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盖碗

盖碗,顾名思义就是带盖的茶碗。其中茶碗的大小,基本等同于清中期以前的茶瓯、茶盏。我们现在见到的大部分盖碗,包含了盖、茶碗、碗托三个部分,但是,如果去博物馆细心研究一下那些存世的老盖碗,我们会发现,至少在清代同治之前的御用盖碗,很少能见到带有碗托的三件套。至于盖碗的碗托,是在什么时间开始出现的,恐怕很难考证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碗托作为盖碗的三件套之一,一定是后添加的。

我见过一些清代八旗子弟喝茶的图片,其中一张的几案上,摆着一把紫砂壶和一只无托的盖碗,这充分说明,那只盖碗就是喝茶的茶杯,只不过担心茶汤凉的快些,在茶杯上加了个盖子而已。那些把盖碗的三个组成部分,比喻为天、地、人的 “三才”说法,是盖碗产生以后的文人的附会,与盏碗的起源和发明无关。近代,当盖碗纯粹由饮茶器蜕变成泡茶器之后,其中的茶碗外缘,由直口变为了撇口,而碗托的承口近乎消失,变成很浅的碟子了。如果仔细推敲,这个碟子基本失去了过去的隔热功能,仅余其装饰性,也就变得可有可无了。

由于高温瓷器胎体致密,吸水率为零,不会影响茶汤的滋味,更不会吸附茶的香气,因此,高温瓷的盖碗,最能准确无误地表现茶汤,如果选择的恰当合手,盖碗无疑就是最方便泡茶的普适的标准器。

一只三件套的盖碗,要分三个部分去拉坯,去分别烧造,因此,要想寻觅一件三部分配合默契的优美盖碗,不是一件易事。选择一只贴心的盖碗,首先要根据自己手掌的大小,去试探能否游刃有余地抓起放下,考量其大小是否合适?其次,要看茶碗的撇口是否够大,若撇口太小,出汤时容易烫手。当然,顾及盖碗的整体气质,撇口也不能做得太大,以手掌拇指和中指的夹角小于45度、且感觉松弛为宜。此外,一定要试一下盖碗的出水状况,盖子不能椭圆瓢偏,否则泡茶出汤时,水蒸气会从某个隙口溢出烫手。另外,盖子的圈足和茶碗的圈足,在不影响美观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做得高些,如此,在持拿盖碗出汤时也会避免烫手。第三,盖碗泡茶要承受较高的热量,尽量不要选择重金属可能超标的低温瓷器。如是选择清新悦目的单色釉盖碗,也不要只观其形似,贪图价格便宜,而忽视健康因素。一只手工拉坯,先高温烧制、后低温二次上彩的茶器,与低温一次烧成的茶器,其品质和价格,都存有很大的悬殊。

用盖碗泡茶,方便快捷,出汤可快可慢,利于闻香辨茶、观察叶底。清和茶道提倡泡茶时,采用盖碗四分温润泡茶法。即泡茶注水时,先从盖碗出水侧的对侧缓缓注水,要注意根据不同的茶类,随机调节水流的高低、粗细,以校正所需的合理的泡茶温度。在每两泡茶出汤完毕后,需将盖碗顺时针依次旋转90度角。对于绝大部分茶类,七泡仍有余香,可瀹泡七至八水,等八水结束后,盖碗正好同向旋转了一圈,即360度。如此泡茶,可以让茶从每个角度、每个层面都能得到充分地浸泡,利于茶汤因子表现的均衡稳定。

一阴一阳之谓道。泡茶注水时,一定要一手负责注水,另一手相时伺机准备出汤,做好两只手的平衡协调分工。孤阴不生,孤阳不长,现代很多茶艺中的注水和出汤,都是共用一只手来完成的,这不仅不合理不方便,而且也无法体现 “道” 寓茶中,又何谈茶道呢?注水时,可通过过调节注水器出水水流的高低、粗细、缓急,来有效控制所需的水温。泡茶水温不可过低,否则茶香不发。好茶不怕烫但怕闷,如果茶叶过嫩,在出汤前,要注意提前开盖释放蒸汽。对于大部分的茶类,出汤后,也要养成开盖释放蒸汽的习惯。如果茶席上有备用的盖置,可顺便将盖子轻放于盖置之上(高香的乌龙茶类除外)。

行成于思毁于随,当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一切动作就会自然而然了。对于泡茶的行茶手法,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只有合理与否之别,这就是我在《茶席窥美》一书中强调的科学的、合理的、健康的、符合人体工学的泡茶理念。


盖碗的注水线,一般要控制在撇口以下。令大家困惑的盖碗烫手现象,无非存在着两个原因,要么是盖碗的撇口太小,要么就是拿捏盖碗的姿势不对。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操练,耐心去调整去探究,等到得心应手、游刀有余之后,盖碗不失为最客观、最方便的泡茶器皿。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泡白茶应该选盖碗还是紫砂壶?别再纠结了,一篇告诉你答案
马未都:盖碗都不会用,真的很丢人
盖碗泡茶更适合新手,那么用盖碗泡茶怎样尽量不烫手?
用盖碗泡茶,怎样做到不烫手?
用碗泡茶是怎样一种体验?
你用盖碗泡茶有被烫过手吗?掌握这3个技巧,保证你不会被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