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孙恩道水墨人物作品欣赏(3)

         孙恩道,1950年1月出生,河南巩义市人,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画研究生班。历任武汉军区政治部战斗报社美术编辑,湖北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主任、湖北美术出版社社长。现任常务副社长,编审,湖北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连环画艺委会委员,湖北美术院院外画家。


 
 
 
孙恩道的水墨情缘

编辑/雨浓

“神神秘秘一个人,勤勤恳恳一头驴”,是我送给老友——水墨人物画家孙恩道的一个譬喻。这缘于一次看他画画。只见他展纸于案,凝思少顷,便笔走龙蛇,墨润春田。止时,一头犟劲十足、憨态可掬的累驴跃然于一仙翁胯下,我便即兴吟奉这一俗极生雅的称谓送他。他会心一笑,算是认了。窃以为,这句连主人公也不能推翻的评语,道出了孙恩道的人格特征和他孜孜以求的奋进精神。

孙恩道是当今画坛上一位时常“变脸”的神秘人物。姑且不论他绘画风格上的诡异多变,单他那些突兀的经历和所取得的那些突如其来的成就,就常常使我这老友惊诧瞠目,顿生神秘之感。青壮年时,我和恩道同在武汉军区报社供职,我为文编,他为美编,交道自然频密。他整日寡言少语,忙于编务,照面“嘿嘿”一笑,算作问候,许多人都没有太多留心这位老实厚道人。难以意料的是几年下来,他竟接二连三地创作出版了一摞摞连环画册,使人不得不刮目相看。一九八五年他执意转业,被湖北美术出版社选做连环画编辑。数年间,从编辑、编辑室副主任、主任、副社长、社长,职务电梯般上升,使许多故友诧叹不已。而值事业正盛、业绩蜚然之时,他突然卸职,从连环画创作摇身变为颇具影响的中国水墨人物画家,就更惹人惊奇了。

说孙恩道“神秘”,只不过是简单划类。其实他“神秘”有加,应属神秘人物中的神秘人物。这就难怪我加重语气,用“神神秘秘”来确切形容他。我曾编了个串子打趣,概括他画坛求艺的神秘程度:“家人不知他在那里干什么,上级不知他除了工作外还干了些什么,亲友不知他干成了什么”。起初,他在报社当美编时,工作干完转眼不见,知底细者去冲洗照片的暗室敲门,定然会见他从中钻出,一脸的倦容。一间暗室,成为他那个时期在艺海游弋的小天地。后来,军区机关豆腐房顶楼的杂货间成为他幽处所在。那间陋室门窗破败,八面透风,夏日漏水,冬日渗水。他日暮进,凌晨出,风风雨雨,勤奋笔耕。陋室虽简,竟诗兴盎然,自题大号“破石斋”。足见他境贫气豪、誓破坚韧的砥砺之志。

随着时代变迁,孙恩道居住条件亦见好转,现宅处东湖湖畔一所美丽的庭院。院内芳草萋萋,燕舞茑鸣,却很难觅得他在院内漫步赏景,常依稀可见他的书房夜灯长明。这就是孙恩道,一个在艺术天地里勤劳苦做的人,犟驴般埋头拉套,却不招摇,尽管躁恼难忍时也有一声嘶鸣,更多的则是在无声处震动。

孙恩道其实画驴不多,驴出笔下,多为烘托人物所配。郑板桥骑驴还乡,张果老倒跨驴背,老翁倚驴小憩,幼童牵驴嬉戏。往往几笔干擦湿点,一驴呼之欲出。可见他对驴情有独钟。孙恩道出生在豫西伏牛山区,那地方驴多,地理造势,驴的用场大,拉车耕地,乘人驮物,桩桩维系百姓生计。孙恩道出身农家,深悉民情,以致久别乡土,成名成家,仍割不断对驴的那份牵挂。难怪他的人物画中,人驴为伍,如影随形,关系那般密切。

古今画坛,画驴者甚众:宋时范宽,《溪山行旅图》中驴队载物,穿山越溪;明代徐渭《骑驴吟诗》,似闻蹄声“得得”;清人任颐画驴,轻形尚神,得驴之神韵;现代人物画大家黄胄,画驴难以数计,戏称“驴贩子”。诸名家画驴,因所具秉赋不同,所画之驴形态各异。我看恩道画驴,如同写字,起笔之先,抚纸凝思,待成驴在胸,饱蘸水墨,以形取势,以势运笔,意至笔随,笔断意吞,痛快淋漓,一笔写完,一头作者心中之驴便跃然纸上,呼之欲出。恩道常说,写“意”者,意趣、意味、意境也。细看恩道画驴,似像,似不像,却得驴之神采,与历代大家风格迥异,别有独家风味。

孙恩道画人和画驴相较,自然人多于驴。他画连环画面数以万计,涉及人物不可胜数,古今英豪,帝王将相,佳人才子,市井乡俗,老妪顽童,圣贤先哲,仙神鬼怪,福翁乞丐,无所不及。这种大批量的连环画创作训练,给他以后的水墨人物创作打下了坚实的造型、构图基础。各种人物类型,他自贮于胸,无需起稿,常信手起笔,落墨即成,音容情态,皆入画中。我说孙恩道画人,是熟能生巧,巧而生色。另一画友——湖北美术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画师、著名画家钟孺乾则讲,孙恩道是由熟转生,由巧转拙,迈向了更高的艺术层面。

对于孙恩道的画作,评说颇多。原湖北美术院院长、著名画家陈立言评点:恩道运笔不为象所制,不为形所役,随意而严谨、飘逸而坚韧,痛快淋漓,墨沉色润,顾盼动静,笔到意吞。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国画家程宝泓论道:孙恩道用笔松动奇峭,虚实相生,用墨沉润华滋,浓淡皆宜,意境清幽明澈,高洁雅致,有着畅神愉悦的书卷之风。对于恩道的绘画风格,专家评议甚多,我这里无需赘述。

中国绘画追求意境,寓意则是意境之核。寓意深刻与否,显现的是画家的综合功力。孙恩道从小喜欢涂鸦,后经名师指点,系统自练绘画基本功力,当兵后在大军区报社做专职美术编辑,应该是专业途径一帆风顺。其间谁也不曾料到,他竟考取武汉大学中文系汉语文学专业进修。从现在他所取得的成就看,这实为一招高棋。大学深造,为他打开了另一文艺殿堂之门。美学和文学,在中国传统绘画里,血水相融。中国历代绘画大师都有高深的文学修养和宽敏的思维。中国许多著名文学家都对美术有着精确的论断,有些本身就是著名的书画大家。孙恩道一向注重文学修炼,古今世事,无所不论;野史杂记,无所不览;诗歌词赋,无所不学。这给他的绘画创造了无限张弛的空间。他的画作追求意境,刻求寓意,散发着浓郁的书卷之气,大概都得益于此。

年逾不惑,孙恩道又主动进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研修班深造。惹目的是,此时他已是湖北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这种身份这样年纪,在进修生中实为一奇。孙恩道不为世俗所囿,学无止境。他以为,中国画是一株永不枯谢的常青之树,作为一名中国画家,只有不知疲倦的探寻、求索,才能有所建树,使这棵大树更加叶繁枝茂。( 文:朱凤文)

心清性朴格自雅

孙恩道的作品给人这样一种印象,仿佛一位老者静坐一旁,以不争的态度静观尘世的喧嚣,描述的是一种寄情自然的生存状态,是一种悟彻人生后的休闲,其画风别具一格,引人注目。他用传统的笔墨方式,传达出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旧时光的回忆。宁静淡泊的处世态度,平淡无奇的表现手段,反而使他的作品如“春草沾露”般的清新泽润;对传统文化的偏爱和对古文化人的敬仰,使他的作品似“秋树挂丹”般的古雅明丽。同时下一些画家同类题材作品相比,他的作品有如下特色———

书卷气。这种气息,和现代绘画气息格格不入,它是传统文人气息的流露和情感积淀而形成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表现为,尚意轻形,书法入画,逸笔草草,意趣深远,诗、书、画、印同体同构,平面呈像,以线为主,气象古雅,品格清逸,使品画者如阅古卷,如闻古音。古雅风。古与今,雅与俗是相互对立的概念。画有古意,是说今人对古人情感和传达情感方式的延续和继承;画具雅格,是说作者对客观物质世界不仅仅是再现而应该以高尚的情感去加工提高,从而体现作者的意志而表现出来的理想状态。近百余年否定传统,改造传统曾经成为众口一词的呼声。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国民意识的觉醒,本民族文化越来越受到尊重,中国画的传统精神也逐步受到珍惜和重视,继承传统、发展传统最终将回到它应有的主导地位。

诗文境。中国画讲究诗情画意,情境交融,这是艺术家和画匠绘画的本质区别。中国历史上凡负盛名的艺术巨匠,无一不具有丰富、全面的学识和高深的文化修养。他们把自己的学识、才情通过诗化的语言和形象的笔墨沉积于白纸素绢,才形成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源远流长。看恩道的绘画作品,除品味他创造的生动形象和笔墨意趣外,还可以体悟他用文字构成的画外意境,从而使作品意境幽远,余音袅袅。

人情味。恩道先生古典人物画有着浓郁的人情味道。无论是文人墨客,仙侠僧侣,庙堂功勋,闺阁秀女,在他笔下,都充溢着和暖的情感,渗透着人间真情。《夕阳如画》组图,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之一。它表现的是老年人的爱情生活,通过老年夫妻洗脚、梳妆、试衣、掏耳等生活细节,表现古代老夫妻相濡以沫、互为依靠的深情厚意。

当前,中国画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异常复杂的文化时期,绘画艺术面临极大的挑战,孙恩道的作品让我们对中国水墨画的承载力增加了一份信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代马良书水墨插画以独立性
【水墨人物】孙恩道 人物作品欣赏
画家何文静 工力悉敌 引人入胜
[艺术文论]观孙恩道水墨人物
苏维贤绘画作品欣赏
浙派人物传承人——张品操教授作品鉴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