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麟游县2014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分析
一、2014年县域经济监测考评麟游县的位次及指标位次变化情况
2014年,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全力以赴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绩。在年度全省83个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中,我县再次荣获2014年度“陕西省工业增长速度前十名”,综合排名由全省2013年的第27位前移到了第26位,列户县之后,武功县之前;列宝鸡市九县域的凤县、凤翔县、岐山县、眉县之后列第5位,就4大类35项监测指标全省排名来看:
1、经济发展指标
1)、总量指标。麟游生产总值为557499万元,位列全省县域第59位,前移2位,排在镇巴县564240万元之后平利县504950万元之前;财政总收入为65236万元,位列全省第30名,位次前移3位,排在长武县66351万元之后富平县63632万元之前。
2)、人均指标。麟游人均生产总值60918元,位列全省第13位,前移1位,排在安塞县61154元之后延川县58957元之前;人均财政收入7128元,位列全省第13位,前移2,排在南郑县7234元之后韩城市6820元之前;人均固定资产投资125331元,位列全省第4位,排在志丹县144225元之后高陵县120944元之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32元,位列全省第14位,排在三原县8832元之后吴堡县8571元之前。
3)、速度指标。麟游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为18.9%,列全省第1位,排在千阳县16.9%之前;财政总收入增长速度为21.1%,列全省第12位,前移32位,排在子洲县20.0%之后汉阴县19.5%之前;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30.4%,列全省第1位,排在千阳县29.2%之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为32.2%,列全省第13位,前移11位,排在太白县32.5%之后千阳县32.1%之前。
2、经济结构指标
现代农业园区面积占比为2.5%,列全省第26位,下降7位,排在旬邑县2.7%之后平利县2.5%之前;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3%,列全省第81位,位次未变,排在高陵县10.%之后吴起县8.9%之前;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6.4%,列全省第8名,位次前移1位,排在靖边县76.5%之后彬县75.8%之前;非公有制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41.1%,列全省第66位,位次下降1位,排在佛坪县41.3%之后甘泉县36%之前;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1.9%,列全省第38位,排在扶风县32.0%之后黄陵县31.8%之前;城镇化率为31.2%,列全省第76位,位次前移7位,排在眉县31.3%之后礼泉县30.7%之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占乡村劳动力比重为57.2%,列全省第45位,位次下降16位,排在神木县57.3%之后府谷县55.5%之前。
3、民生发展指标
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512元,列全省41位,前移1位,排在勉县8556元之后长武县8508元之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为12.3%,列全省第61位,位次未变排在岚皋县12.4%之后子洲县12.2%之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304元,列全省第44位,前移1位,排在佳县26405元之后宜君县26246元之前;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为11.1%,列全省第22位,前移4位,排在城固县11.0%之后宜君县11.2%之前;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为100%,列全省第1位,前移8位,排永寿县98.8%之前;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为67人,列全省第10位,前移11位,排在府谷县68人之后眉县66人之前;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逆指标)0.072人,列全省第22位,前移1位,排在安塞县0.066人之后汉阴县0.073人之前;财政支出中教育、科技和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为28.9%,列全省第28位,排在府谷县29.3%之后三原县28.8%之前;财政支出中农、社、卫和住房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为52.6%,列全省第9位,排在蓝田县52.9%之后周至县52.4%之前;公众安全感满意率为95.5%,列全省第9位,下降1位,排在黄龙县95.7%之后镇安县95.3%之前;有线电视入户率为26.4%,列全省第59位,位次未变,排在旬阳县27.4%之后周至县23.8%之前;初中毕业升学率为98.1%,列全省第9位,前移54位,排在韩城市98.3%之后山阳县97.6%之前;人均城镇维护建设资金支出1228元,位列全省第75位,后退10位,排在华阴市1287元之后延长县1271元之前。
4、生态环境指标
主要污染物减排率2.2%,列全省第55位,排在清涧县2.3%之后高陵县2.1%之前;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85.45%,列全省第44位,排在陇县85.52%之后华阴市85.07%之前;生活垃圾无公害处理率84.54%,列全省第78位,排在清涧县85.19%之后旬邑县82.0%之前;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2012年)为3.50%,列全省第48位,排在泾阳县3.51%之后淳化县3.6%之前;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为79.1%,列全省第80位,后退13位,排在商南县80.1%之后富县77.7%之前;森林覆盖率为30.2%,列全省第55位,排在永寿县30.4%之后凤翔县25.4%之前。
进入全省83个县(市)前20名的有14项,分别是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和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排第1位(与上年持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较上年上升1位)和人均财政总收入(较上年上升2位)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较上年上升9位)均排第13位;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新增指标)排第4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新增指标)排第14位;财政总收入增长速度(较上年上升32位)排12位;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较上年上升1位)排第8位;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较上年上升8位)排第1位;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较上年上升11位)排第10位; 财政支出中农、社、卫和住房支出比重(较上年上升1位)和公众安全感满意率(较上年下降1位)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较上年上升51位)均排9位。
位居全省后20名的有6项,分别是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排名81位(与上年持平)、非公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排名66位(较上年下降1位)、城镇化率排名第76位(较上年上升7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排61位(与上年持平)、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排80位(较上年下降13位)、人均城镇维护建设资金排75位(较上年下降10位)。
二、县域经济监测指标数据来源及上报流程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4大类35项监测考评指标数据来源于县级统计、公安、住建、财政、人社、卫生、安监、综治、教体、环保、水利、农业、林业、国土、广电网络等15个部门,由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相关指标数据的采集、汇总、审核,逐级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同时报送同级统计部门。统计部门组织采集、审核、汇总,并按要求报上级统计部门。然后由省统计局组织省级相关部门,对县区报送的有关指标数据进行联审,数据审核无误后,由省统计局按照监测评价办法,进行汇总和综合测评,报省政府审定。
三、2014年全县经济发展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一是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县域经济总量仍然偏小。2014年,麟游县实现生产总值55.75亿元,排全省83个县市59位。同比增速18.9%,分别高出全省(9.7%)、全市(10.8%)平均速度9.2个、8.1百分点。全省83个县(市)县均生产总值113.98亿元,我县经济总量相当于县均水平的48.9%。
二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列全省倒数第三。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这一指标既是反映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的程度,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反映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而我县服务业增加值占比由2010年的33.3%下降到2014年的9.3%,排位降至第81位,后退39位,说明第三产业增加值未能与经济生产总值保持同步增长。
三是财政总收入增速快,但地方财政收入总量低。2014年,麟游县实现财政总收入6.52亿元,增速为21.1%,排全省83个县(市)12位。2014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92亿元,仅相当于全省县均地方财政收入5.21亿元的36.8%,总量较低。
四是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但城乡收入差距大。2014年,麟游县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0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512元,分别比全省两项收入平均水平27518元、9130元低1214元和618元, 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09:1,农民收入仍然偏低。
五是城镇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按县域经济监测口径(城镇人口除以全县总人口),2014年麟游县城镇化率为31.2%,排全省83个县(市)76位,低于全省(52.57%)21.37个百分点和全国平均水平(54.77%)23.57个百分点。
四、近年来麟游县争先进位情况
2010-2014年麟游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排名表
年度
排名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全省排名
33
34
30
27
26
从2010年以来,麟游县连续实现全省排名的“小步”进位。2014年排全省83个县(市)26位,全市12个县区第5位。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从2006年设置奖项以来,麟游县分别于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蝉联“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争先进位”奖。全省自2009年设置工业增速奖以来,我县2010年2014年连续5年以30%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获得“全省工业增长速度前十县”。
2010-2014年麟游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进位情况表
指标名称
计量
单位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地区生产总值(现价)
万元
132920
第75位
192527
第73位
411530
第60位
505918
第57位
557499
第59位
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按不变价计算)
%
20.4
第9位
21.0
第3位
22.0
第2位
21.2
第1位
18.9
第1位
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
33.3
第42位
48.7
第23位
73.4
第12位
76.5
第9位
76.4
第8位
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
35.1
第59位
18.0
第69位
9.4
第81位
8.4
第81位
9.3
第81位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
40
第64位
41.0
第65位
41.0
第65位
41.0
第65位
41.1
第66位
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
50.2
第4位
53.3
第1位
47.2
第1位
38.6
第1位
30.4
第1位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15151
21181
第32位
45176
第14位
55409
第14位
60918
第13位
财政总收入
万元
9567
第68位
22062
第56位
48233
第33位
53865
第33位
65236
第30位
地方财政收入
万元
12960
第60位
16881
第58位
19188
财政总收入比上年增长
%
52.3
第9位
130.6
第1位
118.6
第1位
11.7
第54位
21.1
第12位
人均财政总收入
1132
2427
第22位
5295
第15位
5899
第16位
7128
第13位
农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
%
77.5,
第2位
72.3
第22位
78.0
第8位
指标
变化
指标变化
城镇化率
%
25.2
第78位
28.1
第77位
28.4
第83位
30.8
第83位
31.2
第76位
固定资产投资额
万元
424723
第28位
474991
第34位
659295
第34位
867892
1159126
固定资产投资额比上年增长
%
79.0
第2位
34.7
第23位
38.8
第19位
31.6
第24位
32.2。
第13位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占乡村从业人员比重
%
69.2
第10位
34.6
第75位
36.2
第79位
67.0
第29位
57.2
第45位
人均固定资产
125331
第4位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732
14位
农民人均纯收入
4529
第41位
5684
第39位
6696
第39位
7579
第42位
8512
第41位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
%
22.5
第32位
25.5
第65位
17.8
第32位
13.2
第61位
12.3
第61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619
第43位
18384
第43位
21215
第46位
23676
第45位
2630
44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
%
18.4
第8位
17.7
第49位
15.4
第72位
11.6
第26位
11.1
第22位
农村社会保障覆盖率
%
100
第1位
100.0
第1位
100.0
第1位
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
98.9
第9位
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100
第1位
城镇社会保障覆盖率
%
75.5
第39位
83.6
第35位
89.8
第28位
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
39
第24位
48
第15位
52
第17位
56
第21位
67
第10位
公众安全感满意率
%
96.7
第3位
97.0
第16位
96.3
第9位
95.5
第8位
95.5
第9位
有线电视入户率
%
22.1
第56位
23.8
第54位
24.7
第56位
25.4
第59位
26.4
第59位
初中毕业升学率
%
45.9
第81位
68.3
第69位
71.6
第70位
86.2
第60位
98.1
第9位
人均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支出
3515
第9位
1926
第43位
8327
第3位
1691
第65位
1228
第75位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
%
5.16
第42位
2.31
第73位
3.38
第72位
3.30
第73位
3.50
第48位
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
%
88.9
第34位
75.7
第22位
83.1
第31位
84.1
第57位
79.1
80位
现代农业园区面积占比
%
2.3
第26位
2.5
第33位
森林覆盖率
%
30.2
30.2
第55位
在全省83个县域综合排名
33
34
30
27
26
五、思考与建议
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看:一是要站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凝心聚力,创新理念,强化措施,稳步推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二是要以产业为主导,坚持项目引领、园区承载、促工稳农、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推动城镇化,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大力实施农业倍增、工业翻番、服务业跨越发展工程,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提升县域信息化水平,不断激活县域经济内生动力。三是要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通过项目建设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从强化县域经济指标监测工作看:要进一步落实行业主管部门指标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好“十二五”规划,强化指标分析研判,抓好工作落实,加大协调衔接力度,努力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加强对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县域经济实现新突破、新跨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荔县2016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指标排名情况
安徽名城, 安庆,黄山,阜阳,宿州,铜陵,宣城,六安,亳州
东营上半年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出炉,来看期中考试成绩单!
江西经济昂首迈向高质量发展
德国历年GDP及人均GDP一览(1950
一季度河南经济增长7.9% 生产总值完成10611亿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