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阿毗达摩讲要》第25讲离心路(05)

六、追溯过去世的方法


如何辨识过去世?禅修者必须以名色限定智作为修行缘起的基础。 根据佛陀的教法,辨识缘起属于七清净当中的“度疑清净”,或十六观智中的“缘摄受智”。缘摄受智即把握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的因果关系。 当禅修者能够辨识过去因和现在果、 现在因和未来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后,对业果法则、因果关系、 三世轮回已经不会怀疑了,所以又称 “度疑清净” 。成就度疑清净之前,还必须以见清净为基础。

什么是“见清净” (di??hi visuddhi)?《摄阿毗达摩义论》(Abhidhammatthasa? gaha)中说:

Lakkha? a rasa paccupa??hà na pada??hà navasena nà mar? papariggaho di??hivisuddhi nà ma.?

“依相、味、现起、足处把握名色,名为见清净。”

禅修者有能力通过特相、作用、现起和近因来辨识究竟名色法的观智,称为“名色限定智”。由于禅修者见到的只是究竟名色法,他不会再执著于实有人、众生、男人、女人等,从而暂时镇伏了邪见,所以名色差别智也称为见清净。因为先需见到究竟名色法,才有可能去查找名色法之因,所以, 只有在见清净的基础上才能培育度疑清净,或者说只有在名色限定智的基础上才能培育缘摄受智。

佛陀的教法不是无因论,而是有因论——有因有缘世间生起。所以,禅修者有能力辨识究竟色法和究竟名法之后,还应尝试查找它们的因。 应当如何了知生命之因、了知名色法之因?可以通过缘起法则来查找、辨识。

当一位修到名色限定智的禅修者透彻地辨识了六门的色法和名法后,业处老师会指导他尝试造一些善业,并且在造善业之前或之后发愿。

例如禅修者在佛像面前发愿:“愿我来世投生为天人! ”根据业处老师的教导, 禅修者在发愿的同时, 观照当时的名色法,辨识六门的色法和名法。由于发愿投生为天人时执著天人的生命,喜欢天人的生命,所以生起的是悦俱贪根心。因为此禅修者已拥有名色限定智,邪见一般不会生起,所以是悦俱邪见不相应贪根心,有 19 个名法。

然后,他拿袈裟去供养僧团,做布施善业。根据业处老师的指示,他应观照供养袈裟时生起的是什么心,他辨识到的是悦俱智相应心,这是殊胜的三因善心,有 34 个名法。

他为布施感到满意,然后一边前往禅坐的地方,一边不断地辨识自身的名色法。 来到禅坐的地方坐下后,他先复习根本业处,例如入出息念,依次进入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由于第四禅产生的智慧之光是很明亮、晃耀且不动的,他从第四禅出定后, 借助强有力的智慧之光来辨识一到两遍内在、外在的色法和名法。

辨识外在的名色法是很重要的,因为辨识过去的名色法和辨识外在的名色法很相似。假如一名禅修者不能辨识外在的名色法,则在辨识过去的名色法时将遇到很大的困难。

此后,他决意往前逆推,借助智慧之光辨识他刚刚坐下时的那一堆名色法, 就像辨识外在的名色法一样。 若他可以成功地把心往前逆推, 证明他将有能力辨识过去。然后他依此逆观的方法, 不断地往前辨识名法、色法,辨识他前往禅坐处时的名色法……辨识布施袈裟时生起的悦俱智相应心,发愿时生起的悦俱邪见不相应贪根心,以及当时的名色法。

能够如此辨识最近的过去名色法之后,他再往更远的过去逆推,推到当天上午用餐、起床……昨天晚上睡觉、下午禅修、中午用餐、上午禅修……用名法、色法的方法往前逆推,如此一天、两天、三天、四天,一个月前、两个月前、三个月前、四个月前,一年前、两年前、三年前、四年前,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不断地辨识过去的名法、色法。这时他见到的只是究竟名色法而已。

当他见到自己小时候的名色法,再把观智导向进入母胎时,即今生最初的那一刹那。这一刹那在名法上叫做结生心(pa?isandhi citta),在色法上叫做 kalala。《清净之道》说人类最初生起的 kalala 就像用一根最微细的羊毫所沾起的奶酪那么大的一个小丁点,也就是所谓的“受精卵”。他应辨识今生的结生心到底有多少种名法,属于哪一种心,然后再辨识今生结生时有 30 种色法,即:身十法聚、性根十法聚和心处十法聚。他应辨识色聚里的究竟色法,而不是只看到色聚而已。

若他能够辨识今生结生时的名色法,为了寻找结生之因,他应进一步往前逆推到过去世。

这时, 有些禅修者可能会遇到一些障碍,那多数是由于定力不足的原因,导致无法辨识到过去世。例如有位缅甸的长老,他完成了名色限定智的课程, 但是精进了一年多都没办法突破过去世。我有几次问他:“尊者,您现在见到过去世了吗?”他说:“还不行。”“为什么?”“定力不足。”由于定力不足,他仍然无法突破前世。

然而,若禅修者拥有强有力的定力,见到过去世的名色法将是轻而易举的事,甚至在一座当中就能达成。 对于不同的禅修者, 所见到的过去世的影像也不同。有些禅修者看到前世是一个老人躺在那里,这种情况可能是他前世临终时的影像。 但大多数禅修者所看到的前世是某些影像, 这是前世临死心路的所缘,它们是业、业相或趣相三者之一。

从缅甸帕奥禅林的很多禅修者查到前一世的经验来说,今世投生为人之因很大部分是由于过去世布施的善业成熟,例如有些人看到的影像是拿着汤匙把饭放到比库的钵里。但只是通过这些影像还不足以知道过去具体造的是什么业,他应该进一步检查这些影像是不是真的。 为什么要检查呢?因为临死时很多业会争着成熟,但最终成熟并使他投生的业只有一种,所以有的人会看到很多影像,这些影像有的是由令生业呈现的,但有的却不是。

当他看到影像后,接着需要查当时识知这个影像的名法。例如禅修者辨识过去世并看到一个人正在布施。只是看到布施的影像并不等于已经找到了原因,但由于他有能力辨识究竟名法和色法,所以应该把观智投入到取这个布施影像为所缘的那一堆名色法。

他需要检查这个布施影像是否呈现为临死心路的所缘,当时生起的是哪一种心。如果成功,他可以再根据临死心路的名法, 去追查造业时的名法, 因为临终时成熟的业与他过去所造作的业是有联系的。

假如他前一世是在 85 岁去世,他所看到的影像不一定是一位 85 岁的老人在布施,而可能是一位年轻人在布施。于是,他应追查这个布施的影像 (业) 是在什么时候造下的。他用辨识名色的方法往前逆推,查看和临死心路相应的名法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临死心路的名法和造业时的名法是一样的。因为临死心路只是作为某一种业成熟的管道,它被人体验为犹如重新造作一般, 所以临死心路的体验必定是他以前曾经体验过的。

确定布施的影像是其前生临死心路的所缘后,他应尝试辨识这种布施善业是在什么时候造下的。 例如他查到是在大约 30 岁时造下的(观智往往不能确切地知道具体的年龄,只能依所见到的影像推断大致的年龄) ,则可知道他在大概30 岁时所造下的布施善业在其临死时成熟,从而使他今生投生为人。接着再辨识布施时的名法是多少、色法是多少,然后再检查做布施时的名法和临终看到的布施影像时所生起的名法是否相应,再检查临死心路的名法和今生的结生心是否相应。 如何相应呢?就像我们回忆昨天或前几天的事情一样,现在的心与前几天的心是有连结的,不会说现在的心和几天前做了什么都联系不上。 心与心之间在时间上会有连贯性,同样地,今生和前一世也有一种连结, 不会是完全不相干的两回事,这称为相续流。

他在过去造业的时候,例如用莲花供佛,生起的是悦俱智相应心,那时的影像是用莲花供佛。如果这种业在他临终时成熟,他的临死速行心也必定是悦俱智相应心,所呈现的影像也是以莲花供佛。正是因为临死心路的名法和过去造业时的名法是有联系的,所以我们才可以透过这种相应关系来追查前世造了什么样的业。

例如他是以供佛或供僧的业而投生, 当他见到临死心路的影像后,即可以依据当时的名色法来辨识,透过辨识名法而知道造业时生起的是什么心,透过辨识色法而知道过去是男的还是女的。有时候虽然可以看到过去世的影像,但并不能清楚地知道当时是男人还是女人,因为他看到的只是一堆名色法。然而,他可以通过辨识名色法来判断:如果找到男性根,证明他前世是男人;如果找到女性根, 则证明前世是女人。只要他把心放在过去世的名法上,将会发现:如果是天人,几乎都是快乐的, 少有忧苦、恐惧; 如果是人,则是忧苦多,快乐少。 所以,如果他看到前一世生起的几乎都是快乐、殊胜、明亮的心,而且当时的色法也异常明亮,这就有可能是天人。如果他看到既有苦、忧,又有乐,而且色法也不是很殊胜,这可能就是人。如果他看到的色法低劣,名法又是痛苦、忧愁多,这很可能是恶趣众生。如果他看到一片黑暗,或者异常低劣的色法,这也很可能是恶趣众生。

他可以通过辨识过去的究竟色法, 来分析自己的过去世属于哪一趣众生,再分析是什么业使他今生投生为人。当他见到过去所造的业时,应该分析造业时的名法,那时,他将有能力辨识到使他投生为人的是哪一类善心。因为影像即所缘,所缘即是心认知的对象,所以,要查这个所缘是被什么心认知,就应当去查造业时的名法。 由于善业, 今世才能投生为人,善业的名法很可能是 34 个或者 33 个,34 个是悦俱智相应心, 33 个则是捨俱智相应心,能够修到缘起的人,大多数都是三因结生。

尽管今生的五蕴和上一世的完全不同,我们不能记得前一生的详细情形,但是通过这种观智来贯穿过去生和今生的因果关系时,我们仍然能看到前世的某些影像,然后通过这些影像去辨识过去世的名色法,找到过去世造了什么样的业,使我们今世投生为人。

接着, 他需要辨识使他投生为人的很可能是他过去曾经发过一些和他今世投生结果有关的愿。他需要去查找是不是过去生贪著人的生命,例如喜欢人的生活,喜欢人的生命状态。 如果是出家人,他应尝试去查找是不是过去曾经发过想要出家、想要成为比库,或者想要过修行生活的愿。他很可能会发现,在他做善业前、正在做时或者完成后,或者过去某一生中有强烈的愿望,希望他未来世能够投生为出家人。如果投生为天人,他应查找是不是倾向于过天人的生活等。这些不善业成熟而使他堕落到恶趣。 过去世曾经投生为猪的人也许会问:“我不可能希望投生为一头猪,为什么还会变成一头猪呢?”因为造不善业的时候,生起的是贪瞋痴的心,是贪瞋痴烦恼围绕着不善业,所以才投生到恶趣。

找到了当初发愿时的名法, 这些名法多数是不善的贪根心。 他应辨识在这些发愿投生为比库的名法中: 错知有 “比库”的真实存在, 这是“无明” ;贪爱比库的生活, 这是“爱” ;执著比库的生命,这是“取” 。由于无明、爱、取这三种烦恼作为其心的倾向,这种心的倾向成为支助他造善业的烦恼。有了烦恼和业,就能导致果报的成熟。

通过这种业果关系,我们可以查找自己的过去世,而这种业果关系的关键环节就在于死与结生阶段。 通过缘起的方法来辨识过去世,必须见到前一世临死时生起的是什么影像, 见到之后, 分析其时的名色法,再查找业, 并查找围绕着此业的无明、爱、取这三种烦恼。

有位禅修者准备修缘起时, 正在查找她的过去世,结果发现前一世临终时出现的影像是一个女人在供养比库。 她尝试检查这个女人的影像是不是她的过去生,结果查来查去都无法找到因果的连结。就好像你把心投入到别人的有分心里,由于心相续流不同,总是无法查知别人昨天在做什么,和今天完全没有关系。 这样努力了大概一周时间,还是没有结果,于是按照业处老师的指示, 她去查那个影像,发现当那位女人在供养的时候,旁边有一条狗,她尝试辨识那条狗如果是动物,他会发现之所以投生为动物,必定是造了不善业。不善业往往夹杂着贪瞋痴,因为贪瞋痴围绕着不善业,的有分心,结果心流一下子接续上了, 原来她的前世是一条狗。 但是狗为什么能够投生为人呢?她发现那条狗当时看到女人在供僧,感到很欢喜,并且简单地想:“如果我是人就好了,不仅自己有吃的,还可以给别人。”就这样,认为做人很好,这是无明、爱、取,是导致它今生投生为人的烦恼;又由于过去的某一种善业在这条狗临终时成熟, 使它今生投生为人。 当然, 今生她能够修到缘起,是由于她在过去几世前也曾经是禅修者,但是由于某种不善业成熟而使她上一世投生为狗。

根据 “业生起果报,果报由业生;由业而再有,如此世间转” (Vm.688)的法则,通过查找过去世的烦恼和业,来了知今生果报之因。这是修行缘起的原则。


明天我们继续分享《阿毗达摩讲要》



佛说:我一直在关注你、保佑你,

用一切你知道或不知道的方式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不放逸是不死道,放逸是死路
慧学
十二缘起法的南传上座部的解释
但无论是心法,还是色法,它们都是缘起性空 所谓缘起是说有因(原因
为何心理学家告诫永远别在晚上做决定?
五灯会元(5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