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典家具中具有屏障和装饰作用的器物屏风

是日,与友人相约去海边度假,夜晚凉风习习,漫步海边,突然想起来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秋夕》 :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或许此诗写得太唯美婉约,让人在夜幕下的凉风中,仿佛真的能看到银烛,画屏,轻罗小扇, 流萤,一个曼妙女子在派遣着深宫中的孤独与寂寞,静坐在台阶上,把所有的轻愁赋予远方的星辰。




画屏,即有画饰的屏风,其历史悠久。南朝 梁 江淹 《空青赋》:“亦有曲帐画屏,素女彩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道士》:“两女对舞,长衣乱拂,香尘四散;舞罢,斜倚画屏。”


可见,画屏往往与美人相称,以一种似隔非隔,灵活移动的方式,像遮掩美人面庞的面纱,让人不觉心生向往。各种围屏,插屏,挂屏等,无一不是居室之中最具装饰性且最灵活的家具。



明 刘俊《汉殿论功图》


屏风在三千多年的周朝就已经出现,它是周天子的专用器具,是名位和权力的象征。《周礼?掌次》中记载有“设皇邸”。邸是屏风的早期称谓,古代皇帝祭天时置于座后的屏风。《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侮)。”,其中的“墙”,指的就是门屏,即影壁(屏风)。


宋元文献中,屏风还是一个比较笼统的名称,泛指不同种类的屏具。到了明代,有时将“屏风”一称,用来专指带底座的屏具,故其统计数量以“座”计;多扇可以折叠的屏具,则称围屏,以别与屏风,其统计数量,则以“架”计。



明 仇英 『竹院品古图』


屏风据其字面释义,可以称之为避风之物。其实,在居室的应用中并不是完全为避风之用。


我们还原屏风在古时居舍中的应用。


现在能看到的最古老屏风应为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彩漆画屏风。一号墓出土的这件云龙纹漆屏风为斫木胎,长方形,屏板下有一对足座加以承托。屏板正面红漆地,绘有一条巨龙穿梭在云层里,龙首上长着两只长耳,龙身绿色,朱绘鳞爪,作飞腾状。边框饰朱色菱形图案。屏板背面用朱地彩绘几何方连纹,以浅绿色油彩绘,中心部分绘有谷纹璧。据墓葬中的遣策记录,原屏长5尺(折合现在1.2米左 右),高3尺,此屏风是为随葬而制作的冥器。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彩漆画屏风


屏风在古代的军营中也很常见,据《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孟尝君待客座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

 

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中,就真实地记录了屏风被大量使用在达官贵人的家居装饰的情况。作品中的屏风,除了是宴会场景的摆设外,还被画家巧妙地用来分隔画面,使五段故事互相独立,又自成一体。



五代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宋摹本) 卷 绢本设色 纵28.7cm 横335.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座屏风


座屏风以三扇或五扇为常式,亦称“三屏风”、“五屏风”,多摆在宫廷殿阁、官署厅堂的正中,位置固定,亦可视为建筑的一部分。扆。 古代庙堂户牖之间绣有斧形的屏风。《礼记?曲礼下》:“天子当依而立,诸侯北面而见天子,曰觐。” 陆德明释文:“依,本又作扆,同,於岂反。”后以“当扆”指天子临朝听政。可见,此屏乃庙堂之上最关键的陈设之一。它既能给厅堂一个较为严肃的氛围背景,又有一定的心理上的安全作用。让帝王可以背后有屏可依,不觉空荡荡毫无安全感。


故宫乾清宫陈设的金漆大屏风


清乾隆 紫檀边座錾胎珐琅四友图宝座屏风


清 剔红宝座屏风成套



插屏式座屏风


此屏风多为独扇,有时一具放在房屋正中,类似多扇式屏风的用法;有时两具并列,拼成较大的宽度,在室内成为间隔;有时两具摆放于正房两稍间,面对通往东西两耳房房门。此类屏风一般较多镂空雕刻,屏心空出一个方形空间用以贴裱书画。


清光绪 红木嵌掐丝珐琅慈禧御笔寿字大插屏


围屏


围屏多扇,可以曲折,比较轻便。因下底无座,陈置时需要把它摆成曲齿形。或可根据个人喜好,中间摆成直线,两端要多些波折之态以求整体屏风摆稳。一般围屏片数多为偶数,四片、六片、八片、十片、乃至十二片不等。多有根据其片数绘制不同风格图案。常见四片绘有四君子的梅兰竹菊。围屏在居室内的应用是最为灵活的。在居室中,可以随意格出自由空间,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康熙御制临米芾《天马赋》围屏


黑漆刻灰填彩人物围屏


小型座屏风


此类屏具可以放在床榻上或桌案上,置于床榻上的称为“枕屏”放在书桌或画案上的称为“砚屏”。它也可以放在条案上,和青铜鼎彝、玉山英石等摆在一起,虽为屏具,实际上只是一种陈设。


明 唐寅 《陶谷弱蘭圖》





总之,屏风是介乎隔断和家具之间的一种活动自如的屏障,也是很艺术化的一种装饰。用在室内能活动移置的即是屏风或插屏。若大厅内内屏门是不能移动的,应属于小木作的门类。在室外则为照壁、屏风、插屏、影壁。旧时,殷实人家居所,多为高屋大院,总会在大门后方不远处盖一个影壁墙,墙上绘画,即美观,又有遮挡效果,避免从门外直接望到室内。这仿若我们中华民族多年的文化素养,含蓄,有礼,内敛。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屏在我们的生活中,仿若一个面纱,似隔非隔,似露非露,或肃穆,或婉约,或厚重,或灵巧,用它独特的美装点我们的生活。


古典家具郝增涛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袭明轩


馆藏明式家具的精致传承者

《道德经》是以圣人恒善救人,故无弃人;恒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微信:hongmuxuetu

地址:北京 通县 草房 地铁东一公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论《红楼梦》:追寻屏风在古代的发展史,以及身份等级的体现
屏风的分类和发展由来
别具匠心:明清家具屏风类 | 形制
中国古典家具雅赏系列-博古架、屏风
屏风,隔不断的中国美
中国屏风之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