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嫣国画作品选刊

江嫣,本名江芝荣,天津人,祖籍安徽桐城。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本科学历。中国民进会员,天津市美协会员,天津市政协书画研究会会员,民进天津开明画院理事,当代写意墨彩山水画研究院副院长、写意及工笔画工作室导师。

其先祖江磊斋是桐城派早期文学代表人物,擅诗文、丹青,有诗文及《十二真图》传世,桐城江磊斋墓及《十二真图》被列为省级保护文物和国家一级文物。祖父为清末秀才,擅书画,好金石。父擅书法,通文史。姑母江孜的绘画承于桐城派,画染常州风,于皖之画坛别开面目。江嫣自幼随姑母习画,夯传统绘画之根基。先后入天津师范学校、天津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读书,师从王慧智、马翰章等教授。从事教学工作与绘画创作三十余年,其画日臻飘逸清雅,以诗求画,在婉约柔美之中散发出丝丝豪气,给人以无限遐想。

先后有百余幅国画作品在《中国书画报》《天津日报》《天津教育》等市级以上报刊上发表,多次参加市级以上美术作品展并多次获奖。1994年,其作品《月月飘香》荣获天津市第四届田野文化艺术节书画作品铜奖。1996年,在天津市举办了“江嫣工笔画展”。2004年,《晨曦》入选天津市首届花鸟画大展,并入编展览作品集;《秋声》入编《天津当代美术家、书法家经典》;《金秋》入选由中国美协、中央电视台主办的首届全国电视中国画大赛。2009年,《中国书画报》主编王慧智为其撰写了画评《江山多娇,嫣红姹紫》。2012年,其“海棠系列”创作随感《在创作中享受“阴柔”之美》一文,发表在《中国书画报》上;《丽日融和》入选“2012当代百名中国工笔画家提名展”并入编作品集;同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江嫣工笔画》作品集。2017年,山水画作品《夔门天雄关》在“第八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中荣获百强奖,并入编《第八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作品集》,其被授予“当代中国山水画杰出艺术家”荣誉称号;山水画作品《太行金秋》在“第八届海峡两岸书画大展”中荣获优秀奖,并入编《第八届海峡两岸书画大展作品集》,其被授予“海峡两岸书画交流文化大使”荣誉称号。

个人传略入编《世界名人录》《中国民族文化人物志》等多部典籍。部分作品被海内外团体及个人收藏。多次参加天津市大型公益募捐义卖活动及多种书画交流活动。

江嫣工笔画工作室电话:13920883242

溥佐为江嫣画展题词

山崖灵菊不负秋138×67厘米山峦叠翠138×67厘米李清照67×50厘米
橘颂67×67厘米山谷幽芳80×80厘米倩影三更月有痕80×80厘米
金风和畅80×80厘米秋凉54×54厘米峡谷深处67×138厘米
清露晚拂紫云冠70×140厘米太行春晓67×138厘米太行秋声80×110厘米
富贵和平140×310厘米和谐家园96×180厘米古木虬枝系娇妍138×250厘米

清雅祥和卷中来

——浅析江嫣的绘画美学思想

文|张本平

中国画家常借花鸟抒情言志,而画家的心性、气质和精神境界也决定着画作的质量和格调。天津画家江嫣的画作就像她的为人一样,透着畅快、大气、淳朴清雅之感。

江芝荣,名芝荣,字嫣,生于书香门第,承家学,幼随姑母习画,传统绘画功底扎实。后步入艺术院校,受系统学院教育,追摹宋代画风。观江嫣工笔画,可见其深得宋画之精髓,追求静谧婉约之情境。她不但有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底,更长于写生,北国巍巍太行间一石一花、南国版纳一草一木都能触发出她的艺术创作灵感。她把当代审美观念与传统观念相比对,试图找出表达当代审美理想的笔墨程式和绘画范式。她将儒家思想与中国画传统相结合,使作品既彰显出清新舒畅、和风细雨的景象,又蕴含着对美好人生的追求与向往,用清雅祥和赞颂着自然的神奇与伟大,用一颗纯净的心探寻着艺术之美。

江嫣既有着开朗奔放的个性,又具有较为深厚的学养。早期她的绘画是沿着传统之路走来的。1996年,她举办了第一次个人工笔画展,这次画展内容相当丰富,包括人物、花鸟等。其人物画继承家学,采用宫廷院体画法,表现的多是《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题材。在人物的造型上,她把现代科学的人体结构糅入其中,使画面中的人物与传统古典仕女人物拉开了距离,这对于年纪尚轻的江嫣确实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她的花鸟画以牡丹为主,用笔墨赞美生命、追求永恒,使画作展现出高雅富贵的意境。无论是红、紫、白、黄色调的作品,还是纯墨作品,她都能展现出牡丹的清气和秀气。她的牡丹在继承传统工笔画典雅美的同时,以色彩浓淡、蕊瓣异姿与绿叶奇石相衬,以背景明暗对应凸显花的娇媚淡雅。此外,她努力避免单调,既画纤俏又画凝重,既画妩媚又画淡雅,既画清新又画古朴。尽管其意不免为拘泥传统所掩,但绘之用心,其义自现,故在绘画创作之中其思想总有表露。在这一时期里,江嫣的牡丹从用色以及置景陪衬物上,逐渐有了区别于传统绘画的一些自己的语境。由于长期以来传统的浓重熏陶,江嫣不可能一步两步就能走出“围城”,她仍以扎实的工笔功底,证明自己无愧为这项艺术瑰宝的恭谨继承人。其看似不经意间思想萌动,但是在画法上已在悄然地注入现代绘画理念,画风也随之慢慢地变化,似乎从传统里面向外开拓。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江嫣绘画的整体面貌还徘徊于传统绘画的藩篱,虽然涉猎的题材广泛,但是还没有找到一个冲破传统羁绊的突破口。由于当时她的年龄、学养都还稚嫩,也不可能有太大的突破。但是,这对于江嫣来讲并非坏事,扎实基本功的修炼,正是为她日后破茧积蓄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江嫣已不满足于红楼梦大观园里金陵十二钗的梦幻,也没有沉醉在她建立的牡丹国色天香园里。她不断挑战自己,又移情于“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的海棠之乡。江嫣痴迷地一头扎入了海棠创作,以海棠的自然属性来展现生命的活力。纵观她的海棠系列图,表现的是恬静、婉约之情,能让人感受到她以女性特有的温柔、恬静,把晨曦晓雾中的海棠画得含蓄而深邃,把蒙蒙细雨中的海棠写得含烟带雨、姣妍可人,把和风丽日下的海棠画得花团锦簇、随风摇曳,翩翩之姿、娇柔之态都幻化在了她的情思之中;把赞美生命、追求永恒作为自己的创作主题,借笔下的花鸟倡导积极的人生态度。十几年里,江嫣勤学苦练,乐于读书,在文学、美学、画论上用功颇深,提升了精神境界和艺术层次。

诗人为海棠销魂,江嫣为海棠倾情。她陶醉在海棠的幻境中,享受着海棠之美。她为画中的海棠、心中的海棠魂牵梦萦,用笔、用色、用心、用情诉说着她的海棠情结。“倾注一腔浓丽情,泼洒一片海棠娇”,她笔下的海棠无不散发着柔美婉约、清纯淡雅之情。江嫣于绘画有聪慧之灵气,同时深受主流艺术思想影响,追求艺术上的崇高境界;此外,她在绘画中充满了激情,力求以情求画。

在绘画艺术中,创作的激情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若一味地靠情去肆意地表达,绘画就沦为一种情感的宣泄,而不是一种美的彰显。所以,以情求画表达精神境界,离不开坚实的笔墨基本功,只有具备了深厚的笔墨功力及驾驭能力,才能融情意于笔意画意之中,泼洒心灵之妙境。江嫣对艺术有追求,肯下苦功,有一定驾驭笔墨的能力。她的海棠系列这一时期的作品,于婉约阴柔之画风中透出丝丝阳刚之豪气,亦尝试对大题材进行表现。画风的不断变化,对于艺术的发展来讲是正常的,但是画家是否找到了一套适合自己的笔墨程式来表达自己深层次的哲理思想是至关重要的。江嫣静谧恬淡的画风中渐渐显露出一些阳刚,这对于在绘画旅途中跋涉的她来说,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时给她的绘画下一个定论还为时过早,因为其在绘画历程的年轮中尚处年轻,发展的空间还很大。但就当时来看,在同龄的女画家中,她的绘画风格已经不同凡响了。海棠盛开的季节,窗外一簇簇娇艳的海棠花随风摇曳,淡淡的花香漫浸江嫣的画室。一幅幅画卷展示开来,其中有小品,也不乏宏幅巨制。从这百余幅作品中精选出五十幅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结成了江嫣的第一部画集。

自古以来,工笔画多以斗方、手卷为胜,多为案头袖中把玩之物,大尺幅的工笔画为数不多,因此由于画幅的限制,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偏弱。随着时代的变迁,宏幅巨制的工笔画不再鲜见,其中不乏优秀之作。为大赛展览而设计绘制的大幅工笔画不断地涌出,以求抓住观众眼球、具有冲击力。然而尺幅的增大并不一定带来优势。何故?究其原因,多是由于小画放大、空洞无物,更深层的问题,源于在工笔画原寸规则中游荡,在形式内容及空间感上,还只限于在绘画的二维上做文章,以至效果不佳。

大作家的大文章,有大章节、大结构;大画家的大作品,也必定是大开合、大结构并且是重形式、讲内容的。大画不单是画幅面积大,更重要的是在丈阔绢素之上,表现出所选题材在形式与内容上的有机结合并推陈出新,才是功力,方显魄力。创作中,画幅增寸,难度逾尺,小画的创作难度无法与大画相比,小品画,方寸之地略施笔墨点染可一带而成,单纯将其放大为大幅,原来方寸间的面积就会变成数平方尺之阔。小品画中略施点染即可解决问题的方式在此已不起作用,大画要解决的问题远比小品画繁复得多。形式、结构、笔墨、色彩以及形与色的诸多关系,如何在画面之中统一,难度陡增。江嫣画集中海棠系列的宏幅巨制展示了她的创作才华,超脱了工笔花鸟画疏密对比之陈规,彰显出的是写意山水画的深厚雄强和写意花鸟画的潇洒,与其早期的作品有着不同的面貌,而且与当代同龄人的工笔画风格拉开了距离。她通过流畅的笔墨、相互掩映的虚实关系以及淡雅的设色使作品妙趣横生。这些变化源于她在工笔画创作时,遇到了画树干的难题,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在解决树干画法的同时,她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对写意山水画的研究。修炼写意山水、花鸟,在践行中将汲取的营养滋润着、茁壮着她的工笔画,功力的积累成就了江嫣海棠巨制的画风。

年届知天命的江嫣对人生对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觉悟,从心灵深处涌出对艺术人生的追问。她没有过久地沉迷于自己建立起的随风摇曳、含烟带雨的海棠温柔梦乡里,反而再次挑战自己,给自己肩头压上了更重的担子。她开始了山水画的学习研究,拜杨家亮为老师。实际上他们亦师亦友,江嫣与杨家亮的画室同处一层楼的对门,距离仅一步之遥,所以她学习山水画就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杨家亮当时已是山水画坛实力派青年才俊,文史哲传统学养深厚且诗书画印俱佳,其山水画笔法独特,用笔严谨,有强烈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他是山水画大师白庚延先生的得意入室弟子,得白庚延先生之真传。江嫣随杨家亮学习研究写意山水画,起步就高,少走了很多弯路,这无疑在绘画的征途中赢得了很多宝贵的时间。她一步迈入山水画坛,不是突发奇想,而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准备。江嫣同杨家亮曾多次组织美术教师们深入太行山、黄山、峨眉山、九寨沟、长江、黄河、长城、白山黑水等地写生考察,长期不断地到大自然中实地进行写生考察,使她为山水画的学习创作积累了丰厚的素材。她在山水画的学习创作中受杨家亮的影响是巨大的,杨家亮治学严谨,对己对人都非常严苛,在对待江嫣学习山水画上亦是如此。他对江嫣在学习山水画之中存在的问题,从来都是毫不客气地直接指出,不留半点情面,有时使得江嫣难以为情。但是她骨子里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越是如此,越是加倍努力。江嫣在随杨家亮学习研究山水画的过程中,系统临习了古典山水画,研读了经典画论,梳理清楚了山水画的来龙去脉;每日观摩、临习,遇到问题刨根问底,如此学习山水画,几年下来进步很快。如今,江嫣在山水画创作上已风生水起,能独立创作具有自己思想的山水画作品。她山水画的行笔运墨笔法,用的是杨家亮的用笔法则,在山水画中强调线条的运用,以线条为骨架,以墨彩为辅助。她在山水画中用笔所呈现出的线条与其老师杨家亮相比,虽然力道还显得稍弱、不够灵动,笔墨也没有那么雄健,但其山水画别有一方天地,以女人特有的情感表现出了太行山的婉约清秀,独具风采。

江嫣的两张六尺横幅山水画作品《夔门天雄关》《太行金秋》在“第八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和“第八届海峡两岸书画大展”两个大展中,分别荣获百强奖和优秀奖,并被评为“山水画一百强”。《夔门天雄关》这幅表现长江三峡夔门的山水画作品,画出了夔门的雄险、长江的浩荡激流,表现出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遐想之境。在笔法上,用笔松紧有度,主体夔门悬崖绝壁表现得写实逼真,但又都是由中国画笔墨元素所构成。远山大笔泼色,色墨淋漓,有遥望不尽之势。《太行金秋》表现的是太行秋色,浓墨重彩,营造出了太行金秋的瑰丽。作品借鉴了杨家亮的写意墨彩画法,放眼望去,隐隐约约显现着白庚延大师和杨家亮老师的画风,但更多的是彰显着秀美清新的江嫣图式。这两幅获奖作品在当今的山水画坛上虽然还算不上是最优秀的作品,但江嫣在众多的女画家之中已属出类拔萃。由于画种的局限,要画好山水画就必须经常深入到大山里去写生,这对于女画家来说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大多女画家的绘画题材也多以人物、花鸟为主。在山水画坛上,女山水画家是屈指可数的。江嫣在山水画创作之中拼劲十足,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勇气。

江嫣在绘画上是一位多面手,她在人物、花鸟、山水画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山水画学习研究的过程是一个需要艰苦跋涉的长途,祝愿江嫣在山水画艺术道路上克服困难,努力进步,创作出更多、更美、更好的山水画作品。(本文作者系著名文艺评论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郑州市政协委员、中原书画院院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笔墨在“苍辣”与“秀润”之间
贾国英 ——以古墨情怀绘当今豪迈
贺文瑞
远看取其势 近看取其质 —— 谢佩新山水赏析
笔墨妙悟太行魂--画家杨小彪先生水墨山水画境初探
当代艺术名家·王爱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