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龙军油画作品欣赏

       王龙军,男,八零画派创始人,职业画家。2001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创始八零画派,200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2009年11月加入“北京油画学会”, 2006年到至今在北京一直从事油画创作。现居北京,擅长写实油画。

导语:

          作品将现实主义的叙事性、超现实主义的梦幻、隐喻和观念等手法相结合。用其独特的画面语言表现了当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复杂而丰富的内心情感及不同地域文化交织融合后的现象与矛盾。

 

 

  

  

 

   

 


主题:让传承发生得自然而然
  
  奔着最本质的感觉去画
  走进王龙军的画室,第一眼就看到了这次的参展作品《三人行?妆》,画面被分割为三屏,左右两个窄屏与主体部分略为分开,形式感很中国,也有点类似欧洲中世纪的神龛装饰画,色调则带有几分宋元味道,画面中也有太湖石等文化符号。“文化对比”几乎是陆昂的第一印象,但陆昂还是把解释权留给了作者本人(王龙军)。
  王龙军描述说,自己起初的确有“地球村”的概念:今日的人们生活在一起,处在一种综合文化的状态下。“我表达的东西其实不太直白,透过画面隐约能感到一些。”至于有人进一步看出“中美关系”,那就完全是不同人的不同解读了。
  正如王龙军所说,和前辈红色题材主题鲜明的“高光亮”相比,王龙军的作品留给观赏者的空间比较大,“我自己是把想要表达的全表达了,但别人只能感觉到30%至40%。” 事实上,这也是陆昂理解的艺术的魅力所在,好的艺术作品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人人都可带着自己的感受参与其中。
  王龙军的“三人行”系列始于2009年,此前作品更为现实主义。“一开始还是强调叙事性的感觉,当时在村里租的小房子,烧煤球取暖,所以就画周围能看到的题材。”王龙军回忆说,“后来才慢慢有了'地球村’的想法,画日常生活中简单的故事情节。画面看上去,好像现实,又不完全是现实,好像不太真,又好像在哪儿见过。”王龙军形容这种状态是“奔着最本质的感觉去画”,跟随脑中朦朦胧胧的影像。“就连题目都不是一开始就定下来的,而是快要画完的时候,突然一个感觉:'就是它了!’”
  在陆昂看来,王龙军他们正处在一种寻找的阶段,这与他们的年龄和人生阅历相辅相成,而所寻找的,与其说是艺术,不如说是自己,随着积淀的丰厚,逐步进入观念的自觉。
  与前辈的不同与生俱来
  作为新一代写实画家,当王龙军给他们自己贴上“80画派”的标签,就必然产生一个问题:王龙军他们与前辈写实画家区别何在?
  对此,王龙军的回答很坦率:“并不是要刻意区别,其实这种不同是与生俱来的,因为每个时代人的精神状态都不一样,反映到画面上,即使无法用语言说明,却能够有清晰的感觉。”
  据王龙军介绍,成立“80画派”的最初动力是因为2005年看了中国写实画派的展览,都是他们老师级的名家,几个正在摸索画写实的在校生开始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我们其实没有多想聚到一起要做成什么样,大家更多是一起安安静静体会画画的过程。”或许,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这批年轻人的聚集,似乎是想对自己的存在有一个交代。
  陆昂同意王龙军所言,现在要准确说出他们与前辈的本质区别或者他们的学术立足点,还为时过早,他们更像接力棒。然而从画面表现到题材选择再到传达出的时代思想,却也自然流露出了与前辈截然不同的风貌。
  “其实画派只是一个名字,只有当它的成长过程被书写出来,这个名字才会有更丰富的含义。”王龙军认为,这个年轻的画派需要通过一次次的展览和逐渐成长,让它所做的事情和这个名字联系起来,人们才会慢慢了解到它的面貌。这种不刻意寻求区别的态度是我所赞同的,因为的确不需要。所谓60后、70后、80后,本身就是一种人为划分,而实际上,人与人的不同是客观的事实,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何况是人呢?即使形似了,内在的不同也是显而易见的,而这种不同呈现在画面上似乎并不是任何标签可以区隔的,就像我们的展览名称一样,重要的不是年代甚至年龄。
  陆昂试图问他们的共同属性,王龙军的描述基本印证了陆昂的看法。陆昂之所以会关注这个群体,是因为看到了一种内在的追求,那是对绘画本身、对艺术本身的追求。在浮躁的大背景下,这份追求给了他们难得的安静。
  写实写的是什么“实”
  从“80画派”对成员的选择上,可以更好地看出王龙军他们追求的究竟是什么。如今的“80画派”有十一二个人,“其实很多人想要加入,大家选人不看背景,只看作品。有些人写实能力很好,但是对创作没有概念,这种人大家会说再等一等;另一些在具备写实能力的同时,还有创作取向,画面处理也有个人风格,这种我们会邀请进来。”画派的门槛,用王龙军的语言来说,就是要看写实写的是什么“实”。
  “大部分人理解的'实’是客观物象,而大家理解的'实’是情感的'真实’,否则画得再像,没有生命。”在这一点上,王龙军坦言目前画派中的所有人都还没有将情感的饱满做到位。而情感的饱满说到底是创作能力的问题,也就是创作者本人的思想性,他的价值观、他的世界观,陆昂称之为“灵魂”。按照陆昂的观察,当代艺术最核心的就是观念性,也就是创作者自己的思想和表达,至于什么技法、什么画种,都已经不再被放到首位。
  通过对王龙军他们成长过程的持续关注,陆昂认为这批画写实的年轻人到了一个有能力去超越形式本身的阶段,有可能实现不再让内在因形式而削弱的状态。当然,这样的超越需要勇气,也需要灵魂的足够积淀。王龙军也同意:“要能在理性的技术层面达到一个高度,再在此之上,让感性的内在情感也达到一个高度,那就是艺术了!”
  的确,在陆昂看来,这种超越的意义在于他们能否从画家成长为艺术家。陆昂一直都在说艺术家是最接近人类灵魂的群体,艺术家区别于画家的地方,是能否把你的灵魂和你的精神追求呈现清楚。当人有了内涵,技术就不再是一个需要刻意执着的东西,而成为一种收放自如的表达手段。
  大道至简,这个成长过程听起来玄妙,其实很简单:只需要解决好“你是谁”的问题,做一个有灵魂的自己,真实地表达、自由地表达,随着人生阅历的积淀,让一切自然发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油画写实画派之创作篇2---徐芒耀
“2017八零画派写实油画作品巡展”
80画派创始人:画3个少女吹笛卖13万,画1个少女吹箫的反而卖15万
【油画收藏】王龙军超写实人物作品
【转载】西画风格[八零画派]王龙军 油画作品
2014八零画派写实油画作品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