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咽喉的解说
咽喉的病都是大病。因为咽喉离人体最重要的器官——脑袋最近,走咽喉的经脉一共有八条之多,所有上脑、上头的经脉,全都要经过咽喉,人脑袋的病都跟咽喉和颈椎有关,那么咽喉就成为了一道屏障,来阻挡疾病的上行。
何为咽喉?
     
咽喉实际上由咽和喉两部分组成。《黄帝内经?灵枢》“忧恚无言篇”中说:“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重楼玉钥》则说:“咽者胃之系,喉者肺气之所通。”意思就是咽是食物上下的通道,咽是走两边的;喉是走中间的,喉主声音的,所以它是气上下的通道。这里明确指出了咽与喉的不同之处。
我们来举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平常我们照相的时候爱说“茄——子”,为的是表情好看,古代人不说“茄子”,“茄子”这个词的发音导致的面部表情还是有点僵硬,不自然,那么他们发什么音呢?不发“喉”这个音,“喉”走中间的,而“咽”这个字的音是走两边的,当然也不发“咽”这个字的音,怪傻的,是发“银”(yǐn)这个字的音,这音是走两边的,发“银”这个字的音时就笑得最好看,这叫“银然而笑”。为什么是“银”的音,因为发这个音的时候首先人会低头,低头就代表谦虚,这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性。而且女人低头的瞬间最温柔,我们不都喜欢温柔的女性吗!发“银”这个音时你会发现,低头时我们会自觉地稍微把眼睛抬起来点,而这时我们张开的嘴也恰恰会露出八颗牙齿,不多不少,正好八颗,这时最好看。
其实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非常多这样有趣的例子。比如说孩子的“孩”,《说文解字》中解释孩子的“孩”的意思就是“小儿笑”。你要是想让自己照相照出来的表情显得憨直、纯真,就发“孩”这个字的音。因为小孩子笑的时候就是“嗨嗨,嗨嗨”的,一看就是没什么心眼,特单纯,所以小孩子就叫“孩”。你想照得显憨直点,就发“孩”的音,你那表情别提多纯真了。孔子嘲笑他的学生子路时,叫做“哂之”,意思就是你这一介武夫,什么都不懂,就爱抢话。我们很多人不懂“哂之”的意思,其实就是嘲笑,你看发“哂”这个字音的口型,就是很含蓄的嘲笑,有这表情意思就出来了。中国古代就文字的发音这点事,就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和深刻的意境,知道这些就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完善我们的人生。
咽是---食物上下的通道,它的问题就涉及食道的问题,它跟胃气很有关系。
喉是---气上下的通道,所以喉跟肾和肺有关系,因为肺是主一身之气的。
那走咽喉的八条经脉分别是什么呢?
第一条是:肝经。肝经走喉咙的后面,肝经在中医里称之为厥阴,所以它在最深层,在后面,从喉咙之后入颃颡(háng sāng),直接入脑,脑子上的血都是从肝经这里走上去的。所以,如果肝经不畅,喉咙后边那部分就会有特干的感觉,就会出现口苦口干的症状。
第二条是:肾经,肾经也叫“循喉咙”。循是什么意思呢?
循就是走一圈儿的意思,“循”字实际上是从“旬”来的,我们都知道,一旬为十天,一个月为三旬。古代的军队为什么叫“军”?走一圈的车叫“军”。古代的军队在停留驻扎的时候,用军车摆一个圈,两个车辕一相对,就形成了门,过去老戏里就有“辕门斩子”这一出。所以“军”字是这么来的。我们经常说的咽肿就是跟肾经有关,气只上不下了,而肾经在喉咙这里要走一圈,所以脖子这里就会出现整个的咽肿。
第三条是:三焦经,也走咽喉。
第四条是:另外还有小肠经,小肠经是循着咽往下走的,循咽下膈抵胃至小肠。
第五条是:胃经,胃经也是走咽喉的,我们有时会出现颈肿,脖子变粗,舌头也会跟着麻痹,这就跟胃经有关。
胃火是主阳明燥火,所以如果胃火上逆,不能降的话,就会把脖子这里给憋粗了,然后又得不到津液的滋润,慢慢地喉咙就会得很重的病。
第六条是:脾经。
脾经也走咽喉,脾经是挟咽的,所以如果咽的两边疼痛就为脾经所
主。
给大家介绍一个专治咽部不适的特效穴位--照海穴。
照海穴在内髁尖正下方凹陷处。在奇经八脉中属阴蹻,与足少阴肾经交会,为八脉交会要穴之一,有滋肾清热、通调三焦之功,既补益又清热。点揉这一个穴位既可以调理阴跷脉又可以调理肾经,可谓一举两得的妙法。
如果这个穴位出了问题,人的肾水减少了,会造成肾阴亏虚,引起虚火上升。像胸隔满闷、嗓子干疼,慢性咽炎,声音嘶哑等临床症状都属于这个穴的治疗范围之内。所以按摩此穴往往会收到立竿见影的功效。
注:在按摩这个穴位的时候,要闭口不能说话,感觉到嘴里有津液出现,一定要咽到肚子里去。一般来说,点揉三到五分钟后就会感觉到喉咙里有津液出现,疼痛也会马上随之缓解,被失眠困扰的朋友,在睡觉前点揉照海穴几分钟,不仅可以滋阴降火,补肾益气,而且还可以让你舒舒服服地睡个好觉。
第七条是:心经。心经也是挟咽的,走两边,如果喉结以上痛的话跟心经有关。
第八条是:督脉,督脉是上贯心入喉,所以如果心力衰竭的话就会在咽喉这里出现症状。
咽喉的疾病我们是不可以忽视的。
人的身体比大脑更聪明,因为我们的身体知道人的大脑是要用来思考、用来学习的,不可以破坏它,所以我们的身体就安插了咽喉这道天然屏障在这里,把一切的病症和邪气拦在这里,阻其上行。咽喉病实际上是在帮助我们拦脑病,故我们要重视咽喉疾病,要及时地去医院治疗咽喉疾病,否则疾病再往上走,就到了脑子,那样,就会对人造成极大伤害。
日常生活中如果咽喉疼了,我们经常会含服一些咽喉片类的药,实际上这些药主要起暂时麻痹咽喉的作用,治不了根本,而且这类药偏清凉,容易造成更大的咽喉病,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
病症
瘖(失音)
失音就是突然地说不出话来。
几种原因造成的:
1、是所谓的阳盛已衰,阴精收不住阳气,阳气突然地暴长,暴瘖(yīn失声的意思),所以失音也叫暴瘖症,是由肾虚造成的;
2、是由于生气,突然来了一场大郁闷,再加上受寒,外感寒邪,邪气停留在了咽部,出现失音;
3、有一种失音是不用去治的,就是有些怀孕的妇女,在怀孕九个月的时候,会突然地出现说不出话来的现象。《黄帝内经》里曾解释说,是由于胎儿压住了母亲的肾经,因为肾经连舌本,所以,如果胎儿压住了肾经的话,就有可能使得孕妇一时说不出话来。所以这种失音是不用去治的,只要生完孩子自然就好了。
◆咽炎
日常生活中咽喉肿痛的病我们应该怎么去处理呢?比如说像小孩子出现咽炎的话,如果过多服用消炎药,可能会导致病情的加重,因为这类药的药性偏凉。我们可以采取在少商穴和商阳穴放血的方法。
少商穴和商阳穴示意图
    
少商穴是在拇指上、指甲外边一点,它是肺经的末梢,属于肺经的一个穴位。商阳穴是在食指上,它是大肠经上的穴位。中医里讲,肺与大肠相表里(在《黄帝内经》中,称外部为表,包括皮毛肌腠;称内部为里,指体内脏器。比如,大肠与肺就像是一对夫妻一样。夫病了,妻子就愁苦;妻子病了,夫君也不舒服,它们之间总是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以,在治病时,可以利用这两个脏器的相互关系来治病),它们是互通的。那么如果肺气上壅,造成的这种咽喉的病变,就可以使用三棱针把这两个穴位刺破,挤出一点瘀血来,就能够马上缓解咽喉的肿胀,这种方法很有效果。当然,这种方法对我们普通家长来说有一点困难,因为会心疼孩子,下不去手,特别是孩子大哭时就更下不去了,可是仔细想想,去医院打针也一样会哭,在这里扎两下省却了不少事。当然,假如自己下不去手的话,能找个学医的人来帮你做最好不过。
还有一种治疗方法是耳尖放血.
就是把我们的耳朵挝过来以后,耳后会发现有青筋,青筋实际上就是带黑血的络,络脉的络。过去民间老太太们的治法就是在这里扎破了放血,就能够削减嗓子的病痛。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中医认为嗓子的疼痛,是跟三焦之火有关,三焦火往上壅,所以在这儿把火放开就可以了。当然,我们要注意,这个方法一定要得到专业人士的帮助,否则要是出现感染的话,会很麻烦。
--------------------------------------------------------------------------------------------------
治疗验方
1. 金针菜(黄花菜)50克,蜂蜜适量。
将金针菜加水一碗煮熟,调入蜂蜜,含在口中浸漱咽喉片刻,徐徐咽下。
每日分3次服。
可清热利咽,用治声带劳累引起的声音嘶哑。
2. 川贝母、葶苈子、山豆根各10克,煎水约200毫升,早晚分服。
适用于咳嗽音哑、发热、黄痰、气促、咽喉肿痛等症。
3. 生鸡蛋一个,白糖10克。
将鸡蛋破入碗中,加白糖调匀,用适量开水冲沏,每晚睡前服用。
可滋阴润燥,用治声音嘶哑。
4. 麦门冬、胖大海、青果各10克,以滚开水浸泡10-15分钟,待温后不拘次数频频润喉。
适用于声带发音劳累引起的声音嘶哑。
5. 茶叶3克,苏叶3克,食盐3克。
先用砂锅炒茶叶至焦,再将食盐炒至红色,同苏叶加水共煎汤服,每日2次。
可清热宣肺利咽,用治外感引起的声音嘶哑。
6. 冰糖50克,梨2个。
将梨洗净切块,同冰糖共放入锅中加水煮烂,每日分两次服用。
可清热润喉,消痰降火,用治声音嘶哑,对嗓子有保护作用。
亦可将梨洗净切块,绞取汁液,徐徐咽下,每次1小杯,有同等功效。
7. 胖大海5枚,冰糖适量。
将胖大海洗净,同冰糖放入碗内,冲入开水,加盖浸泡30分钟后饮用。
每天上、下午各1次。
可清热、解毒、润肺,用治干咳音哑、咽干喉痛及扁桃体炎、牙龈肿痛等。
8. 花生米60克,冰糖少许。
加水煮熟,每天1次吃完。
可润肺利咽,用治外感引起的失音。
9. 荆芥穗、杏仁、桔梗各10克,煎水约100毫升,不拘次数,频频下咽。
可用于外感风寒、头痛恶风、声音嘶哑、微咳、微热等症。
10. 百合30克,麦门冬、紫苑各10克。
水煎2次,煎液混匀后,早晚分服。
适用于口干咽燥、舌红烦渴、尿黄便秘、干咳音哑等症。
11. 薄荷、菊花各10克,加盐少许,频频含漱,漱口时应深至咽部。
适用于咽喉部发炎、红肿灼痛、音哑痰稠等症。
12. 牛蒡子、金银花、连翘各10克,煎水300毫升,分早中晚3次缓慢含漱下咽。
用治突然伤热音哑、咽喉灼热瘙痒、声带红肿充血等症。
13. 咸橄榄5个,竹叶5克,乌梅2个,绿茶3克,白糖10克。
共煎水,日服2次,每次1杯。
可清咽润喉,用治久咳及劳累过度或烟酒过量引起的声音嘶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循行图解
曲黎敏《从头到脚说健康1》(8)
经期千万不要吃这些水果
古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文字解释
十二经循行歌
干燥咽喉疼,给孩子按按少商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