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建陵:油画山水 中国思维

吴建陵

吴建陵,山西阳城人,1989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2004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西方当代艺术批评与理论研修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科技学院美术设计学院教授。

油画山水 中国思维

吴建陵

2005年我随中央美院西方当代艺术批评考察团出访欧洲,一路震撼一路思考! 心里想:中国人画油画如果永远跟在西方人的背后走他们的老路,绝不是明智的选择。我该怎样去画自己的画?思来想去不知所以,只知道:我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画画了!

后来我又陆续考察了敦煌莫高窟、永乐宫壁画、龙门石窟、西安碑林、西藏的唐卡造像。我沉静下来,重新审视认识过去被我忽视的中国本土的经典绘画艺术。我特别留意中国古人是怎么观察物象的,更是怎么去用绘画的方式表现的。即:古人如何看待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又如何处理艺术与心灵的关系的。

《黄水谣》 140cm x 50cm 2015年

十年来我十六次去太行山写生。面对太行山,对照中国五代、北宋的北派山水荆浩、关仝、范宽的作品,我切身体会到客观物象与主观意象是如何交融演变的,图式系统与形式语言又是如何演进的。

我差不多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最初依照之前的写生经验描绘山体的造型、色彩。再到借鉴五代荆浩、北宋范宽的传世作品,从中汲取融合有美感的图式,以弥补我们这代人在学院的客观科学观察训练里丢失的视觉启蒙。最后我觉得挪用一个构图、几个山峰的造型也没什么意思,还是要回到自己的观察里面来。张藻讲“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作为艺术家,自己的眼睛和脑子是不能够偷懒的。

《普斯科夫浴女》 80cm x 60cm 2016年

传统是一种文化记忆,你根本摆脱不了。应该通过这种对于图像经验的把握,进而体会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揣摩到他们在面对山水时的思考。北宋范宽就说过“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诸物者未若师心”。

转化这种内在修行的过程是艰涩的,意识到这个过程更是花费了好多年的时间。关键是要找到中国古代文人寄情于山水,描绘山水的思想源流。溯舟而上,重新以另一种方式出发,接续这个伟大的传统。在此我的工具是油画。其他人可能用岩彩,用线描。路还是那条路,穿的鞋不同罢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才明白:我还可以这样来画自己的画。

《苏斯达尔教堂》70cm x 50cm 2016年

在中国意境与西方视觉的融合过程中,一个中国油画艺术家需要关注自身传统艺术的源流与发展,把根植于两种文明的绘画艺术形式语言融合在一起,在彰显中国元素的同时保持油画语言的纯粹传统,学会用中国眼光来看待客观世界,学会用中国思维来表现主观的内心世界。这个世界会更广阔。

作品欣赏

《碧水云天间》 80cm x 80cm 2015年

《査济春色》 80cm x 80cm 2015年

《春到山寨》 80cm x 80cm 2015年

《俄罗斯印象》 80cm x 60cm 2016年

《古堡飞云》 80cm x 60cm 2016年

《红土恋歌》 40cm x 50cm 2016年

《静静的山岗》 30cm x 30cm 2015年

《落云野鸭溪》 80cm x 60cm 2016年

《绿染故园》 80cm x 80cm 2015年

《绿韵山歌》 50cm x 40cm 2016年

《暖冬》 80cm x 80cm 2014年12月

《蛙鸣春水》 80cm x 120cm 2016年

编辑:小吴大亮

画家圈专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水不止于国画,油画也山水
寄情于山水:吴建陵的中国意境油画
寓情风景:吴建陵
吴建陵小油画作品
东书房特邀艺术家吴建陵:山水不止于国画,油画亦能山水
《当代油画》24写意专辑入编艺术家——何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