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研究生毕业后,导师遭遇学生“断亲”
研究生毕业后,便与导师失去了联系。哪怕逢年过节,联系也几乎没有了。这种毕业研究生与导师交流“断崖式”锐减,或可称为一种“断亲”现象。这似乎是90后、00后以他们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事原则“整顿职场”,反映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具体表现。
从我这儿毕业/在读研究生大约50名。今年过年,在微信上拜年的比例也不高,多数研究生选择了这种新型“断亲”式拜年方式。这引发了我思考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人与人交往最怕出现“你以为”,过高估计了自己能力,也过高估计了与别人的友情在对方心里面的分量。
毕竟导师指导一名研究生3年或者5年过程中,内心从心理上和情感上把研究生当做朋友,甚至家人了。而研究生毕业后,导师遭遇学生“断亲”,才发现自己想多了,那是根本没有的事,这时就需要导师调适心理,适应新形势。导师不能对研究生充满太多主观情感,要适应现在研究生毕业后就与导师“断亲”的交流方式。
这种心理上的挫折感,就像家里有个儿子,给介绍对象结婚成家了,或者千辛万苦培养个女儿陪送出嫁了,这时作为父母也会有类似的失落感。民间有一句俗语:“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就生动地表现了这种充满挫折的苦涩情感。
当然,将师生关系类比血亲关系是不恰当的,但其中不可否认有一些相似之处。所以,作为导师也要成长,学会理性面对,适应人情冷暖,千万别主观地希望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应该怎么样”。反过来说,这种想法和期待本身就是遭受“断亲”现象体验到失落和苦涩的根源。
其实,在研究生读书的时候,导师从日常师生交流过程中就能感觉到会这样,并且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如此。这也在意料之中。只是培养过程中,导师对个别学生太宝贝太稀罕了,毕业后遇到“断亲”交流会体验到更多的挫折感、不适感。这也属人之常情。
听同事讲,往往读书的时候,学习最差,最调皮捣蛋,最惹人生气,天天惹是生非,天天批评过来、骂过去的学生,毕业后越联系,相处得也越好。这里面似乎充满了人性的复杂和诡异。
对我而言,除了教学外,大多数工作时间都用在科研上。平时大多数时间都用在指导学生做研究,指导他们“出野外、做实验、写论文”。如果导师将大量的时间用在搞行政管理、开公司抓经济或者发展个人爱好,根本没有时间管他们,指导研究生只占工作的很少一部分时间。当遭遇“断亲”现象,导师对这种感受就不会很深了。因为平时就不熟,也没有任何期待。
所以,研究生毕业后,导师遭遇研究生“断亲”现象而失落,这是导师平时指导研究生投入过多精力而留下的“后遗症”,也算是对导师平常对研究生指导用力过猛的一种“惩罚”“回旋镖”。
因此,导师应该多种经营,培养个人爱好,丰富自己的生活和人生体验,对研究生指导在把住学术标准和原则前提下,适可而止,不可着魔一样执著于此。平时指导过程,尽量多采用公开官方的一对多例会方式,尽量少采用一对一微信、面对面的指导方式。从精力分配和指导方式上进行调整,就可以很好的避免受过度指导引发“断亲”现象的“反噬”。
指导研究生更多应该是合作共赢、价值互换。如果投入过多主观情感,将研究生当生活中的朋友和家人一样相处,最后遭遇“断亲”时,导师会很失落、很难受。
因此,最智慧的指导方式应该是工作关系。利益互换、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关系,也是一种短暂的、阶段性的合作关系。导师在指导研究生学业的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头脑,不能有朋友关系和家人关系的主观情感。在他们读书时尽心尽责尽职,做到问心无愧,毕业后顺其自然,自此相忘于江湖。
对于毕业的研究生,我们要致力于培养“来时不迎,走时不送”的风格,形成质朴自然、独立自由的交往关系。研究生毕业步入社会,与导师交流呈现交流的“断崖”和“断亲”现象,这是个人的觉醒,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也是未来人与人交往的新形态,要理性地看待这一现象并做好相应的心理适应与调整。
大多数研究生本质都是好的,之所以选择“断亲”,推测其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交际能力障碍。年龄代沟、社交恐惧,不知如何表达、不好意思表达,这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且不想受为了交流而交流所累而选择迟交流、少交流或者不交流;
(2)共同话题缺失。研究生毕业后,不再与导师朝夕相处地学习和科研,已经没有共同话题,与导师交流不知从何说起,没有可聊,也属自然而然;
(3)生怕打搅对方。怕给导师添麻烦,打扰导师,也怕给自己添麻烦,这也是较为普遍的心理;
(4)职业生活不顺。社会竞争压力大,职场存在内卷也存在躺平,内卷失败或者躺平摆烂者,感觉自己混得不好,怕老师问,也觉得丢人,内心惭愧和惧怕;
(5)交流无利可图。当然,从利益的角度而言,也是一种思维方式。觉得导师没有任何利用价值了,任何交流都是多余和浪费时间了,不能瞎耽误工夫。如果认为导师对自己职业发展非常有利,即便多么困难,去拜年也不会马虎,会将节日礼仪做到中规中矩,甚至极致,这也能理解;
(6)轻松假期蛰伏。平时工作学习太累了,假期里只是单纯喜欢安安静静,自由自在的休息,不愿与任何人交流,觉得交流太麻烦、太心累了,这应该是较为普遍的心理。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信忠保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8729-1421857.html

编辑 | 方圆

排版 | 志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处理与导师的关系?
【期刊·洞见】新常态下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研究
导师门派说 ,谁才是导师中的“三好生”?(附导师行为标准)
如何做一名研究生导师
680刘晋希:硕士生民主型导学关系存在何种障碍
我用马斯克读研啥样,解释一下研究生导师和学生是何种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