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说保亭县的来历

       元、明、清时期保亭地域主要属万州、崖州和陵水县管辖。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清政府在陵水县设立宝亭营(今保城镇)作为军事据点,对黎、苗族同胞进行统治。雍正八年(1730年),改设宝亭巡检司,隶属万州。乾隆三年(1738年),改属陵水县。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3月,广东省政府决定,划出原崖县(今三亚市)的首弓、不打、六罗、抱龙、同甲、水翁,陵水县的宝亭、六弓、七弓、乌牙、岭门团、白石团、水满、五指山、七指岭,万宁县的税司、南桥、西峒、北峒,乐会县的竹根、太平、加曹、合水,定安县的船埠、南引、加冬、母瑞山等区域,设立保亭县,县名来自宝亭营。隶属广东省琼崖绥靖公署。

       1948年4月,成立保亭县人民政府,驻在保城镇。1949年3月,隶属琼崖少数民族自治区行政委员会。1952年7月,隶属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1955年,隶属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1958年12月,保亭县、陵水县、崖县、国营兴隆华侨农场及附近的农村合并,称榆林县(后改称崖县),隶属广东省海南行政公署。1959年11月,恢复保亭县行政建置,并将原保亭县所管辖的本号、南山等地分别划归陵水县、崖县领导。保亭县政府驻在通什,隶属广东省海南行政公署和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两家合署办公)。1962年1月,保亭县政府迁回保城镇。同年2月,保亭县隶属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1963年11月,红旗公社(即通什镇)划给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直接领导。1968年4月,成立保亭县革命委员会。1980年11月,恢复成立县人民政府。1986年10月,将南圣、畅好、红山、毛道4个乡镇划给通什市管辖。1987年12月,成立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隶属海南行政区。1988年4月,海南建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直隶海南省。

毛感仙安石林位于保亭县境西部与三亚市接壤的仙安岭。石林海拔700米。为热带岩溶石林地貌,面积约0.39平方公里。这里的石芽一般高10-15米。最高的达35米。石林溶沟似斧劈刀削,一般深5-10米,最深达25米。百余尊大石芽和数不清的小石芽千奇百怪。石林丛中还有很多溶洞,大小各异,千回百折,洞下溪河可渡木舟。石林周围为热带低山雨林覆盖,景色丰富多彩。仙安石林融山、石、洞、崖、林、溪为一体,是热带风雨溪流镂雕的艺术精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段视频带您了解,五指山市通什(zha)镇的前世今生!
冬暖夏凉空气好 世外桃源般的城市五指山
历史上的海南行政区(副省级)——设立海南省之前的行政设置
五指山赋
【志说海南】五指山市名由来及变迁
海南移民史(转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