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何凯文:中医系统生成方法论刍议


摘    要:传统中医的阴阳五行模型蕴含追求系统动态平衡、重视系统生成的初始条件、无标度测量和内部时间优先等系统生成方法论特征,还具有生成性、气象性和辩证性等现代构成论科学所不可替代的内在品质。              

关键词:阴阳五行模型;系统生成;气象;四元素说;                                        

作者简介:何凯文,肇庆学院讲师,南京大学哲学博士,研究方向:科技医思想史。

原文载于《系统科学学报》第30卷第1期。

清末民初以来,传统中医一直受到学理方面的质疑,即在肯定中药具有一定疗效的同时,否定中医的医理的合理性或科学性。也就是说,质疑者认为中医有时取得疗效也是于理不通,甚至是“有意无意的骗子”。国学大师陈寅恪所言“中医有见效之药,无可通之理”可为其中代表性、总结性的批判观点。              

关于中医科学性的争论主要在两个领域展开:认识论领域和方法论领域。

在认识论领域,关于中医是否具有科学性的争论主要围绕着中医知识的经验基础展开。争论依据的理论视角转换实际上把现代科学哲学(从逻辑经验主义、历史主义、社会建构论到科学实践论)的发展史演示了一遍。但是这些争论却始终忽视了中医超越经验的道德内涵,而道德内涵是中医理论和实践都不可或缺的。这种忽视不是偶然的,这显然与休谟、康德以来的科学和哲学学术传统有关。这个传统预设了现象与本体的分离、事实与价值的分离、科学与人文的分离等等。争论了近百年,似乎还没有走出18世纪休谟“怀疑论的经验论”范围。

在方法论领域,学界关于中医方法论的研究视角逐步超越了机械还原论,发展到有机整体论。甚至有机整体论视角仍然在发展:从不彻底的整体论(老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新三论:耗散结构、协同学、突变论)视角发展到比较彻底的整体论——现代系统生成论或曰非线性科学(超循环理论、分形几何、混沌学、复杂网络理论)视角。在新的21世纪,非线性科学的发展方兴未艾,其与传统中医古典生成论展示了越来越多的相通性和对话的可能性。因此,方法论领域的对话值得期待更深入、更全面的展开。

据此,本文试图以现代系统生成方法论为理论参照,对中医古典系统生成论谈一些思考,抛砖以引玉。

1

阴阳五行:气象系统生成元

在中医的先哲看来,宇宙不是现成的,而是由“太虚”之道开始。《素问·天元纪大论》描述了宇宙生生不已的图景:“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 揔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这段话显示:无边无际的太虚之道生成了关于宇宙或天地万物的基源或本元,即具有生成功能的阴阳-五行运气结构;而天地乾坤、九星七曜、万事万物都由此结构生成。此结构可谓是宇宙系统之“生成元”。

中医的这个结构以“易经为基础,先后纳入阴阳五行、气论、干支计时法、河洛理数而形成的一套理、象、数、图并举,关于世界生成演变的功能性结构象征模型和符号体系”。当然,这一系统生成论模型的内核是阴阳五行模型,它使中医实践在拥有感性经验和本质直观等内容条件基础上还具有了关于时空描述的形式条件。

中医以阴阳五行模型为基础发展出运气学说。运气学说将自然气候的变化与人体生理病理变化作为一个系统来考量。其中,“运”指气在天地宇宙间运行的五个阶段;“气”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的运行变化之象。运气学说以六十年为一个周期,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合,推演气在天地时空中的消长或演化规律及其与人体生命变化(气血盛衰)的关系。

阴阳五行模型有一个重要的特征:“气象化”,即将“成象成形”之“形而下”(显在存在之器物)和“无象无形”之形而上之道都转化为“有象而无形”之气。因此,此模型被称为“形而中”模型。此模型凸显了中西科学文化思维的差异。例如,在中医看来,即使是“形而下”的脏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有形躯体,以及滋养有形躯体的精、气、血、津、液等都可以通过“意象”化的思维过程而被视为“气象”,即“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灵枢·决气》)。

中医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是最能体现中医的“形而中”特色的“生理学”。在藏象学说中,人体的脏腑都被“气象”化了,即依据阴阳五行原则进行功能定性和划分,“藏象”在某种意义上已将西医解剖学意义上的实体性的脏腑意象化为非实体的气体,或功能性结构之阴阳五行之“象”。这样,脏腑、人和宇宙都被建构成为一个分形的、自相似的生成系统,这个系统以简单的阴阳五行内涵的各种关系法则不断迭代,贯通无穷层次。而在经络学说里,每条经络相互之间构成了阴阳五行的关系,同时任一条经络的内部又按照阴阳五行原则建构(井、荥、俞、经、合)五(行)输穴(输送信息的穴道),因此建构的穴位群便是一个缩小的人体,乃至缩小的宇宙。而人体的经络结构具有典型的分形性,其映射部位具有信息和功能的相似性,而经络是人体中信息传送的隧道。

可见,在中医看来,人与天地同属于由阴阳五行结构迭代生成的自相似性系统,在任意层次上都是内涵阴阳五行结构且相通、相连和互相嵌套。这与当代的非线性科学与复杂网络研究所展示的生成着的复杂网络世界图景有异曲同工之妙。

2

阴阳五行模型内涵的系统生成方法

中医按“神、圣、工、巧”的标准区分中医的医学境界和治疗水平之高低,认为少部分拥有最高境界的“神医”有“本质直观”能力,可以望而知之(如传说中的神医扁鹊),可以“无待”(不拘泥)于任何外在的手段(包括阴阳五行模型)而进行诊治。但大部分的医生需要利用现有的方法和工具,并由此发展出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手段和方法。但是,这些手段和方法万变不离其宗,都遵循阴阳五行模型这一古典的系统生成方法论原则。

2.1 以平为期——经方对生成系统“动态平衡”的追求                                    

中医治病“以平为期”,即追求“平”之效果。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讲:“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       

张仲景的《伤寒论》是论述中医方剂的经典,也堪称应用阴阳五行模型与中医临床治疗之典范。下面以其中所载的“五苓散”为例以及参考李阳波医生的解读来说明“以平为期”的道理。

五苓散方中包含泽泻、白术、桂枝、茯苓、猪苓五种草药,它们生长与一年之中的春夏秋冬长夏之五令分别相通,也跟东南西北中,寒热温凉湿相通。另外,白术性温、桂枝性热、茯苓性平,温者东方春令之气,热者南方夏令之气,平者中央长夏之气,猪苓配属北方冬令之气,泽泻配西方秋令。因此,看似成分简单的五苓散实际上非常严谨地建构了一个内涵方位(空间)、季节(时间)和药性的多层次阴阳五行系统相互嵌套小天地。而五苓散的主要作用还是通利水湿,而且(它是)分利东南西北中之湿。当北方肾的气立出了问题而出现湿时,就应该用南方的桂枝去对治;当南方心的气立出了问题而出现湿时,就应该用北方的猪苓去对治。同理,西方出现的凉湿,应该用东方的白术去对治,而东方出现的温湿,则应该用西方的泽泻去对治,中央则自用茯苓。

从这个例子可以发现,中医“以平为期”实际上在追求系统的自稳定,通过系统修复产生新的稳定秩序,最终使生命系统得以稳定生长。这个过程是一个追求系统的动态平衡的过程。      

2.2 辨证“病机”——把握系统生成过程中的初始条件

辨证是中医认识疾病的过程。无论是六经辨证、三焦辨证还是四诊合参,中医辨证首先需要辨病机。病机的概念源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的“谨候气宜,无失病机”“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素问·至真要大论》总结归纳了脏腑病机和六气病机,被后世称为“病机十九条”。病机即初步出现的病症,如“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等。病机的出现在于人体系统的五运六气运化没有顺其自然:没有与天地的五运六气转换同步,即失去了气宜。气宜的意思是天地六气的转换时机、节点。

中医的病机理论实际上指出了人体内小尺度微观系统与天地大尺度宏观系统之间的系统边界并不是隔绝的,而是有着“长程相干”作用。正如混沌学揭示了所有的生成系统都对初始条件高度敏感,即只要条件具备,微观尺度上的微小变化也可能通过正反馈效应被迅速放大为宏观的整体突变,产生蝴蝶效应。由此,中医重视时机和信息,具有把握“一动之几”的智慧,深信把握了“气宜、病机”,及时治疗,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错过了“气宜、病机”,则将事倍功半,甚至回天乏力。

中医的治未病(未发生之病)思想也内涵了对系统生成演化过程中初始条件的警觉和重视。“未病”一词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篇:“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灵枢经·逆顺》有“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两篇均强调真正高明的医生治病在于疾病发作之先能够把握时机进行预防。

这里有一个问题是,未发生的病怎么被发现了呢?现代的医疗仪器无法观察到这种“没有成形”的存在,即没有成为形而下之“器物”的存在。同理,科学仪器至今也不能检测到“有象无形”的经络和气的存在。而中医辨证是辨“气象”,而气象是未成形的存在,因此很多处于将发生而尚未成形的病变能够通过观“象”而被发现。历史上名医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广为人知。扁鹊是上医,望而知之。“望”是什么?就是观“象”。未成形之象显示了人体生命系统演变的趋势,包括病变的趋势。形而中气象模型使得“不治已病治未病”成为可能。这是中医最为独到,也是西医无法取代的特长。

中医“治未病”的方法论与系统科学的一些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如从自组织理论来看,治未病即是在人体健康稳定的大系统中防止不良因素突变,成为具有结构和功能的不良系统,特别是防止不良子系统演变成序参量,或者形成超循环,反过来主宰大量的子系统乃至整个人体大系统,生成难以治愈或不可治的疾病。

2.3 同身寸—— 无标度身体测量的方法     

中医在针灸、按摩等诊治过程中,常需要准确地确定腧穴在体表的位置。而人的个体差异很大,不可能按照一个普遍的测量尺度,刻舟求剑般地选定穴位。但经穴、奇穴的分布都有一定的规律,在取穴时应当采取正确的方法。而传统中医采用的正确方法就是同身寸法,即以被测量者本人体表的某些部位(如骨度、指寸、头、胸背、腹部、上下肢、口、目等)折定分寸,作为量取穴位的长度单位。如要测经脉之长短怎么办?“先度其骨节之大小广狭长短,而脉度定矣。”(《灵枢·骨度》)——以自己的骨节为尺度测量自己的经脉长短。

同身寸方法不是以特征尺度为基本度量单位的测度,而是一种无标度性为特征的测量。根据分形数学的无标度理论,分形不存在特征长度,形体的尺度随着测量尺度的变化而变化。分形的无标度性意味着分形包含了一切尺度的要素,或具有每一种尺度。同身寸内涵的方法论与分形几何方法论有着深刻的相通性。

2.4 内部时间和欲解时—— 时间优先的诊治方

普里戈金提出系统演化的时间是具有生命性的内部时间,此观念与中医的时间观也十分相通。

中医的“时间”内涵是“四时”“时节”“时辰”,时间内在于天地和人内部系统,是生命意义上的天地人之宇宙演化的内在尺度,有自己的内在节律。中医的时间也是一种内部时间,而不是一种外在于宇宙运行的机械的、绝对的时间。时间本身意味着整体的生成过程——在中医里被理解为“四时之五行”(任铁樵)。

中医的内部时间观揭示了人的生命活动节律与天地生成的时间节律同步,“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中医发现了人的生命生、长、壮、老、死的生成演化与天地的天地四时(四季)的更替节律的同步性,指出人的生命实践必须顺应自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而违背了“阴阳四时”则将导致生命的“灾害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中医的内部时间具有分形特征。一天也是一个小四季或一个小年。人体疾病的病情变化,随昼夜变化而轻重不同,一天中的不同时辰,其病情的轻重变化不同,“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现代医学也揭示了许多恶性肿瘤患者在午后至深夜这段时间内病情加重以至于死亡;而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脑血管病等以春夏为好发季节。疾病的时间性已经为中西医所普遍认识。

基于以上时间观念,中医诊治必然优先关注内部时间的方法论意义。例如,中医强调诊脉时辰在清晨(平旦)为佳,即“诊法常以平旦”;而治疗应该遵循“六经病欲解时”思想——中医指出六经系统在昼夜十二时辰运行中有当旺之时,治疗应该把握此时机进行。中医临床治疗把握“欲解时”,往往具有“妙手回春”之神奇疗效,为疾病治疗如何把握“蝴蝶效应”提供了重要启示,其积累的大量实践经验值得传承和深入研究。

中医理论及其临床实践与系统生成方法论的融会贯通,对于今天中医现代化和系统科学的进一步研究,发展,皆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结语

综上,基于“气”和“象”的阴阳五行模型有着与现代系统科学相似、相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我们常见这类批评:既然西方已经将古希腊四元素说视为过时的旧范式而主动拥抱现代科学,为什么现代的中医界仍然对阴阳五行模型敝帚自珍、抱残守缺呢?                                             

本文的观点是,中医在这方面的保守未必是一个文化情感问题,而是理性的考量:中医具有西医所不可替代的长处。

(1)四元素说能够被取代,是因为其古典构成论可以被近代科学更先进、解释力更强大的科学元素说所取代,但作为古典生成论的阴阳五行模型却有现代构成论元素说所不可替代的生成论内涵。明朝末年来华的利玛窦将四元素(four elements)说翻译为《四元行论》,以驳斥中医的气论和阴阳五行说的荒谬。利玛窦的错误在于以“恒性”(利玛窦语),即实体性的、始终保持自身的性质和独立平等的四种元素按比例混合而成的构成系统性来否定阴阳五行的非实体性的、相互生克、转换的五个(或五种)演化过程(five phases)以及非线性的生成系统性。

(2)阴阳五行模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不离气和象,保留了与经验世界的联系,而不是变为西方形式逻辑和数学那样抽掉经验内容的纯粹形式。

(3)阴阳五行生成方法具有辩证内涵。形式逻辑和数学的抽象形式体系只能适用于现象界(康德意义上),而阴阳五行模型却以其辩证色彩保留了对精神领域和道德领域的联系。在知识与价值分离、科学与人文难以融合的今天,传统的中医模式或许可以为知识与价值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提供某种原初的启示。

来源: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解中医原本》第一章 中医文化系统概述
《中医学之道》读书笔记
治之极于一
大师讲中医:第一章:初识东方科学(3)
开启自助健康的钥匙
论《伤寒论》“厥阴”的两个不同系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