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记录“白发苏州”的生活样本 既真实又幸福
  
 
据姑苏晚报报道,目前,姑苏区户籍人口中,60周岁以上的老人占比已经达到24.7%,远远高于10%的国际老龄化社会标准。用“白发苏州”来形容这座古城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再贴切不过。

如何让这些老人老有所养、老有颐养?姑苏区民政局局长曹源表示:“姑苏区成立一年来,全区养老事业正在不断提档扩面,今后,姑苏区将继续完善居家、社区、机构‘三维’养老格局,重点推进民间非盈利性组织参与养老事业,形成政府购买服务、社会提供服务的多元参与格局。”

“骆驼担”为老人吃饭找到新出路

家住觅渡社区的陆耀新和老伴冯荣昌都已经七十多了,每天买、汏、烧渐渐地成了陆阿姨最头痛的事情。好在今年年初社区引进了科技化的“骆驼担”,为老两口吃饭问题找到了新出路。

所谓“骆驼担”,外形是一只只圆柱形的中空不锈钢铁桶,分外罩和底座,底座中央有一根红外线发热管,是加热食物的主要部件。半成品饭菜放在不锈钢小盅里送至社区后,盖上外罩加热四五十分钟即可食用,跟老苏州卖糖粥的骆驼担边走边烧有异曲同工之妙,故而取其名。

“骆驼担”最让居民津津乐道的,是其个性化的点单方式,每个人的饭菜数量跟品种都是根据之前点好的菜单上的。“吃了几十年的食堂,我真的是怕了。开始我以为到社区吃又是吃食堂的大锅饭,当然不同意的。但吃了那个狮子头,味道还真不错!”冯老伯高兴地说道。

画外音:姑苏区成立以来,因地制宜创新助餐模式,引入了“骆驼担”这样的社会化助餐形式,得到广大老年居民的一致欢迎和好评。目前,姑苏区已建成配餐中心22个,并计划于年内建成助餐点93个,目前已建成84个。明年,还将建成集中厨房。到2015年,姑苏区计划实现每个社区拥有1个助餐点,助餐点总数达到168个,每个街道拥有2到3个配餐中心,配餐中心总数达到35至50个。

家门口的“养老院”吃喝玩乐啥都有

10月12日,位于桂花新村的“颐家乐园·桂花苑”日间照料中心正式开始运营。内设餐厅、电子阅览室、健身康复中心、老年人休息室、理想眼科义诊室和健康养生馆等,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不同层次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为辖区老人提供了一个集休养、就餐、娱乐、休闲和健康养生为一体的日间照料中心。

当天早上九点钟,颐家乐园就迎来了第一批过来活动的居民,在舞蹈房,有老年人跳舞队练习;在电子阅览室,老人们正安静的看着各种书籍;三楼阳台上,十几名老人悠闲地坐在一块儿喝着茶,乐呵呵地聊着天。到了中午十一点钟,25位老人来到了一楼餐厅用餐。

画外音:“日间照料中心”是姑苏区社区养老主要载体之一,为老人就近提供娱乐、就餐、医疗等综合性养老服务。2013年,姑苏区计划新建10家日间照料中心,实际筹备启动了14家,目前完成了娄门、留园、沧浪等街道7个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其余7个将在年底前完成,届时将达到每个街道1至2家日间照料中心。

老年公寓改造扩建,老人舍不得搬家

在金阊街道晚晴园老年公寓住了11年的李明珠老人,今年已经83岁高龄了。最近晚晴园将进行扩建改造,一向乐观开朗的李明珠不禁流下了眼泪:“半年后我一定还是会回来住的,我已经住出感情来了。”

15年前建成的晚晴园老年公寓受限于规模小、设施相对落后等因素,多年来他们只能优先考虑低保、孤寡老人入住,所以扩建势在必行,80多名入住老人将全部进行分流。

金阊街道将整合辖区养老服务、医疗卫生、文化休闲、科普养生等资源,丰富社区服务中心内涵,延展虚拟养老服务平台、优化日间照料中心功能,扩容老年公寓床位,增加便民助餐点,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提质扩容,实现各取所需的全覆盖服务。

画外音:目前,姑苏区共建成养老机构32所,其中公办公营8家,公办民营2家,民办民营22家,养老床位达到5052张,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到29.5张,目前收住老人3458人。

到2015年,养老床位将达8000张,实现千名老人拥有数达40张;到2020年,新建区级养老机构4处、街道级养老机构43处,新增养老床位8860张,实现千名老人床位拥有数达45张以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破解大城市养老难的“南京样板 ”(续)
寻找最近的助餐点、选择最合适的养老机构、申请各类居家服务……这个平台都能帮到你!
养老统计最新数据
老有优养!江苏1805万个养老需求撬动银发经济
活力激发,养老服务更趋精准化
【葆真案例】养老不离家——居家养老服务经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