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不是所有传承人都能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的,目前武夷山只有两位国家级的非遗传承人---陈德华 叶启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文明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和发扬,将极大地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口传心授的方式,民众集体创作,在民众中世代传承,为民众所享受的文化,是至今还在民众中流传的活态文化,它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和“民族记忆的缩影”.

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并制定“国家 省 市 县”共4级保护体系,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情况为:
国家级:2人
省级:2人
市级:
县(市)级:8人 6人

 200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文公布了武夷山市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Wu Yi tea (dahongpao) traditional manufacture craft and custom],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名列其中.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是手工技艺中唯一的制茶工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工艺传承人只有2位哦,到底有几位传承认呢?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两位
 1、陈德华,福州人,两度任武夷茶科所所长,注重岩茶发展研究工作。
第二届与第三届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叶专业审定小组成员。
1991年主持的高产肉桂栽培试验获福建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1996年参加省地方标准《武夷岩茶(乌龙茶)综合标准》制定工作,获省标准计量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还参加“武夷岩茶快速做青技术及设备研究”工作,获武夷山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97年退休后创办了武夷山市首家民营科技企业——武夷山市北斗岩茶研究所,后又创办了武夷山市(爱德华)实验茶场。

  2、叶启桐,福建周宁人,中专文化,农艺师、高级评茶师。1991年至1993年任“崇安茶场”场长,后任县岩茶总公司副总经理兼市茶厂厂长。

省级非遗传承人两位
  1、王顺明,古田人,中专文化,评茶师。1974年以来,长期从事以大红袍为代表的武夷岩茶管理和制作工作。历任综合农场场长、武夷岩茶场党委书记、岩茶总公司总经理、武夷山茶叶科学研究所所长、韩国国际茶叶研究所名誉所长。

 2、刘宝顺,武夷山人,中专文化,农艺师。1989至1994年任茶科所所长,十分重视武夷岩茶传统工艺技能的传承。现办有“幔亭茶叶科学研究所”。

武夷山市级非遗传承人8位第一批
  1、刘峰,武夷山人,高中文化,曾任武夷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对武夷岩茶统制作工艺有丰富经验,现办有“仙凡岩茶制作中心”、“大茶壶茶叶研究所”。

  2、王国兴,武夷山人,助理农艺师。曾任茶科所副所长,注重武夷岩茶的传统工艺的研究。

 3、吴宗燕,江西人,出生于武夷山天心村。随父长期从事生产、制作、营销武夷岩茶,属武夷岩茶的生产大户。

 4、游玉琼,武夷山人,大专文化,评茶师。1985年建厂至今从事茶叶传统制作工艺及审评,任“永生岩茶厂“厂长和“永生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与其父、兄弟共同创办规模较大的茶叶企业。

  5、刘国英,武夷山人,大学茶叶专业,农艺师。毕业后在武夷镇任职,指导茶叶生产,本人创办有“岩上茶叶研究所”,生产武夷岩茶,传授武夷岩茶制作工艺。

  6、黄圣亮,武夷山人,高中文化。祖上世代经营岩茶,现家中创办“瑞泉”茶厂,与父兄生产、制作、营销武夷岩茶。

  7、陈孝文,武夷山人,中专文化。出生于茶叶世家,现与父陈墩水共同经营“慧苑”茶厂,生产、制作、营销武夷岩茶。

  8、苏炳溪,出生于茶叶世家,现与其子苏德发经营“大坑口”茶厂,生产、制作、营销武夷岩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武夷岩茶又痛失一位传人;当年的18非遗传承人都有谁?
王顺明倾情制作,懂茶的都知道!
四大顶级岩茶专家告诉你,他们眼中的好岩茶
武夷岩茶十大传承人,武夷岩茶(大红袍)传承人名单
地表最强最全的岩茶大师都在这里了!没有之一!
传承者 | 岩茶讲堂开课,非遗传承人公开传授干货,更现场附赠岩茶11大金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