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智慧,应该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存在,而且应该是“智于思想、慧于精神”的存在


一切的存在,是否需要理由?不清楚,但是,存在就是存在,存在的也就是存在的,不论是否有理由,总归是一种现实的存在。现实的存在,和梦中的存在不一样,后者只能在梦境中出现,而且只能由梦中人体验、阐释和演绎,他人却无从辨识与重现,从此定义了客观与主观、客体与主体。

然而,对于人类来说,天生的好奇心,总是驱使自己去思考、寻找存在的理由,以便为存在找出一个说法,方才能够心安与理得,要不然的话,就会惴惴不安,感觉到没有弄清楚存在的真实与客观,不敢给出存在是否存在、存在是否合理的推测与判断。

世上的存在,无非两类,一类是客观存在,一类是主观存在。客观的存在,往往是大多数人公认的,而主观的存在,则是自我主观判断认可的,但是并不一定被他人所认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指鹿为马,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或者是故意的,或者是无意的,不一而足,见得多了,也就不奇怪了,因为很难为这样的存在找到一个理由,只能说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已。

本文所说之存在,与上述主观的存在和客观的存在,虽然有关,但却并不绝对相关。

本文所说之存在,主要想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角度来适当讨论,毕竟“我思故我在”。

物质层面的存在,应该是有规律的,而这些规律,可以使用数理化来揭示和表征,例如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万有引力、麦克斯韦电磁方程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可以谓之“道”,即自然之道,定义了自然界物质运行的规律和过程,不妨可称之为“物质域”。

到了生命层面,则是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的运行规律,从逻辑上定义了构成生命体系的化学元素的运行规律,从海底黑烟囱无氧、高压、苛刻条件下的生命起源,到藻类和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氧气释放到地球大气,继而催生动物和人类的出现,从而构成了“生命域”。

到了人类,随着大脑的发展,意识与精神的存在逐渐浮出水面,将自然界的进化推向了“精神域”的层面,并逐渐展示出从物质经过意识向着智慧的发展和延伸。在人类出现之前,万物也都在自然而然地运行。然而,只有通过人类,才能够揭示出万物运行的规律,并有可能揭示出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真正能够展示出人类的智慧。

至于“智慧”,虽然密切关联,然而应该也可以分开理解,即“智于思想、慧于精神”,前者是智能、聪明,后者是理解、通达、明白事理。人类不仅有“智”,可以制造工具、创造财富、发展文明,而且更应该有“慧”,方能到达“真、善、美”的层次和境界,从而更接近“德”的范畴。

随着年龄的增长,从“智龄”到“慧龄”的重要性,会逐渐变得越来越重要。年长者不仅应该更加“智”,而且应该更加“慧”,从而能够为年轻人和后来者做好智慧的示范,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如是,则能够彰显出从物质到意识、再到精神的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觉醒:我们的精神出路在哪里?
关于世界的占有方式的顿悟
人类去世后真的有灵魂吗?
人生规划的主要意义
幸福学的创建
哲学里的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