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肠道和大脑居然有如此密切的联系?了解“菌-肠-脑轴”的奥秘

你听过“菌-肠-脑轴”吗?在紧张或者焦虑的时候,你感受到过肠胃的应激反应吗?肠道和大脑虽然在人体的分布上距离很远,但却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肠道菌群从生命的最初阶段就开始影响宿主的生理特性,对机体的认知、记忆、情绪等具有调节作用,并且与阿尔茨海默病、孤独症、焦虑抑郁等神经疾病存在密切关联。那么,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肠道菌群是如何影响肠道与大脑之间的交流的,给大家科普一些关于“菌-肠-脑轴”的相关内容。

肠道菌群可通过哪些方式与大脑交流?

途径1:神经
某些微生物组分、调节激素和依赖性免疫介质,可直接与肠神经系统及其支配的迷走神经和脊髓传入神经相互作用。反过来,迷走神经和脊髓传出神经会传递信号至肠粘膜,并直接或间接影响胃肠稳态。通过微生物相关分子或有序的信号调节肠道内神经元的活动,最终可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胃肠道生理和局部免疫功能。

途径2:内分泌/系统性
微生物组分和代谢物,可以通过肠道内分泌细胞和肠嗜铬细胞发出信号,从而调节神经肽的分泌,例如激素和神经调节剂。此外,某些肠道细菌也可直接合成或释放该类物质。据报道,肠道微生物群还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介导的神经内分泌信号通路有双向互作。压力诱导的HPA轴激活会影响肠胃功能,进而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小鼠实验也成功地验证了这一点。菌群缺陷小鼠在平衡期和压力反应中,糖皮质激素水平变化可改变HPA轴功能。


途径3:免疫
肠道菌群与肠道免疫系统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可导致超越胃肠道功能的变化,或调节位于其他身体部位的免疫细胞,比如位于大脑的小胶质细胞。

各途径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肠道内分泌细胞的一个亚群具有一种细胞质突起,即“神经节”,与迷走传入神经接触,起兴奋性突触的作用。这种超微结构不仅有可能会向大脑报告胃肠道的健康情况,还可直接、快速地将与微生物有关的信号传递给大脑。

肠道微生物对宿主神经功能的调节

综上所述,肠道微生物可通过神经、免疫和内分泌途径与中枢神经系统沟通交流,从而影响大脑功能和行为,这些错综复杂且相互关联的沟通交流渠道构成了“肠脑轴”。无菌动物模型、病原体感染、益生菌干预或抗生素处理的动物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调节焦虑、情绪、认知和疼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临床大量数据表明,神经系统疾病(如自闭症、癫痫、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等)患者,通过服用脆弱拟杆菌BF839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改善肠道问题,对人体的中枢神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的缓解。脆弱拟杆菌BF839,它是第三大菌种下的第三代功能性菌株,是拟杆菌属下的不可多得的有益菌株。对于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代谢系统疾病都有显著改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用益生菌治疗抑郁症
陈根:大脑与肠道细菌对话,为疾病治疗带来了什么启发?
人体“第二大脑”:肠道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
一文读懂:菌群
Science炎症专题综述丨“双向奔赴”——基于肠脑轴的炎症信号传导
一文涵盖:宝宝大脑发育差异背后肠道菌群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