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儿童腹部脏器外囊性病变的影像诊断

儿童腹部脏器外囊性病变并不少见,临床常表现为腹部疼痛、肿块、腹胀,部分以急腹症就诊。腹部脏器外囊性病变的解剖学概念是指位于腹膜结构上(如腹膜、系膜、网膜)及腹部脏器组织间隙内以囊性为主的病变,表现与其所处局部解剖结构和病理类型之间有密切关系。


一般将腹部脏器外囊性病变归为四类:(1)先天或后天发育障碍性病变,儿童以此类多见;(2)肿瘤性病变;(3)外伤性病变;(4)感染性病变。

1、淋巴管瘤:

多数学者认为是一种发育畸形,是胚胎发育过程中淋巴组织发育障碍,淋巴管异常增殖扩张所致。因肠系膜淋巴网丰富,因此淋巴管瘤更多位于肠系膜。影像表现:为均匀水样密度的多房或单房薄壁囊性肿块,合并感染或出血时囊液密度增高且不均匀,大部分形态规整,界清,周围组织轻度受压移位。增强,囊壁可轻度均匀强化,囊内无强化。


2、网膜囊肿:

较少见,可发生于大网膜、小网膜,或脏器周围的韧带,以大网膜囊肿多见。分真性和假性,真性为淋巴管发育异常所致,囊壁内衬内皮细胞;假性为继发于网膜损伤、出血、寄生虫、炎症之后,囊壁无内皮细胞。影像表现:真性具有淋巴管瘤的特点,如均匀水样密度、薄壁、单房或多房,增强后囊壁轻度强化。特征性表现为病变的部位,位于腹腔前方,紧贴前腹壁,肠管受压向后或两侧移位。如MRI检查T1WIP


3、肠系膜囊肿:

发生于小肠系膜多见,其次为乙状结肠、横结肠系膜。病因有先天性发育异常、淋巴管瘤、外伤性囊肿和寄生虫性囊肿等,先天性发育异常伴脊柱畸形。影像表现:腹腔内囊性肿块,囊壁较薄,塑性生长;位于脊柱前方,小肠受压向前方和两侧移位;单囊或多囊。如合并出血,可见液-液平面。增强:囊壁轻度强化。如系膜囊肿较大时,难以与重度腹水鉴别。

4、单纯性囊肿:

凡未能肯定衬覆上皮性质的囊肿称单纯性囊肿,可能为真性囊肿,因衬覆上皮受挤压或其他原因破坏而无法肯定起源。囊壁无细胞衬覆,囊壁可薄可厚.多粗糙,壁内出血常见,囊内多为混合性、出血性液体。影像表现表现为单房或多房囊肿,囊壁不清,内有完整或不完整分隔,可有壁结节,囊液密度不均和/或偏高。


5、肠重复畸形:

是一种先天发育畸形,以小肠多见。特点为位于肠系膜一侧,与肠管接触密切,对肠管的压迫比肠系膜囊肿更明显、更直接。其壁可与邻近肠管一样厚,多呈管状,多房或单房。影像表现为均匀厚壁囊肿,囊内均匀低密度,对邻近肠管压迫明显,且与受压肠管不能分离。多与其他先天畸形并存,如椎体或泌尿生殖道畸形。

6、囊性畸胎瘤:

又称皮样囊肿,由多胚层组织组成,儿童发生在腹膜后、盆腔、骶尾部多见,内可见上皮、脂肪、牙齿、骨骼等结构。影像表现为单房或多房,厚壁,混杂密度肿块,特征为有脂肪和/或钙化。


7、新生儿肾上腺出血:

是新生儿期少见的疾病,发病率为0.2%~3%。出血部位多为单侧,右侧好发,占70%,约5%~15%发生在双侧。影像表现为单发圆形或卵圆形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CT值在0~78HU,边界均清楚,无强化。同囊性神经母细胞瘤有时难以鉴别。

8、腹部脓肿:

是指腹部某一组织问隙内的局部积嗷,内含脓汁、坏死组织、细菌和自细胞,常由腹部脏器、腹膜结构、纤维结缔组织包裹粘连而成。部位以膈下、肠曲间、盆腔、腹膜后为主。腹部局限的、不规则形状的液性密度区,伴不均匀厚壁,内含气体影和/或小钙化斑块- 及病变周围脂肪间隙模糊是其与其他囊性病变鉴别的CT征象。


儿童腹部脏器外各病变类型间的鉴别要点:淋巴管瘤、肠源性囊肿、单纯性囊肿多位于腹膜结构上,肠重复畸形囊肿、囊性畸胎瘤和腹部脓肿则多位于脏器组织间隙内 淋巴管瘤多为囊壁菲薄均匀低密度病变;单纯性囊肿囊壁菲薄、囊内分隔多见、囊内密度不均、CT值偏高;肠源性囊肿和肠重复畸形囊肿囊壁厚且均匀,囊内均匀低密度,重复畸形囊肿多呈管状,与肠管并行且位于肠系膜一侧;囊性畸胎瘤内可见脂肪及钙化,成分混杂是其特点;腹部脓肿与周围组织间脂肪间隙多模糊,如内见气体和/或钙化则更具特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6种儿童腹部囊性病变丨CT表现
由一例肠系膜淋巴管瘤引起的儿童腹腔囊性病变鉴别的思考
【晨读结果公布】2017.03.03腹部疾病
肠系膜丨海绵状淋巴瘤
腹膜及肠系膜病变影像学分析
肠系膜囊肿CT病例图片影像诊断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