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如何计算

 

由于投资是GDP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因此投资规模的适度扩大对GDP的增长具有一定的拉动和推动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扩大生产能力以增强对GDP的推动力和由于扩大投资所引起的需求增加而产生对GDP的拉动力来实现的。从需求方面看,投资规模的扩大可以引起对投资品的需求增加,从而造成就业人数及收入的增加,并由此引起对消费品需求的增加。从供给方面看,投资有利于今后扩大再生产,增加社会产品的供给。因此,必须要有一定的投资规模,才能保证国民经济一定的发展速度。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投资在拉动GDP增长方面的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投资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可谓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盲目扩大投资,超出国家财力、物力,也会阻碍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在这方面,我国有过不少历史教训。  目前主要有三种定量方法测量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或贡献率):      

一、国民收入法

这种方法基于国民收入支出法中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计算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拉动作用,简称其为国民收入法。

对应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的两种表达方式,用国民收入法测量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分别为:

①计算报告期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量占同期GDP增量的比重,该比重即为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通常表述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百分之多少。按此方法计算的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最终消费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之和应等于100%

②将①计算的贡献率作为权数乘以报告期GDP增速,所得百分比即是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通常表述拉动经济增长多少个百分点。按此方法计算的资本形成总额、最终消费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之和应等于报告期GDP的增速。

两种计算方法对应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I/GDP×100% (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I/GDP×(GDP/GDP0)×100%

其中:△ I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量;

GDP :报告期GDP增量,

GDP0 :基期GDP

GDP /GDP0 :报告期GDP增速。

例如:(1)赣州市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005年和2004年分别为1861394万元和1594408万元(皆为可比价);2005年和2004年的GDP(可比价)分别为4714952万元和4184368万元,则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861394-1594408)÷(4714952-4184368)×100%=50.32%。 根据公式可知:资本形成总额、最终消费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之和应等于报告期GDP的增速;故有50.32%×12.7%2005GDP增长速度)=6.39%,则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6.39个百分点。

2)赣州市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004年和2003年分别为1594408万元和1531612万元(皆为可比价);2004年和2003年的GDP(可比价)分别为4184368万元和3733668万元,则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594408-1531612)÷(4184368-3733668)×100%=13.93%。 根据公式可知:资本形成总额、最终消费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之和应等于报告期GDP的增速;故有13.93%×12.1%2004GDP增长速度)=1.69%,则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1.69个百分点。      

二、投资乘数法

投资乘数是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其基本含义是增加一笔投资会带来大于或数倍于这笔投资额的GDP的增加。它等于每单位投资量的增加所导致的产出增加的数量。其公式为:投资引发的GDP=投资乘数×报告期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其中:投资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          

三、投入产出法

此种方法主要通过投入产出表中反映行业间投资产出关系的系数,计算增加某个或国民经济各部门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各部门产出的影响。这些系数主要反映出部门间技术经济联系决定的各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所以这种方法只能衡量投资对各个部门总产出影响。不过这种方法只能衡量投资对各个部门总产出的影响。

用国民收入法计算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度时,只考虑由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没有考虑投资品行业收入增加所推动的一系列次级消费的增加。而投资乘数法通过边际消费倾向这一指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一定量投资对GDP的贡献。投资乘数法和投入产出法较好地弥补了国民收入法所衡量的投资贡献不包括投资引起消费增长对经济间接的贡献这一缺陷。由于国民收入法的这一缺陷,用此方法计算的投资贡献率会少于投资实际对经济增长所作出的贡献。       按支出法计算所要求的数据,获取容易、计算方法简便。而用投资乘数法和投入产出法计算所要求的数据获得较难,来源质量也不很高。因此,尽管国民收入法测量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准确性并不如其它两种方法,但由于这一方法的可比性、数据的可获取性和计算上的简易性上,具有相对优势。目前国内外在考察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时,仍经常运用这种方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深圳经济发展速度问题
2010年高教杯数学建模竞赛B题全国一等奖
高鸿业的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凯恩斯乘数原理
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吗?政治经济学的回答(二)
宏观经济学重难点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