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说内丘县的来历

公元前21世纪,内丘之域属冀州。公元前15世纪,商代祖乙自相(今河南省内黄县)迁邢(今邢台。亦说自耿迁邢).辖县域。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为报周公辅佐之恩,封周公第四子姬苴为邢侯,统辖邢国,境域属之。周襄王十七年(前635年),卫国灭邢,内丘域又属卫国。周定王九年(前598年),晋景公占领卫国北部疆域,县域又归晋国。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韩、魏、赵三家联合灭智伯,瓜分晋国,县城归属赵国。至战国中期,赵成侯建檀台,改邢为信都,领内丘境域。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废诸侯,设郡县,时今内丘县境为信都县地,属邯郸郡(《秦集史》:秦兼天下,于此置信都县,属巨鹿郡。按:谭其骧《界址考》,此县亦当属邯郸郡)。西汉初,置中丘县,为内丘县最早行政建置。是时,县署设于今内丘镇西丘村附近,距今县城约5千米,属冀州恒山郡,文帝元年(前179年),改隶常山郡。新莽始建国元年(9年),改称直聚。地皇四年(23年)复称中丘县。东汉初,属冀州赵郡。建武五年(29年),废郡封国,时属赵国。建安十八年(213年),又废国改郡。三国?魏时,初为赵郡所辖。太和六年(232年),封国,属冀州赵国。晋初,中丘县仍属冀州赵国。晋武帝太康六年(285年),升为中丘郡。十六国时,后赵石虎改赵安县,属中丘郡。351年,冉魏灭后赵,郡县均废,境域时属冉魏。从此,封建割据势力连年混战,兵燹不断,县域数易其主。352年,前燕灭冉魏,时属前燕。370年,前秦灭前燕,又属前秦。384年,鲜卑贵族慕容垂复燕,时称后燕,继领县城。397年,北魏攻破后燕都城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占据黄河以北地区,县域又归北魏。436年,省人柏仁县(今隆尧域)。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复置中丘县,时属殷州南赵郡。534年,北魏分裂为东、西魏,时属东魏殷州南赵郡。550年,北齐代东魏,时属北齐赵州钜鹿郡。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中国北方,时属北周赵州钜鹿郡。隋开皇元年(581年),因避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之名讳,改中丘为内丘,仍属赵州钜鹿郡。开皇十六年(596年),改隶栾州。同年,析龙岗、内丘部分境域置青山县(故城在今县城西南与邢台县交界处的东、西青山村),属邢州。大业二年(606年),省青山县人龙岗县(今邢台县),内丘继属邢州。次年邢州更名为襄国郡,内丘属之。唐武德元年(618年),襄国郡复名邢州,是年析龙岗、内丘二县交界地复置青山县,亦属邢州。武德四年,内丘改隶赵州,次年还属邢州。开成五年(840年),又废青山县,并人内丘、龙岗二县。五代时(907—060年),境内兵祸不断,故县域隶属更替频繁。907年属后梁。923年属后唐。936年属后晋。946年契丹侵占。947年契丹撒军,后汉继领。950年后周灭后汉,辖境域至宋代。宋初,内丘县属邢州。熙宁六年(1073年),尧山县(今隆尧域)省入。元祐元年(1086年)复析置。宣和元年(1119年),属河北西路信德府。建炎二年(1125年),金兵南犯,攻陷信德府,置邢州安国军,内丘属之。天会七年(1127年),改信德府为邢州,置元帅府,寻改宣抚司,辖内丘。天兴三年(1234年),元太宗窝阔台率蒙军灭金,内丘属蒙古汗国。蒙古世祖中统三年(1262年),改邢州为顺德府,领内丘。蒙古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顺德改府为路,继辖内丘。同年唐山县(今隆尧域)省人,不久即复置。至元八年(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内丘仍属顺德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将徐达攻克大都(今北京市),罢路为府。内丘属北平布政司顺德府。永乐年间内丘又改属直隶京师顺德府。清代,内丘属直隶省顺德府。雍正四年(1726年),为避孔子名丘之讳,改“丘”为“邱”,内丘遂称内邱。民国初年,直隶省冀南道辖内邱县。1914年,冀南道改为大名道。直隶于河北省。1936年3月,划归河北省十三督察区(尧山区)辖。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7年12月31日,在獐旗村成立内邱抗日县政府,辖境内西部山区。次年,辖至平汉线。1939年,建立尧山边区,辖内邱平汉线以东境域(亦称内东区),隶属尧山抗日县政府。1941年9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成立,辖太行区,内邱为其一专区。1947年4月,内东区划归内邱县。1948年9月,撤销晋冀鲁豫和晋察冀边区政府,成立华北行政区,内邱县随太行一专区归属之。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内邱县即划归河北省邢台专区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内邱县仍隶属邢台专区。1958年邢台专区撤销,内邱县划属邯郸专区。同年11月,撤销临城、隆尧、柏乡三县并入内邱县,仍称内邱县。1960年,又撤销邯郸专区,内邱划属邯郸市管辖。1961年,复设邢台专区,内邱县归属之。1961年、1962年,先后恢复隆尧、柏乡、临城三县建制,内邱县亦复原制。1970年,邢台专区改为邢台地区,仍辖内邱县。1967年,成立“内丘县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该印文将“邱”改为“丘”。1968年,成立“河北省内邱县革命委员会”,又将“丘”改为“邱”。1977年,“河北省内邱县革命委员会”更名为“内丘县革命委员会”,同时上级颁发了中间带有国徽的“内丘县革命委员会”铜印。1982年,“内丘县革命委员会”撤销,同时成立“内丘县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89年,县内各单位印章刻制和文件印发中“丘”、“邱”混用之处甚多。1990年,中共内丘县委统一了“丘”、“邱”使用,将县内各单位的印章统一改刻为“内邱县……”,同时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将“内丘县”更名为“内邱县”,但未获批准。此后,除“内丘县人民政府”等由上级颁发的铜印外,全县各乡镇村、各单位均以“邱”字为用。1993年7月,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并为邢台市,仍辖内丘县。

2009年8月3日,内丘县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规范使用县名用字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全县统一使用民政部批准的标准县名“内丘县”。此后,内丘县名的“丘”、“邱”混乱使用得到了统一规范。

内丘县旅游资源概况:内丘秦时置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文化旅游资源独特,社会旅游资源多样。一是拥有寒山、杏峪、鹤度岭、双楼山、福寿山、龙华山、鹊山、鹊山湖、塞纳湖、卧龙湖等自然旅游资源。二是拥有扁鹊庙、邢窑遗址、且停寺、千佛阁、牛王庙戏楼、鹤度岭明长城、郭巨祠遗址、中丘书院、凤凰汉墓群、官庄汉墓群、张宾墓、程子墓等人文旅游资源;三是拥有富岗生态园、长寿百果庄园、富源生态园、现代农业园区、近郎万亩海棠基地、果美林业科技园等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四是拥有以西张麻、小辛旺、文孝社区及扁鹊大道美丽乡村片区为代表的美丽乡村旅游资源。五是拥有以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全国生态文化村”及“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神头村、“河北省省十大最美古村镇”黄岔村、石盆村等为代表的古村落旅游资源;六是拥有以扁鹊康养古镇、太行苹果小镇、百果小镇及白瓷小镇为代表的特色小镇旅游资源;七是拥有内丘神码、七夕祭祀仪式、内丘扇鼓腔、庆源排鼓等非物质文化资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1)说邢州官窑,议大盈、盈、翰林、官字款
【瓷之彩】中华白瓷鼻祖--邢窑窑址发掘
邢窑
蓬山圣迹古中丘-内丘县
上古邢台四大名山
河北内丘:鹤度岭的夏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