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者反馈:用aTimeLogger2 践行柳比歇夫时间记录的手记?(2)

很早之前,收到过@诸喜 的投稿:读者反馈:用 aTimeLogger2 践行柳比歇夫时间记录的手记 ,大家的反应很热烈,有非常多的读者问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前段时间能收到他的第二篇反馈。




作者:@诸喜


关于aTimeLogger2的使用,我汇总了一些提出的问题,主要围绕着3个方面:

1
如何保证时间记录的精确度?


回答:时间记录无需苛责说一定要精准到秒,记录时间是为了掌握时间的分布情况


1)找出时间黑洞,比方说一天内,我漫无目的上网的时间占到多少?

2)找出需要关注的时间,比方说一天内,我读书的时间占到多少?

2
如何进行有效的活动分类?


回答:我个人的经验是,活动的分类不宜过多,过细。时间记录法是为我们所用的工具,不要变成为了记录而记录,否则不但没有发挥作用,简化生活,反而成了负担。

3
如何应对交叉的活动?(比方说在吃饭的时候,同时想要追下美剧,读会儿书之类的)


回答:我觉得关于吃饭这件事情,可以从3个方面来说:

1)从健康角度,吃饭不宜过快,所以时间记录可以提醒我们充分享受每日用餐时光,尽量保证15分钟以上。

2)从时间利用率角度,如果一餐超过30分钟以上,则要考虑如何有效缩短用餐时间。

3)如果想要分神在用餐同时追会儿美剧或是读会儿书,我还是觉得应该控制

30分钟以内,因为分神时的效率毕竟有限,应当有所分析并合理控制。

我想如果大家有坚持记录时间,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慢慢体会到,APP本身并没有什么魔力,可以敦促行为,起到节约时间,提高利用率的果效。

但是通过APP提供的饼状数据图,我们可以进行有意识的分析,做出积极有效的调整

如果往深里探究,往底下挖掘,所有的问题都会导向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时间管理?

如果我们有明确的记录时间的目的,就会有所侧重。APP是工具,是实现我们价值的手段和向导。其实包括所有方法论在内的知识都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为我们服务,所以要学以致用,除了强化知识的输入外,要更加把知识的输出视觉化,不要本末倒置,变成为了学习知识而学习知识。

关于这个方面,我有一点自己的体会。

在最初的时候,VeryCD还非常好用的时候,我买了好几个移动硬盘,下载了数计万计的电子书,每天听到迅雷''的一声响,就仿佛此书已读过般的激动无比。

几年过去了,移动硬盘攒了不少,我依旧还是我,万般希冀的成长无从谈起。我才恍然大悟,那种异常美好的感觉不过只是错觉而已。即使我坐拥书海,这些书也不是我的,跟我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读了多少才真算我的

之后,我开始了漫长的培养自己潜下心来看书的过程。只要行动就一定会有所收获。看了一些书,长了一些知识,又开始沾沾自喜起来,想要表达,却发现不是词穷,就是词不达意。我在困惑了好久之后才渐渐有了更加准确与深入的体会:即使我博览群书,也并不代表我就真正拥有了这些书籍,实践应用了书里面的知识在实际的生活与工作中,真正活出来的那部分才算我的。

鉴于我关于读书认识的三个层次,我想说的是,任何一种习惯的养成都绝非易事,需要小心翼翼地呵护培养,通过漫长的有意识的练习,记录,分析,调整,才能不断茁壮并且稳定成长。

如果我们还处在每天上网,追剧,聚餐,闲聊,漫无目的,无所事事的生活状态中,那么一下子想要一天一本书的雄心壮志就不太合适,我们需要从每天读书2030分钟开始,培养习惯,在最初状态,它很脆弱,需要我们运用心智通过各种技巧和方法锤炼恒心,并且坚持到稳定的状态。

通过阅读量的积累程度,当单纯的阅读已经不能够再满足我们的时候,我们就会面对一次飞跃,可以开始加大力度挑战自己,比方说试着用费曼技法提高学习效率:“把读过的段落用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就好像你正在教导一位新接触这个概念的学生一样,当你这样做的时候, 你会更清楚地意识到关于这个概念你理解了多少, 以及是否还存在理解不清的地方。如果有哪些地方感觉卡壳了,就说明还没有吃透,可以进行针对这个方面的主题阅读,直到你领会得足够顺畅, 顺畅到可以在纸上解释这个部分为止”,并且坚持到稳定的状态。

每一次的质变飞跃都会伴随着恐惧的不适感,这种焦虑是一种疗愈力量,每一次的疼痛都充满了无尽成长的潜能。

最后我想分享一下持续书写对我的影响。


关于如何写作,我只看过一本书《再活一次》纳塔莉·戈德堡著。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我去哪里都会把这本书带在身边,哪怕没有时间读上只字片语,只是看下封面,都会带给我平和的力量感。韩良忆的翻译,浅显易懂却深意满载,窥见其运用文字功底的深厚臻熟。

纳塔莉要你坐下来打开本子就写。在纸上快速奔跑,不要回头看。不要字斟句酌,写错字不打紧,一边写一边哭也不要停,让笔快速地在纸上滑过。在写的过程中,要说的、要想的会慢慢清楚,写作的主题才会渐渐展现。不要回头修改,只要继续向前,把空白的页面填满。

这个方法对我很管用。

我反复絮叨我是从20142月开始写上传日记的。
3
分钟热度过去之后,进入痛苦期,觉得每天的生活一模一样,要写出不同的花样还真是负担。有的时候连着好几天就写一句话今天我在加班。实在憋不出来的时候,我就摘录所看之书的精彩段落以资鼓励。

再后面一点,我就对屏幕写,“今天没有什么内容好写的,感觉每天的生活都一样,并无新意。发现这句话其实还不算赖。就接着转圈地问自己为什么无新意?你想要的新意是什么?之前并不清楚这有什么意义?但是我想可能就是这么一点一点,我开始揭开了隐藏在潜意识里面那层面纱,打开了一个真实面对自己的窗口。

我真的坚持住了,这其实是我没有想到的。就是这份坚持,让笃定了一个信念:我坚持住了每天按时书写,那么任何事情我都可以坚持住。这也就是我想要不停表达的,最初开始的时候,不要操之过急,起步要小,要稳,一旦坚持住了,那扇大门就打开了,会升腾出一股隐形的力量敦促着我们继续前行,我想这也100天行动意义的所在。

到再后来,我发现我离不开它了,每天都需要一点时间整理自己,重新认识一遍自己。

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把一些不经意散落各处的想法和记忆组织起来,形成完整、连贯的表达,因为语言本身具有高度的机构性,记录的这些语句会促使我们思考其间存在的因果关系,有助于分析和理解事件,并发现其中的意义。

现在每当遇到问题,我会反射性性想要把它们写出来,问题视觉化之后会变的更具针对性。之后,我会无意中的,或看到,或听到,或被推荐到,可能是一篇文章,或是一本书,恰好对症此刻我所面临的问题。不知道这么神奇的经历说出来,大家会不会相信。

现在是信息时代,每个人都拥有话语权,请让写作成为我们的利器。


这是这段时间读书写字的一点体会,并不成熟,也一定还不准确,甚至错误百出,写出来跟大家探讨,渴望不断成长。谢谢您的阅读。


100天行动读者反馈


@Shufanger


老师好!从大一开始关注您的公众号已经有一年时间了,自己的生活和心理状态都在一天天得变得更好。刚接触的时候,被您的各种观点惊艳到了,比如怎样阅读,怎样处理自己与时间的关系,怎样坚持写作,什么才是学英语的正确方式,怎样从零开始学跑步等等。


这些都是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的事,可是却都非常非常实用,我发现生活中几乎百分之九十的麻烦都可以用您分享的知识去解决。虽然生活还是充满了不确定性,自我完善是一项终身事业,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学的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

但是就像您说的,一百天培养一个习惯,慢慢的就会变成本能,我会努力的,希望到时候也能自豪的向您分享我的百日行动。目前的计划是学演讲和控制零食。感谢在生命中遇到了您!


@zhanghaiyan一片港港的强


贵在坚持。早上一小时走跑,中午15分钟散步,晚上40分钟瑜伽,之初是一种痛苦的坚持。3个月之后呢!是一种每天迫切的渴望,享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者反馈:用 aTimeLogger2 践行柳比歇夫时间记录的手记
上班后我是如何使用这些app的?
有没有能记录我一天在每件事上花了多少时间的App?
读者投稿:@德尔塔--一个表搞定年度个人管理
挽救时间黑洞的10件小事
爱书人 书人爱 人爱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