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少林龙吞功!招式详解+吐纳配合法

龙吞功

龙吞功功诀

青龙性喜腾云游,摘星探海吞吐势。

夹裆摇摆百脉通,神态轻盈体姿美。

神气力意随势发,气随神动意鼓荡,

调息养真蓄元神,生精化代神返本。

一、左青龙亮爪撞星势

功法:身姿正西,双脚并拢油立,足躁相缚,脚趾抓地,头似顶物,颈宜竖直,犹肩蛤肘,抱豢乳旁。双肘夹紧,双漆相靠,两大腿夹紧,畅胸收少腹,提肛、提外肾。目凝视前方,耳根贯劲,舌抵上腭。凝神静息,

接上势:待内气充盈,缓缓吸气,左拳变掌,四指并拢,大拇指屈弯"五揩贯勤。随吸气左臂向上延耳旁,慢慢上伸,直至左臂件百。忌耸肩,手、腕、肘似有合劲上伸。同时扭颈向左,目视左掌心。当左手上伸时;右肘要求以沉泣坠肘劲配合,达到整个脊椎关节似有拉开感。意念引气。随左肢上行达贯指梢。

慢吐气,左手掌转变成托天之势。同时劲巾右转动,上体随转颈向右扭转,但从大腿根至双脚保持原位不得扭动,身体重心在双脚掌。目视随颈转扫视天空,要求目、耳恨以贯劲配合但眼要威而不怒的神态。势定吐气尽后,换气,目神内敛,意念引气下行入丹田,尔后意念引气上行左臂,手掌尽力上托,右肘沉肘拉紧,同时引气分贯头顶、足心。使身躯似有上下拉长之感。臀部收紧,紧缩肛,缩外肾,少腹收紧,腰背向前紧帖促使命门与气海两穴元气相合,至双足跟离地后。身体重心落在双脚趾,同时引内气向眼球贯运、耳根贯劲配合。待眼部内气充盈后,意想身躯似激光束,进行外部凝视物体。略停,尔后双足跟随势落地,身体重心随势落于双脚掌。意念将周身运行之内气向丹固集中。凝神静息后继上势再练。连托动3次。

调气后,意念引气贯左臂达掌指,右抱拳变掌。四指并拢,大拇指弯屈。五指贯劲。随吸气右掌向内转动成手心朝地,慢落右臂,使右掌沿提侧下按直至大转子骨旁,肘关节微曲,右掌外撑下按;左手上托之劲不能松懈。身姿保持不变,意念集中。目神内敛。待势定后,意念引脾舍藏神气随内劲上贯左臂达指掌:引肝舍藏神气随内劲下贯右臂达指掌;同时引丹田元气分贯头、足达百会穴和涌累穴。身躯在内气引动下似有上下拉长之感。关键外动和内劲协调一致。

调息后,意念引丹田之气运贯右手掌指后。右掌慢变握拳,原处转拳向右摆动,使拳心向前。尔后右臂似提重物慢上提,忌耸周。同时日神意视右臂动作,使右肘边慢转、边慢弯曲回收,直至右大臂贴胁,抱拳乳旁。意念再将右臂上提之劲力向左臂运贯达指掌,再慢转左掌,成掌心朝后,将左臂慢回拉下落,直至左胁间乳旁,抱拳、势成双抱拳于乳旁之势。意守丹田,调息养气。

二、右青龙亮爪摘星势

功法:接作右青龙亮爪撞星势。此势要领与目的都同于左青龙亮爪摘星势。唯动作方向相反。

三、左青龙探海势

缓缓吸气,接作左青龙亮爪撞星势。练完后接做下势。

调息后,目神内敛,接上势,意念引气上行,左掌尽力上托;右肘沉坠拉紧贴胁。引丹田内气分贯头顶、足心,身躯似有上下拉长之感。收少腹、提肛、提外肾、夹档、躁、膝都相靠,脚趾抓地。

头上抬,臀后部拉紧。同时脚趾紧抓地,少腹收紧、紧缩肛、紧缩外肾,腰背向前紧贴。意念将丹田气运贯周身达枝梢、皮毛。尔后意念将周身运行之气全部向丹田集中。身姿不变。引丹田劲,腰向左慢摆动,左手臂随腰动、臀部尽力向左摆动、夹档劲与膝关节、躁关节随腰动尽力扭摆,双脚抓地原位,保持不动。目贯劲扫视。摆动至左大腿外侧停。略停3秒,左手掌反抓变空心拳握固。

意念引气回归丹田,守定。

再,意念引丹田气运达左手后,左手如提重物上拎,肘渐弯曲,臂向胁间收靠,成抱拳,乳旁停,同时上身慢慢直立,身姿转正,戍抱拳立正站立。吐气,调息养气。

四、右青龙探海势

功法:缓缓吸气,接作右青龙探海势,此势要领与目的都同于左青龙探海势。唯动作方向相反。

五、左青龙探腾势

缓缓吸气,演练左青龙探腾势。此势动作和要领都同于左青龙亮爪接星势。练完后接做下势。

慢吐气,左手掌转变托天之势,同时颈向右转动,上体随颈向右转向正前方。两腿内侧夹紧,身体重心仍在双脚掌。目、耳贯颈配合。势定吐气尽,目神内敛,守定养神。

吸气,意念引气贯达上肢,掌似托千斤,尽力上托,脚趾抓地收紧,脊椎有拔长之感月1气分贯百会与足心。头上顶,少腹收紧,紧缩肛、缩外肾,双膝绷直,上体慢向正前方俯屈,约成90。。手掌向前撑足,臀部后溜。要达到神、形、意、气集中合一境地。

尔后,双膝慢屈上蹲,两腿内侧夹紧,左手臂撑劲不能松动。上身随屈膝之劲慢慢正直。

调息后,丹田提劲使身腰向左转,左手臂随身摆动,致左侧平举,双脚趾原地抓紧,但双膝随身姿摆转,臀部随姿后溜摆转,颈随姿向左扭转。耳根贯劲凝神。势定后,左手掌慢转反抓变空心拳握固。

再,意念引气运达左臂,左手如拎重物上提,肘逐渐弯曲,直至臂贴胁,拳拉置乳旁抱定,右肘贴胁夹紧,目神内视,左肢演变之状。丹田提劲,紧收腹、紧缩肛、缩外肾、臀部肌收紧、双脚紧抓地、两腿内侧夹紧,气贯百会,目、耳根贯劲、身躯慢直起立。势定后,颈随身姿转动成正位。吐气,全身随之放松。调息养气。

要领:练功过程中要保持精神愉快,思想高度集中,忌用蛮劲,松静自然,圆活演练。

六、右青龙探腾势

功法:缓缓吸气,接作右青龙探腾势,此势婆领与日的都同于左青龙探腾势。唯动作方向相反。

七、双龙出求掇腾势

功法:调息养气、气沉丹田。图凝砷"视。攘上繁,双拳抱乳旁亚立势。候气允盈,深吸气。意念引气运贯双臂。达指悄。双拳变掌"四指详披。大拇指屈弯,五指贯劲。随吸气双臂向上沿耳旁,馒馒上伸,直至过头,臂尽力伸直,芋指尽力上够,芋心朝后,抬头,目光视天。瞥部收紧,紧缩肛,缩外肾。少腹收紧,腰脊向前紧贴,使命门。气海两穴之气粕合。至双足跟离地后,身体重心落在双脚趾,脚尖用力上踞,内气随意念上下畅行。神态似青龙出水腾跃飞天之状。要求身躯充分伸展。两腿内侧夹紧。身姿保持轻灵,还能左右摆动。

当双手臂伸至极点后,闭息,双手慢转成托天之势,头颈正直,目神视正前方。接着双足跟随呼气猛落她,振颠身躯,使振颠劲沿腰脊达脑后。随势全身放松,身体重心降落双脚锺。但要求以自身重力振颠,不能加蛮劲。以兔发生脑震伤。意念引气沉丹凹。势定静守。

深吸气,意念引气运贸双臂迭指掌,双掌似托干斤闸,尽力上托,脚趾抓地收紧,脊惟有拉长之感月1气分贯百会与涌泉穴。头上顶,少煽收紧·紧缩肛、缩外肾、双膝绷直。档夹紧,畅胸拔背。上体慢向正前方俯屈约成90。。双掌向前方撑足,臀部后溜。耍使全身肢体劲力合一,达到周身筋膜、皮毛似有得气感。

尔后,双膝慢屈下蹲,至膝与大腿相平。成90皚屈蹲势,身姿随届膝之劲慢直;腰要有扳拔劲主宰上体演变。双手平撑,势随上体而动。要求双手撑劲不松懈。双撑掌原位置不动。顶宜竖直,目视前方。双掌平撑体前,上体正直。

慢吐气,待尽后,调息候气充盈,双手向左有分抓,同时慢吸气,胸向外挺扩,目贯劲凝神。脚趾抓地生根,收少腹、提肛、提外肾、档夹紧,身体重心落双脚掌。意念引气运贯双臂达指梢后,双手掌慢转反抓变空心拳握固。意念引气回归丹圈,守定。

再,意念引丹田气运贯达双臂指悄后。双手如拎重物上提。双肘渐弯屈。臂向肋间收靠,势成双抱拳乳旁停,气贯百会,头上顶,目凝,丹田提劲,身:躯慢起至身姿正直端立。吐气,调息养气。

八"左独臂龙吞势

功法:接上势。双抱拳立正站立。吸气,留神内敛视丹田,意念引丹田气运贯双臂后。双手肉身葡抱于乳下,收腹畅胸,提肛、提外肾,双攫闪踩相靠,两腿闪侧夹揉、脚趾抓地。势定吐气。艾叉双手随吸气,双臂伸直,两手腕交叉相贴,掌心朝后。上体尽力上拔,下肢夹紧,脚趾抓地生根,双足锺离地,身体重心上提。抬头,目视双掌心。略停。交叉双手馒翻转成托天势。头颈随之竖正。目神视前方,双足蹬随呼气猛落地。振颠身躯。要求振颠劲沿腰脊达嫡后。全身随势放松。身体重心降至双脚蹬。

意念将阑身震荡之气向丹田收拢。调息养气。

深吸气后。交叉上托双手猛然分开"左手向前万撑掌伸直;右手向后技开上托。左脚随分手时向左侧"迈出一步,左腿屈弯成90°,重心落左腿。同时右腿蹬直,臀部下沉。势成左顺步弓剑势。颈随势向左扭转。目视左前方。势定吐气尽,调息养气,意收丹田,要求动作协调。

吸气,紧收少腹,腰脊前赌,紧缩肛,缩外肾,茸根贯劲。目贯劲内视、意引丹围气向双臂贯运达指掌后,双掌慢转变掌心朝地,上体向左转动。身躯尽力伸展并下沉。头上顶。目视前方。重。前移蒋左腿。双脚趾紧抓地"馒吐气,意念引气通调周身百脉后。收拢内气回归丹田。动态要求神似青龙腾云飞舞之态。随吐气金身放松。调息养气。

深吸气。吞气入腹。闭息。气贯丹田,意念引气贯运双臂后,左手反抓变拳握固,左肘渐弯曲,直至臂贴胁,左拳落放左脚外踩旁;右手尽力前伸,身体重心降落,双脚原地抓紧生恨。

左脚提空向身后伸直抬腿亮脚心朝天;左膝绷紧挺直,脚趾紧抓地。全身收紧。腰脊与腹紧贴。臀部不能上踌,目贯劲凝视前方。重心降落左臂。以左独拳撑地。势定吐气,意念将周身内气收拢丹田。调息养气。

目神内敛视丹固。意念引运丹田气震荡周身百骸,要有筋膜。毛发膨胀得气感。使金身凝集"-体。吸足气,在臂慢崩,身躯下沉,直至身躯降落离地约半拳距离。身体重心落至左臂腕、拳上。头颈随势向左扭转。

上势略3停,秒,候气充盈,调整全身劲力达平衡状态后吸足气,再提丹田劲便灰腿从高处慢收回,身躯从仰做变成俯状,左臂凝劲,使身躯腾起,左臂伸直,以左独拳撑地。收发腿,落左拳旁。势定吐气, "

上势咯停3秒。慢吸气,引丹田内气贯运百骸、达肢梢、筋膜、皮毛。气荡周身后,丹田提劲、左臂慢提、拳变成掌,左臂慢向前伸展,直至左臂伸直。掌

心朝地。身躯尽力伸展,双脚趾抓地。目凝神视前方。

接上势,意念提丹田劲,随吸气使身慢慢蓝起,双臂姿势不变但尽力前伸,双脚原地抓紧,待身躯正直,分脚站立,双臂尽力竖直,双掌心朝前,十指上够,要求脊柱关节拉开。头似顶物,畅胸,收少摄、提肛、提外肾。目凝神内视丹田,意念双掌心采吸外界之气;将外吸之气向丹田运送。势定吐,气。站定,调息养气。

九、右独臂龙吞势

功法:接上势,深吸气,吞气入腹。双臂猛向布方摆落。尔后,按独臂龙吞左势的顺序演练。要领与罔的郡相同。唯动作方向相反。

再,撰按左独臂龙存势的顺序演练。要领巧目的郡相同。唯动作力向相反。

再,接按蓝独臂龙吞势演练。要领与目的都相同。唯动作方向相反。

“五心入丹田”一说,源于金刚气功功法筑基之论。所谓“五心”,即指两手心的劳宫穴、两脚心的涌泉穴和头顶中心的百会穴。练此功法,必须分五个步骤循序而行,练功时取坐姿、站姿均可。

(一)意守丹田功

练习时,精神要集中,专心用意想丹田。要求身体端正,各部位充分放松,逐渐求达凝神守中的状态。呼吸要细缓、轻柔,可采用“随息”或“止息”方法,协调配合动作。

(二)意通涌泉功

意守涌泉穴3至5分钟后,随着吸气,意念由两脚涌泉穴沿腿骨正中上行至两便之间会阴穴汇合,再向上直通丹田。意在丹田注守片刻,再随着呼气向下通达会阴穴,而后分成两股沿两腿骨下达涌泉及五趾端。意守片刻(配合随息)后吸气,重复前述动作。

(三)意通双劳宫

两臂前伸与肩平,两掌立起,掌心朝前,指端朝上,先凝神注守劳宫穴3至5分钟,随吸气,意想气由劳官穴顺两臂骨通过肩向颈前天突穴汇合,再过胸前膻中穴向下直通丹田。注守片刻后(配合随息),随呼气意念由丹田原路返回。此时两臂不动,两掌伸平,手心朝下,食指、中指并拢成“金刚禅指”(剑指),气由两臂直通两手指端。略停片刻,随后吸气,重复前述动作。

(四)意通百会功

意守头顶百会穴约5分钟后,随吸气意想气由百会穴而向下,通过颈椎、胸椎、脊椎、腰椎到命门穴,随之向前归入丹田。意守丹田片刻后(配合随息),随缓缓呼气,意想气由原路返回,上通百会而出。然后,再重复前述动作。

(五)五心入丹功

也是金刚筑基功法中的上乘功法。它是在上述四步功的基础上进行锻炼的。在练此功时,宜审慎而行,不可急于求成,否则易出偏差。在练习上述四步功时,其五穴即已打通,就可开始“五元归一”法的练习(即五心入丹田)。练习时,先入静,意守丹田约10分钟(配合随息)后,配合吸气,气随意行,自百会、两劳宫、两涌泉五穴同时引真气归入丹田。此时意不可勉强,要做到轻松、顺达、不阻不滞。

初练时可能顾此失彼,但久练之后,就可达到自然、引之即归,轻而易举。开始习练第五步功时,也可分别按前四步功的练法依次归入丹田,但最后仍要做到同时“五心入丹田”。五路真气归入丹田后,即意守3分钟(配合随息或止息),然后配合呼气,五路真元又顺原路返归各穴。待略停注守片刻后。

再吸气重复练习“五心入丹功”。

上述每一步功法,每日应练习1—2小时,若按古法“百日换功”的要求,是每一步功练习百日之后再练习下一步功法。

功法顺序不宜颠倒。金刚“五心归丹”一术,由于吸地阴、采天阳、收万物,终成混元之气入“丹田”,因此功力较大,气感较强。

“五心归丹”功把大自然中的阴、阳、万物之气采入,与自身元气贯通起来,在体内往返运行,存正排邪,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功力。此功法不仅可使真元充足、气血强盛、经络顺通,而且与劲力相合,则气督血驰,气至而力显。

功成艺满之时双掌鲜红似朱砂,两掌柔若无骨。实战搏击中,其柔中带刚之功力触对手之肤体而透其内脏,以至内伤,实为少林之上乘功夫。

起势:

并步站立:两肩下垂,两掌心贴靠大腿外侧,全身自然放松、入静、意守丹田,双目平视前方。、两掌同时向上屈肘提起,掌心向上,掌指向前抱至肋部两侧,高于乳头平,目视前方;同时舌抵上颚,用鼻吸气,气屡屡不断缓缓沉至丹田,小腹外鼓。意守丹田,屏住呼吸片刻,准备开始六合功第一式。

第一式:单推掌

左脚向左横跨一步,身体左转90度,左腿屈膝半蹲,右腿蹬直成弓步;同时,右掌举起,掌指向上,掌心向前,右掌虎口张开,户口高与嘴角齐,目视前方。、右掌虎口对嘴角,由嘴角处向前缓缓推出,右掌掌心向前,掌指向上,高与肩平,目视右掌;同时,舌尖轻抵下齿呼气并发出“哈”的声音,意念直达右掌劳宫穴。

要点:呼气时,气由丹田缓缓不断呼出用气冲击声带发音,忌喉头用力发声 。右掌之指应伸直,不可弯曲;意念劳宫发 力,力推千斤。

3、右掌缓缓收回,掌心向上,掌指向前,屈肘抱于右肋侧,高与乳头平,目视前方;同时,舌抵上颚,用鼻子吸气,气屡屡不断缓缓沉至丹田,小腹外鼓,意守丹田。恢复自然站立。

4、右腿向前上步成右弓步,同时将左掌推出,动作要求同前, 惟方向相反 。如此左右各做一次为一组,根据个人体力连续作4~6组。然后向后转身,仍成左弓步接做第二式。

第二式:外拨掌

1、第一式完成后,吸气并向后转身成左弓步,右掌举起,掌指向上,掌心向前,虎口张开,与嘴角对齐,意守丹田,目平视前方。

2、右掌由嘴角处向前右划弧拨搂,直臂停至身体右侧,右掌掌心向后,掌指向右,大拇指向下,高与肩平,目视右掌;同时,舌尖轻抵下齿呼气,并发出“哈”的声音,意随右掌,直达劳宫。

要点:同前,后外拨搂同时呼气发声,丹田之气冲击声带发声时应丝丝不断 ,忌用喉头用力发声,意念劳宫穴发力,有力拨泰山之意。

3、右掌由右向前划弧,掌心向上,掌指向前,缓缓收回,屈肘收抱有肋侧,高与乳头齐;同时,舌抵上腭,用鼻吸气,气丝丝不断缓缓吸入,下至丹田 ,小腹微鼓,意守丹田,恢复自然站立。

4、右腿向前尚不成右弓步,同时左掌向前左拨搂,要求同上,唯方向相反。如此左右动作为一组,所做组别次数同第一式。所有动作完成后,向后转身仍成左弓步。接做第三式。

第三式:怀中抱月

1、第二式完成后,吸气转身成左弓步,右掌举起,掌心向前,掌指向上,虎口张开,与嘴角齐,意守丹田,目平视前方。

2、右掌虎口对嘴角,由嘴角处向前缓缓推出,右掌心向前,掌指向上,高与肩平,目视右掌;同时,舌尖轻抵下齿,缓缓将气由丹田向外呼出,并发出“哈”的声音,意念直达右掌劳宫穴。 要点:同第一式单推掌。

3、接上式变右掌,由前向下、向身前 搂抱屈肘收至右肋侧,右掌心向上,掌指向前,高与乳头平;同时,舌抵上腭,从鼻吸气,气丝丝不断流入丹田 ,小腹外鼓,意守丹田。恢复自然站立。

4、右腿向前上步,对称做动作,要求同上。左右动为一组,组别次数同前,所有动作完成后,转身仍成左弓步,接做第四式。

第四式 托天掌

1、接第三式吸气后转身成左弓步,右掌举起,掌心向上,掌指向后,虎口张开与嘴角对齐,意守丹田,目平视前方。

2、右掌由嘴角处向上缓缓托起,右掌心向上,掌指向后,直臂至头顶上方,目视右掌;同时,舌尖轻抵下齿呼气,并发出“哈”声,意达劳宫穴。

要点:丹田之气缓缓外出,冲击声带发出“哈”声,力透劳宫,有穿透云霄之意。

3、右掌徐徐降至有肋旁,掌心向上, 掌指向前,高与乳头齐;同时,舌抵上腭,用鼻吸气,气缓缓流至丹田,小腹外鼓,意守丹田,目视前方。恢复自然站立。

4、右腿向前上步,接做第二动作,要求相同,左右对称,所做动作组别同上式;完成后向后转身,接做第五式。

第五式 单按掌

1、接上式转身成左弓步,右掌举起,掌心向下,掌指向前,虎口张开与嘴角对齐,意守丹田,目视前方。

2、右掌掌心向下,掌指向前,由嘴角处向下按压,直至小腹前,目视右掌;同时,舌尖轻抵下齿呼气,并发“哈”之声,意达劳宫穴。 要点:呼气发声要求同前,右掌下按时力达劳宫穴,意念力透劳宫后,有穿透地壳之能。

3、右掌掌心向上,掌指向前,由下向 上,缓缓收回,屈肘至于有肋侧,目视前方;同时舌抵上腭,用鼻吸气,气丝丝不断流至丹田,小腹微鼓,意守丹田。恢复自然站立。

4、右腿向前一步,接做第二动作,要求相同,唯方向相反,所做组别同前。完成后,向后转身,接做第六式。

第六式 双按掌

1、接上式,转身成左弓步,双掌同时有两肋处向下、向两侧、向上划弧,屈肘停至嘴两侧,两掌心向下,掌指向前,虎口张开,与嘴角对齐,意守丹田,目平视前方。

2、两掌心向下、掌指向前,由嘴角处向下同时按压,直臂停至身前;同时舌尖轻抵下齿,徐徐吸气,并发出“哈”声,意达劳宫,目视双掌。 要点:呼气发声要求同上,意达劳宫之力似穿地球。

3、两掌心向上,掌指向前,由下向上缓缓收回,置于两肋侧,高与乳头平,目视前方;同时舌抵上腭。从鼻吸气,气缓缓流入丹田,小腹外鼓,意守丹田。恢复自然站立。

4、右腿向前一步成右弓步,接做对称的第二动,完成与前相同的组别后,左腿向右脚并拢。两腿直立,两掌举起,并向下按压,置于两腿外侧,掌心贴靠大腿,掌指向下,两臂向下垂,目视前方;同时,舌抵下齿将气呼出,站立片刻,全部动作到此结束。

以上六合功练习时,应排除杂念,思想入静,柔而不僵,忌用拙力。练功时间最好放在早上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少林行气十三势(全)
少林行气十三势图解(上)
朱沙掌功
丹田功·动功(提高功)
武当轻身功
少林大力金刚内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