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1 中国肿瘤胃肠病学大会暨整合论坛 | 胡志远教授:单细胞测序技术在肿瘤领域的进展与意义

2021年中国肿瘤胃肠病学大会暨第一届中国(西安)肿瘤胃肠病学整合论坛于2021年5月14-16日在陕西省西安市顺利召开。大会针对胃肠外科手术直播、基础研究新进展、临床转化研究、肿瘤胃肠病学MDT to HIM、消化道手术演示视频展示及点评、单细胞研究与临床应用多个分论坛进行交流讨论。

近年来单细胞测序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肿瘤领域的基础科研和临床研究中。【ONCO前沿】特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胡志远教授和我们分享单细胞测序的最新进展和在肿瘤领域的意义,以及此次整合论坛带来的重要影响。


专家简介


胡志远 教授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

复旦大学遗传系本科

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生物化学博士

原美国FDA医疗器械评审委员会委员

现任中国CTC产业联盟理事长、北京4P健康研究院院长和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回国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Mol. Cell. Proteomics、J. Clin. Invest.、Adv. Mater.等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60多篇,同行他引3000余次。2014年共同创始北京中科纳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公司利用最前沿的纳米医学技术,研发高灵敏“肿瘤捕手”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产品,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和精准诊断,特别在PD-1药物的液体活检伴随诊断,产品已进入市场获得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No.1  您在此次大会上分享了“单细胞测序在CTC上的应用”讲题,您方便为我们介绍一下该研究的最新进展吗?

胡志远教授:

相信CTC大家并不陌生,但是由于技术上还面临着诸多问题,所以它在临床上的应用目前还没有真正得到普及;另外,当前单细胞检测和多组学检测的发展非常迅猛。因此,这次大会上我们重点介绍了CTC捕获灵敏度以及单细胞检测的一些进展。

一方面,虽然PD-1药物的价格越来越低,但是它对很多癌种的真正有效率其实也只有20%左右,怎样筛选出免疫治疗的获益人群是临床的痛点问题。而通过对单个CTC上PD-L1蛋白表达的分析,可以预测和监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药物疗效。

另一方面,由于多数患者没有组织样本,所以通过液体活检可以检测PD-L1的表达,从而能够预测药物的疗效。目前我们已经做了几百例的临床数据,也得到了非常好的验证,所以相信CTC液体活检在未来会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

No.2  2021年中国肿瘤胃肠病学大会盛大开幕,您认为此次会议对于基础研究者和临床医务工作者能带来哪些影响和帮助呢?

胡志远教授:

本次大会是一场整合论坛。因为目前基础研究的进展迅速,而临床上要遵守指南即相对来说偏保守,所以本次会议将这两者融合,将基础研究的最新进展与临床医务工作者展开很好的交流,一是能够让医务工作者了解基础研究在技术上有哪些突破,二是我们知道基础研究缺乏临床上面临的问题的引导,所以临床医生分享临床痛点问题,基础研究者就可以做出深度的融合,可以用先进的技术,如单细胞测序技术、单细胞组学技术等去试图回答临床上遇到的问题。本次整合大会将多个技术多个维度进行整合,包括与临床的整合,这也正体现了此次大会交叉融合的特点。

No.3  本次单细胞研究与临床应用论坛中,分别从单细胞测序技术、免疫微环境等多维度诠释了基础医学对精准治疗的帮助,那么您认为单细胞基础研究对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怎样的意义呢?

胡志远教授:

我们知道单细胞测序技术的进展非常迅速,也逐渐成为了现在的热点词。因为肿瘤很大的一个特点是异质性,这也就意味着单细胞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而以前主要是限于技术和成本,所以单细胞研究并未得到很好的突破。但近年来,随着更多技术的涌现,这些问题在不远的将来都会得到解决。这样一来,我们会对肿瘤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尤其是肿瘤的异质性特点。总体而言,单细胞基础研究是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

No.靶点和生物标志物的异同点有哪些?

胡志远教授:

首先,靶点主要是从药物角度来说的,即药物靶点,实际上对于靶向药来说就称为靶点。

其次,靶点更多的是在分子层面,而很多代谢物和蛋白、核酸一样,它们都有可能成为生物标志物,至于它们是不是真正的生物标志物,第一步是需要通过大量的临床试验去发现它与某一疾病的状态是否具有相关性,第二步也是更重要的一步即通过大量的临床试验去验证它的cut off值,因为生物标志物一定是有阈值的。综上,确定生物标志物的关键点包括临床应用点和cut off值。

总体而言,生物标志物其实是贯穿疾病的全过程。从早筛到早诊断到疗效检测,再到监测复发,以及我们所说的疗效预测,即通过判断生物标志物的有效性,进一步指导临床药物的应用。

责任编辑 | 绝绝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CTC何时带来检验医学的春天?
肿瘤捕手岁末绽放花城,胡志远教授展望CTC未来
施奇惠教授:液体活检目标癌症早筛的星辰大海
二、液态活检之循环肿瘤细胞(CTC)研究进展及技术平台简介
颠覆性创新循环肿瘤细胞活检试剂Nextctc获CFDA批准
单细胞测序技术在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中的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