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说宁津的来历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称临津县,因临鬲津河而得名。金天会六年(1128年)秋,县城毁于大水,东迁现址,取“安宁之意”,改名宁津县。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于今宁津城西保店镇置胡苏亭,因地处胡苏河畔,故名。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今县西境划归东光县,“以胡苏亭属之”。县南境划归重平县,县东北境划归临乐县。王莽篡汉后,更名临乐县为乐亭县。东汉时,重平、乐亭均废。其县四境分属于东光、南皮、乐陵、鬲县。魏建安十年(205年),三国魏置新乐县,属乐陵郡。 晋泰始二年(266年),为乐陵国新乐县。北魏孝昌元年(525年),置重平县,属沧州安德郡。东魏天平元年(534年),于胡苏亭始置胡苏县,属冀州渤海郡。北齐天保四年(553年),废胡苏县归入重平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胡苏县,属兖州平原郡。唐武德四年(621年),胡苏县改属河北道观州。唐武德六年(623年)复属沧州,沧州徙治于胡苏时,胡苏更名安水郡。唐贞观元年(627年),置胡苏县属观州,贞观十七年(643年)后仍属沧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称临津县(临鬲津河),先后属景州、沧州。五代时期,后晋天福元年(963年),临津属契丹(后改国号辽)。后周显德六年(959年),临津属河北道瀛州。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临津划归南皮县,临津胡城更名保安镇。金天会五年(1127年),复置临津县,属河北东路景州。金天会六年(1128年)秋,临津城毁于大水,东迁二十五里,改名宁津,即今县治。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宁津属中书省河间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宁津属京师河间府。清顺治五年(1648年),设直隶省,宁津县属直隶省河间府。

       民国二年(1913年),宁津县属直隶省渤海道,民国三年(1914)5月改道名为津海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制,直隶改称河北,宁津属河北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5月河北省设17个行政督察区,宁津县属第八行政督察区(驻景县)。民国三十年(1941年)河北省重新划分为18个行政督察区,宁津县属第六行政督察区(驻沧县)。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河北省政府迁回北平后,将原18个行政督察区调整为14个行政督察区,宁津县属第三行政督察区(驻沧县)。

       1950年5月撤销沧南专区,宁津县改属德州专区。1952年,宁津县划归河北省属沧州专区。1958年,沧州专区并入天津市,宁津县属天津市。1961年恢复沧州专区,宁津县复属沧州。1965年3月19日,宁津自河北省划入山东省德州专区。1967年3月,德州专区更名为德州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7月,德州地区革命委员会更名为德州地区行政公署,隶属关系不变。1994年12月7日,德州地区撤销,改设地级德州市,宁津县属德州市。

蟋蟀文博馆总面积580平方米,以"弘扬蟋蟀文化、展现民俗底蕴"为主题,综合运用声、光、电等现代高新技术手段,采取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突出收藏、研究、展示三大功能,主要包括互动多媒体、浮雕、圆雕、蟋蟀文化故事、蟋蟀标本、书画、蟋蟀用具等,为蟋蟀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文化交流场所。宁津碧霞祠又叫李满碧霞祠,位于宁津县城北13公里、大柳镇镇政府驻地北3公里处。由于历史的原因碧霞祠遭到破坏,1992年在各方的努力下得以重建。

折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棣沟,一名赤河
“中华蟋蟀第一县”宁津80余蟋蟀专业村 年收入上亿
李大章《斗蟋蟀图》被宁津蟋蟀自然博物馆收藏
“中华蟋蟀第一县”为啥是宁津
宁津捕虫
揭秘宁津蟋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