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说鹤庆县的来历

       鹤庆县因鹤川得名。

       先秦为昆明、残部落,属西南夷。西汉元鼎五年(前112年),建越嶲郡,今鹤庆西北部属之。元封二年(前109年),设益州郡,今鹤庆东南部属该郡叶榆县。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在哀牢地置哀牢、博南两县,并将益州叶榆6县并入新设永昌郡,今鹤庆东南部属益州永昌郡叶榆县。三国蜀汉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平定南中后,从益州郡划出弄栋县,从永昌郡划出叶榆等三县,从越雟郡划出遂久等三县,合七县设云南郡,今鹤庆全境属益州云南郡叶榆县。西晋武帝泰始七年(271年),划出南中建宁、兴古、云南、永昌四郡,设立宁州,今鹤庆属宁州云南郡叶榆县。光熙元年(306年),即成汉晏平元年,成国将宁州分为宁、交二州,今鹤庆属宁州河阳郡叶榆县。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年),东晋灭成汉国,重新统治宁州,本县属宁州东河阳郡叶榆县。南朝属宁州东河阳郡。北朝北魏延昌四年(515年),改宁州为南宁州,今鹤庆属南宁州辖之东河阳郡叶榆县。隋开皇五年(585年),设南宁州总管府,下辖恭州、协州和昆州,今鹤庆属昆州。唐初属剑南道,麟德元年(664年),设姚州都督府,本县属下辖13州中的野共州。这时,洱海地区有六诏,本县又属越析诏,称漾共、鹤川。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南诏统一六诏后,在本县置谋统部。太和年间(827年~835年),改为谋统郡,属剑川节度辖地。南诏中兴五年(902年),南诏清平官郑买嗣夺取政权,建立大长和国。后唐天成三年(928年),东川节度使杨干真杀郑隆矗(郑买嗣孙),立侍中赵善政,称大天兴国;次年杨干真自立,改国号大义宁国。频繁更迭的这三个政权都先后占据谋统郡。后晋天福二年(937年,即大义宁大明七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建大理国,仍称谋统郡。宋大理国时期(960年~1127年),在今县城北官厢一带筑土城,形如龟,谓之龟城,是境内最早的城市建筑,元末倾圮。乾德元年(963,即大理段氏二十六年),改置谋统府,为大理国“八府”之一。南宋理宗宝佑元年(1253,即蒙古宪宗三年),忽必烈攻克大理后,建立鹤州,因鹤川得名。蒙古宪宗七年(1257年),改设二千户,仍称谋统,隶属大理上万户府。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罢谋统千户,置鹤庆路军民总管。至元十一年(1274年),又改置鹤州。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升鹤州为鹤庆府,领剑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罢府设鹤庆路,隶云南行省。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置鹤庆路军屯。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年),置鹤庆府,领剑川、兰州、顺州、北胜、蒗蕖、永宁6州(后兰州改隶丽江府),洪武十九年(1386年),北胜、蒗蕖、永宁三州改隶澜沧卫。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设鹤庆御,领2所,属大理卫。洪武三十年(1397年)改鹤庆府为军民府,下辖顺州、剑川二州。清初袭明制,称鹤庆军民府,下辖剑川州、顺州。顺治十七年(1660年),在本县设大鹤丽永镇,辖大理、鹤庆、丽江、永胜。康熙四年(1665年),撤去守御千总,归府管理。康熙七年(1668年)大鹤丽永镇改为鹤丽镇。康熙七年(1669年)8月,撤销顺州并入鹤庆府。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废除鹤庆土千户长,土司指挥佥世职降为土通判。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10月析原顺州地划归永北府。雍正五年(1727年)4月将丽江府属维西地置维西厅,中甸地置剑川州判,一并划归鹤庆府。雍正八年(1730年),鹤庆隶属迤西道。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5月,析维西厅、中甸地还属于丽江府。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改鹤庆府为州,与所属之剑川统辖丽江府。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2月,鹤庆撤府改州,与原辖剑川州一并划归丽江府。

    民国二年(1913年)4月,改鹤庆州为县,6月划属腾越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废除道直属于省。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属丽江行政督察专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丽江行政督察专署移驻鹤庆,改称鹤庆行政督察专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初,专署复移丽江、鹤庆仍属其辖。

    1949年7月1日,鹤庆县解放;10月1日,成立鹤庆县人民政府,属滇西北人民行政专员公署(驻剑川县)。12月28日,成立丽江专员公署(先驻鹤庆县城,1950年3月迁至丽江县城),鹤庆县属丽江专区。1953年7月将鹤庆县牛街区同幸邑村划归洱源县。1956年11月16日设置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由丽江专员公署划归大理州。1958年1月25日,鹤庆县牛街区划归洱源县。1959年4月将邓川县黄坪公社划归鹤庆县。

鹤庆黄龙潭位于鹤庆古城西南螺峰山脚下的黄龙潭景区(包括黄龙潭、朝霞寺),是省级黄龙潭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份。该景区距县城2公里,是著名的鹤阳八景之一:"螺峰野色"。黄龙潭分为上、中、下三潭相串。位于螺峰山上的朝霞寺,建于明成化十年。寺有四刹(上圣庵、霞清宫、观音阁、娘娘庙),现只有霞清宫存在,其它三刹已毁。俗传唐南诏保和年间,赞陀屈哆圣僧来开辟鹤庆时,在石宝山面壁10年,座禅期满后,架霞气彩桥于东西山之巅,后人为纪念圣僧,修庙崇祀,取名朝霞寺。石宝山景区位于鹤庆坝子的东部,又名峰顶山,海拔3628米,东西跨距7.7公里,南北跨距2.45公里。由照壁山、大黑山、石宝山等三个主山峰组成。山中建有玉皇阁、太子阁、白衣阁、祖师殿、石宝寺等殿宇。相传南诏时期,有印度僧赞陀崛多在山中面壁修练臂力,掷出金珠,立时出现108个洞,把原是一片汪洋的鹤庆泽国变成了坝子,让人们耕作。每当农历二、八月,在石宝山可观望到一种奇异的自然景观,称"石宝天光",为鹤庆府的八景之一。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为石宝山朝山会,届时附近群众都要前往赶会,尽情玩耍一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鹤庆概况
留在镜头里鹤庆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卷一四九九
卷一百十七 云南五
彭子益的家乡
越巂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