后来她想了一下,如果自己离婚了,那往后的生活就像活在一个阴暗的房间里。

“应该只能孤独终老了。”

每次她想到这一点,都会觉得很痛苦。

所以她说“算了,我不离了”。

但每隔一段时间,她又会四处寻求解脱的办法。

这其实是她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把握感,或者说称之为消极的生活期许。

不敢面对单身生活,踏出之前就已经不断幻想糟糕的生活。

我对她说:

也许离婚后,刚开始那几年会过得很坚辛。

但熬过来了,一切都会变得宽阔与美好。

你首先需要的是走出这一步的勇气。

她信了我的话,第一步就是从家里搬了出来。

不久后,我收到了她的好消息。

她说:“幸好我勇敢尝试了,发现了我身上从来不曾发现的勇气”。

以孩子为中心活着

我想说,为了孩子而维持婚姻的夫妻啊,真的不在少数。

在国内,有一个现象叫做高考后离婚潮,几乎每年高考结束后,民政局和法院就会出现一个离婚高潮。

离婚人数是平时的几倍甚至十几倍,而且基本上都是中年夫妻。

原因就是这些要离婚的夫妻,因为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习和考试。

只能熬到孩子考完试以后离婚,有的夫妻甚至已经离婚。

不敢直接告诉孩子,继续扮演着恩爱夫妻,直到孩子考上大学离开家里。

我身边就有一个同事和老公有一个三年的约定。

他们睡在同一张床上,每天默默倒计时。

“孩子高考结束,我们就离婚”,她说。

两个熟悉的陌生人生活在一起,一个屋檐下,感受到的却是寒冷。

距离约定还有2年,性格活泼的她无法忍受死寂的婚姻,开始找人倾诉她和丈夫的秘密。

她说:她受不了,她需要一个出口。

我想说,无论是敢于离婚的、不能离的、抑或是不愿离的。

同为女人,这些在破败的关系中坚守,各有各的苦楚,各有各的伤痛,遭遇也着实令人动容。

但回看身边这些想要独立,但又不敢走出来的女性。

总是可以发现诸多共性。

最重要的一点,则是她们总是将注意力投向外界,却无法发现自己内在深藏的巨大潜能。

她们在意周围人的品头论足,却对自己内心深处的需求反应麻木。

大家都知道,婚姻就像是一座围城,而进来的人,总是抱着对完美关系、完美男人的幻想。

但,残酷的事实,大多数幻想只是幻想,

没人帮我们打包票,男人的爱意会永垂不朽。

那,当幻想破灭,我们又要如何确立起自己去留自由的能力呢?

第一是赚钱!赚钱!

我想告诉你,在婚姻里混吃等死,就是在吃杀死自己的慢性毒药。

生活中,很多有赚钱能力的女性,终究要活得潇洒很多。

反之,则是不自由。

一年前,我一个朋友发现老公出轨,是他的初恋,哭过闹过,但他们一直都没有断。

她因为没有工作怕抢不到孩子抚养权,就去找工作。

因为之前一直当全职太太,也没有什么一技之长,找工作也没那么容易。

刚好我们另一个同学在上海创业,让她去帮忙。

她去了一个月,受不了,每晚对着孩子照片哭,太想孩子了。

最后,还是回来在糟糕的婚姻里呆着。

我问,你痛苦吗?

她说:痛。

我说:还要继续吗?

她说:“我不能忍受这样的生活,真想离婚,但我不能离,我现在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养活自己都成问题,离了婚拿什么养活孩子?”

在当时,我真的很想问:姑娘,你的原则你的底线在哪?

但回头一想,现在的她,是真的养不活自己。

除了暂时在婚姻里苟且,她还能做什么呢?

第二是正确认识离婚这个事件。

在婚姻里,最丢人的不是失败,而是不肯接受自己的无能。

你要知道,每个人,既能有去经营爱情、婚姻的能力,也有中止不幸福婚姻的勇气。

你也要清楚,我们不是全能的。

一旦我们学会了立体地看问题,就会放弃那股对自己的谴责的需求。

在和一个男人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或许也不曾彻底了解最深最深的自己。

而另外一个人,他的态度、立场、控制欲、羞愧心、反省能力、性取向、期望、关于金钱、孩子、养老的想法、忠诚......数百种细节。

也是不可能通过简单的聊天能获取的。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一直这么正确呢?

为什么我们就只能赢,不能输?

只能选择正确,而不能错误?

所以,可以看看自己,脑袋里边有没有对于全能自我的执着。

第三,你要相信自己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最可怕的不是单身生活,而是不相信自己有能力独活。

忍受婚内孤独看似是婚姻价值观的区别,实则,和一个人的人格独立有着密切的关系。

心理咨询师卢悦就曾谈到过:

复原力最大的敌人就是“灾难化”视角——我们往往过度放大了事情的困难程度和可怕程度,贬低了我们的应对能力。

曾有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让被试验者想象自己和爱人分手两个月后的伤心程度,又请另一些真正经历了分手的被试验者报告分手两个月后的感受。

研究结果显示,真正经历了分手的人要比仅凭想象的人更快乐。

知道了吗?

对于恐惧的想象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bug,而我们的头脑总是能加工出各种关于恐惧的场景。

而人生的奇妙之处,就在于我们人格的发展、真正的成长,是通过和挫折交锋而得来的。

“人们之所以领悟不到宇宙的秘密,是因为他们习惯于将自己桎梏在眼见为实的牢笼里,不允许自己尽情想象,大胆假设,从而掩盖了直觉的光芒。”

你又怎能知道,经历了颠覆,一年后的你又会成长为什么样子?

我们的复原力和成长力,很多时候,会超出你的想象。

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每个人身上都藏着男性和女性的原型,一个完整的人最终都会活成雌雄同体的模样。

而那些敢于及时止损、从一段关系中全身而退的女性,恰恰活出了这样完整的灵魂。

我们不鼓吹大家轻易轻率离婚,毕竟婚姻如饮水,最后都是冷暖自知。

但是,我们希望女人能够保有一份出入围城的自由与从容。

不要因为怯懦而“不敢”,也不要因为内心的执念而“不愿,更不要因为自己的无力而“不能”。

我想说,当你越是敢于独自驰骋江湖,就越是能体会到内在的力量。

越是能靠自己去扛起内心的柔软和寄托,就越是能迎来更有质量的亲密关系。

而好的人生,就是这样一点点领悟,一点点过出来的。

到最后,纵然是一个人,无论是静流还是蓬勃,都会生生不息,热气腾腾。

,心之助情感心理平台创始人,心理学学者,资深媒体人,15年婚恋情感专家;央视、凤凰卫视、北京台多档节目特邀心理专家;畅销书作家,著有《爱情有毒》、《爱到绝处便逢生》《过日子就像玩闯关游戏》 、《亲密关系的重建》,各大平台均有售。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本文由心之助原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婚姻中,女人觉得累了就去做三件事,能帮自己做出选择
谨防婚姻围城里的十杀手种
婚姻怎么了
再婚夫妻为何很难再建真诚与互信?
徘徊在围城内外
结婚前后VS生娃前后,真实的婚姻生活曝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