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浙东学派
       清初,宁波有青年学者万斯大、万斯备、万斯同、万言等组成的"文会"和董允瑫、董允林、陈芝紫等组成的"澹园社"。康熙四年(1665年),他们共同组成了"策论之会",康熙六年,黄宗羲首次来甬讲学,"策论之会"改名为"证人之会"。

甬上证人书院会讲地点不一,曾在城内广济桥高氏祠、延庆寺、城西白云庄、黄过草堂(张氏宗祠)、陈夔献家等处会讲。而白云庄是黄宗羲在甬上讲学时间最长、最为固定的场所。

当时会讲的形式是:里中诸贤一月群集两次,集会时文人们皆衣冠楚楚,手执经书,很有次序地就座。讲经会一开始,先由司讲者就某一论题进行阐述,然后,与会诸生即可对所讲问题展开讲座和争辩,互相商榷与探讨气氛相当热烈。如此研讨要整整一天,中午与会者只在讲堂用一餐便饭,惟有两菜,更没有酒,相当简约俭朴。诸家子弟凡年龄在10岁以上者,均要求跟随听讲,以增知识。这些年幼的学子,皆显得彬彬有礼,举止得体,颇让观者叹服。而黄宗羲则时至甬上解惑释疑。在中国300多年前有如此学术民主氛围的研讨会,确是难能可贵的。时人以"言论丰采,翕然可观"、"讲道论心,极一时师友之盛"等赞语相评价,足见黄宗羲在甬上讲学的影响。其办学宗旨为"经世致用"。所习课程有经学、史学、文学、历算等。

甬上证人书院前后听讲的有100多人,其中有弟子66人,被黄宗羲推许者有18人,或长于经学,或长于史学,或长于文学。自此开创浙东学派,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中国书院散步—宁波甬上证人书院的盛衰与浙东学派的“经世致用”(解说词)
故游忆· 清代浙东学派黄宗羲讲学处暨万斯同故居与墓地
清代浙东经史学派的缘起与定位
两汉至清代,百不一见:浙东门风之雄,无过万氏;万泰及万氏八龙
【书楼】白云庄:藏书无迹,《明史》名传(下)
学必证明于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