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筱静山水画:形忘境远


刘筱静(靖,又名刘昇霖 汉族 1976年出生于河南安阳 现居北京,1992——1996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毕业创作被美院附中收藏并获一等奖学金;1996——2000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画室,获本科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创作;《高山云起图》被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收藏。2005——200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学院山水专业公费研究生,兼任山水画室助教。研究生毕业创作《戊子山水系列》获院二等奖,作品《浮云》被中国画学院收藏 《凉夜》被浙江省美术馆收藏,获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2010——2012年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讲师。

雨霁 68x68cm 2012 纸本水墨

形忘境远

读刘筱静山水画有感

文/陈子游

对于艺术家而言,艺术创作的过程,无非在自然与心灵之间寻找契合点,运用个人方式完成自我审美,呈现出独树一帜的作品,体现其艺术价值。凡高在他的日记中写到:“关于“艺术”一词,我还找不到比下述文字更好的阐释,艺术即自然、现实、真理,但艺术家能此中表现出深刻的内涵,表现出一种观念,表现出一种特点。艺术家对这些内涵、观念、特点有自已的表现形式。其表现形式自成一格,不落窠臼,清晰明确。”正是因为艺术魅力无限,长久以来,追求艺术理想的人层出不穷,在许多为艺术忙碌的人群中,青年画家刘筱静是近些年涌现出来的佼佼者。

古道 68x68cm 2012 纸本水墨

读刘筱静近期山水画作品,从中能感受到他对山水画、对自然山川欣赏的特别角度,带给我们有一种新的启示。他的山水画,没有去迎合时下流行的山水画样式,也没去如实描摹名山大川,更不是借古人绘画程式化的语言来标榜,却能在山水画形式语言上用心,融合东西方绘画中的优长,注重绘画中的主观意识对绘画表达的重要,从写生到创作的每一阶段,都有大量的实践来验证他对艺术的执着,比较注重图象意识和结构形式,更象是主观意识与自然山川的视觉逻辑转换,在写生和创作之间梳理出自我的方法,对自然景色的描绘,需要删减和生发,讲求虚与实的对应,成为个人独立绘画语言

谷雨 110x110cm 2012 纸本水墨

他的山水画结构呈几何交错,叠加出令人想象不到的意外,或是云水,或是佛塔,或是山林幽谷,画面主体没有太明显的远近之分,突出了点画语言的重要性,而笔与墨之间协调,色与形之间表现,在某种客观山石云水的表现上,他已经脱去了自然物象带来的某种束缚,更自在、更主观地将具有现实意义的形象用抽象化的手法逐步转变为纯粹的形象,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个变形的阶段都包含了对“传统山水画”的反思,从而保证了山水画本来的精神,气韵生动贯穿始终。

渐远的风景 136x68cm 2013

因此,在这种前提下,他作品中的每一笔墨色,每一个色块,每一种语言的表达,都蕴藏着传统山水画的核心能量和当代审美。画面视觉被解构成图象体会和语言独具的感觉,不能完全用传统山水画欣赏的角度去分析他作品中的语言和意境,但他还保留有行笔施墨的节奏和结构语言的可识状态。

密林 59x20cm 2014 纸本设色

比如作品《青梦》,天空与水面的形色恰似淡蓝色梦境里拥有的纯净,在整幅画中的比重并不太大,但突出了画面的宁静,云朵与山石虚实相映所达到的柔与刚的对应,成为作品中明显的欣赏内容,还有,树法的随意而为,穿梭在画面右角的疏密浓淡,与云、舍、人、塔共生境界,使得画面的山水语言有逻辑性,具有整体感。运用平面结构的手段完成整幅作品,画面饱满,雅朴兼容,以淡蓝的色调使整幅画肃穆悠远,呈现出意象新颖的独特美感。

丽江古镇写生 45x63cm 2007

比如作品《丽江古镇写生》,生机的笔触和现场的取舍特别明显,从房屋的错落到树技斜倾式的表现,打破了四平八稳的现实景象,淡墨的积染和线型勾勒使得画面的点、线、面富有节奏感,水墨意趣得到加强,左上角的天空被染汲的最隆重,与虚净的结构性语言(房舍、树木)相得益彰,实与虚反衬为淡与浓的对比,增加了写生作品的完整性。

晚秋 66x66cm 2013 纸本设色

清代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云:“画无定法,物有常理。物理有常,而其动静变化,机趣无方,出之于笔,乃臻神妙。”刘筱静所追求的,正是一种“大方无隅,幻化无穷”的神会境界。这是一个返朴归真,大象无形的境界。山水画的意境和语言个性是任何山水画家不能忽视的,意境靠品相、心性、修为的高低来呈现,语言的独特性靠审美眼力、绘画能力、想象思维在完成,历代在山水画上有成就的画家都是因为他们能够在这两方面卓有建树,才被后辈推崇,成为经典流传。刘筱静的山水画,虽然还存在许多不尽意的地方,只要他坚持走自已的路,尊崇中国山水精神——浑厚华滋,气韵雅正。我们应该读到他对山水画的用心,同时也期待他有更好的表现。

秋凉 34x68cm 2016 纸本水墨

以下作品请横直手机欣赏

梵音晓月 180x768cm 2012 纸本水墨

梵路 34x138cm 2016 纸本水墨

密语 34x138cm 2016 纸本水墨

清音 34x138cm 2016 纸本水墨

昼行 34x138cm 2016 纸本水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问西东 ║ 刘筱静
梁春雅 | 用传统绘画语言表达有时代精神的山水画
十年山水画写生创作的持续性思考与实践——专访青年艺术家刘代刚
刘进安:赵飞的绘画
搜妙创真——婺源行迹写生心得
山水画卷——毕波作品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