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无锡 | 无锡人,就爱甜蜜蜜


外人初来乍到,往往认为无锡菜太过甜腻。

确实,无锡人喜食甜,甜食是无锡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无锡人做菜,做糕点,包括其他食品,许多时候甜到连附近其他县市也接受不了,认为太甜了,近乎于发腻的程度,不免摇头。


无锡人怎么这么爱甜呢?

实际上,无锡人爱甜食的历史并不久远。

一直到元明时期,无锡人的口味还不是很甜。

在元末明初的饮食专著《易牙遗意》中共记载了49种江南一带菜肴制作方法,明确提到用盐的达到33种,约占67.35%,用糖的只有7种,仅占14.29%,由此可见,当时用盐进行调味的比例远远大于用糖。



无锡饮食是如何从咸变甜的呢?

无锡饮食变甜的原因,其实在于糖的普及。虽然我国利用甘蔗制糖远在汉朝就开始了,到公元五世纪蔗糖制作已初具规模,发展到唐代已居世界领先地位,至于到了明代,甘蔗制糖已经炉火纯青,相当完美了。但直到明代后期,糖仍然是很珍贵的稀少物品。王世贞所撰的《燕山堂别集》卷十三里记载,万历皇帝派司礼监太监张诚赏赐权臣张居正“银三百两、白糖一百斤、黑糖一百四十斤、蜜二十五斤。”显而易见,如果不是珍贵的物品,皇帝不可能作为恩赐品赐与大臣作为奖励的。在这种情况下,普通民众能消费得起糖的不是很多,菜肴里用糖自然并不普遍。

直到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即明中期的嘉靖年间至清初顺治末年约近150年的时间,中国的甘蔗种植和制糖技术才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到嘉靖年间发明了白糖后,制糖技术取得了革命性的发展,明末的制糖技术和甘蔗种植技术在民间逐渐推广,终于在气候适宜的福建、广东形成了甘蔗种植基地。《天工开物》就说,甘蔗主要“产繁闽、广间,他方合并,得其十一”,大量的广东和福建糖在江南进行销售,每年达上亿斤之多,使得江南成为了明清时期粤糖和闽糖最大的商品集散地。

正是由于制糖技术大发展,糖从奢侈品变成了江南一带的常见食品,老百姓普遍能够消费得起,使得从清代中叶开始,江南开始出现了嗜甜的现象。袁枚的《随园食单》里记载的江南菜肴,已经把糖广泛用于日常饮食中的煎炒炖煮蒸炸;新的甜制饮食风味品种不断增多,颇能代表江浙风味的一些食品也相继出现,如素烧鹅、风楞、精美的夹层料等等。譬如夹层糕,“以纯糯粉作糕,分作三层:一层粉,一层猪油、白糖,夹好蒸之,蒸熟切开。”清楚地说明是一种甜食。而烹制黄鱼,需“黄鱼切小块,酱油郁一个时辰,沥干。入锅爆炒两面黄,加金华豆豉一茶杯,甜酒一碗,秋油一小杯,同滚。侯卤干色红,加糖,加瓜姜收起,有沉浸浓郁之妙”。烹饪用糖也标志着糖已经与江南日常饮食的结合。

从近代开始,无锡便形成了几乎所有红烧的菜都要加糖的习惯,“甜味”成了锡帮菜的招牌口味。

俗话说:“富吃甜,穷吃咸。”

无锡人口味越甜,越能体现无锡的富庶。

甜味也是人类的普遍偏好,甜食在任何浓度下都会给人造成愉快感。

而且糖本身还是吊鲜的一种调料,比较能够吸引味蕾。

简单来说,就和现在流行川菜一样,人们追求味蕾的刺激重口味。


无锡甜食当中,最有名的当属酱排骨了。酱排骨是无锡的招牌菜,早在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开始行销于市。1927年,三凤桥肉庄兼收了当时做肉骨菜肴的各派之长形成今日名冠江南的“无锡酱排骨”的风味特色。

作为驰名中外的地方名吃,酱排骨以醇厚入骨、甜而不腻、酥软可口而为人称道,尤以“甜美酥软”独显其长。制作上,若以猪肋排1000克计算,这道菜肴的八种调料中“白糖”就达到50克,除酱油外,比2克精盐量足足高出二十余倍,其甜味可想而知。

无锡甜食当中,比较有名的还有笼包

小笼包江南许多地方都有。然而其他地方小笼包,即便带点甜,但主要还是以鲜香为主,最看重的是汤汁。

只有到了无锡,所有的标签或特点统统退后,而代之以统一的符号——甜。

咬一口卤汁喷涌,嚼一嚼有“甜出头咸收口”的特殊回味,更成了“无锡人爱吃甜”的标志明证。


无锡小笼到底有多甜?

请权威资料说话,1981年出版的《家常点心》老菜谱上,记录着普通的鲜肉小笼和无锡小笼的制法如下:

鲜肉小笼  面粉四斤,鲜酵母一块,猪精肉三斤,黄酒五钱,细盐一两二钱,白糖一两二钱,酱油五钱,味精三钱,肉皮冻二斤四两,葱姜末、胡椒粉少许。

无锡小笼  面粉四斤,鲜酵母半块,猪精肉五斤,黄酒一两,细盐一两,白糖一斤,酱油一两三钱,味精三钱,肉皮冻三斤五两,葱花一两,姜末五钱。


你看,同等的面粉,无锡小笼用酵少(多有干脆不发酵的),故皮薄,但肉、酒、酱油、肉皮冻和葱姜的量大,故馅大,汤汁丰富。糖的份量极多,当然味甜了。

酱排骨算什么?小笼包算什么?

但在老无锡人眼中,菜猪油才是无锡甜菜的“魂”

菜猪油,其实是一种馅心,顾名思义,它是由青菜或荠菜和猪油组合而成的馅,它常常被酿在春卷、汤团和包子里。

菜猪油,看着很普通的组合,却被许多外地人当作“奇葩”,因为这一口咸中带甜,咸甜交融在板油里的奇妙滋味,那是相当“销魂”。

不过,菜猪油是很多无锡人的大爱。

其中就有小编我。

每次走过鸿运大包,都会买一个菜猪油馅的大包子。

皮松松软软,安逸而富态,隐隐可见酥油从包子的中间向表皮渗透,几分翠绿,几分金黄;包子上空盘旋着袅袅的白气,那是深沉的肉香气息,看着看着就不自觉地咽了下口水。一口咬破,便有一股由青菜和猪油混合而成的暖流贯入口中,油润,香甜。一口接一口,越来越甜蜜、肥美、满足……对于一个爱甜的吃货来说,这个包子简直就是幸福生活的写照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南人为何嗜甜如命?
涨知识:古代人吃的糖,是什么糖?
不同糖的区别,爱甜食的你知道吗?
甜蜜又便宜的糖,来历不一般,各种制糖方法奇妙又好玩
现在从超市里买的散装白糖为什么不甜?
劝姑娘多喝热水的兄弟,你们都败给了77岁的老郭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