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意画法11
  笔法与墨法

       一、笔法——中国工笔画用笔的基础
       笔法就是用笔之法。画画首先要学会用笔,也就是每一笔下去所产生的线条要有粗、细、尖、圆、钝、锐、刚、柔、虚、实等效果。
      
        《如意仙子》——周璟双面画
  1、用笔十法
      董梦梅先生曾经将用笔的方法细分为十种,提出了“用笔十法”,即:1.悬针笔法2.抽丝笔法3.自由笔法4.铁丝笔法5.来无影去无踪(两头尖笔法) 6.连接笔法7.拖拉笔法8.擅斗笔法9.跳跃笔法10.倒插笔法。
这十种笔法有些也适用于白描花鸟画。
       2、起笔、行笔和收笔
       
       每种笔法都包括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
       起笔:起笔要用力,手腕宜挺。传统笔法中分为藏锋起笔和露锋起笔,藏锋起笔为笔锋逆向,轻轻顿笔后顺势画出,其要领为“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上先下,欲下先上”。藏锋起笔要注意藏而不露,自然含蓄,最忌讳顿出一个大点子;露锋起笔就是用中锋轻轻一顿, 顺势画出,一笔带下。
       行笔:行笔也称走笔。行笔时要凝神聚气,意在笔端。要求稳、慢,但气不可断。古人说“行笔如画沙”,一般来说短线条容易行笔,长线条不容易一气呵成。长线条有时需要接笔,接笔时注意第一笔的结尾要虚收,第二笔要虚起,两笔之间要有一小段的重合,这样可以接的“天衣无缝”。
       收笔:收笔也要挺住手腕,用力收笔,不可轻挑。收笔可分为实收笔和虚收笔。实收笔是在画完线条后轻轻顿一下,感觉似有回锋;虚收笔自然画出,只是气要贯下来。
       3、把握要点
      行笔之法还有以下用法:正笔(中锋)、侧笔(侧锋)、顺笔、逆笔、聚笔、散笔、卧笔、拖笔、牵笔、滚宅、疾笔、徐笔、战笔、颤笔、扫笔、点笔、提笔和按笔等等。用笔时“力轻则浮,力重则饨,疾运则滑,徐运则滞,偏用则薄,正用则板,曲行如锯齿,直行似界画”。
       但不管怎样用笔,都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平:线条要平稳,用力均衡而不死板。 
       2、圆:笔力要圆润,刚柔相济线条饱满。 
       3、留:行笔要留得住,行笔时似有阻碍。 
       4、重:线条要有分量,有力透纸背之感。 
       总之,工笔画线描的用笔之法要特别注意两点:一要忠实于对象,二要一笔不苟。一根线条的粗细、枯润、疾徐、转折等常常是决定质感的关键,因此下笔前必须经过一番思考,古人所谓“惜墨如金,笔无妄下”便是这个道理。初学者一开始要认真练习勾线,从慢到快,由简到繁,循序渐进。一幅完整的画面,线描效果要疏密有致,有集中、有布白,井井有条且气势贯通。如果一开始勾线潦草,布局马虎,不经思考,下笔就画,尽管线条勾了很多,却不能艺术地表现物体,结果成了废笔。
       二、墨法——中国工笔画特色的重要体现
       1、无墨不成画
       笔法和墨法合称为中国画的笔墨,笔墨在中国绘画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墨的发明是中国人的骄傲,潘天寿先生曾说“吾国绘画,一幅画中,无黑或白,不成画矣”。这里的黑就是指墨色。用墨之妙,在于浓淡相生,干湿相映,全浓全淡、全干全湿都没变化、无精神,必须有浓有淡,浓处显精彩,淡处现灵秀。
       2、墨分五彩
       用墨就像用色一样,古有“墨分五彩”之说,是指以水调墨后出现的多层次墨色,“五彩”说法不一,或指焦墨、浓墨、重墨、清墨、淡墨五种颜色;或指焦墨、重墨、浓墨、中墨、淡墨。还有“六彩”之说,即黑、白、浓、淡、干、湿。其实不管“五彩”还是“六彩”,都不外乎水与墨的不同调配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在具体绘画中,我们可根据不同的形象灵活处理和运用墨色,以达到浓中有淡,淡中有浓,浓有最浓与次浓,淡有稍淡与更淡的最理想效果。
      
       《杨柳观音》——周璟双面画
        3、用墨的四项要求
       古人对于用墨提出过四项要求: 
       一要“活”:下要干净利落墨色活。笔上蘸墨要有浓、有淡、有水分,落笔后干湿相当,墨色滋润新鲜。
       二要“鲜”:绘画前笔砚要洗净,落笔爽利干净,墨色自然鲜活。
       三要“有变化”:墨色要淡中有浓,浓中有淡,浓浓淡淡,变化莫测。
       四要“笔墨一致”:墨色和用笔要协调一致,切忌墨自墨,笔自笔,各是各,相互不搭,笔墨不协调。

文房四宝    笔法    墨法
       第一节  文房四宝       工笔画的必备工具

       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提起文房四宝,大家都知道是笔、墨、纸、砚。不论是工笔画还是写意画,这文房四宝都是必备的工具和材料。
       一、笔
       画师常说“三分手艺术七分笔”,笔是绘画的重要工具,对于一幅画的成败至关重要。
       工笔人物画需要准备勾线笔和设色笔两种:勾线笔一般选用“叶筋”、“红毛”、“蟹爪”等;设色笔常用“白云”。这些笔都分大、中、小号,“白云笔”有“加健白云”,软硬适中。
       选择毛笔有四项标准,古人称之为笔的“四德”:即“尖、齐、圆、健”。“尖”指锋颖要尖锐,笔毫聚拢时要锋利;“齐”指笔润开后,笔毫的长度要内外一致,整整齐齐;“圆”笔头要丰硕浑圆,笔肚不空;“健”指笔毫要有弹性,笔力挺健。选笔时还要注意笔杆是否圆直,笔根与笔杆是否粘接牢固,笔锋有无虫蛀等等。
       勾线的笔每种型号要准备3-5支,因为画工笔画讲究用色干净,勾线笔最好每种颜色都有专用笔,如勾墨线的笔、勾白粉线的笔、勾红色线的笔、勾绿色线的笔、勾赭石线的笔,花青和汁绿是邻近色,可用一支笔。
       设色的笔每种型号也要准备5-10支:墨、白、红、绿、黄各一支色笔用来上色,还要各用一支清水笔来分染,有时还需准备一支干笔专门用来吸收画面多余的水分。
       
 双面画《淡极始知花更艳》 周璟
       二、墨
       墨分油烟墨、松烟墨两大类。
       油烟墨是以油脂为原料制成的墨,画工笔人物画常用。这种墨色泽鲜亮,质地精良。好的油烟墨顶端标有“贡烟”“选烟”“顶烟”“精烟”等字样。油烟墨的大小不一,重量也不同,我们选用一两重的或二两重的墨锭均可。
松烟墨锭上有“大卷松烟”的字样,松烟墨以松木为主要原料制成。松烟墨色乌黑沉着,不泛光泽。油烟墨与松烟墨研出后的效果有很大不同,正如明代杨慎所说,“松烟墨深重而不姿媚,油烟墨姿媚而不深重”。工笔画一般用油烟墨,工笔人物画如用松烟墨染头发效果也很好。不管什么墨,“宿墨(指砚中隔宿之墨)”不宜用于工笔画,因为宿墨存放的时间较长会有沉淀。另外还有漆烟墨、药墨和五彩墨等等,在这里不一一论述。
       研墨
       如何研墨也有讲究,古语云“研墨如病”,就是说在研墨的时候不要快,不要用劲,要慢、要轻,就像生病的人那样有气无力地研,这样研出的墨汁才细,才好用。研墨时要朝一个方向研磨,以免掉下墨渣,影响墨汁的质量。还要注意不要把未干的墨锭放在墨池里,这样墨锭会粘在上面从而粘伤砚台和墨块。
       墨汁
       “一得阁”墨汁可代替研的墨,但“一得阁”墨汁胶大,滴在盘子里一会儿就会结成片儿,干掉了的墨就不能用了,所以要经常滴一点清水进去,保持墨汁不干才好用。
       三、纸与绢
       中国画所用的纸为宣纸。宣纸分生宣、熟宣。绢也分生绢和熟绢。
       宣纸和绢没有用胶矾水加工过的叫生宣、生绢。生宣、生绢吸水性强,落墨设色时容易渗化,适宜画写意画。刷过胶矾水或者蛋清、豆浆的宣纸和绢叫熟宣或熟绢。熟宣、熟绢抗水性强,适宜于画工笔重彩画。
       熟宣分为四种:(1)扎花蝉翼,最薄;(2)蝉翼笺,稍厚一点儿;(3)单宣,如冰雪笺、云母笺;(4)夹宣,最厚。
       常见的有冰雪笺、蝉翼笺、云母笺、清水宣等,这些都适合画工笔。
       熟绢有仿古绢和白绢,仿古绢染有精黄色。
       还有一种半生半熟的纸,如皮纸、高丽纸等,也可以用来画工笔画,效果也不错。
       以上提到的几种熟宣有厚有薄,薄的比厚的要好用,因为过稿清楚,纸背衬色时效果也好。绢的丝线粗细不同、密度不同关系到绢的质量,好的绢平滑细密,不易漏色。
       熟宣和熟绢开始用时,应先用柔软的纸或布擦一遍,尤其是熟绢,可把滑石粉装在布袋里,将绢擦一遍,除去上面的油,这样好作画。
       在生绢上作画如同在生宣上差不多,古人也常常在生宣和生绢上画工笔画,不过生绢容易变形,装裱时要倍加小心。
       熟绢的颜色不同,有黄有白,黄色也有深浅,用时可根据绘画的内容来选择。
       熟宣和熟绢容易“走矾”,走矾后的熟宣、熟绢会出现一些斑点,这叫漏矾,漏矾处的纸性如同生宣。补救的方法有:用黄明胶和明矾,以胶1矾2的比例,用开水沏开,等晾凉后,用干净的排刷或毛笔粘胶矾水刷一至二遍,干后用烙铁熨平(注意熨斗的温度不宜过高)即可使用。此种方法也可以将生宣加工成熟宣,胶矾水要调的稀一些,刷一遍不行等干后再刷一遍,直到好用。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用米汤或豆浆代替胶矾水,效果也不错,可以试一试。但最好还是买质量好的熟宣,用起来方便。
       熟宣要少买,现用现买比较好,暂时不用的矾宣,可用报纸裹好,使其不与空气接触,以防漏矾和虫蛀。
       
双面画 《误入藕花深处》    周璟
       四、砚
       砚又称笔掭。我国有四大名砚:产于广东端溪的端砚,产于江西婺源的歙砚,产于甘肃省卓尼县的洮砚和产于山东的鲁砚。不过这些砚台都很名贵,画工笔画有一方罗纹砚即可,砚要下墨快、最好有个盖儿。 
       其他
       水:工笔画用水要讲究:水有软水、硬水之分,硬水不好用,应用凉开水或温开水。
       笔洗:毛笔使用后要洗干净余墨和余色。笔洗多为钵盂形,也有花叶形或其它形状。笔洗有分割空间的最好用,可分几次涮笔,使用方便。
       乳钵:用以研磨矿物质颜料,加胶、出胶时用得上。

工笔人物画的要求

       一、六法——工笔人物画的六个准则
       南北朝时期的南齐画家评论家谢赫在其《古画品录》中,提出了关于绘画艺术方面的六项要求,简称为“六法”。千百年来,“六法”成为中国人物画的审美评判标准,其后又延伸适用于其他中国绘画科目,至今仍对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创作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六法”具体指:(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 (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摹写。它们至今也是品评工笔人物画的六项标准。
       “六法”按照学习顺序排列应是:
       (一)“传移摹写”。“传移摹写”本来是指绘画技法的观摩与传授,即看一幅画的绘画水平和技法运用的程度,后来多指临摹画稿,临摹是掌握绘画技能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经营位置”。“经营位置”是章法布局的问题。“经营”二字已经具有构思的意味,“经营位置”也就是通篇考虑,谋篇布局,酝酿创作意象。一幅画整个画面上景物与空间的分配,从大体到每一个局部、细节的安排,在构思起稿过程中,都是“经营位置”的内容。位置的经营往往要经过反复推敲、几度修改后方能定稿,古人在宣纸上落墨之前,还要用木碳条或粉笔、赭土试画,绢上要先用极淡的墨线勾一遍,看看是否还有需要修改的地方,最后才下笔,因而有“惨淡经营”和“九朽一罢”的说法。
       (三)“骨法用笔”。“骨法用笔”是指运用笔墨的技法和国画造型的方法。简单地说,一是指用笔勾线要有骨力,即有力度;二是指画人物要按骨骼骨点来画,也就是用笔要画在结构点上。骨法用笔要求在对所画物象做细致观察和理解的基础上,找出每个形象本身的结构关系以及各个物体相互间的关系,然后动笔,以笔立骨,以墨赋形,每一笔落纸都由它确定的作用,“能把笔擒得定,纵得出,遒得紧,拓得开,提按起倒,挺拔矫健,浑身都是解数才行,乃从长期悬肘中锻炼得来”,所以才叫“骨法用笔”。
       (四)“应物象形”。“应物象形”是表现手法方面的问题。国画创作一般有两个过程:一是酝酿过程,二是笔墨表现过程。酝酿过程包括写生习作、提炼塑造、使原始形象经过艺术加工后更加生动感人;笔墨表现过程是在胸有成竹的前提下,运用笔、墨、纸(或者绢)、颜料的特性,画出预期的效果。前一个写生预习的过程可称作“应物”,后一个经过洗练陶冶,最后用笔墨表现出来的过程可称为“象形”,两个过程的综合运用就是“应物象形”手法,总之,就是说画什么首先要像什么。     
       (五)“随类赋彩”。“随类赋彩”指的是设色技法。各类物体的颜色都有区别,绘事就要按照物类的不同,分别设色最后达到协调。南北朝时期的画家们对色彩学方面的知识与经验已经相当丰富,已经总结出像“炎绯寒碧”“暖日凉星”等色彩冷暖的理论,以及“高墨犹绿,下墨犹赭”这样精当的论述,色调调配得当方能成为“彩”,“彩”是设色的最后效果。
       “随类赋彩”还可以根据创作者的主观情感来设色, 不求色彩逼真,但求类似,即意象赋色的意思。传统绘画如
       李唐《采薇图》
李唐《采薇图》抛开自然原色,以浓淡不同的水墨渲染画面,略施淡彩,营造了一个远离人世,与林泉做伴的氛围。
       任伯年《群仙祝寿图》以泥金作底,金碧辉煌,作者的赋色营造出仙灵境界群仙祝寿的喜庆气氛。不同种类的色彩运用往往能传达出不同的情感,意象赋色集中体现了这种优势。
        (六) “气韵生动”。“气韵生动”是指一幅画全部技法总的运用效果,它是通过其他五项内容体现出来的。谢赫从描画人物情态的角度提出“气韵生功”,要求一幅画看上去要栩栩如生,形神兼备,既有艺术上的真实,又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唐画断》中记录一则关于唐代画家韩干与周昉同为郭子仪的女婿赵纵写照的故事,韩、周两位画家同时为赵纵写照,都画得很像,一般人未能评定谁优谁劣,只好请赵纵夫人裁定,赵纵夫人评谓:两图皆似,而韩干画的得其状貌,周昉画的能“兼移其神思情性笑言之姿”,随判定高低。说明了周昉所画的赵纵肖像达到了传神的地步,这也是对“气韵生动”的一个具体诠释。
       二、意象化创作——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工笔人物画”中“工”的特点操之过度会导致画面匠气不活,这对于工笔人物画创作者来说是应该是慎重对待的。所以工笔人物画的创作务必做到意象化,即意象思维,意象造型,意象线描,意象赋色等。意象并不是能触摸到的实体,而是在创作者的大脑里产生的一种意念形象,是一种抽象思维形象。工笔人物画创作意象化也就是写其意,传其情,提倡工笔画具有写意精神。
       中国传统绘画审美“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就是写意的意象化的结果。写意画相对于工笔画来说,相对是“活”的。所以工笔画只有具有写意精神,才能“活”,才能“生动”。 意象思维是一种抽象思维。刘勰在《文心雕龙》说“此盖驭物华文之首,谋篇之大端”(《神思华物》),强调“意象”在艺术创作构思中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认为“意象”是布局谋篇的先决条件。”意象造型不是拘泥于具体物象的逼真再现,而是在头脑中产生审美意象,在此基础上塑造具体的艺术形象,通过审美,表其情怀,传其神韵。如郑板桥画竹之“手中之竹”即意象造型的结果。意象造型所创造出的艺术形象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正如郑板桥所言:“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画竹者必是成竹在胸,即意在笔先。”                                                                                                                                                      任伯年《群仙祝寿图》  
       
       周昉《弹琴仕女图(局部)》
       意象造型不拘泥于具体物象的逼真再现,而是通过在头脑中产生审美意象,再来塑造具体的艺术形象。通过审美,表其情,传其神韵。与其反映的现实来比,传统中国工笔人物画创作造型夸张,抽象,富有个性和感染力。如被誉为“周家样”周昉的“水月观音”造型,“吴家样”吴道子的“吴带当风”造型, 陈老莲独具个性魅力的夸张变形的艺术造型等等,都是人物画意象化创作的代表。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局部)》

    元-代在我国工笔人物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转折意义。
       这一时期,工笔人物画与写意人物画继续并行发展,由于社会审美潮流转变的影响,这一时期的人物画与山水、花鸟画相比,已经退至末席。绘画史上出现了“疏于人事”的状况,人物往往成了山水画中的点缀或符号。
       
 
       《杨贵妃上马图》(局部)元    钱选
       尽管如此,这一时期的工笔人物画还是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人物画家们重视形神关系的描绘,追求“遗貌取神”和唐宋风范。由于受到少数民族将近一个世纪的统治,特殊的社会状况和民族冲突,使得这个时期的工笔人物画刻意回避现实生活,表现的内容主要是以宗教、历史人物和肖像为主,代表性画家有赵孟頫、刘贯道、王振鹏、钱选、任仁发、颜辉、周朗等人。工笔仕女画在题材选取上也是游离于现实生活之外,在文学作品和历史故事中寻找表现内容,人物造型上则继承了盛唐人物“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的遗风。
       
 
       《梅妆春信图》元人
       这一时期的画家大多采取不与现实社会相融合的态度,在绘画理念上,反对媚俗迎合之作,倡导超然飘逸。值得注意的是这时的画家已经普遍使用宣纸作画,并注意发挥纸、墨、笔的性能,讲究墨韵、意境,以及诗书画印的融合,这些都对后代人物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五代、两宋时期是继唐代之后工笔人物画发展史上又一个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仍是以工笔人物画为主的时代,由于画院制度的建立和兴盛,工笔人物画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涌现了顾闳中、李公麟、张择端、周文矩、李唐、刘松年、石恪、梁楷、苏汉臣、李嵩等一大批著名画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绘画作品,形成了绘画史上第二个工笔人物画创作的高峰。
 
 
       《妆靓仕女图》北宋    苏汉臣
      
       这一时期的工笔人物画无论从题材或技法方面看,都向多方面发展。表现题材逐渐由宗教、宫廷走向民间世俗生活,绘画的视野更扩大了。随着表现题材的变化,工笔人物画的表现手法也产生了一些重要变化,风格更加写实,造型真实生动,色彩庄重,缜密和谐。值得注意的是,这时出现了与工笔人物画相对应的写意人物画,由此人物画进入了工笔与意笔并行发展的新阶段。
 
 
        《听阮图》(局部)南宋    李嵩

      五代、两宋时期是继唐代之后工笔人物画发展史上又一个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仍是以工笔人物画为主的时代,由于画院制度的建立和兴盛,工笔人物画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涌现了顾闳中、李公麟、张择端、周文矩、李唐、刘松年、石恪、梁楷、苏汉臣、李嵩等一大批著名画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绘画作品,形成了我    国绘画史上第二个工笔人物画创作的高峰。
       
     
 
 
       《妆靓仕女图》北宋    苏汉臣
       图中画一正在梳妆打扮的仕女,其面部形象通过镜面表现出来,仕女的神情娴静而略带忧伤。又以零落的桃花,几竿新竹以及水仙衬托出人物的心境。画面清丽,用色柔美,体现了作者敷色鲜润的特点。
       这一时期的工笔人物画无论从题材或技法方面看,都向多方面发展。表现题材逐渐由宗教、宫廷走向民间世俗生活,绘画的视野更扩大了。随着表现题材的变化,工笔人物画的表现手法也产生了一些重要变化,风格更加写实,造型真实生动,色彩庄重,缜密和谐。值得注意的是,这时出现了与工笔人物画相对应的写意人物画,由此人物画进入了工笔与意笔并行发展的新阶段。
 
 
        《听阮图》(局部)南宋    李嵩
       图中园里高木奇石,枝叶掩映,树下士人持拂闲坐于榻上,左腿盘起,聆听拨阮演乐并赏古玩。旁有仪态娇美仕女,焚香、拈花、持扇随侍,人物线条流畅。

  隋唐时期是中国人物画极其灿烂的一个时期,也是中国工笔人物画的繁荣鼎盛时期。
       唐代掀开了我国文化艺术史上辉煌的一页,在封建社会上升时期,随着唐代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文化艺术出现了繁荣景象。中国工笔人物画也快步走向成熟,越来越注重反映现实生活和刻画人物的精神气质,绘画技法也达到了一个历史性的高度,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形成了中国绘画史上工笔人物画极为辉煌的时期。

 
       《步辇图》  唐-阎立本
       《步辇图》以641年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松赞干布联姻的事件为背景,选择了唐太宗在众侍女的簇拥下端坐在步辇车上,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迎亲使者的场面加以描绘,记录下了这个历史性的情节,画家依靠神情举止、容貌服饰,生动地刻画了不同人物的身份和精神气质。唐太宗的威严和睦,吐蕃使者的敬畏恭谦、礼仪官的肃穆、官女们的顾盼,气氛亲切融洽,却又严肃庄重。是一幅成功地描写古代吐蕃民族地区与中原地区友好交往的历史画卷。
       
       这一时期涌现出了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韩干等一大批杰出人物画家,产生了一些风格迥异的艺术流派,创作了足以代表那一辉煌时代水平的精品巨制,出现了我国绘画史上第一个工笔人物画创作的高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到了中唐,出现了多以贵妇人和宫女为描绘对象的画家张萱和周昉,同被称为仕女画家。而后工笔仕女画发展成了一大流派甚至成了一个单独的画种。
 
       
 
  
       《内人双陆图》唐-周昉
       《内人双陆图》设色浓丽,线描细劲流畅富有韵律感,贵族妇女浓丽丰肥之态和细腻柔嫩的肌肤特点都表露无遗。所谓“双陆”,同六博一样,同是掷骰行棋的游艺。据传,此游艺始于天竺,流行于魏晋,盛于隋唐,尤为贵族、闲雅者所喜好。此图粉本传为周昉所作,描写唐装贵族妇女以棋戏消遣的生活。图中间为二盛装贵族妇女对坐行棋,左右有亲近观棋,侍婢应候。它从一侧面反映了当时贵族的生活情调。

先秦时期是中国工笔人物画成型期。
       夏商周、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物画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这一时期制作精美的青铜器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以刻画人物活动为主体的图案纹饰,这些纹饰题材丰富,场景复杂,线条洗练,人物变化多样,在艺术想象力和表现力方面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采桑图》  青铜饰纹-战国
       战国时期人物画已经成为独立的艺术,工笔人物画这时已经成型。出土于湖南长沙的楚国帛画《龙凤人物图》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工笔人物画作品,可以说是工笔人物画的早期代表作,开启了工笔人物画的先河。
        
 
       《龙凤人物图》  战国-帛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追问秦修平,国画学习“99问”教你迅速提升
工笔人物画法步骤---赵胜琛
工笔人物画实训
宋-梁楷《泼墨仙人图》赏析
古代工笔人物画临摹 丨 0506何家英讲座回顾
何家英教授讲解古代工笔人物画临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