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典籍里的中国》一言道破:为何读书?
《典籍里的中国》开创,一个舞台,跨越千年,与圣人贤者对话。第一次因文字而感动,因书籍而落泪。不知从几时开始,书早已束之高阁。不知从几时开始,看书已经变成令人羡慕的事。观览古今,为何先辈对书,如此狂热,如此着迷。一日不读,百日荒芜。这首诗中,或许能找到答案。
宋真宗赵恒的《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01
舍命救书,岂能不读
前有苏秦刺股,只因“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战国策·秦策一》)后有伏生舍命救书。秦始皇,一纸“焚书令”,多少贤者心血,毁于一旦;多少经典书籍,葬身火海。章碣再忆“焚书”,讽刺道: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焚书坑》
诏令一出,举国轰动,众人不敢怒其言,乖乖将有关书籍销毁,从而躲避无妄之灾。而伏生却为了守护经典,只得舍弃安稳,携妻儿与书,逃亡山东老家。儿以命护书,才有机会将《书》藏于家宅墙夹之间。伏生唯恐书被人发现,不敢久留,被迫四处逃亡。太平盛世,上位者废其禁令,他才辗转多地,回到老家,墙夹取书。《书》才有幸在这场浩劫之下,保留下来。只可惜,因时间过久,保存不当,仅存28篇,名为《书》,后世称《尚书》。
  后世对他最高评价莫过于: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南陵无双谱》也记载了伏生护书的事情:
尘嚣其上竟焚书,劫后壁藏方有余。
皓首传经众人叹,蓬门积德万年欤?
当年博识胸中授,今日观花网内锄。
但得流光霎时老,何妨一笑曳青裾。
倘若没有伏生舍命救书,后世又怎能饱览前人之作,又怎能悟圣人之言,汲取前者之智呢?前人肯舍命救书,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读书。
02
读书,可解寂寞之苦
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人家才高八斗,可就抵不住被贬的命运。
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柳宗元已经被贬到永州,写下《读书》:
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
遇欣或自笑,感戚亦以吁。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
瘴痾扰灵府,日与往昔殊。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无。
竟夕谁与言,但与竹素俱。倦极便倒卧,熟寐乃一苏。
欠伸展肢体,吟咏心自愉。得意适其适,非愿为世儒。
道尽即闭口,萧散捐囚拘。巧者为我拙,智者为我愚。
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贵尔六尺躯,勿为名所驱。
同时期,寄情山水之间,创作出“永州八记”。如果换个人被贬蛮夷之地,又人生地不熟,可能是寂寞难耐,而他却忙着埋头观览古今,看起伏人生,那有时间说寂寞。还有一词人以书为药引,解寂寞之苦。写下《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藉藉,木犀花。
03
读书,值得热爱
尤袤,真可谓爱书如命,广罗未看的书籍,倘若收集不到,就用“土办法”——手动摘抄。曾言: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朋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可以说是爱书已经达到痴迷的境界了,对他来讲万物皆可缺,但唯独书不可缺。甚至还将收藏的书,汇总编成目,为《遂初堂书目》。
从中可以猜测,他收集是书籍广且甚多。若寥寥无几,又怎么可能会汇总编成书目。所以,他这“尤书橱”称号,真的是名副其实。让人遗憾的是,这些书因火而被毁,幸存的书籍所剩无几。除尤书橱之外,还有远离喧嚣,独处田园,逍遥自在的陶渊明,挥笔成诗,写下《读山海经·其一》: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在他们的眼中,书不仅仅是书,它可探索世界,可品人生之趣。人这一生,太短,太仓促了,但在浩如烟海的书籍里,可获得永生。读书,看的是字,藏的是情,品的是魂,得其精髓,这才是真正的读书。若只是匆匆一瞥,那只是走马观花罢了。有人终其一生,获书如获珍宝,欣喜若狂。那种对书的炽热,纯粹而又稀缺。
《典籍里的中国 》摘 录
近期看了典籍里的中国这部文化输出爆棚的综艺,震撼我国文化历史长河的源远流长,惊叹我国历史文化精髓的博大精深。谨怀敬畏之心,携学习之意,做如下摘录:
1.《尚书》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尚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相传孔子白头整理《尚书》,让上古美德流传后世,敦煌遗书,洞藏近千年,让华夏文明的精粹,绵延不绝。中国典籍,字句中,讲述着先人们的治国理念和处世之道,篇目里,记录着祖先们的深邃思想和无穷智慧。而这些宝贵的文化密码在告诉着每一个中国人,我们从何而生,为何而来,而又该去向何方。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典籍之一,《尚书》流传了两千多年,不论是尧舜禹上古德政,鼎定九州,还是夏商周民望兴替,礼德治邦,都在讲述着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构建古老文明的知识体系。《尚书》包含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共58篇。
"民本" 最早源于《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青石刻经,青史永存。
历史真的是最好的教科书,《尚书》在传承过程中,几经波折,离厄重重,但是还是传之后世,为无数的读书人、护书人所传承,他们的这种精神,也为时代所坚守,如今我们更需要,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在对历史进行深入思考过程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到底什么是中国?"中国"这个词,在文献中,最早就是出现在《尚书》里,禹划九州是中国;尧舜禹、汤文武、孔夫子、伏生是中国;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国;敦睦九族,协和万邦是中国;有典籍才有中国。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每一本典籍都是中华文明传承之路上一盏不灭的明灯,而《尚书》的光芒闪耀至今,无论孔子或伏生,都是用生命去接续和守护这盏灯火的人。鉴古知今,学史明智,丰富而又珍贵的典籍,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去品读,也应该与世界分享,让我们从典籍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2.《天工开物》
·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 《天工开物》中国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被世界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以《天工开物》传承科技传统的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用一粒种子造福全世界的现代科学家袁隆平,他们都是心怀梦想的人。禾下乘凉,天下富足,是两位相隔了三百多年的中国科学家心中共同的梦。千百年来,中国历代科学家一直在延续和传承一个中华民族共同的科学梦想,那就是发展科学利益民生,造福人类,促进文明。
· 相隔三百余年的袁隆平和宋应星透过一粒种子找到了属于科学家的共同梦想:求真务实,造福人民。而连接起这场跨越古今对话的正是一本典籍——《天工开物》。物自天生,工开于人。《天工开物》中梳理了一百三十多种生产技术和工具在对古代各项生产技术的系统总结中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
· 《天工开物》这部著作的名字来源于两部典籍,一部是《尚书》,另外一部是《易经》,"天工人其代之","天工"现在我们可以理解为自然的能量,自然的职责;"开物"是《易经》里头的一句话"开物成务",就是开创万物,开发万物,成就万物。所以"天工开物",人要利用自然,用才智,用技术,然后开发出万事万物来。
· "天工开物"四个字里边,人与自然相协调,人力与自然力相配合,这个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天工开物》这部作品的思想精髓,是一种中国人自古传承的技术观。 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见见闻闻。
· 中华丝绸精美绝伦,早在汉朝时,就已经贸易西域各国,成就商路繁忙,海上丝绸贸易,自唐宋之时,便已极其繁盛,大明朝郑和七下西洋,更是成就了一番海上贸易的佳话。· 印刷分为写样、雕刻、刷印、装订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里又有若干个小工序。· 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天工开物·序》
· 《乃粒》第一,写的是种粮食;《乃服》第二,写的是做衣服;《彰施》第三,写的是取色;《粹精》第四,写的是打粮;《作咸》第五,写的是制盐;《甘嗜》第六,写的是制糖和蜂蜜;《陶埏》;《冶铸》;《舟车》;《锤锻》;《燔石》;《膏液》;《杀青》;《五金》;《佳兵》;《丹青》;《曲蘖》;《珠玉》共十八篇。
· 《乃粒》在前,《珠玉》在后,取其"贵五谷而贱金玉"之意。
·   为家国天下,为黎民百姓写一部实用之书;不作溢美之词,不作浮夸文章,书中要包罗先人之智慧,书中要囊括今世之技艺,此书(《天工开物》)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有屈原《天问》,后世登月问天。 从2018年开始,中国把"秋分"这一天,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
·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浩如烟海的科技典籍的积累,先秦时期的《考工记》,东汉科学家张衡所著的天文学著作《灵宪》,还有宋代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等等这类科技著作,它们都是我国科技史的坐标,不仅构建了璀璨的中华科技文明,在文化交流中,也同样远播海外,造福了世界。
·    我们中华民族是最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我们古人就讲"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可以说,创新精神本身就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一个禀赋。宋应星,宋应昇,涂绍煃三个人,其实就是一个创新组合;袁隆平院士和他的团队是创新组合;屠呦呦女士和她的团队也是创新组合;这一个又一个组合,就是一代又一代的追梦人,始终秉持着用科技造福民族,造福世界的梦想,传承着深深地刻在我们中华民族骨子里的创新基因。
3.《史记》
·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为西汉司马迁所著,开纪传体先河,《史记》由《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五种体例构成,共计一百三十篇,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约三千年的历史。· 黄帝集崇德尚武勤政爱民于一身,统一上古中原诸部落,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司马迁为后世描摹和树立了华夏民族的道德楷模,人格典范。· 司马迁笔下的秦始皇功过分明,皇帝始于嬴政,大一统利益民生,秦始皇的一系列改革也奠定了中国长期同意的基础,但秦朝实施暴政,二世而亡。
为平民义举列传,把人民当作英雄,敢于用《世家》记述陈胜、吴广的壮举,这是司马迁的史学创造。天下亡秦之端,始于陈胜发难;记述人民英雄,始于司马迁《史记》。蔺相如国家大义为先出动了廉颇,司马迁用蔺相如和廉颇的故事感动了我们,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成为千古佳话,也成为中国美德。
张骞凿空,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联通中外的丝绸之路。"凿空"是司马迁为张骞独创的词语,两千多年前,我国就已经开始了官方的中外交流之路,与世界联通。《史记》以人物为中心,通贯古今,记录了无数精彩鲜活的中国故事。 《史记》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实录,《汉书》的作者班固,他对《史记》有这么一个评价"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西汉王朝在汉武帝的时代是一个多民族的大一统的王朝,在这个时候基本上实现了思想、政治、文化的统一,司马迁是站在这个多民族融合的大一统时代续写了多元、包容的文化和历史。
《史记》首创了民族史传,司马迁写出了一部多民族走向融合的历史,这种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 司马迁生逢其时,他不仅游历大汉的江山,而且他的父亲口传身授,他自己又转益多师,所以最终写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巨著。
千秋功过,皆在青史,每一个历史人物都如同镜鉴;壮游山河,青年立志,在舜和禹身上看到美德;在越王勾践身上学到隐忍;在孔子故里追慕先贤;在汨罗江畔感受屈原的家国情怀;在乌江之畔记取项羽的英勇也反思他的败亡。山河是一部史书,壮游如同读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李陵之祸"后,司马迁忍辱负重,在逆境中奋发,是大勇。 生死抉择中,司马迁提升了他的人格,升华了他的历史观。 先生,是有大勇气的人,所以您说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昔日,周文王被拘禁之时,推演《周易》;孔子在窘困之时,编著《春秋》;屈原被放逐,赋《离骚》;左丘双目失明,作《国语》;孙膑被残害,剜去髌骨,写出兵法;《诗》三百篇,多数是圣贤发愤而作;我(司马迁)横遭祸事,身躯已残,青史不可废。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著就《太史公书》。
《史记》之开篇,记载了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皇帝的生平,四千多年前,炎黄合体,诸侯宾从,开创了民族融合,安定一统的上古治世,此后,全世界华人,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炎黄子孙",这个名字,千年不改,万年不变。日月永恒,这月亮照亮过多少人,人生苦短,数十个寒暑。《太史公书》、《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四部史书并称为"前四史"。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称为"二十四史"。
我们当代应该给太史公一个走入我们历史的机会,让他看一看,他花费了毕生心血的那些人物成为了我们心目当中的英雄,成为了孩子们从小就在阅读的人物,他们一直都活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并且因为这些人物,我们活的更精彩,更提气,更有壮志。我觉得这是对于司马迁一个特别好的一个报答,就是我们没有愧对他的这一番苦心和当年的这个孤独的、沉重的、甚至屈辱的那一段岁月的熬过。
感谢司马迁给我们留下这么一部信史,创造了纪传体这样一种写法,它不仅写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同时它还有刺客、有游侠、有货殖、贩夫走卒,其实历史就是人民创造的,只有以人民为视角,把人民作为核心,才能够写出这样的精彩的青史,也才能创造出更加精彩的青史。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其实重视记录和传承历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我们为什么要写史?因为我们要述往事,以观成败,鉴得失,明是非。我们为什么要读史?因为我们要在血脉和文脉传承中找到个人、民族的根与魂。
4.《本草纲目》
楚蕲阳李君东璧,一日过予弇山园谒予,留饮数日,予窥其人,睟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谈议也,真北斗以南一人,解其装,无长物,有本草纲目数十卷。——《本草纲目·序》中关于李时珍的描写。
李时珍,生于1518年,明朝正德年间,他所著的《本草纲目》,集明朝以前本草学之大成,首次采用纲目体系为药物分类,这种编写体例开创了历代本草著作之先河。中国古代传统药物是以草最多,所以探索以草为主的药物的书,就叫"本草"。
《 本草纲目》把药物分成十六个部:水部、火部、土部、金石部、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服器部、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下面有六十个小目,以部为纲,以类为目。药名下面分八个项目来解释这个药物,比如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等。很好地做到纲举而目张。
人们称赞李时珍"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李时珍强调的是"医者贵在格物",就是一定要有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形象地展现了李时珍面对行医艰难却坚持逆流而上的决心和精神。
《本草纲目》共计五十二卷,近一百九十万字,其中记载了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附有药方一万一千零九十六首,并绘有药图一千一百零九幅。
读《神农本草经》敬佩神农氏以身试药;读《伤寒杂病论》敬佩张仲景救民苦难;读《备急千金药方》敬佩孙思邈大医精诚。
大医精诚所谓何?为利益百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为医者,必医术精湛,医道,乃至精至微之事;为医者,必道德高尚,大医精诚,乃医家持身之本;为医者,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凶吉,护惜身命;无论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如此可做苍生大医。
大千世界,物各有性,性各有用,振纲分目,科学分类,开创先河,怀平生夙愿,查历代典籍,踏万水千山,穿风霜雨雪,历寒来暑往,守一盏孤灯。天下医书,利益天下,当天下共修之。寿国以寿万民,寿万民以寿国,即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天下医书,利益天下,当天下共修,世代永新。《本草纲目》被誉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李时珍是在守正创新,今天的我们也是在守正创新,我们守得"正"就是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们守住这个"正",然后再开出每一代的"新",就能看着中国越来越好。
5.《论语》
一部《论语》千古流传,一位老师,万世师表,中国人的仁德智慧,两千年的风骨性格都蕴藏在这位老师和他学生的对话里。
《论语》现存二十篇,接近一万六千字,"论"就是指编纂,"语"是指谈、说,也就是跟别人在讨论、应答时候说的话。按班固的说法《论语》就是把孔子还有他弟子所说的话记载下来,然后编纂起来的意思。
《论语》最核心的思想就是"仁"。
——当今天下,诸侯争霸,礼坏乐崩,世人多争名逐利,夫子求什么?
——人人学为君子,实现天下归仁,以求天下大同。如何学为君子?
——君子,当以大道为志向,以德行为根基,以仁爱为依托,以六艺为修养,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
——夫子,何为仁?爱人,孝悌,忠恕,博施济众。
——何为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夫子,我们四处碰壁,是不是,您对天下大道的要求太高了?
——为了让别人接受,而降低自己的追求,恐怕,也走不远呀。
——不被接受却依然坚守,才是真正的君子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洙泗之间,杏坛之上,讲习不辍,弦歌不辍。
6.《孙子兵法》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诸子百家中专门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兵家诞生了许多著名的军事将领,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在兵家中有两位“孙子”。
——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十三篇”见于吴王阖闾。春秋时期见吴王阖闾的“孙子”,名曰孙武。孙武即死,后百余岁有孙膑。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孙武过世后百余年,战国时期,齐国将军田忌向齐威王引荐的另一位“孙子”,名曰孙膑。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会做出最肯定的回答。历经两千多年时光流转,《孙子兵法》依旧闪耀着智慧的光辉,它不仅被誉为“兵学圣典”更是将“重战”“慎战”思想融入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维护和平的文化基因中。《孙子兵法》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兵书,被称为“百代谈兵之祖”。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孙子兵法》的版本约六千字,分十三篇,它奠定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基本框架,也开创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先河。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句话是《孙子兵法》的第一句话,讲的是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决定着军队和民众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所以在战争决策的问题上不能不慎重地考察。这一句话道出了《孙子兵法》中重视战争、慎重对待战争、安国全军这一类的核心思想。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攻篇》历代的军事家对《孙子兵法》推崇之至,奉为“兵家圣典”。唐太宗曾经叹服说: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诸葛亮也评价说: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古代众多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这种战例,大体都是活用或者暗合了《孙子兵法》的这些思想。
《孙子兵法》有很深邃的哲学思想。例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体现要全面地考虑问题。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讲出变化才是永恒的道理。
相传春秋末年,《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因为帮助吴王阖闾赢得了柏举之战之后,归隐到了吴国地一个小山村里,他在这里带领村民修习武备,操练兵法,于乱世中护佑着一方的安宁。这个时候他已经用回了自己原先的田姓,被村民称为田夫子。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意思是:连年累月地打仗,还能利国利民,天下压根就没有这样的事。战争是获取和平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止戈为武,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兵法之道,首在仁本。
后世齐威王派大夫集成历代司马兵法,把大司马田穰苴的兵法也附在了里面,故定名《司马穰苴兵法》,后世也称《司马法》。兵者,虽为凶事,但兵法之道,应遵仁道。城郭可聚八方黎民,可藏天下财货,可贸四方风物,可屯军士兵甲,仓廪粮满,为富国之大要。甲必称坚,盾必称固,茅必称利。
柏举之战,一改此前战争约日定期,一战即见胜负的传统模式,连续作战,运动歼敌,出奇制胜。体现了上兵伐谋、避实击虚等兵法谋略。柏举之战,以少胜多,是一次革命性的飞跃,它成为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经过这样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吴楚之间近百年的战事基本平息。
非得不用,非危不战。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7.《楚辞》
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能探索宇宙百亿光年外的微弱信号。中国天眼就是求索的眼睛,中国人探索宇宙的路依然漫漫修远。
——白天光明,夜晚黑暗,是谁在安排这一切?明明暗暗,惟时何为。——《楚辞·天问》青天那么高,谁能度量它?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楚辞·天问》
在奔涌不息的中华千年文脉中,《楚辞》从上古走来,构筑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天问》作为《楚辞》中仅次于《离骚》的第二大的长篇,它全诗有三百七十多句,一百七十多个问题,问天、问地、问人,天就是宇宙天际,地就是大地万物,人就是人类社会。屈原大胆探索的求知精神都蕴含在了这一个一个的追问当中,气势磅礴,发人深思。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渔父》——独立的精神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楚辞·涉江》——永恒的价值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楚辞·离骚》——悲悯的情怀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矢志不移的家国情怀
楚辞可以理解为楚人之歌,西汉刘向将屈原、宋玉等人作品题为《楚辞》,这个名词就逐渐变成了以屈原骚体作品为核心的一个专门称号。
《楚辞》大多数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用充满浪漫主义的风格来咏物叙事,而且强调民生关怀和个人修养,《楚辞》中除了像《离骚》、《天问》这些名篇,其实还有充满浪漫传奇色彩的《九歌》十一篇,还有像包括《橘颂》、《思美人》等在内的《九章》的九篇,也有宋玉的名作《九辩》。
《九辩》开篇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所以后人称宋玉为“千古悲秋之祖”。鲁迅评价楚辞: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鲁迅《汉文学史纲要》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楚辞·橘颂》(皇天后土,孕育嘉美之树,橘树生来就适应这一方水土,禀受天命不离故土,永世生在南方的楚国,你扎根深厚,难以迁移,志向是那么地专一。)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楚辞·天问》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楚辞·天问》
秭归:中国的诗歌之乡,也是中国的脐橙之乡。《橘颂》是我国最早的一首咏物诗,开创了咏物言志的诗歌的先河。《离骚》是屈原作品的灵魂诗篇,全篇三百七十多句,近两千五百字,这篇诗歌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上半部分:屈原自叙生平;第二部分:求教先贤,去寻找自己理想的对象;
尾声部分:发出了他的呼唤。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楚辞·离骚》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楚辞·离骚》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楚辞·离骚》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楚辞·渔父》我把诗写在竹简上,他们把诗写在宇宙中。路曼曼(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8.《徐霞客游记》中国近代地理学奠基之作——《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纠正了世人误解岷江为长江源头的说法,而且更正长江的正源为金沙江。
朝碧海而暮苍梧。
我们现在所读到的六十几万字,实际上是分作两个板块,这是跟徐霞客一生的人生轨迹相联系的。第一个板块,就是他在青壮年时期二十多年的时间当中问奇于名山大川过程当中撰写的,一共是七七篇,占整部《徐霞客游记》的大约四分之一;第二个板块是徐霞客晚年的“万里遐征”,共二十二篇,占整部《徐霞客游记》的大约四分之三,西南“万里遐征”就是以一种扫描的方式对他所到各地的地质地貌、风俗人情等等进行了详细的、丰富的而且是准确的描述和记载,尤其是徐霞客对中国南方、西南地区广大的岩溶地貌的这种考察和记述,比欧洲早了一百三十多年。
西南“万里遐征”让徐霞客攀上了他一生事业的高峰,也攀上了当时地理学的顶峰。父爱如山,让我朝碧海而暮苍梧;母爱如河,让我行万里路而心中有根。旅山水风景,游华夏九州。2011年后把每年的五月十九日定为中国旅游日。
三江源不仅仅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也是我们整个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徐霞客游记》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游记体地理学巨著,记录了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对各地地理地貌、风士人情、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考察见闻,堪称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之作。
《徐霞客游记》开启了以实地考察为主的研究方式,书中体现了求索思想、绿色生态理念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是一部跨越文学与科学的经典著作。徐霞客曾说:此身乃山川之身也,他提出了人和自然需要和谐共处的这种观念,和我们今天生态文明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相符的。
这三百多年来,一代一代的学者们勘测大地、丈量山河,研究的工具和手段日新月异,但是不变的是我们中国学人求实探索的精神和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我们应该在新的时代守护我们的绿水青山,描绘更壮丽的山河。高山如父,江河如母,祖国的山河哺育着中华文明连绵不绝,让我们知道中国人的根在何处,中华文明源起何方。
9.《道德经》
郭店楚简《道德经》是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时代最早、文字最原始的老子著作,足以证明老子的《道德经》就是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东方智慧。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道德经》是关于理性的学说。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提出在公元前800至前2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在“轴心时代”时期,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思想家,古希腊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而中国出现了老子和孔子。
《道德经》全文五千多字,言简而意义深长,质朴而充满哲理,玄妙而顺理成章。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万事万物遵循着怎样的法则?人应该怎样存在于天地之间? 亘古以来,东西方先哲们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着关于万物本原和存在的奥秘。而在两千多年前的函谷关,中国哲学鼻祖老子浓缩了自己一生关于宇宙、社会、人生的思考,以五千余言道德之意给出了极富东方智慧的解答。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何为道? 道可道,非常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它听不见,也看不见,却永不休止,生生不息,为天地万物的根源,没有人知道它的名字,我勉强为它命名叫作“道”。如何才能感知道的存在?
道无处不在,万物由它生成,依赖它成长,我们生于道之中,从无中可以观照道的奥妙,从有种可以观照道的端倪。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上善若水,泽被万物。老子悟道的深刻哲理和人生智慧涵养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为中华民族融汇了如水一般的性格底色,也为中华儿女乃至全人类打开了一扇思考宇宙万物追寻幸福生活的大门,老子超凡无穷的智慧已然化作中华文化丰沃的土壤,涵养后世,利益众生。
10.《周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
敬天,爱人,这是先贤留下的大道。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一部典籍,历经三位先贤,跨越三个时代。相传,上古伏羲,留天地之象;中古文王,演《易经》之道;近古孔子及弟子后学,注《易经》而成《易传》,经传合一,终成《周易》。
古圣先贤,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在物换星移之间寻找乾坤变化、万物始终的规律,推天道以明人事,一部《周易》囊括宇宙,以哲理性的总结和思考揭示先民对自然、社会、人事同一和谐的独特认知,启迪涵盖万有的深邃东方智慧。
韦编三绝:记载于《史记》——孔子晚而喜易,序、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韦”就是用牛皮做的绳子。指孔子看书看的时间多了,次数多了。
《易传》的出现促使《周易》占筮之书转为义理之学,从趋向巫术、占卜功用转向探讨伦理教化功能。《易传》它实际上代表先秦时代,中国人哲学思维的最高境界,它站在人文的角度上对此前的《易经》进行了一种创造性的、提升性的转化。
《周易》:元典。
天之运行,四时交替,昼夜更迭,岁岁年年无有止息、无有差错,君子当效法天道之健,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即地势顺,君子应该效法坤地之厚德,容载万物。
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天就是君子的表率,运转不息,刚健有为。
北宋思想家张载和周敦颐、邵雍、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他们以《周易》的思想作为依托建立起了理学的哲学体系,并且从中引申出一套经世之学,培养了一批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才。
11.《传习录》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上·徐爱录》知行合一。——《传习录》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论语·子路》
《论语》说:言之必可行也。《传习录》说:知行合一。先贤典籍如同源头活水;后世典籍如同百川奔流,共同汇入中华文明的长河,奔涌千年,从未断流。
提起王阳明,我们眼前可能会浮现出一个吟诵着“吾心自有光明月”的消瘦身影,穿越近五百年的时光,“阳明学”历经跌宕起伏,仍散发着睿智的光辉。他的思想学说、处世之道都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基因的一部分。
《传习录》的书名其实是取自于《论语》里曾参那句“传不习乎”,“传”是老师教授的学业,还包括事件处理的方式、行为、态度;“习”是实践、行动。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老师所传递给我们的东西,我们有没有时时地去实践、去运用。用“传习”作为书名,我们就可以知道弟子们是想把阳明先生的思想记录下来,不断地将它运用于实践。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礼记·中庸》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陆九渊集》人心至灵,此理至明。——《陆九渊集》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传习录上·徐爱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知促行,以形成知。阳明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自主意识、肯定自我价值,成为对时代有用的人。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将“知行合一”的思想应用于实践,学史力行,行胜于言。不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都应该铭记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唯有如此,才能学以致用,实干兴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典籍为媒,致敬指引我们前行的思想之光
急寻:《典籍里的中国》所涉典籍,除了中华书局,还有哪家出版社出齐?
打开典籍,对话先贤 | 经典影视推荐
中国古典文学里的50条经典语录,蕴含人生大智慧
古代汉语常用字1086(8)
中华元典齐鲁知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