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说欧楷结体三十六法,附图解说明(10)

漂亮至极!

横钩严重向下妥,你会不会奇怪为啥要写成这样?确实很奇葩,预知详情,且听以下分解。

平正就是这么简单!
笔法要反复琢磨!

欧楷奥妙无穷,书法爱好者越品越有味!

一定要这么看!整体方形,偏宽,底下出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一定要这么看,等下讲为什么。
险在两个三角处!上面的梯形左重,有下滑之险,但右边略宽,找回平衡。下边横左长,要往左倒了,但撇短,捺(点化了)远、粗,找回了平衡。
重心线呈“八”字型,上端相吸,稳得一塌糊涂。底水平(这就是为什么要看成方形、底下探出的外形),平正也!竖一定要铅垂,是定海神柱,平正的视觉效果就主要在此!忍不住再次强调,视觉效果是险绝的终极目标,一定要忠实!


看邹老师的“深”,结构分毫不差,完美!不足之处在于长点的起笔可以短一点,只要收笔位置对,点短一点的力度是一样的,不用写那么长,短一点,留点空当,更灵动!

乍一看,注意力会放在白的部分上,重心线呈“反八字”型,这不是要完蛋了吗?一般情况下,容易看黑的部分,但在这个字里,容易看白的部分。先体味一下,是不是这样子的?后面再作解释。
转换一下视角,这次看黑色部分!重心线又呈“八”字型了,太奇妙了!左右各有一个支点,左边在口的左竖下,右边在点的末尾。最奇特的是右边呈三角形左倾,向左靠拢到左边。要形成三角左倾之势,两撇必须要立,点的起笔要与撇留一点空当,收笔要形成尖(支点),位置不要太高。

整个字又有另外一个支点,在撇的尖上,顶得整个字呈左倾之势。所以,撇的尖一定要在中间,要略低一点。底边找平,是让整个字平正一点。

书法是黑白艺术,你觉得你看到的是黑的,其实你真正看到的是白的,因为黑的是不反射光的,白的才反射光,而且,白的一般都比黑的多!所以,白的部分也有线,中心线、重心线,都有。“欲”善用黑白,将白的部分重心线与黑的部分的重心线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造就出奇妙的景象。方寸之间,大有文章!

书友们能感受到欧公的高超的书法技艺吗?

有不明白的,请留言探讨!


这是邹老师的“欲”,比较完美!不足之处至于竖过粗、过长,右点的起笔没有留下空隙。

“至”端正吧!但容易写得呆板,起灵动才是真的好!
书法临帖必须先看整体。梯形,略左倾,这就是险。整体又比较平正,你知道如何实现的吗?
用绳子吊起来,形态依然是那样,不会旋转。

长横左边长,向下压的整个字左倾。右边略粗,把重量往两边分布。两端粗,中间细,是欧的基本笔法。

竖是主笔,点睛!铅垂,给整个字带来视觉上的平正!粗,增强平正感!

“八”字型偏厚重,增加上部重量,避免头轻脚重。同时,把重量往两边发布,使上部以竖为支点,有加强的平衡感,平正也!

上面略高,短了会头轻脚重!

横呈放射状,灵动也!

中间的横两端必须比上边略短,长了会使上边过于稳稳地搁置在下部上,“八”字型把重量往两边发布就没有意义,因为不能实现跷跷板式的平衡,一点都不险!

是不是这样的呀?欢迎留言探讨!


下面这个字是不是略显呆板啊?


“于”真是无比的漂亮,太惊艳了!研究一下,你会惊掉下巴!
咋一看,明显两边重,散的那么夸张,没有比这更失败的了!

睁大眼睛看,左边是右倾的,右边是左倾的,上边粘在一起,不能散啊!欧公实在太绝了!

左边横夸张的长,两点中心线右倾,长点略平(平能加重),都是要制造要散架的假象,越散就越险!

撇和俩点的写法特别关键!尤其是两点,中心线左倾,支撑线右倾,是整个字最绝妙之处!

九成宫里有11个“于”,写法不尽相同,但精要部分都与上述解析的情况相同,这就是势。书法不求复印效果,但求势要一样,有欧的势就有欧的味。

欧公的这个撇写得太粗大了,应该不是最好的,邹老师估计临的是这个!

欧公这么基本的技法,乃险绝之根本,一点要领悟,方能融会贯通。否则,定会写错。

九成宫里有11个“于”,墨趣全都搞错了!书法爱好者们要注意甄别哦!

下面的邹老师写的“于”,有哪些优点,又有哪些不足?欢迎留言探讨!

邹老师的这个撇有弯度,比较立,还不错。左边的横有点太短了,撇有点草率了。

略偏宽,切记!不是这个形状准要砸!

心里默念,用绳子吊起来也能平衡,横钩必须略妥,有极强的向下掰的力。

弯不同寻常,必须有折感,因为其作用不是寻常的向上支撑,而是向下掰,有折方能加强向下坠的力量感。

竖(延长线)掠过横的左端,穿过点的重心,这点非常重要,目的是加强点的坠重作用,增大右边的力臂,后边还有进一步解释。

横钩必须略长,长一点,必须使右端的坠重感强烈起来。

点在三角形△的外边,有下滑之险。

点一定要落在竖的延长线上,这样,下坠的力才能找到力的施力的线,才能有施力感。

点低不过横的延长线,压在横上才有劲!一定不能过,否则又没向下的压力了。

撇不可过长,否则,左边的力会太大,容易失衡。

书法中最忌讳的是将字写得支棱出去,像八爪鱼。有言曰“鸡爪子”,就是说字写得像鸡爪子一样支棱、有刺、伤人!

但是,在欧阳询的笔下,支棱也出奇的漂亮,简直不可思议。看这个“观”,是不是很美观?但是,自己写一下,又成八爪鱼了,一点都不美。是为什么呢?答案是没有悟到欧公的结构设计思想
“观”有四处“伸”、两处“缩”,看出来了吗?
“伸缩”是两两相对对称、呼应的,这是玄机,一定要好好琢磨。

“观”的重心与中心重合,重心线与中心线重合。

两边撇和钩伸出是为了两边重量平衡,两竖伸出也是为了两边重量平衡,对角线上的"缩"更是为了两边重量平衡。撇异常的粗、长,不是败笔哦!

欧阳询在“观”里设的玄机更在于整个字如四块方形的巨石堆叠,大大小小、长长宽宽错落有致,异常的优美。欧阳询绝对是结构大师,要是形成理论传世,那该有多强啊!

为了四块巨石左右份量相当,欧阳询在“观”的下部大作文章。竖靠右、四横窄且底部靠上,都是为了减少左下部分的重量。而左边竖长、竖弯钩的竖长,都是为了使右下角的巨石的份量足点。左边的竖长还照顾到与“见”的上部长度相协调,这点相当的绝妙!

“观”的左边笔画密、细,右边笔画稀、粗,也是同理,都是照顾到左右份量平衡。

另外,欧比较讲究穿插、避让,密的时候插不进针,梳的时候能跑火车。“观”整体较密,左右靠得近。“见”的横有穿插,撇有避让。都是为了组成整个字的四块巨石能严密地整合到一起,不散!

《九成宫醴泉铭》外表平正,却暗藏险绝,不细察还真看不出来;就像一个人外表很忠厚,但一肚子的计谋。要琢磨才能悟出欧公的大智慧,才能写出欧味来!


这是邹老师写的“观”,不难看出优点和不足了吧!

​​九成宫里有好几个“观”,邹老师大概是临的这个,个人觉得不是最漂亮的一个。

掌握这样的结构,上边有相吸之势,不容易散架!
书法是文化,真的要有悟,欧阳询真不是随便写写的。

这是墨趣上《九成宫》里的两个字,看出来有什么不对劲吗?如果没有,再看看以下两个字。
这是另一本字帖上的两个字,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
这是从《九成宫》拓本上截下来的两个字,再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

能看出来的话,你真是大牛!

这个字怎么写也是右边多,怎么才能写出“平正”的感觉来呢?

竖也是铅垂的,右边明显份量大啊!为什么就看得那么平正呢?

除了竖比较粗、铅垂给人平正感之外,秘密在于支点靠右,支柱线其实是左倾的,化解了右边份量重带来的不平衡感。妙不妙?!

九成宫中有好几个“下”,无不用了这一技巧,不信可以去看看。

空而灵动,十分有味道!

点的入笔也是亮点,包括姿态和位置,像悬在树上的椰子。

这是姚(孟起)的“下”,靠横左边长来找平衡,手法有点拙劣啊!竖竟然右倾,要找灵动吗?这样真没有平正感!下面尖尖的,有点刺人的感觉,实在有点难看。点也不知道怎么就跑那里去了,不解。

可见,姚(孟起)没有悟透“下”的险绝奥秘。

九成宫暗藏险绝,欧阳询巧设机关,悟到即学到。

书法爱好者们,你们觉得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欧阳询九成宫逐字解析-(2)照~微
架,尽显欧楷攲侧之美,灵动又不失稳定
知道书画 | 云师欧楷扶引(11)
临习楷书,你还差这一篇最牛攻略
欧阳询《九成宫》临习详尽攻略
取势中的“三不”法则助你快速掌握欧楷结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