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说赤城县的来历

县因赤城山而得名。《读史方舆纪要》卷18万全都司龙门卫龙门守御千户所载:赤城堡“其地有古赤城,相传蚩尤所居”。又说:赤城山“堡东五里,山石多赤。志云:古赤城在北山,坐据高险,最得形胜,盖即此山矣”。

夏,禹分天下为九州,赤城、龙门地属冀州。商,赤城、龙门地属冀州。周,赤城地属幽州。龙门地属冀州。周赧王时,燕国破东方各族。周赧王三十二年(燕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3年),燕国置上谷、渔阳等五郡,其中上谷郡治在今怀来县大古城遗址。是时,赤城、龙门地属燕国上谷郡。秦王政二十三年即(公元前224年)置上谷郡,治所在沮阳县(今怀来大古城遗址)。是时,赤城、龙门地属上谷郡沮阳县。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沮阳县分置沮阳、泉上(今怀来杏林堡一带)、且居(今新保安一带)三县。赤城、龙门属幽州上谷郡且居县。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上谷郡分置上谷郡和涿郡(治所蓟县)。赤城、龙门属上谷郡。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全国分为13个州,赤城、龙门属幽州部上谷郡。同年,置女祁县(治今雕鹗城附近),驻东部都尉。赤城、龙门属幽州上谷郡女祁县。赤城属女祁县北境。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女祁县改祁县。赤城、龙门属幽州部上谷郡祁县。光武帝建武六年(公元30年),撤并郡县400余处。撤祁县,并入下洛县。赤城、龙门地属幽州部上谷郡下洛县。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幽州并入冀州,赤城、龙门属冀州部上谷郡下洛县。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幽州从冀州部析出改部。赤城、龙门属幽州部上谷郡下洛县。晋武帝分郡地,于太康五年(公元284年)置广宁郡,领县三:下洛、潘、涿鹿(后二者为保安州地)。是时,赤城、龙门属幽州广宁郡下洛县,赤城为下洛县北境。自晋愍帝建兴二年(公元314年)起,赤城、龙门属地几经变更。先为石氏所占,又转归鲜卑族段匹磾,公元319年为后赵,继属前燕、前秦、后燕诸国。北魏道武帝皇始元年(公元396年),北魏攻燕,上谷、广宁二郡归魏。北魏泰常五年(公元420年),赤城、龙门属燕州广宁郡下洛县。北魏太和元年(公元前477年),合上谷郡和广宁郡为东燕州,改下洛县为文德县。赤城、龙门属之。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为防止柔然族南下侵扰,在今独石口镇半壁店村和云州乡旧站村之间置御夷镇,辖今赤城县北部和沽源县。是时,赤城、龙门、御夷镇均属燕州广宁郡。北齐文宣帝天宝九年(公元558年),改东燕州为北燕州,领长宁、永丰二郡。赤城、龙门属北燕州永丰郡怀戎县(治今涿鹿保岱)。隋文帝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废长宁、永丰二郡,设涿郡。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废北燕州,改为涿郡。赤城、龙门属涿郡怀戎县。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讨平高开道,复置北燕州。赤城、龙门属北燕州怀戎县。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全国划分为10道,作为对州县的巡查机关。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北燕州为妫州,治所在怀戎县城。赤城、龙门属河北道妫州怀戎县。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妫州改为妫川郡,赤城、龙门属妫川郡怀戎县。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恢复妫州,治怀戎县城(时怀戎县治所由涿鹿保岱迁怀来旧城),领永兴(涿鹿一带)、矾山(矾山一带)、妫川(延庆一带)、怀戎(怀来一带)四县。赤城、龙门属妫州怀戎县。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始置龙门县(治今龙关城),隶河北道妫州,赤城属龙门县。昭宗龙纪元年(公元889年),置新州和武州。时,龙门县属新州。赤城与龙门接壤,未置县,为龙门县北境。公元907年,龙门县属后梁之燕国。后唐庄宗同光二年(公元924年),置威塞军,治新州(今涿鹿县),领新、妫、儒、武4州。龙门县属妫州。赤城属龙门县。辽太宗天显十一年(公元936年),改威塞军为奉圣州。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勾结契丹贵族灭后唐,建后晋,把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龙门县(含赤城)在其中,属辽(契丹)西京道奉圣州。辽沿唐制,实行道、州、县三级制。辽景宗保宁元年(公元969年),置望云县,治所在今云州城。龙门、望云二县隶西京道奉圣州。赤城属望云县。金在全国实行路、州府、县三级制。金初,西京道改西京路。金大安元年(公元1209年),升奉圣州为德兴府,龙门、望云二县隶西京路德兴府。赤城属望云县。蒙古太祖七年(公元1212年),攻陷宣德府,改为宣宁州,置山东路总管府。龙门、望云二县属之。赤城属望云县。蒙古世祖中统四年(公元1263年),升宣宁州为宣德府,隶中书省上都路;升望云县为云州(州、县治所同在云州城),云州、龙门县隶宣德府。赤城属云州望云县。蒙古世祖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保留云州,废望云县,并龙门县入宣德县,为龙门镇。赤城始设驿站,属上都路云州。世祖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改宣德府为顺宁府,隶上都路。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降德兴府复为奉圣州,隶顺宁府。赤城站属顺宁府云州。龙门镇属顺宁府宣德县。公元1271年,蒙古世祖忽必烈正式定国号为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十一月,升宣德县的龙门镇为望云县,治所龙门镇,隶云州。赤城驿站为大都至上都间重要驿站,属上都路云州。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攻取云州,诸县皆附,隶北平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废云州,废望云县,改赤城站为云门驿。成祖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废都司,以关北郡县直隶后军都督府。宣宗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在今宣化置京师万全都司,废宣德府。同年,废云门驿,置赤城堡、云州堡、独石堡,隶万全都司。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再废望云县地(今龙关城)置龙门卫,开平卫由内蒙古多伦附近移治独石口堡,在李家庄(今龙门所)置守御千户所,皆隶万全都司。代宗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云州堡置新军千户所。武宗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龙门卫为宣府镇下北路,开平卫为北路。世宗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今赤城白河川地和原龙门卫的雕鹗、长安岭二堡为宣府镇北路。神宗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宣府镇北路分为上北路、下北路和中路,今赤城以北地属上北路,赤城以南地属下北路,龙门卫属中路。思帝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上北路、下北路和中路均属宣府镇赤城道,时龙门卫为下北路。清世祖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裁赤城道,并怀隆道兼理。圣祖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裁怀隆道,设分巡口北道(驻节宣府镇城内),赤城堡、龙门卫、开平卫属口北道。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裁万全都司,改宣府镇为宣化府,属直隶省。同年,赤城堡始置赤城县,龙门卫改龙门县。开平卫并入赤城县。是时,赤城、龙门二县属直隶省宣化府。世宗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于开平卫置独石口理事同知厅,属直隶省口北道。赤城、龙门二县属独石口理事同知厅。德宗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独石口理事同知厅改为独石口抚民同知厅。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赤城、龙门二县属直隶省口北道。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改独石口厅为独石县,治所独石口堡,属直隶省宣化府。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因龙门县与广东省龙门县重名,前者置县在后,经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批准,将龙门县改为龙关县。赤城、龙关二县属直隶省口北道。(注:1914年1月30日,中华民国内务总长宋启钤向总统府提交一份《拟改各省重复县名撮举理由分别说明请鉴核批示文》,并附有《改定各省重复县名及存废理由清单》。方案得到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批准:“批具呈已悉,应如所拟办理”。)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独石县改称沽源县,治所独石口城,隶察哈尔特别区。民国七年(公元1918),沽源县政府驻地迁小河子,其北栅子口以南地区划属赤城县。今赤城黑河川属沽源县。赤城、龙关二县属直隶省口北道。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改直隶省为河北省,改察哈尔特别区为察哈尔省。赤城、龙关二县隶察哈尔省。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八月,日军侵略军占领赤城、龙关县城。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五月,在赤城、龙关二县交界地建立龙赤抗日民主联合县(简称联合县);六月,在龙关、延庆、怀来三县交界地建立了龙延怀联合县。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三月,在龙关、崇礼、赤城三县交界地建立龙崇赤联合县。三个联合县均隶晋察冀边区冀热察区第十四(平北)专署。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二月,平北地区划归北岳区,龙赤、龙延怀、龙崇赤联合县改隶晋察冀边区北岳区第十二(平北)专署。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二月,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决定,平北地区东部划归冀东地委领导,西部成立平北地分委,受平西地委领导。是时,龙赤、龙延怀、龙崇赤联合县隶属晋察冀边区北岳区第六(平西)专署平北办事处。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二月,在龙关、崇礼、宣化三县交界地建立龙崇宣联合县;九月,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决定,建立冀晋、冀察、冀中、冀热辽四个区党委,平北地分委属冀察区党委;十月,撤销龙崇赤联合县,在赤城大部分辖区及沽源部分辖区建立赤源联合县。是时,龙赤、龙延怀、龙崇宣、赤源联合县隶晋察冀边区冀察区第十二(平北)专署。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一月,恢复平北地委,撤销龙赤、龙延怀、龙崇宣联合县,恢复赤城、龙关县建制,隶属关系不变。七月,冀察区党委决定,赤源联合县之赤城辖区大部划归赤城县。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十月,赤城、龙关二县首次解放。十一月,察哈尔省建置,赤城、龙关二县隶察哈尔省察东(十二)专区。民国三十五(公元1946年)四月,晋察冀边区决定,察哈尔省管辖范围为四、五、六、七专区。赤城、龙关二县属察哈尔省第五专区。十月,中共中央建立冀热察区党委,辖察东、平北(延庆南山)、察北、热西四个地委,其中冀热察区委和察东、察北、热西地委机关均驻赤城境内。赤城、龙关二县属冀热察区察东专区。十二月,国民党军占领赤城、龙关县城。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六月,察东地委决定撤销赤城县,以县城为界,设赤南县、赤北县。十一月,原龙崇宣联合县与怀来县合并,成立龙宣怀联合县,龙关、崇礼二县合并,成立新的龙崇宣联合县。十二月,赤南、赤北县合并为赤城县。是时,赤城县、龙宣怀、龙崇宣联合县仍属冀热察区察东专区。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九月,赤城、龙关全境解放,撤销龙崇宣联合县,恢复龙关县建制。十一月,原热河省大阁县管辖的黑河川地区划归赤城县,东卯区划归四海县。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一月,冀热察区与北岳区合并,建察哈尔省。赤城、龙关二县属察哈尔省冀察专区;三月,改属南口专区;七月,改属察南专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赤城、龙关二县仍属察哈尔省察南专区。1952年11月15日,察哈尔省撤销,原察南、察北专区合并,建立张家口专区。赤城、龙关二县属河北省张家口专区。1958年9月,赤城县撤销,辖区划归龙关县,县政府驻地龙关镇,隶属关系不变。1959年5月13日,撤销张家口专区建制,将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张家口市。龙关县隶属河北省张家口市。1960年5月12日,国务院批准龙关县更名为赤城县;5月21日,河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赤城县驻地由龙关城关迁往赤城城关;6月16日,龙关县正式更名为赤城县,驻地迁至赤城镇。赤城县隶属河北省张家口市。1961年5月23日,恢复张家口专区建制,以原张家口专区和张家口市行政区域分设张家口专区和张家口市,张家口市属张家口专区。赤城县属张家口专区。1970年,张家口专区改为张家口地区,赤城县属之。1993年6月底,张家口地区撤销,赤城县隶属河北省张家口市。

白云山九莲洞,在赤城县样田乡尚家堡村西北侧的峭壁上,距地面约百米,距县城22.5公里。西傍白河、东傍四十里长嵖,四周群山起伏、林木茂密。九莲洞又名九连洞,因峭壁上裸露的九个天然洞穴相连而得名。洞中有洞,洞洞相连,形成十分神奇怪异的洞穴世界。每当洞中与外界冷暖气流交汇时,形成白色云雾,笼罩山峰,因此称该山为“白云山。” 九莲洞中石笋钟乳十分丰富,奇形怪状,极富想象之美。2002年6月,尚家堡村马志荣一家投资40万元,村委会投资11000元,县有关单位以及张家口市、北京市、辽宁省有关单位投资12万元,总计投资53万元,修筑了盘旋曲折的上山道路、山门,在洞中修建了玉皇阁、太乙真人庙、阎王殿、泰山庙、碧霞元君祠、三佛殿、平安观音殿等庙宇。从平安观音殿前行,依洞中钟乳石造型,分为古佛洞、灵芝洞、诸天洞、华严洞、潮音洞、水晶洞、白云洞、珍珠云帘洞、盘龙洞等。每一洞前设有说明字牌。潮音洞中塑了南海观音像,面北而立,甚为奇特。 九莲洞开发利用已初具规模。游人住宿、用餐、休闲都很便利。山下辟一广场,可供停车,游玩。山间公路也已修通并硬化,自县城、丰宁、沽源、张家口、延庆各地到九莲洞旅游十分方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卷二十四
山西省的一个县,几年前被撤销,改成了1300多年前的名字
云州水库简介
赤城县十八位绝世美女惊艳亮相,快来看看谁最美
张家口由来
阎尚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