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家大全:脾胃论、用药法、精辟名言大汇总(短小精悍)
userphoto

2024.03.06 内蒙古

关注

医家脾胃论《汇编》

1、许学士说:“补肾不如补脾。”

2、《伤寒来苏集》说:“脾为五脏之母。”

3、《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4、刘完素(刘河间)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土。”

5、李东垣说:内伤脾胃,乃伤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

6、喻昌说:“以理大剂运转脾阳,胸中大气因之得升举。”

7、经曰:“安谷则昌,绝谷则亡。。。胃气已败,百药难施。”

8、李东垣指出:“元气是决定健康的关键。”“而脾胃是决定元气虚实的关键。”

他在“脾胃论”中云:“真气,又名元气,乃先生身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

9、李东垣说:“内伤病的形成是体内气不足的结果,气不足又是脾胃不损伤的结果。”

“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诸病则生也。”

10、李东垣说:“脾胃一病,在上波及于肺,在下波及于下焦之肾,肺及脾胃虚,肾之脾胃虚。”叫土不生金,故创制升阳益胃汤。

11、脾气不足,神疲嗜睡。少气懒言,脾失运健,水湿不化,流注肠中,则大便溏薄,或先干后溏。脾失运健,水湿内生则困脾,故形成腹胀。脾胃相表里,脾气不足,胃气亦弱,腐熟功能失职,故纳呆食少。脾虚日久,营血内虚,而气血两虚。脾虚气血不足,肌肤失气血之濡养温照,则形体消瘦。面色萎黄。

12、吴崑说:“夫面色萎白,则望之而知其气虚矣,语言轻微,则闻之而知其气虚矣,脉来虚弱则切之而知其气虚矣。”

13、吴崑说:脾胃者土也,土为万物之母,诸脏百骸皆受气于脾胃而后能强。脾胃一亏,则众体皆无以受气,日渐赢弱矣,故治杂症者,宜以脾胃为主。

14、黄文东说:“脾胃乃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久病体质虚弱,如治疗不当,容易积虚成损,所以必须时时注意,照顾脾胃,且忌妄施苦寒克伐,或进大剂腻补。”

15、皇甫谧说:“若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若阴阳俱有余,俱不足,则有热有寒。若饮食不下,阻塞不通,邪在胃腕。邪在上腕,则抑而下之;邪在下腕,则散而去之。”

16、《内经》认为:“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脾生肉,肉生肺。”“脾胃虚损,不能滋养肺气,叫做土不生金。”心肾虚衰,肾水不能上升,或心火不能下降,势必引起气血失调。因阳气不足,故脉微;阴血不足,故脉细。气血虚衰,精神萎靡不振,故但欲寐。

17、医籍曰:“饥不能食嘈杂,为痰内阻。多食易饥,形肉反瘦,为胃火内炽中消。能食善胀,为胃强脾弱。”

18、医籍曰:赵绍琴用升降散,符合病机,无伤正之弊。若病情危重,身体虚弱,若邪实为主,不可攻伐太过,免伤正气,与病无益,不可速决,只宜缓图。不可因虚(正虚)而纯用补剂。否则,瘀痰胶结更甚。

19、健脾祛湿法,脾主运化水湿,故曰:治湿必健脾,治湿不健脾,非其治也,方寓四君子汤(去人参)平胃散、二陈汤于一方,亦循此意(藿香正气散)。

20、医籍曰:脾阴虚(胃阴虚)主证口干唇燥,不思饮食,大便燥结,舌干少津,甚则干呕,呃逆,脉细数。由于脾胃虚,饮食衰少,不能化生精微,阴液来源渐竭,或虚火扰动,灼伤脾胃之阴故见口干唇燥,不思饮食,大便燥结,脉细数等。虚劳后期,且见舌干少津,干呕呃逆,乃是阴液枯凅,胃气垂绝的危侯。脾为湿土,恶湿而喜燥,胃为燥土,恶燥而喜润;脾气以升为顺,胃气为降为顺;两则相辅相成。

医家用药法《汇编》

1、汪昂说:“以颠顶之上,惟风药可到也”。

2、润燥必以甘(甘味药),甘以润之,破结必以苦,苦以泻之。

3、唐容川说:“脏腑各有主气各有经脉,业医不知脏腑,则病原莫辨,用药无方”。

4、古人云: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说。其实丹参一药,祛瘀甚佳,养血作用较为薄弱。

5、疾病与用药:病轻药亦轻,病重药亦重,病轻药重,反伤正气;病重药轻贻误时机;例红花欲养血时,用量宜小,红花欲破血时,用量宜大;

6、若屡用清热药,而热不退,王冰说:“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当改用滋阴壮水之法。阴复则热自退。

7、治血虚发热,切记用散表清热之剂。血虚发热以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为辨证要点。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虚热自除。

8、医言:“一分发热,一分邪在”应以祛邪为主,但必须考虑“热伤阴”的可能,在病邪处于劣势时,(次要地位时)要及时养阴。

9、用寒凉药清热为主,治疗热病。加用热药,只是为了消除寒热的格拒现象,不是以热制热。故用量宜轻宜少,若用量主次不分,便有失“反左”原意。

10、原气素弱之人,药虽外行气从中妥,轻者半出不出留连为困,重者亦随元气缩入,发热无休。。。所以虚弱之体,必用人参三五七分,入表药中以助元气,以为驱邪之主,使邪气 得药,一涌而出,全非补养之意也。

11、“病在上,治法宜缓。”如止咳润肺药,凡性味有偏,多用蜜炙法。以达性味薄,而缓的要求。如病在胸膈时,治宜甘缓之。缓则治其本,法本须渐,由期量变而达质变。

12、心为阳中之阳,可用大苦大寒,以清心火;肺为阳中之阴,宜照顾其阴部分,也可用养阴生津药退热。心肺同为阳脏,心有热可影响肺,肺有热可兼用清心药,帮助退除。

13、心中发热,酌加生地、天冬各数钱;人参补性力多上行与赭石并用,则力专下注。赭石重坠之性,佐龙骨牡蛎,善潜阳。

14、用药利弊论:药有气味厚薄,归经主治,脏腑有喜恶不同,药可胜病又可致病。如苦寒药,有清热燥湿之功。但寒易伤阳,苦燥伤阴之弊。合理配伍,精当取量,实为关键。用药 物补泻,必须结合脏器喜恶、病变性质、药物气味。必须用时应与健脾助消化药同用。

15、黄文东认为,用药以轻灵为主,既使用补益药时,往往加入陈皮、木香灵动之品,以助运化。陈皮理气、木香醒脾。

16、补阳剂中,常配滋阴药,有助补虚扶阳,使阴有所依,不致耗伤阴精;补阴剂中,加入补阳药,可阴阳兼顾,又能很好发挥补阴作用;

17、补阴药大多甘寒滋腻,久服易败胃,或内伤中阳,必要时配醒脾和胃之品;不易消化,凡脾肾阳虚,食欲不振,腹满便溏者不宜。

18、补气药与行气药并用,补血药与活血药相伍,动静结合补而不滞,药性温中兼凉;如气血两亏,阴阳倶虚证候,用气血并补,或阴阳并补的方法。气能摄血,故常用于补血、止血时着重配用补气药。

19、补气药与助阳药,补血药和养阴药,往往是相须为用的;补血药,性多滋腻,有碍消化,对湿滞中焦,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不宜。

20、如柴胡用于解表退热,量宜大。疏肝解郁量适中;升阳举陷量宜轻。辨证用药,是临床的重要依据。

21、凡芳香之品能开通关窍。急救时往往用之,但耗散真气应适可而止。对元气不足,及阴液亏耗者,更须慎用。芳香药,多系辛温开散之品,故不宜用于元气不足者。朱丹溪说:“积温成热,香窜耗气。”又有伤阴劫液之弊,所以,阴液亏耗者亦应慎用。

医家名言一《汇编》

1、王节斋说:“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

2、郑守谦说:“郁非一病之专名,乃百病之所由起也。”

3、叶仲坚说,“痿原分五脏,然其本在肾,其标在肺。”

4、王安道说:“凡病之起,多由于郁,郁者滞而不通之义。”

5、王清任说:“血瘀由气滞而始,去瘀必先理气,行血必先行气。”

6、薛立斋说:“常用八味丸,和钱氏六味丸,分治水火,多收奇效。”

7、王孟英说,霍乱与污水有关。(霍乱是上吐下泻,同时并作的证候)。

8、薛立斋说:“常用八味丸,和钱氏六味丸,分治水火,多收奇效。”

9、钱乙认为,疮疡病五脏各有一证,肝为水泡,肺为脓泡,心为斑,脾为疹,归肾者,皆变黑而难治。《各家医论》

10、张璐认为:气血的本性,是喜温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为内经治疗血症要诀。

11、王冰说:“热盛则肿,热盛则阳气内郁,故红肿暴作,甚则营气逆于肉理,聚为痈脓之肿。”故一般外科脓疡疾患,在症状上,多有红肿,热痛现象。

12、吴崑说:“夫面色萎白,则望之而知其气虚矣,语言轻微,则闻之而知其气虚矣,脉来虚弱则切之而知其气虚矣。”

13、吴鹤本说:“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调气机以止痛泻,故用补土泻木法。”

14、叶天士说:“卫气营血四阶段,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初病在气,久必入血。”夫热邪,温邪皆气也。”

15、叶天士说:“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治疗原则。“温病伤及胃阴后,进而损及肾液。于是在甘寒养胃阴方药中,加些咸寒滋肾药,也是既病防变的法则。

16、柯琴说:“心气和而神自归,心血足,而神自藏。”“心者主火,而所以主者神也,神衰则火为患,故补心者必清其火,而神始安。水盛可以伏火,补心之神耳也。”

17、唐宗海说:“血生于心火,下藏于肝,气生于肾水,上注于肺,其运上下者脾也。心的华色,见于颜面,能使血脉充实,心火上炎,故口舌生疮。”

18、唐宗海说:火者心所主,化生血液,以濡润周身。气是生于肾水,脾胃之精,经心火化生,而复为血液。心肾二脏,一阴一阳,一升一降,互相生化。心肾升降枢纽在脾。

19、不祛瘀则补无力,徒祛瘀则脾胃更伤,应祛瘀补脾双管齐下,当和中泻木祛寒。小建中汤加味(白芍、桂枝、干姜、炙草、半夏、橘饼、川椒、党参、白术)扶正抑木法。

20、吴瑭(吴鞠通)著《温病条辨》认为,汗由阳气鼓动阴精,蒸化而产生的。是阳气阴精两者失调,便致汗出失常。伤寒即被寒邪侵袭,当救其阳,宜发汗。“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

21、陈自明云:脏躁悲伤,非大栆汤不愈。虎卿借方看之甚喜, 对证治药,一投而愈。心血不足,则火浮刑金,肺金受克,而喜悲。肝脏血少,肝气不调,而躁扰不安也。金匮甘麦大栆汤,小麦和肝阴,而养心液,甘栆调胃而补土益营,而安躁。

22、柯琴说:“火少则生气,火壮则食气,故火不可亢,亦不可衰。”所云:火生土者,即肾家之少火,游行其间,以息相吹耳。命门火衰,少火几于熄矣。欲暖脾胃之阳,必先温命门之火。命门有火,则肾有生气矣。故不曰温肾,而名肾气,斯知肾以气为主,肾得气而土自土也。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则脾胃因虚寒,而致病者故痊。虚火不归其部,而失血亡阳者。宜纳气而归封藏之本矣。

医籍名言二《汇编》

1、《内经浅解》:“表实里虚,表虚里实,表里俱实,表里俱虚,必须考虑邪正消长程度,决定缓急轻重措施。

2、《类证治裁》云:“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若神志不宁,宜交通心肾,用朱雀丸,或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远志朱砂;若怔忡不寐者,用交泰丸。

3、《各家医论》有病投苦寒泻药论说:唯知见血为热,而以苦寒攻之,岂不知苦寒泻土,土脾胃也,脾胃人之,所以为本也,今火为病,而泻其土,火固未尝除,而土已病也。”

4、医籍曰:慢性久病,病情深伏,此时治疗绝无速效之理。治宜缓通法。用诸法配合,泄络热,养血柔肝,软坚散结,化络中凝痰,活血通络止痛等。

5、《温病条辨》说:

(1)治外感如将,兵贵神速,机园法活,祛邪务尽,善后务细,盖早平一日,则人少受一日之受。

(2)治内伤如相,坐镇从容,神机默运,无功可言,无德可见,而人登寿城。

(3)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6、经云:“治病必求于本,活血化瘀为治本之法。在治本基础上,佐以鼓动肾气之品,则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7、《内经》云:人之汗天地之雨名之。盖汗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阴精有余,阳气不足,则汗不能自出,不出则死。阳气有余,阴精不足,多能自出,再发则痉,痉亦死或熏灼而不出,不出亦死也。

8、《素问·阴阳别论》谓:“阳加于阴为之汗。”汗出过多是病,不汗出也是病。汗有灌汗、劳汗、肾汗、寝汗、魄汗、绝汗等。

9、《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于诊病的,先别阴阳,作为辨证的首要关键。观察气色,按脉搏,听声音,再看呼吸,然后治疗,可以不犯错误。”

10、《景岳全书》传忠录阴阳篇说:“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要把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病情分为两大类,“执简御繁” 掌握基本性质。

11、《内经》云:“肺为咳”“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钟非叩不鸣也。风寒湿暑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则鸣。

12、《素问·三部九侯论》指出:“经病者,治在经;孙络病者,治其孙络血;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

13、《灵枢·寿夭刚柔》说:“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自血。鏐刺:为常用刺络方法,疗取患者,对侧肢体末端穴位为主,达调气血阴阳目的。“气先病,血后病”。“横络病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视而泻之,谓解结也”。

14、《灵区·杂病论》说:“腰背强,取足太阳,腘中出血。久痛入络,络道瘀滞者刺之,有祛其瘀血,疏通经络作用”。

15、《素问·示从容论》:“夫圣人治病,尊法守度,援物比类,化之冥冥,循上及下,何必守经。”(即医贵变通之意)

16、脉尺寸俱微缓,问,泄痢一载,为气血两亏症,补之无益,攻之不可,而病根终莫能拔。法古所谓:“养正积自除,脾胃健,则湿热自化。”此病为久,攻消克伐,何敢妄施。兹择性味不猛,而能通能化者用之。如人参、茯苓、白术、青陈皮、炙草、泽泻、枳壳、神曲、茅术、当归、白芍、黄芪、防风根等。故方重在培土,而不重泄木而愈。

医籍名言三《汇编》

1、凡病在上,用治上宜缓的方法:如止咳润肺药,凡性味有偏,多用蜜炙法,达性味薄而缓要求。如病在胸膈时,治法以甘缓之。缓则治其本,治本须渐,期由量变而达质变。

2、“火郁发之”治法:如泻黄散。清泻与升发并用;如脾中伏火与胃中实火不同,仅用清降,难彻此中伏火积热,故重用防风,藿香,葛根,取其升散脾中伏火,故属于“火郁发之”治法。

3、肝血久虚易生内热;气虚能致血虚;补气能治血虚证;气与血有着相互为用,不可分割的关系;前人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之说。血虚以人参补之,阳旺则能生阴血也。阴虚补阴,阳虚补阳,阴阳俱虚,则阴阳并补。

4、热在气而治血,则将引邪入深,热在血而治气,血热难平。病邪入侵络脉后,邪气多布四末。

5、痰湿为病,随气流行,内而脏腑,外而筋骨,上下左右,无所不至,变化多端,全身各处均可出现,无形之痰,壅塞气机,阻滞络道,为病甚杂,与五脏之病,均有关系。影响脏腑气机升降,和气血运行,而发生各种病变。

6、治血虚发热,且忌用发散、清热之剂,血虚发热以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为辨证要点,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虚热自除。

7、中气下陷,则溲便难常矣;肠中有燥屎,令人错语。治病:急攻必变胀病。

8、老年体弱,多脾肾同治,或补脾固肾,或温肾健脾;

9、芳香化湿法,意宗气行湿行气化湿化,治湿必行气之义。

10、健脾祛湿法,脾主运化水湿,故曰:治湿必健脾,治湿不健脾,非其治也,方寓四君子汤(去人参)平胃散、二陈汤于一方,亦循此意(藿香正气散)。

11、经云:“膀胱者,津液之腑,气化则能出矣。气虚不足,无能运化,而使之出,急宜升阳补气,遂以补中益气汤,去当归柴胡,加茯苓牛膝二帖,消茎肿,全愈。

12、中气下陷,则溲便难常矣。。。肠中有燥屎,令人错语;

13.凡疾病白昼增加,而夜间较安静,往往是病在气分。血分没病。凡病夜间增加,而白昼较安静,往往是病在血分,而气分没病。

14、问,伤于寒者,何为热病?经曰:“凡伤于寒则为热病,为寒气客(侵意)于经中,阳经悱结,而成热也。”寒为阴邪,不能即热,郁(不通)而方变热也。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阴阳俱紧者,知其伤寒也。

15、叶天士:“脾为阳明湿土,得阳则运,胃为阳明燥土,得阴则安。”脾喜温燥,以升为宜;胃喜柔润,以降为顺。故立辛开苦降,升清降浊之法。

16、便秘不下,用补法下之:年迈久病,三日未纳,大小便不通,车钱泽泻等。

方名、补气通便汤:由党参(人参)9克、白术6克、归身9克、陈皮3克、炙草3克、炙升麻1·8克、煨姜片2片、大枣2枚、大黄9克、玄明粉9克。方为补中益气汤加减。

17、“内经”说,风淫于内,治以辛凉(辛味凉味药),佐以苦甘(少加苦甘味药),治风之正法也。风者木也(肝脏),辛凉者金气(辛凉药先入肺属金),金能制木故也。风转化、转热,辛凉苦甘则化凉气也。医不讲化气,不可与言治病用药。

18、朱丹溪说:“凡人喜食热物致伤胃口,清血出而留滞则成瘀血,蓄积胃中,多作心痛。其症得热饮则痛愈甚,其脉沉涩。甚者以桃仁承气汤下之,轻者以四物汤加桃仁,红花,乳香,没药,五灵脂,元胡之类。”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为心子主思,故与健忘有密切关系。

========== EN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0条精辟古代名医语录!(含解释)
中医基础!中医必记经典语录~
肾阴阳两虚脾肾阳虚脾湿治疗方法
定眩降压汤及降压保肾合剂.老年高血压
中医必读经典一百零九句
冬补膏方与膏方疗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