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圳基因组所刘永鑫组高薪招博后-宏基因组方法开法/功能挖掘方向

  //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简称“基因组所”)成立于2014年,由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和深圳市政府共同支持建设。基因组所通过整合生物学和大数据科学,来认识与利用农业生物基因组,服务全球农业生产。为此,基因组所成立了组学技术、合成生物学、植物基因组、动物基因组、生态基因组、食品科学等研究中心和相关技术平台。基因组所的长期愿景是致力于通过颠覆性创新来促进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于个性化食品供给体系,并提升人类健康水平和农民社会地位!

成立以来,组建了近1000人的研究队伍;形成了以组学技术为核心、辐射农业、食品和生态方向的学科体系;在包括 Science、Nature、Cell 等顶级期刊在内的杂志上发表SCI论文450多篇,以基因组设计育种育成国审、省审新品种40余个,农业基因组学等研究领域占据世界前沿。基因组所联合深圳市相关部门提出了建设“深圳国际食品谷”建议,规划已得到市政府批复,将在深圳构建农业食品产学研协作生态,做出科技推动农业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的先行示范。

详见:https://agis.caas.cn/

食品科学研究中心:

任务目标

以食品安全和个体化营养等需求为出发点,基于食品组学和人类健康大数据,食品科学中心致力于:

1.丰富完善与食品相关的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代谢组等多组学数据库;

2.解析健康大数据,发掘和改善人群特异的营养问题;

3.构建'从餐桌到农田',消费者需求驱动的逆向链条科技创新模式;

4.为食品的质量标准制定、智能制造、保鲜运输等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施方案;

研究方向:一个宗旨(“个性化食品设计”)、三大科研主题(食品组学、肠道宏基因组学、人类对食物性状的感知)、筹建四个支持系统(国际食品谷联盟、食品安全标准实验室、国际食品政策智库、集成数据管理系统)。

详见:https://www.agis.org.cn/kjcx/yjzx/290787.htm

刘永鑫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组长刘永鑫,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基因组所食品中心研究员,iMeta期刊执行主编,宏基因组公众号创始人。2014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生物信息学专业,2014-2022年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历任博士后、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生物组研究方法、食品组与微生物组功能研究和科学传播,以(共同)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 Biotechnology、 Nature Microbiology、 iMeta等期刊发表论文24篇,在Science、Cell Host & Microbe、Microbiome等期刊合作发表论文20余篇,累计发表论文50余篇,被引13000余次。主编《微生物组实验手册》专著,由300多位同行参与,共同打造本领域长期更新的中文百科全书。创办宏基因组公众号,15万+同行关注,分享原创文章3千余篇,累计阅读量超3千万,打造本领域最具影响、服务同行的科学传播平台。发起iMeta期刊,联合全球千位专家共同打造宏基因组学、微生物组和生物信息学顶刊,解决我国本领域期刊出版卡脖子问题。

发表文章详见:

ResearchGate: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Yong-Xin-Liu-2
Web of Science: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author/rid/AAE-2470-2019
Google Scholar: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NoxNy_IAAAAJ

研究方向

实验室将以宏基因组方法开发(图1)为立足点,重点关注三代测序和微生物单细胞等新技术,解析人体基因组、菌群与食品营养三者的互作关系(图2),为综合利用功能食品和肠道菌群提升人类健康而努力,并打造中国特色的科学传播体系(图3)。

图1. 宏基因组研究方法开发。

宏基因组领域现有的方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需要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创新。扩增子已经有3套引用过万的成熟流程,目前仍缺少标准化的宏基因组分析和可视化流程,开展相关工作有利于全面推动本领域发展并争存国际制高点。动植物微生物组研究,都会受到大量宿主污染的困扰,解决高宿主含量样本微生物富集去宿主的困难,将极大拓展宏基因组研究的应用边界。之前的研究是单一组学为主,正在向多组学转变,开发和优化多组学整合分析将更好地恢复微生物组的真实面貌,发现生物学规律的真相,更准确地回答科学问题。

图2. 人体基因组、菌群与食品营养的关系。

近些年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可能通过其代谢分子影响人类健康,解码微生物基因组对揭示其潜在的功能非常重要。过去10年,全球已发表上万个样本肠道菌群宏基因组测序,以及挖掘的20余万个宏基因组组装基因组,为一些功能菌的挖掘、变化规律的验证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基础。但这些数据目前仍停留在数据阶段,绝大多数的功能未知,需要更系统的数据库组织形式、挖掘和新方法的出现来解析其中的功能微生物和基因,以便更好理解微生物组在人类营养和健康中的作用,从而推动基于肠道菌群与精准食品营养学发展。

图3. 微生物组科学传播体系构建:综述、专著和期刊

A. 综述微生物组数据分析方法 (Protein Cell, 2021高被引,2023),助力同行快速理解并开展分析。B. 综述植物微生物组功能研究体系(Current Opinion in Microbiology, 2019)。C. 联合同行编写《微生物组实验手册》,打造本领域持续更新的中文方法百科全书。D. 发起微生物组领域高起点新刊iMeta(目标前10%,IF > 15),构建全球华人主导的本领域国际话语权体系,解决本领域期刊出版的卡脖子问题。

招聘者期待

招收博士后若干名

1. 研究背景
a. 分析背景的申请者有生物信息学、宏基因组学、细菌基因组学、三代测序分析、或其它组学(DNA, RNA, ChIP sequencing)分析研究的背景之一;熟悉命令行、R语言代码的使用;能独立编写代码者优先;

b. 实验背景的申请者要有的分子生物学、细菌遗传操作、二代测序测序文库制备、三代测序DNA提取及文章制备等相关经验之一;

c. 计算和实验背景都具备的申请者优先考虑,两者具备其一即可申请;

2. 学习并深度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对课题组研究方向感兴趣,有很强的自我驱动能力;

3. 独立性并适应合作环境。

4. 学历和论文要求:近三年内获得博士学位,以第一作者发表中科院二区论文1篇,或共一第二发表IF>20论文,有较好的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你能得到什么

入职以后,你会有以下独特的提升机会:

1.学习宏基因组学测序和分析技术,并深入学习我们的经验;

2.丰富的基础、食品和临床菌群样本和经验丰富的合作者;

3.在一个开放的有很多新机遇的宏基因组学研究中创新和发现;

4.研发开创性的技术并将其应用到深度发掘各种形式的菌群(人类、动物、植物样本)和它们的宏基因组,研究菌群与宿主和不同食品之间的相互作用;

5.非常具有竞争力的工资待遇,以及位于单位所属公寓的廉租待遇。

薪资待遇

普通博后待遇超过全国90%以上副研;优秀博后(Top 50%)优于全国90%以上正研。

博士后:基因组所标准博后待遇+深圳市博士后补贴(36万免税)

食堂补贴:每月饭卡补贴600元,早餐3元,午餐12元,晚餐5元。

优秀博后:如3篇1区或成功申请基金等可申请人才补贴,具体金额面试聊。

项目绩效:博士后独立主持国自然青年、博后基金等项目,课题组配套一定比例作为绩效工资

文章成果奖励:国内一流奖励水平,

企业联合博后:与武汉希望组联合招聘博后专攻三代测序建库和数据分析方向,将额外享受企业人才补贴

海外博后计划:世界排名前200大学的海外博士入站还有额外补贴

具体金额可根据入选者背景、潜力面谈,一事一议

附深圳博后政策:

按照深圳市、大鹏新区相关规定,博士后在站期间享受在站博士后生活补贴,具体金额以政府最新规定为准。

按照研究所的相关规定提供博士后的工资、五险一金和绩效待遇。

符合条件的,可申请'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引进项目'、广东省海外博士后人才支持项目、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后'优农计划',在站期间可申报'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博士后'评审,入选者给予奖金奖励。

博士后人员进站后,可选择落户深圳市,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办理随迁入户。

符合条件的博士后可申请评定专业技术资格。

深圳市对出站博士后留深工作、签订3年劳动合同的,给予30万元资助,用于科研投入或创业前期费用。

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充足的研究经费,配备研究需要的设备和仪器,科研方向给予较高自由度。

申请方式

邮件主题和附件请注明“姓名+现单位/毕业院校+申请职位”。

申请者请将Word版个人简历,包含照片、个人简介、教育经历、研究经历、论文发表(附WOS/Google Scholar/ResearchGate主页链接)、优势及成果自述(<200字)、对本组研究方向感兴趣的点和工作计划等(<200字),以及(共同)第一/通讯作者代表性论文PDF文件(不超过3篇)。邮件发送至:liuyongxin@caas.cn 并抄送 woodcorpse@163.com

所有应聘材料我们将会严格保密,课题组会在收到申请的3天内与初审合格者微信或E-mail联系,安排面试。

生活日常

2022年底团建

月度聚餐

清明赶海

所区参观

户外活动

季度生日会

更多推荐

(▼ 点击跳转)

iMeta 高引软件+视频解读iMeta封面 | 宏蛋白质组学分析一站式工具集iMetaLab Suite(加拿大渥太华大学Figeys组)
▸▸▸▸iMeta | 德国国家肿瘤中心顾祖光发表复杂热图(ComplexHeatmap)可视化方法

▸▸▸▸

iMeta | 华南农大陈程杰/夏瑞等发布TBtools构造Circos图的简单方法

▸▸▸▸

iMeta | 高颜值高被引绘图网站imageGP

期刊简介

“iMeta” 是由威立、肠菌分会和本领域数百位华人科学家合作出版的开放获取期刊,主编由中科院微生物所刘双江研究员和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傅静远教授担任。目的是发表原创研究、方法和综述以促进宏基因组学、微生物组和生物信息学发展。目标是发表前10%(IF > 15)的高影响力论文。期刊特色包括视频投稿、可重复分析、图片打磨、青年编委、前3年免出版费、50万用户的社交媒体宣传等。2022年2月正式创刊发行!

联系我们

iMeta主页:http://www.imeta.science

出版社:https://wileyonlinelibrary.com/journal/imeta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研究思路|微生物组+代谢组多组学应用案例解读(第四期)
iMeta | 第1卷第1期在线正式发布(2022/3/28)
西湖大学鞠峰组招博后“土壤微生物组学”与“培养组学”
iMeta文献观点:16s全长-功能预测更具优势
干货| 你所要知道的宏基因组关联分析知识都在这里
肠道菌群研究新策略——肠菌代谢物及其功能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