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城隍庙
城隍庙在豫园商城东南侧。
上海城隍庙为正一派道士管理的道教宫观,又称上海邑庙,包括大殿、中殿、寝宫、星宿殿、阎王殿、财神殿、文昌殿、许真君殿、玉清宫等许多殿堂组成的,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的道教宫观,在这一万多平方米中,还包括城隍庙的两座园林,西园(即现在的豫园)和东园。此时,上海城隍庙在上海城市居民中的影响不断扩大,上海城隍庙的宗教节日就是上海城市全体居民的节日,“家家自有蓝呢轿,个个争穿红绉裙。妆出新年新气象,烧香邑庙去纷纷”是上海县竹枝词中描写居民去城隍庙烧香的情况。每年的“三巡日”,即城隍神出巡的日子,上海城内居民家中十室九空,居民全部在城隍娘娘圣诞(三月二十八),上海城隍庙内包括庙附近的商家全部张灯结彩,为城隍神欢庆圣诞,庙内香火旺盛。
上海城隍庙坐落于上海市最为繁华的城隍庙旅游区,是上海地区重要的道教宫观,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海的城隍庙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年后),庙内祭奉城隍神秦裕伯(明太祖敕封秦裕伯为上海县城城隍神)和霍光(汉大将军博陆侯)。清代时香火极其鼎盛,上海的男女老幼,人人皆知城隍庙,上海开埠后城隍庙及其周围地区商贾云集,市场繁荣,到城隍庙可以购买许多生活必需品,特别是一些日用小商品。
大殿
大殿正门上悬“城隍庙”匾额,并配以对联“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大殿内供奉金山神主汉代博陆侯霍光大将军坐像,左首为文判官,右首为武判官,次为日巡与夜查,日巡、夜查以下为八皂隶。第一对立柱悬有对联“威灵显赫护国安邦扶社稷,圣道高明降施甘露救生民”以赞扬城隍神的功绩,上悬匾额“牧化黎民”。第二对立柱上悬“刻薄成家难免子孙浪费,奸淫造孽焉能妻女清贞”的对联以警示世人。城隍庙大殿在明代永乐年间已经存在,当时的上海知县张守约将供奉金山神主霍光的金山行祠改建为上海城隍庙大殿,殿内依旧供奉金山神主霍光。1924年为火所焚,1926年开始重建,1927年完工,大殿即是重建于1926年的城隍庙大殿,为全部钢筋水泥结构仿古大殿。
财神殿。
元辰殿
元辰殿:又称六十甲子殿。元,为“善”,元辰,就是指吉利时日的意思。元辰神灵是中国的年岁神灵,与每一位中国人的年运有关。中国古代子以天干地支循环相配由甲子起至癸亥结束,以六十为一周,故也称六十甲子,后道教以六十甲子配以神名,从而形成了道教元辰信仰。因六十甲子神灵是星神,故也称太岁神。在民间,指人们把某年在六十元辰中所对应的太岁神称为当年的值年太岁,本人出生之年的所对应的太岁神称为本命太岁。信徒礼拜本命太岁,祈求年年平安,吉祥如意的仪式,就称为顺星。
慈航殿
慈航殿:慈航殿内供奉眼母娘娘(主治眼疾)、慈航大士(主平安)、天后娘娘(主出海平安)。
财神殿
财神殿:财神殿内供奉财神、招财仙官、进宝仙官、利市仙官、纳珍仙官。
城隍殿
城隍殿:城隍庙内最后一进殿为城隍殿。城隍殿两侧悬有对联以赞扬城隍神公正无私“祸福分明此地难通线索,善恶立判须知天道无私”,上悬匾额“威灵显赫”。殿内另有一幅赞神对联“天道无私做善降祥预知吉凶祸福,神明有应修功解厄分辨邪正忠奸”横批“燮理阴阳”。城隍殿中央供奉上海县城隍神红脸木雕像,正襟危坐。城隍殿内仿照明代县衙公堂陈设,仪仗森严。
娘娘殿
娘娘殿:城隍殿西面为娘娘殿,供奉上海县城隍神夫人储氏。
父母殿
父母殿:城隍殿东首为父母殿,殿内供奉上海县城隍神父母。
文昌殿
文昌殿内供奉文昌帝君,左右二童子称天聋、地哑。
关圣殿
关圣殿内供关圣帝君,左右供周仓、关平二位将军。
上海城隍庙历史悠久,是上海道教正一派主要道观之一。老城隍庙里供奉着3个菩萨,即护城神秦裕伯、霍光、陈化成。关于他们的传说不一,版本很多。
就说那秦裕伯,一种说法是元末明初,这位被称为“智谋之士”的上海人,为逃避乱世,辞官回到了当时还是个小县城的上海。明朝开国后,朱元璋多次请他出山,才应允入朝。秦裕伯是前朝老臣,又精于世道,很受皇帝重用。朱元璋在他死后封他为上海“城隍之神”。还有个版本是,秦裕伯是元末明初河北大名人,曾在上海住过。传说他是一个孝子,因其母感叹未见过金銮殿,故专门建了一座像金銮殿的建筑。后被人告密,皇帝派员来查,他就连夜将殿改成金山神庙,躲过了一场灾祸。清军南下时,原准备屠城。行动前夜,清军将领梦见了秦裕伯,秦警告他不准杀人,这才没敢下手。因秦裕伯“显灵”,救了上海百姓,故被列为城隍爷。
霍光是东汉时期镇守疆土的将军。永乐年间,上海县正式建城隍庙的时候,知县将位于城中心的霍光行祠迁此。
使上海人真正顶礼膜拜的是第三位城隍爷陈化成。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市民从“陈公祠”中请出了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在吴淞炮台战死的江南提督陈化成的神像,供奉在大殿后进,表达了上海人民的抗战决心。
城隍在道教中的意思是指城市的保护神,可见老城隍庙在上海的地位和影响。
城隍神,是城市的保护神,“城”,就是城池;“隍”是干涸的护城河,“城”和“隍”都是保护城市安全的军事设施。
据《礼记》中记载,古代天子在十二月举行祭祀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在所祭祀的神灵中,有“水墉”神,认为水墉神能够使水土归其本位,不为祸人间,“水墉”神可以认为是城隍神的原形。最迟到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有了祭祀城隍神的记载。据《南史·邵陵携王纶传》中记载,梁简文帝大宝元年(公元550年)王纶到郢州,多次碰到怪异的事情,想祭祀城隍神以得其护佑,将要烹牛之时,一条赤蛇从牛口中钻出。另一则关于城隍神的记载则是在《北齐书·慕容俨传》中,文宣帝天保六年(公元556年),慕容俨镇守郢城,敌军来犯,无法解围。郢城中神祠一座,民间称为城隍神,慕容俨入庙求助,城隍神显灵解了郢城之围。这是两则较早的关于祭祀城隍神的历史资料。唐代开始,民间已普遍祀奉城隍神。五代乾祐三年(公元951年),隐帝册封蒙州城隍神为灵感王。宋代,城隍神已经被列入国家祭祀神灵的范围之内,宋代《礼志》中规定告礼祭祀城隍神,以“羊一,八笾、八豆”为供品。元朝天历二年(公元1330年),文宗加封城隍神为“护国保宁王”,加封城隍夫人为“护国保宁王妃”。明代,由于中国城市规模的发展,城隍信仰得到了普及,洪武二年,明太祖朱元璋册封京都和开封、临濠、太平、和州、滁州六府城隍神为“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灵王”,其余各府城隍神称威灵公,州的城隍神称灵佑侯,县的城隍神称显佑伯,各有品秩。清王朝对城隍神的祭祀规模基本依照明制。
城隍庙里供奉的城隍神,多数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能够成为城隍神的人基本分为这样几类:第一类是一些有政绩的地方官,在去世之后,本地的百姓为了表彰他的功绩,供奉为本地的城隍神,并且希望他在天之灵依就能够保佑本地的百姓。如上海奉贤县城隍神周中鋐,是清代松江知府,生前为官清廉,最后为治理地方水患以身殉职,奉贤县的百姓为了纪念他,供奉他为奉贤县的城隍神;第二类是国家的功臣,其生前曾经拯救了国家和百姓,人们为了表示感激之情,将他供奉为城隍神,这类城隍神中有普通的百姓,也有国家的功臣,如浙江义乌县城隍项显佑,生前帮助朱元璋统一天下,1367年,江浙一带大旱,项显佑散家财赈济百姓,救人无数,义乌百姓为了纪念他,就供奉他为义乌县的城隍神;第三类是生前正直的人,如为官清廉,为人正直等,去世以后,人们认为他在冥界一样能够保持其正直的品德,保护本地百姓,将他供奉为城隍神。如北京城隍杨淑山,明代嘉靖年间进士,官至兵部员外郎,以刚正不阿而著名。因弹劾严嵩的十大罪状而被捕入狱,后为严嵩所害。北京的百姓就将他供奉为自己的城隍神;第四类是行善的人死后成为城隍神,这些人通常在生前为本地的百姓做了很多的好事,人们为了纪念他,同时希望他在冥界也能够为老百姓做好事,就将他供奉为城隍神。如乌鲁木齐城隍神是陕西人纪永宁,相传嘉靖三十一年地震,曾捐资埋葬死者四十余人,多行善事,上天以其一心行善,封其为乌鲁木齐城隍之神。可见,城隍神作为城市保护神,老百姓希望能够得到他的保护,所以,城隍神都是由一些公忠正直的人担任。
城隍神的职能:保城护民,惩恶扬善,监察万民,祛除灾厄。《太上老君说城隍感应消灾集福妙经》中说城隍神:“公忠正直,有求必应,如影随形,代天理物,剪恶除凶,护国保邦,功施社稷,溥降甘泽,普救生民”,“哀悯世间一切众生,或有年灾月厄,命运骞滞……,吾当速谴行瘟使者,收瘟圣众,即除罪簿,永灭恶根。”“世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广积阴功,行诸方便,施财周急,爱老怜贫……”则“增延福寿,世代荣昌,子嗣绵永,世世不绝。”“城隍尊神,显化无边,祷雨则甘霖苏槁,禾稼成熟,祈晴则化阴成阳,应时朗晴。”[3]
太岁殿。
城隍庙内香火鼎盛。
文昌殿。
关圣殿。
上海城隍庙坐落于上海市最为繁华的城隍庙旅游区,是上海地区重要的道教宫观,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由于上海城隍庙内供奉的上海城隍神在上海地区的特殊地位,在近六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上海城隍庙道观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上海地区百姓的热心支持。从明代永乐(1403-1424)到清代道光(1821-1850)上海城隍庙的庙基不断扩大,宫观建筑不断增加,最为繁盛时期,总面积达到49.9亩土地,约三万三千多平方米。作为上海地区重要的道教宫观,上海城隍庙在“文革”时期,自然也遭受了重大的打击,神像被毁,庙宇被挪为它用。1994年,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逐步落实,上海城隍庙得到恢复,重新成为由正一派道士管理的道教宫观。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在道教信徒的支持下,上海城隍庙在六年的时间里,基本完成了一期修复工程。2005年,在市、区政府的关心下,在上海市豫园商城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下,上海城隍庙大殿前厢房的使用权得以归还,随即开始了二期修复工程。上海城隍庙,包括霍光殿、甲子殿、财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父母殿、关圣殿、文昌殿九个殿堂,总面积约二千余平方米。
来到九曲桥,北侧就是我们今天重点拜访的景点--豫园。
豫园是著名的江南古典园林,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豫园是明代四川布政使潘允端建造的。布政使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长,官居4品。潘家是当时上海的望门大族,潘允端为了能让曾担任刑部尚书的父亲潘恩安享晚年,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开始建造园林,前后经营28年始成。 “豫”有“平安”、“安泰”之意,取名豫园,有“愉悦老亲”之意。
豫园当时占地七十余亩,由明代造园名家张南阳设计,并亲自参与施工。整座园林因规模宏伟、景色佳丽而被古人冠予“奇秀甲于东南”、“东南名园冠”的美名。然而,因历史原因,现在我们参观的景区总面积只剩三十亩,其余的地方就是大家进来的时候看到的商店和九曲桥,那里以前都是潘允端建园的地方。现在的豫园约有景点48处,按主体建筑可分为大假山、万花楼、点春堂、会景楼、玉玲珑、内园等景区。
进得豫园,一派江南园林特色。可惜建筑物前无明显牌碑,也没有指示牌和说明。只能胡乱看看。
这四个字凸显江南园林特色:峰回路转!!
这就叫做: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向右一转,又是一片天地。
到处是亭台楼阁,到处是奇花异草。中国人的智慧,全用在这些雕虫小技上了。
和熙堂。
往前:玉华堂、玉玲珑。这是我们主要拜访对象。
内园。
戏台。
俺家的玉玲珑。
豫园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早上好。  欢迎大家来到豫园参观,我是***,很高兴能为大家服务。(停顿) 首先,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豫园的大体情况:
豫园是著名的江南古典园林,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豫园是明代四川布政使潘允端建造的。布政使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长,官居4品。潘家是当时上海的望门大族,潘允端为了能让曾担任刑部尚书的父亲潘恩安享晚年,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开始建造园林,前后经营28年始成。 “豫”有“平安”、“安泰”之意,取名豫园,有“愉悦老亲”之意。
豫园当时占地七十余亩,由明代造园名家张南阳设计,并亲自参与施工。整座园林因规模宏伟、景色佳丽而被古人冠予“奇秀甲于东南”、“东南名园冠”的美名。然而,因历史原因,现在我们参观的景区总面积只剩三十亩,其余的地方就是大家进来的时候看到的商店和九曲桥,那里以前都是潘允端建园的地方。现在的豫园约有景点48处,按主体建筑可分为大假山、万花楼、点春堂、会景楼、玉玲珑、内园等景区。  接下来,请大家跟着我一起进入豫园开始今天的豫园之旅,成为愉悦之旅。
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块题石是江泽民同志1999年为庆祝豫园肇建440周年所题的“海上名园”。他的题词既是对这座古园林文物价值的肯定,更是体现了党中央三代领导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一脉相承的亲切关怀。
题词石后的这座厅堂名为三穗堂,高9米,是豫园中最高大的建筑。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改建西园时所建,为全木结构。(“三穗”出典于《后汉书·蔡茂传》中“梁上三穗”的故事,寓有吉祥之意。)在清朝这里是官府庆典和“宣讲圣喻”的地方,也是地方文人绅士聚会活动之处。现在让我们走进堂内看看。堂内高悬三块匾额“三穗堂”、“灵台经始”和“城市山林”。中间的巨型镜框中悬挂着的是由原主人潘允端撰文、已故现代书法家潘伯鹰书写的《豫园记》。我们可以看到隔扇上雕刻着稻麦、玉米、高粱、瓜果等图案。清末明初的时候,潘允端家道中落,房子被他的侄婿给继承了,后来逐渐卖给了粮商、油商等商贩。三穗堂卖给了粮商,用来商议买卖。重建后雕刻了许多的粮
食图案。原先这里只挂了两块匾——灵台经始和城市山林。(“灵台”是周王祭天之台,园林的雏形是从周武王时代开始的,当时周王有两个类似园林的地方,一个叫上林苑,一个叫下囿,上林苑是给皇帝用来打猎游玩的地方,下囿是周王祭天之台,在里面有个建筑叫灵台,就像北京的天坛。)灵台是园林的别称,是园林的鼻祖。古代舞文弄墨的人不喜欢直接说出名称而用别称来代替,进而显示自己的才能。这里挂灵台经始,也就体现了潘允端的狂,认为自己的园林是最好的。“灵台经始”也是祈求天降祥兆、国泰民安。豫园假山层叠,不出城市即可看见山林之最,因而有“城市山林”之美誉。 在三穗堂(外回廊四角有八幅精美的泥塑漏窗。东北角的一幅中间是松鹤图案,)四边为回文“福禄寿喜”四字,构思奇巧。  我们现在向东走,可以看见一块镶嵌着“豫园”字样的刻石,它是明代书法家王稚登为豫园所题写的门额,它见证了豫园的历史。大家可以看到,虽然已过了四百余年的沧桑变幻,但字迹依然清晰可辨。
继续往前走,我们看到三穗堂后面有一座两层阁楼。下层叫仰山堂,上层为卷雨楼,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底层堂内挂有“此地有崇山峻岭”的匾额,为书圣王羲之《兰亭序》中的佳句,点出此处为观赏堂外大假山景色的佳处。其上为卷雨楼,名字取自初唐四杰之首王勃《滕王阁》中的诗句“珠帘暮卷西山雨”。整座建筑造型典雅,飞檐翘角轻灵俊秀。月色溶溶之夜,楼上宫灯盏盏,望之几疑天上宫阙。    我们在此处正好面对大假山。大假山与仰山堂、卷云楼隔池相对,这是豫园景色精华之一,也是江南地区现存最古老、最精美、最大的黄石假山。大假山用数千吨浙江武康黄石建成,由明代著名叠山家张南阳精心设计堆砌,也是他唯一存世的作品。山高约14米,堆积的材料是熟石灰加糯米,十分的牢固,但距现在已有400多年了,所以现在封闭了不能上去了。山顶有望江亭可以观赏黄浦江的风貌。(当然现在不知道还能不能看到,因为高楼大厦太多了)大假山下的水池里有许多红色金鱼,此处山水相融,乐趣丛生。清人乔钟吴在《西园记》中描写大假山说“层崖峭壁,森森若万五笏状。其金碧秀润之气,常扑人眉宇。遥望之若壶中九华,天造地设,几不知其为人力也。”意思是说大假山真是鬼斧神工,简直不是人干的事。  我们继续往前走,这就到了“渐入佳境”游廊。  在进游廊前我们先看一副砖雕,这副砖雕俗称“梅妻鹤子”,北宋有个十分有才华的诗人叫林和靖,他是杭州钱塘人。一生隐居过着十分清贫的生活,在他的茅庐前种着许多的梅花树,还养了一只仙鹤,他不愿介入官场的腐败,甘愿归隐山林,不问时事。他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豫园主人在此刻这个砖雕也说明了他十分向往林和靖的这种生活。
游廊前有一对铁狮,铸造于1290年,恰为我们上海有城市历史的开始。它们也是元朝的稀有珍品。大家猜一猜哪只为雄狮哪只为雌狮。  廊中有“渐入佳境”匾,“渐入佳境”语出自《晋书顾恺之传》,这里有引人入胜的意思。往前看,中间有一块太湖石,高约2.3米,亭亭玉立,名为美人腰。(它遮住了园 内的景色,是古典园林造园法的障景手法。)  继续往前走。左侧有一洞门,是原先登大假山的入口,门上题额“溪山清赏”,是明四家祝枝山的手迹。通道尽头的石壁上,刻有“峰回路转”四字,是清代名家闻过庭所书。   我们继续往前走。  过“峰回路转”石刻,折而向右,过一洞门。我们可以看见一条小榭突出于溪流之上,这就是鱼乐榭。“鱼乐”二字语出庄子《秋水篇》当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shu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取名鱼乐榭,蕴含着主人对庄子的仰慕和避世隐逸的心情。榭前小溪上的隔水花墙,运用了障景手法,这体现了园林中的含蓄美。   我们再往前走就是是复廊了。一般古典园林中的造园手法有亭、台、楼、阁、廊、桥、榭等。造廊是为了连接各个楼之间的路,也可在下雨的时候能在廊下观赏风景。复廊两边都可以走,男左女右。每个窗框结构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从两边不同的方向来观赏景色,就像图画小品,表现了园主人的别出心裁。复廊东端有一个小轩,在这里有古人“观山观水两相宜”的情趣,故名“两宜轩”。
走出复廊,眼前的建筑名为万花楼,楼为两层,精雕细楼。现存建筑为清道光二十三年重建。楼前空地有古树2珠,右边这株是银杏树,高达21米,相传为建院时主人亲手种植。左边是一株广玉兰,也有近二百年树龄。在万花楼这里种植了许多的花草树木,有杜鹃花,黄杨,五针松等,也说明了万花楼的取名。  继续往前走,面前为一座古井亭,有明代古井一口,井栏为明嘉靖年间旧物。
向南走,在我们右手边是穿云龙墙,龙头用泥塑成,而龙身以瓦做成鳞片。有的游 客朋友可能会问,为什么没有龙尾呢,印证了民间那句俗话,叫做“神龙见首不见尾”。    左手边这座建筑是点春堂,为五开间大厅,高敞轩昂,宏丽精致。“点春”出自苏轼的词句“翠点春妍”,有青翠之色点出了春天的娇丽之意。我们走进去参观。小刀会起义时,点春堂为起义军城北指挥部。现堂中挂晚清画家任伯年巨幅画《观剑图》,任伯年少年时曾参加过太平军,此画反映了作者对反清人民斗争的赞美之情。画两边“胆量包空廊,心源留粹精”对联,为书法家沈尹默手迹。堂内陈列着当年小刀会起义的武器,自铸条比以及发布的文书等文物。   点春堂对面为金碧辉煌的“打唱台”,这个戏台比较小,所以以前应该是唱文戏的,我们一会儿还要参观一个大戏台,是用来唱武戏的。我们左手边山上有快楼,快即快乐,逍遥的意思。在快楼下有太湖石堆砌的小假山,远看像一朵朵的白云,而快楼就好像是云上的建筑,是天上的神楼,给人以飘飘然的感觉。登楼也可以看到大假山及豫园的全景。   让我们继续往前走到前面的和煦堂去看看一套十分珍贵的家具吧。包括一套家具、方桌、茶几、扶手椅以及点缀的麒麟、凤凰、均采用南方的榕树根制作,已有上百年历史,颇具观赏价值。堂西的一棵茶梅树有150年历史了,有茶梅王之称,花艳叶茂、风姿卓越。   走出和煦堂西面可以看到门上有双龙戏珠两条龙。
穿过这座石门,我们进入了豫园东部景区,以水景为主,主要建筑是会景楼。
会景楼位于豫园中央,登楼一望,全园景色皆于眼底。楼三面环水,周围载着香樟和石榴、紫薇和红枫、罗汉松等树木,环境宜人。    会景楼西北为九狮轩,轩前月台临池,观赏荷花。池南有流觞亭,取《兰亭序》“流觞曲水”之意。 流觞亭南边是浣云假山。池中有水廊长达百米,是江南古典园林中较长的一条水廊。   刚才走过的小桥叫做三曲板桥。这边大家注意脚下,防止滑倒。我们可以看到这扇拱门上刻有“引玉”二字。大家一定听说过一个成语叫抛砖引玉。其实我们刚才看到的景色只不过是砖,现在后面有更好的景色要呈现在我们面前,即引玉。那我们赶紧去看下这块玉吧。
我们走到这里,大家来找下这块玉到底在那里呢?前方屏障前有块太湖石,这就是玉玲珑也就是玉了,它与苏州的瑞云峰,杭州的绉云峰合称“江南三大名峰”,若论玲珑剔透,当首推玉玲珑。玉玲珑是豫园的镇园之宝,皱、漏、瘦、透四大特点兼具,如果我们在玉玲珑下放一个香炉,便会有青烟从各个洞穴袅袅升起;若从上向下灌以清泉,也会有水流从各个石洞中流出。据记载,宋徽宗赵佶曾为汴京造花园艮岳,从全国搜集名花奇石,其中有奇峰因故未被运走而被留在江南,玉玲珑便为其中之一。明代玉玲珑到了上海浦东三林塘储昱的南园中,储昱的女儿嫁给潘允端的弟弟潘允亮。建造豫园时,潘家把玉玲珑移来。据传,玉玲珑在渡黄浦江时,江上突然起风,舟石俱沉。潘家请善水者打捞上岸,同时又捞起以另一块石头,即现在玉玲珑的底座。面对玉玲珑的厅堂名为玉华堂,是园主人的书斋,园主人十分喜欢这块玉玲珑,特意在此建立座厅堂以便随时能看。而玉玲珑上刻有“玉华”二字,意为石中精华,园主酷爱此石,遂以玉华名之。
继续向前走,左手边这座建筑叫做得月楼,楼高两层,靠近池水取“近水楼台先得月”之意,故名得月楼。   内园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为豫园“园中之园”,它的门框雕刻精美,和我们进来时看到的门框截然不同,证明了这是清朝的建筑。内园原名东园,建园300年来遭受破坏较小,一直保持着园林的完整。20年代末50年代初修复豫园是把豫园和内园相连,成了园中之园。  我们向前走。前面的建筑名为静观,静观大厅亦称晴雪堂,是内园的主要建筑,名取自古语“静观万物皆自得”、“动观流水静观山”之意,大厅对面奇石林立,堆叠多姿,据说如果静静观之可以看到100多种动物。静观西面是个小院落,当中有个小池,两侧曲廊回饶,树阴遮天蔽日,院中池水通向南面小池,石稀间有四条石雕小龙,水中有龙的倒影,加上蜿蜒的池水酷似龙身,故名九龙池。   静观厅西南的观涛楼是三层全木结构,又称“小灵台”,清代时是上海最高建筑,登高可观望黄浦江。昔年“沪城八景”中的“黄浦秋涛”在此观赏最佳。   穿过这个过道,我们面对的是古戏台,之前说过这里是唱武戏的戏台。古戏台建于19世纪末,面积600平方米,被誉为江南园林第一台。戏台顶部的藻井极有特色,呈窟窿状,上有22层圆镜和20道弧线交叉,四周28只金鸟展翅高飞。中心是一面圆形明镜,藻井不仅装饰华丽,而且符合科学原理,即使没有扩音设备,也能取得很好的音响效应。
戏台两侧石柱上锩有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云想衣裳花想容”挺秀的书法,为著名的表演艺术家俞振飞先生的手迹。戏台正对面的还云楼设贵宾佳座,全部是清代的太师椅和茶几,两边有双层看廊,安放着仿古的明式红木靠椅和条桌,共有300个观众看座,戏台前的院落中,有一块特大金砖,这是浙江嘉善古典砖瓦厂特意为古戏台烧制的,重近一吨,堪称金砖中的榜首。
上海的城隍庙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年后),庙内祭奉城隍神秦裕伯(明太祖敕封秦裕伯为上海县城城隍神)和霍光(汉大将军博陆侯)。清代时香火极其鼎盛,上海的男女老幼,人人皆知城隍庙,上海开埠后城隍庙及其周围地区商贾云集,市场繁荣,到城隍庙可以购买许多生活必需品,特别是一些日用小商品。
上海市政府从1991年起,开始把城隍庙市场改建为具有民族传统的现代化大型旅游购物中心----豫园商城。商城内道路较窄,建筑多建造于1911年以前(即清代末年),具有浓郁的中国古建筑的风格和特点,整个商城内小商店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各具特色,顾客熙熙攘攘,保持着中国古老的城镇街市风貌,大凡来上海的中外游客,大都要到老城隍庙走走。在老城隍庙内,汇集了众多的上海地方小吃,绿波廊的特色点心,松月楼的素菜包,桂花厅的鸽蛋圆子,松云楼的八宝饭,还有南翔小笼和酒酿圆子,真可称得上是小吃王国了。
8月26日,我们从三林出发,乘坐576路公共汽车,在新开河车站下车。穿过古城公园,来到福佑路城隍庙北门。
从福佑路的豫园老街北口进去,两旁都是古色古香的商铺。大多是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
穿过豫园老街,来到九曲桥湖心亭,豁然开朗。
九曲桥景色宜人。
路旁的商亭,各类小商品应有尽有。
上海小吃人家,专售南翔小笼。
一客小笼蟹粉10个,35元人民币。味道不错。
城隍庙食品商店,五香豆、梨膏糖,勾发出儿时的甜美记忆……
西洋镜,几近绝迹。可能只有城隍庙里能够看到了。
上海城隍庙商城,规模远远超过宁波城隍庙、南京夫子庙。
小吃广场,汇聚了天下小吃。大河上下,长城南北,五湖四海,应有尽有。
这是豫园商城西侧的旧校场路,也是商铺林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豫园商城解说
探寻上海老建筑:上海豫园
上海5大古典园林,上海园林中的翘楚,你旅游过几座呢?
道观大全之上海城隍庙
【恭贺城隍尊神华诞】全景回顾戊戌年“祭城隍”大典
上海散步(组图)三十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