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枫观画 夏日品小园
 
 
  游园,其实是一件相当私人的事情。骄阳正烈时,找一个少有人问津的玲珑小园,煮一壶清茶,吟读半潭碧水一房山,渐觉风生袖底、沁凉入心,一个软糯的苏州,就从这种气韵里婉转流出。

  譬如说,听枫园。

  很多小园林,其实本不是景点,而是苏州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檐前老树一株,院中数棵芭蕉、几块湖石,石下一方池水,金金鱼咕嘟着嬉戏莲叶间,孩子们坐在鼓形的石凳上摇头晃脑玩游戏。在几十年前,这只是苏州人家院子里的寻常生活。一旦融入的现代因素太纷杂,这样的清淡隽永如今却需要寻寻觅觅。

  听枫园,藏在乐桥附近一条窄窄的巷子中。也许我们应当感谢那位台湾商人,没有他的投资与修建,现在的风雅茶室原本只是国画院的办公场所,被私享的雅集了。

  听枫园的主人,是一位很本质的文人,在书画金石上造诣颇高的苏州“市长”,吴云。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吴云在苏州做官,他应该是快乐的,因为这座城市的文气散于点点滴滴,他如鱼得水。在宋代词人的红楼阁遗址上,吴云修成了自家的听枫山馆,他颇为自喜,“宅居不广,少有花木之胜”,意欲与隔壁的俞曲园一争高下。文人的戏谑有点意思。

  听枫园的邻居们是曲园、鹤园、怡园、绣园、畅园、壶园等等。光绪年间,风起云涌的变局并没有波及到栖隐宁静的苏州,这里一派风调雨顺,吴云和这一带小园子的主人很是投缘。曲园老人愈樾、耦园园主沈秉成、怡园园主顾文彬、网师园园主李鸿裔、词坛名家朱祖谋,大家都是听枫园的常客。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当时年仅三十多岁,声名未显的吴昌硕。想像中,一干园主们在拍曲吟诗、舞文弄墨之际,一旁沉默的年轻人兴许暗暗的在手心上描摹刻划、细细揣摩。

  书画家多爱园林,每一扇细格木窗外,都是一幅绝妙的画。网师园里那只著名的“虎儿”,曾让旅居海外的张大千神牵梦萦;而多年后,已成巨擘的吴昌硕也常常感喟,早年寓居听枫园的日子,观摩吴云所藏的书画金石,所悟甚深。

  园与人,在某种情境下,有着千丝万缕的微妙联系。在苏州多如繁星的历史名人中,吴云并不耀眼,他只是无意中,把崇文的情结深植于一方水土,且与这座城市原本的气质天衣无缝相连。而听枫园也是如此。从几百年前的文人雅集,到今天园中苏州书画家们的笔墨歌舞,一座小小的园林,茶人寥落,却始终不失静谧安详。有这样的小园子,在细雨蒙蒙天,泡一壶园中的台湾乌龙茶,听枫观月、闻香寻梦,这是生活在苏州的平淡幸福。

  园中有潘玉良的油画展览,阳光下,一只懒洋洋的猫咪趴在画下,肆无忌惮的酣睡。不忍惊醒它的好梦,我们静静绕过去。昔日吴云的旧书斋,透过玻璃窗,里面隐隐绰绰放满了笔墨、书画,恍惚间,似以为这小园真是个桃源了,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听枫园

  位于苏州市庆元坊12号,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清同治光绪年间,曾署苏州知府的湖州人吴云筑宅园于此,因园内有古枫婆娑,名“听枫园”。吴云善书法,好收藏鉴赏金石,园中左图右史,钟鼎罗列。光绪九年(1883年)吴云卒后,园渐衰微。宣统二年(1910年),词人朱祖谋曾寓居此园。1928年,园归陈氏,曾获修治。

  1949年解放后,曾相继为教师进修学校、第二中学、评弹研究室、评弹团使用。1983年,由市文化局动工整修,耗资14.8万元。1985年春节,国画院迁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细品园林之二十七·传奇篇小园里的 大师们
七亩小园,古枫婆娑!苏州园林中少见的书斋园林
湖州鉴藏家吴云、沈秉成与吴门真率会
【风雅苏州】| 第十三集:听枫园记(普通话、苏州话版)
《苏园六记》之五 岁月章回
【苏州园林】听枫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