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二经脉是如何阴阳定性的?

------三脉独动与经脉流动机理

一、“经脉抟结”发育发生机制

动物演化过程中,因为首先发育内脏体壁和内脏器官,经脉的发育发生也是首先发育体壁和内脏器官的连接,也就是奇恒之腑和奇经八脉的发育,当体壁和内脏器官发育演化到一定成熟阶段,才会向附肢延伸,这是我们看到越低等的动物越附肢不健全的现象。

原始动物的内脏器官也是经过长期演化产生的,从单细胞动物到两胚层动物,再到三胚层动物,随着胚层的增多才可能产生完善的组织器官,在这一过程中经历细胞器—功能细胞—内脏团—内脏的演化过程中,体液循环的两种方式才逐步出现,换言之,经脉和脏腑的连接机制不是一开始就形成的,而是先有经脉与功能细胞的连接,后有经脉于脏腑实质器官的连接,也就是经脉与脏腑连接的发育发生机制,这一机制在古中医里面称之为“经脉抟结”原理。

《外经微言·表微篇》中讲:

奚仲问于岐伯曰:天师《阴阳别论》中有阴结,阳结之言。结在脏乎?抑结在腑乎?

岐伯曰:合脏腑言之也。

奚仲曰:脏阴腑阳,阴结在脏,阳结在腑乎?

岐伯曰:阴结阳结者,言阴阳之气结也。合脏腑言之,非阳结而阴不结,阴结而阳不结也。阴阳之道,彼此相根,独阳不结,独阴亦不结也。

奚仲曰:《阴阳别论》中,又有刚与刚之言。言脏乎?言腑乎?

岐伯曰:专言脏腑也,阳阴气不和,脏腑有过刚之失,两刚相遇,阳过旺阴不相接也。

奚仲曰:脏之刚乎?抑腑之刚乎?

岐伯曰:脏刚传腑,则刚在脏也。腑刚传脏,则刚在腑也。

奚仲曰:《阴阳别论》中又有阴抟阳抟之言,亦言脏腑乎?

岐伯曰:阴抟阳抟者言十二经之脉,非言脏腑也。虽然十二脏腑之阴阳不和,而后十二经脉始现阴阳之抟,否则抟之象不现于脉也。然则阴抟阳抟言脉面即言脏腑也。

奚仲曰:善。

在这篇经文中提到“阴抟阳抟者言十二经之脉,非言脏腑也。虽然十二脏腑之阴阳不和,而后十二经脉始现阴阳之抟,否则抟之象不现于脉也。然则阴抟阳抟言脉面即言脏腑也”,就是讲述经脉和脏腑发育发生机制。

人体胚胎发育也是重演动物胚胎发育发生模式,首先发育出经脉,所以“阴抟阳抟者言十二经之脉,非言脏腑也”。

由于组织发育是胚层分化发生的,而胚层分化具有空间轴性,内外胚层耦合构建的中空管状模式的原肠管和体壁暴露于外界,故而这些组织之间形成的经脉属于阳性,而体腔内器官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经脉处于与外界隔离状态,所以属于阴性,这就是经文中所说的“脏腑纲柔”性机理,也就是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不同。

由于脏腑刚柔性不同的缘故,组织和脏腑之间形成的体液循环也就有了流动缓急的不同,这就是经文中所讲的经脉“抟结”机理,“抟”者本义:把东西捏聚成团,引申为结成团状,在经文中是讲经脉经过不同结构的组织器官,发生不同的流动状态,呈现“阴抟阳抟言脉面即言脏腑也。”,换言之,经脉的阴阳定性机制是经脉经过不同的组织器官引发的“抟结”机制,并非先有脏腑然后才有经脉,这一发育发生顺序不能颠倒。

经脉组织与脏腑抟结示意表

二、“经脉动输”与三脉独动机制

胚胎内卷运动发育成中空管状形态,然后从中空原肠位置逐渐向体腔分化发育出内脏器官,经脉也从原肠和体壁向体腔内分化发育,构成体表经脉和内脏器官的藕连,这一过程经历开管式循环向闭管式循环的演化发育过程。

高等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按照“三关升降”形式,也就是胚胎内卷和前后内旋发育而成,形成的闭管式循环由三个对外的开口,呼吸系统的开口,泌尿道开口,消化道开口,循环系统利用着三个开口与外界交通,完成体内能量的新陈代谢过程,机体经脉的气血运动与这三个开口相关,在后天生理阶段称为经脉体液运动的三大动力源,这一结构在古中医中称为“三脉独动”机制。

《灵枢经·动输》问曰: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何也?

(一)手太阴动输机制

发育呈现中空管状形态,原肠前端内胚层肺分化支向前分化到口咽部,低等动物出现具有呼吸功能的围鳃腔结构-呼吸腮结构-肺结构,呼吸器官逐渐由外向内迁移,因为这一分化演变过程起源与内胚层原肠结构,是内胚层原肠的同源异构体,这样就具备呼吸系统和肠胃的发育结构的连接,后天生理功能上就有了相关性,也与相应的经脉相关,形成“阴脉动输”机制。

(手太阴肺经)动输图

《灵枢经·动输》具体描述这一机制:

歧伯曰:是明胃脉也。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故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不止。

黄帝曰:气之过于寸口也,上十焉息,下八焉伏,何道从还?不知其极。

歧伯曰:气之离脏也,卒然如弓弩之发,如水之下岸,上于鱼以反衰,其余气衰散以逆上,故其行微。

(二)手阳明动输机制

动物原肠管发育经历口沟内陷—半消化管结构—完整消化管结构的演化发育过程,前段开口出现肺分化支形成呼吸系统,后端开口处从泄殖腔结构逐渐演变为肛门结构,而中间的胃功能段保持着原肠的结构,这一结构与同步分化形成的经脉相连,这样就形成“手阳明动输”机制。

手阳明动输示意图

《灵枢经·动输》具体描述这一机制:

黄帝曰:足之阳明,何因而动?

歧伯曰:胃气上注于肺,其悍气上冲头者,循咽,上走空窍,循眼系,入络脑,出顑,下客主人,循牙车,合阳明,并下人迎,此胃气别走于阳明者也。故阴阳上下,其动也若一。故阳病而阳脉小者,为逆;阴病而阴脉大者,为逆。故阴阳俱静俱动,若引绳相倾者病。

(三)足少阴动输机制

动物形成内胚层原肠管形成之后,泌尿系统发生经历外胚层焰细胞-中胚层肾结构的过程,人体胚胎发育重演这一发育机制,在泌尿系统肾的发育过程中形成相应经脉与同步发育经脉的结构连接,当肾发挥生理功能时,相应的经脉也发生变化,这样就形成“足少阴动输”机制。

足少阴动输示意图

《灵枢经·动输》具体描述这一机制:

黄帝曰:足少阴何因而动?

歧伯曰: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邪入腘中,循胫骨内廉,并少阴之经,下入内踝之后。入足下,其别者,邪入踝,出属附上,入大指之间,注诸络,以温足胫,此脉之常动者也。

(四)三脉独动与营卫循环

内卷形成的原肠管形成的“三脉独动”机制,手太阴相连脏器肺内旋入前端胸腔,足少阴相连脏器肾内旋入于后端腹腔,中间的足阳明胃仍然保持原来的结构,当食物进入肠道到达胃部吸收后,就会出现相反方向的能量流动,沿手太阴肺经前行,沿足少阴经后行,这两条相反方向的体液流动虽然相反,但都是流行体腔内器官,也就是流向阴性的脏器官,而中间的足阳明胃经流向原始的阳性组织器官,这样就形成一种另一种体液循环的分流机制,而体液两种循环机制又是共构结构,于是就出现了“营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之无端”的机制。于是我们就明白了中医“三脉独动与营卫循环”真正机理,是肠道吸收营养后,顺着经脉向体腔外组织器官和体腔内组织器官流动的机制。

《灵枢经·动输》具体描述这一机制:

黄帝曰:营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之无端,今有其卒然遇邪气,及逄大寒,手足懈惰,其脉阴阳之道,相输之会,行相失也,气何由还?歧伯曰: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故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

黄帝曰:善。此所谓如环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此之谓也。

三、附肢经脉空间轴性机制

(一)脏腑经脉与经脉背腹轴性

人体胚胎从背侧中轴向腹侧内卷成中空管状结构,原肠和体壁之间空腔中发育出体腔内器官,这是胚胎发育最基本的发育结构,从这一基本形态来做胚胎发育分析:

1. 背腹阴阳定性机制

胚胎背侧外胚层神经细胞受到内胚层诱导向腹侧迁移,呈现背侧为阳,腹侧为阴的阴阳定性。

2. 脏腑阴阳定性机制

胚胎内卷形成中空管状模式,外胚层形成体壁,内胚层形成原肠管,两者都暴露于外界环境,因此都属于阳性,而在从背侧向腹侧内卷过程中,外胚层神经细胞向夹层中细胞迁移,同时与体腔内中胚层和内胚层分化组织耦合,形成的经脉属于阴性,这就是古中医脏腑阴阳定性的真正机理。

《素问·金匮真言论》具体讲述这一胚胎发育发的脏腑阴阳定性如下: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藏腑中阴阳,则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

3. 体腔器官阴阳定性机制

当中空管状模式形成后,呈现背阳腹阴的结构形态,外胚层受到中胚层诱导从前后两端向中间做细胞迁移,就会出现体腔内器官分化的阴阳定性机制。

背侧前端外胚层向内迁移首先与脏壁中胚层藕连发育出心脏结构,继续向内胚层迁移与肺分化支耦合形成肺脏结构。

腹侧后端外胚层细胞向内迁移首先与间介中胚层耦合形成肾,继续向内迁移与内胚层肝分化支耦合形成肝脏结构,最后与最早发育的间充质中胚层耦合形成脾脏。

这种胚体前后内旋向里体腔发育分化运动,就产生距离原肠,体壁之间的远近距离,靠近原肠,体壁的组织器官是阳性;远离原肠,体壁的组织器官是阴性,这就是中医体腔内器官阴阳定性的真正机制原理。

《素问·金匮真言论》具体讲述这一体腔内器官阴阳定性如下:

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中医基于上述胚层发育发生机制定位脏腑器官阴阳属性的原理,是中医理论最核心原理,由此,我们也就真正明白了古中医脏腑阴阳定位背后的真正机制含义,不单可以适应人体发育发生机制分析,而且可以广义普适到整个动物界。

从动物发育发生机制分析,动物附肢节结构是逐渐演化出来的,腹索动物附肢从无到有出现附肢越来越多的发育现象;低等脊椎动物附肢发育很不完善,从鱼类的鳍到两栖类才出现四肢结构,到爬行类动物还有不健全的现象,如蛇类附肢已经退化,鸟类前后附肢出不同的形态,到高等哺乳类才基本完善了四肢动物的结构。也就是说,如果广义上研究附肢经脉的阴阳定性,不能简单的使用后天生理学和解剖学机制思考,必须从胚层发育发生机制层面才能真正知道附肢经脉阴阳定性的原理。

脊椎动物的附肢是从体壁两侧的附肢场发育而来,胚体背-腹阴阳轴性形成后,附肢外胚层细胞随着胚胎背-腹内卷运动一起分化,发育出的经脉也形成背腹阴阳定性,附肢背侧的经脉与原肠形成器官藕连,具有阳性机制,附肢腹侧的经脉与体腔内器官发生藕连,具备阴性机制。这就是中医附肢经脉阴阳定性机制的真正原理,是根据附肢跟随胚胎背腹轴性分化发育而确定的,所有脊椎动物的附肢经脉都具备这一机制。

(二)手足经脉与经脉前-后轴性

胚体背腹轴性内卷形成中空筒状模式后,前—后轴性开始内旋发育运动,外胚层细胞从原肠两端向中间分化与中胚层和内胚层发育耦合,体壁前后的胚胎场也随之跟随发育,这样就形成前后附肢发育出的经脉就出现了前-后轴性.

《灵枢·顺逆逆顺肥瘦篇》描述附肢经脉发育发生模式如下“黄帝曰:脉行之逆顺,奈何?歧伯曰: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胚体前后内旋运动是从背部中肾脊、部位开始的,前端背侧自腰部向头部延展发育,诱导前附肢背侧经脉“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腹侧附支经脉“手之三阴,从藏走手”。

后端背侧自腰部向后肢部延展发育,诱导后附肢背侧经脉“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腹侧附肢经脉“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综合起来看就是《灵枢·顺逆逆顺肥瘦篇》描述的“黄帝曰:脉行之逆顺,奈何?歧伯曰: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由此我们就明白了中医手足经脉顺逆原理是附肢经脉胚胎发育发生的顺序机理,也就是前后附肢胚胎发育过程中胚体前后轴性机制。

(三)经正经别与经脉远--近轴性

附肢经脉发生机制是基于胚胎期附肢场预定机制而来,附肢经脉的形成最早发育于内部,脏腑与经脉的连接机制是在胚胎早期同时发育而成;在内部经脉脏器还没有分化发育完善时,附肢场被暂时搁置不能形成附肢结构。

胚体内卷成管状结构时,附肢场也在中轴线两侧也随之呈现远-近轴性的分化趋向,但因胚胎首先发育内脏器官,并定制的分化运动被暂时搁置;

胚胎内卷到中肠附近形成卵黄囊结构和脐带结构,胚胎发育的能量流从这两个结构向三个胚层供应能量,形成组织间隙和脉管两种能量传输通道,也就是内部经脉的形成;在经脉形成过程的同时,躯干内外的组织器官发育生成:

轴旁中胚层,分化为背侧的皮肤真皮、骨骼肌和中轴骨骼;

间介中胚层分化为泌尿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

侧中胚层分化为胸、腹部和四肢的皮肤真皮、骨骼肌、骨骼和血管,与内胚层相贴的为脏壁中胚层分化为消化管和呼吸道除上皮以外的管壁组织。胚内体腔形成心包腔、胸膜腔和腹膜腔。

内胚层的分化,分化为消化管和呼吸道等器官的上皮。

当躯干部位这些组织器官分化基本完善后,脉管能量流就延伸到预留附肢场附近,重新激活附肢场预定机制,附肢开始分化发育,而主要的发育运动就是远—近轴性的形成。在中医中被定义为“经正经别”原理。近轴端称之为“经正”,远轴端称之为“经别”,中间位置称之为“经纪”。

《素问·皮部论》中讲“经纪”机理如下:

黄帝问曰:余闻皮有分部,脉有经纪,筋有结络,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异,别其分部,左右上下,阴阳所在,病之始终,愿闻其道。

经文意思是讲附肢经脉隐藏在皮毛之下,经脉“正别”区分是以“经纪”为准,经脉连接筋腱骨骼,能够分开其分布位置,就知道了经脉阴阳的机理,就能够依此来诊断疾病,这一中医原理背后的真正机制是附肢肠演化发育机制,由此,我们知道中医附肢体十二经机制不等同于奇经八脉机理,也不能简单地从生理解剖学层面论述十二经与脏腑的连接机制,因为这是从更为深层的胚胎发育机制得出的结论。

四、“经脉正别”与循环方式

脊椎动物附肢发育轴性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具有背腹轴性,前后轴性,远近轴性演变的时间轴性;经正与经别在发生学机制上差距很大,附肢场在胚胎期被预定在中轴线左右前后两侧,属于外胚层体表上皮支和中胚层体壁中胚层分化而来,而内里结构不同,心脾是脏壁中胚层分化而来,肾脏是由间介中胚层发育而来,肺肝是由内胚层分化而来;经脉脏腑的连接机制也是由不同的胚层发育而来。

原始三胚层动物附肢结构不很发达,不能呈现附肢结构的空间轴性,原索动物附肢结构还没有出现,体液循环出现开管式循环方式;而到脊椎动物鱼类出现附肢结构,但空间轴性表现不明显,体液循环呈现不完善的闭管式循环,呼吸器官呼吸腮暴露于体表;而到两栖类。附肢空间轴性比较明显,闭管式体液循环结构进化了很大一部;而从鸟类之上的脊椎动物,附肢结构越来越完善,闭管式循环结构也随之完善,这就说明“经脉正别”机制与体液循环方式转换关系密切。

动物器官演化是先发育发生体内器官结构,后发育外壁的附肢结构,内脏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之前,不能发育附肢结构,体液循环越呈现开管式循环方式,这就告诉我们“经正”机制与开管式体液循环方式相关。

当动物内脏器官发育到一定高度,附肢结构也越来越出现空间轴性,按照背腹轴性,前后轴性,远近轴性顺序依此发育,体液循环结构也就逐渐从开管式循环向闭管式循环过度,这就告诉我们“经别”机制与闭管式循环相关。

既然“经脉正别”与体液循环方式相关,自然也与脏腑的胚胎发育发生相关,这就意味着附肢十二经的阴阳定性和脏腑连接定性不是生理结构层面机制,而是具有动物发育发生机制的现象,人体胚胎重演动物发育发生机制,自然中医附肢十二经阴阳定性是具有胚胎发育层面的机制结论。

经正是胚胎发育过程中,附肢经脉与原始开管式体液循环同步发育而成的结构;经别是胚胎发育过程中,附肢经脉与高级闭管式体液循环同步发育而成的结构。

由于开管式循环和闭管式循环使动物结构功能发生了巨大差异,也就产生了同一经脉上,经正和经别部位的功能差异,这是由附肢场时空轴性和脏腑时空轴性共同发育形成的。

高等脊椎动物演化出闭管式体液循环结构后,就会出现两种体液循环结构的新模式,闭管式循环的核心在体腔内,也就是营气在内,卫气在外的模式,附肢经正部分靠近体腔,也就靠近闭管式循环的核心,也就自然与营气接近,而经别部分远离闭管式循环核心,自然与卫气部位接近。《灵枢·终始》中这样描述这一机制原理:“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定矣。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故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

五、经脉正别与体温机制

动物体液循环方式从开管式循环演变为闭管式循环,最大的功能进化是从变温动物演变为恒温动物,保证了内脏器官稳定的体温状态而不受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大大提高了动物系统的稳定性,而附肢结构远离体温恒定区,受到外界温度影响很大,因此,中医早就观察到这一机理,才提出经脉正别学说。

经别部分偏于开管式循环结构,经正部分偏于闭管式循环结构,人体体温是两种体液循环结构的共构体,这就是中医提出营气循环和卫气循环两种体液循环的根本初衷,因此,研究中医经脉气血不能单纯依靠五运六气学说的外部原则立论经脉气血理论,将人体经脉气血当成开管式循环的变温动物模式是根本性错误。

古人立论经脉气血脉动机理,首先立论“平人气象”,《素问·平人气象论》:“黄帝问曰:平人何如?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

然后再立论“藏气法时”,《素问·藏气法时论》中讲:“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必先定五藏之脉,乃可言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经别位置受到外界温度变化很大,能够影响经正部分的温度变化,反之亦然;但是人体作为恒温动物是以经正为主,经别为辅的体液循环机制,这一原则不能颠倒违背,否则就犯根本性的错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奇经八脉阴阳定性发育发生机理
为什么十二经脉和十二经筋相对应?经脉肌腱同步发育机理
中医经,筋,皮三者是如何联系的?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
“脾主四肢”与附肢场发生机制本意
营气和血液等同吗?如果不同,区别在哪里?
肺主皮毛,皮肤神经呼吸同源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