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消逝的村庄 故乡的记忆





锡城北乡与江阴相邻有一片名为“白荡”的小湖泊,阵阵风吹摇曳的芦苇荡,一条堤岸横跨其中,颇有点西湖苏堤的味道,一座小小的石板桥名曰“青龙桥”,连接着南来北往的锡澄两地乡民。

    

“白荡”南三里许,是锡北闻名的古镇长安桥。依稀记得一条窄窄的石板老街,两边临街的店铺,一条直直的河流兀插中间,把老街一分为二。据方志记载:清雍正四年(1726年)无锡分无锡、金匮两县就以此河为界,一街两县当属治理奇观。




小时常听老人诉说长安街来历,说是此地出了个季姓大官,欲谋皇篡位,仿龙廷建了三桥十码头,九间七十二檐等等,还起名长安,后被皇家知晓所诛。不过此说应为虚,如属为皇室诛灭,应诛连九族,尽毁阵设,不会留下建筑,更不会保留“长安”这皇城名,姑且留作有意者为考。


在白荡和长安老街蜿蜒的乡间小路上,中间座落着一个仅有二十户人家的小村庄,一字陆姓。据陆氏世谱记载,自陆氏六十三世祖陆纬在此开埠建村,至我辈已有十七代。

      



村庄的名称颇为奇异“金圈里”,概因村庄四周都是小河围成一大圆,村庄前后两排中间还有一池塘(小圆,也可作圆心),鸟瞰就如一圆环型,古人图吉,前面加“金”字。时人听到这村名都称是吉祥之地。不论真假,这地方论地理却确实是不差,地势高而平坦,江南河网密布、雨涝频发,这里从不会受淹。小时每逢雨季发水,总喜欢跑到村后埧处,看小河水流奔腾泻至大河,落差足有五、六米,鱼儿逆水跳跃,蔚为壮观。看到周边田地淹没、村庄进水,时时心生庆幸。据老辈人说,村子几百年开埠以来,从未遭劫遭灾。

        

但要说金玉吉祥,解放前全村都是租种城里地主田地糊口的农户,土改成份划分,全村没一富户,连上中农都没有,村里各家成份都为中农,其实应为贫下中农。长大后才听大队干部和村上人数落,是因我父亲系当地的地下党闹革命,无锡解放即任当地乡长,发扬风格土改成份报高为中农,连带村上都为中农,这就是建国初党的干部!可见“金圈里”这“金”并没给这里的人们带来什么福祉。岂止无福祉,小时听祖母讲,那时,每到大年三十,祖父从不敢在家过年,总是躲避在外,生怕地主来催租。江南地主还算文明,男主人不在家,年前讨债也就作罢。

        



记忆中,村子一字排开,前短后长二排,就像个“二”字,大多是一进式房屋,没一家像样气派的。像我家老宅,前面两间空空荡荡柱子瓦房,中间一荒芜的小院子,后面一间养猪羊的,算是占地大的。村子前后都是小竹林,夏天是纳凉避阴的好去处,一颗高高的白葡枣树,枣儿刚熟,就随一等小孩摇啊,卟啰啰掉下的枣儿一阵乱抢,又甜又脆,爬竹子、吃白葡枣,是儿时最好的回味。

        

村东、村南的小河供吃水,村西头一口池塘,是淘米洗菜洗衣裳的地方,池塘边一枝矮矮的老朴树,孩时爬上爬下。池塘西边尖角横跨一长锁石条,妇人在上面洗衣,小孩喜欢在上面来回玩耍。




听大人说,我小时候还没懂事,一个人在石锁条上玩,一头跌下池塘,也是命不该绝有救星,正好有一白胡子老人经过,一把把我捞起,才捡了条命。听我母亲和村上人说,那救我的老人没留下姓名和地址,以前从未见过,后来也再没见过。懂事后,村上人提起此事,都说我命大福大,是天上的太白金星下凡救的我。无论是仙界还是凡人所救,我的命是恩人给的,唯此一生就是要为社会为家乡多做益事,多作贡献,以报答这一生都不知名的救命恩人。现在唯一留下的印记就是下巴上的伤疤,当时石条上跌落池塘瞌下的,让我一生铭记这救命大恩。




如今,那村后碧波荡漾、芦苇飘曳的“白荡”,已建成了风景旑旎的休闲胜地……


2004年惠山开发区建设,村庄整体拆除,村民均已移居长安长宁苑。自开埠至今有一十八代的陆氏村庄也已不复存在,儿时的村庄只能依稀梦回了。


--

作者鹿渌(笔名),曾供职于原铁道部无锡干部培训基地任主任,发表长篇自传体小说《曾经波澜》(连载中)。


题图摄影:赵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陆云发|我的家在白荡边上
图游徽州132温坞虫皮垯
长安的村庄 第1集 北横流村
忘不掉的乡愁,回不去的故乡!
优美散文欣赏—— 池塘风又起
一座流浪的村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