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阴疽名方——阳和汤
阴疽名方——阳和汤作者:钦智

      方剂组成:熟地30g肉桂3g麻黄3g鹿角胶9g白芥子6g姜炭10g生草3g
      用法用量:以上八味共为细末,开水送服3g,日二次。临床效果胜过水煎服。
      本方温阳补血,散寒化痰。开腠理,解凝滞,行气血。主治阴疽,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痠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细。或骨槽风、脱骨疽、乳癌、石疽、贴骨疽、流注、痰核、鹤膝风、骨结核、腹膜结核、慢性骨髓炎、骨膜炎、慢性淋巴结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肌肉深部脓疡等血虚寒凝的阴寒证。
 
      阴疽多由素体阳虚,营血不足,寒凝湿滞,痹阻于肌肉,筋骨,血脉所致,故局部或全身见一系列虚寒表现。治宜温阳补血,散寒通滞。方中重用熟地,滋补阴血,填精益髓;配以血肉有情之鹿角胶,补肾助阳,强壮筋骨,两者合用,养血助阳,以治其本,共为君药。寒凝湿滞,非温通而不足以化,故方用姜炭、肉桂温热之品为臣。脾主肌肉,姜炭温中,破阴通阳;寒在营血,肉桂入营,温通血脉。佐以麻黄,辛温达卫,宣通经络,引阳气,开寒结;白芥子祛寒痰湿滞,可达皮里膜外,两味合用,既能使血气宣通,又可令熟地,鹿胶补而不滞。甘草生用为使,解毒而调诸药。综观全方,其配伍特点是补血药与温阳药合用,辛散与滋腻之品相伍,宣化寒凝而通经络,补养精血而扶阳气。用于阴疽,犹如离照当空,阴霾自散,化阴凝而布阳气,使筋骨、肌肉、血脉、皮里膜外凝聚之阴邪,皆得尽去,故以阳和名之。
 
      加减:如治乳解、乳岩,加土贝5钱;乳腺小叶增生,加香附、青皮、郁金。
各家论述
      1.《成方便读》:以熟地大补阴血之药为君;恐草木无情,力难充足,又以鹿角胶有形精血之属以赞助之;但既虚且寒,又非平补之性可收速效,再以炮姜之温中散寒,能入血分者引领熟地、鹿胶直入其地,以成其功;白芥子能去皮里膜外之痰;桂枝入营,麻黄达卫,共成解散之勋,以宣熟地、鹿角胶之滞;甘草不特协和诸药,且赖其为九土之精英,百毒遇上则化耳。
 
      2.《中国医学大辞典》:此方用熟地、姜、桂、鹿角以为温补之品,用麻黄以开腠理,用白芥子以消皮里膜外之痰;且熟地得麻黄则补血不腻膈,麻黄得熟地则通络而不发表,用治诸疽白陷,如日光一照,使寒疑悉解.故有阳和之名。
 
      3.《方剂学》:方中重用熟地温补营血为主;鹿角胶性温,为血肉有情之品,生精补髓,养血助阳,强壮筋骨为辅;姜炭、肉桂破阴和阳,温经通脉;麻黄、白芥子通阳散滞而消痰结,合用能使血气宣通,且又使熟地、鹿角胶补而不腻,于是补养之用,寓有温通之火,均为佐药;甘草生用者,解脓毒而调诸药。
 
论文摘要
      不管是在理论方面,还是临床实践上,阳和汤在中医治疗阴疽证方面都具有划时代意义。在此之前,中医治疗痈疽多重视以病灶部位所归属的经脉论治。而王洪绪根据祖传经验,一反常规,不光以部位命名,而且以痈疽的阴阳、寒热、虚实性质来辨证施治。他认为“药不对证,枉死者多”。而红肿称痈,痈多发于六腑,为阳实之证,是因气血热而导致毒滞;白陷则称疽,疽好发于五脏,为阴虚之证,是因气血寒而致毒凝。治疗上,如果将痈疽混而治之,则是不对的,必须根据阴虚、阳实分开治疗。而阳和汤正是治疗阴疽的代表方剂。
 
      该方主要具有滋补精血、散寒解凝、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功能。方中麻黄,味辛性温,可开腠理;炮姜、肉桂,辛热,可解除寒凝;白芥子能祛皮里膜外之痰(并非吐痰的“痰”,而是体液);熟地黄、鹿角胶能温补精血;甘草可解毒、调和诸药。
 
      在王洪绪看来,阴毒之证是由于气血虚寒,毒痰凝滞所致。毒若发至五脏,就是所说的阴疽。如果治疗中不能充分温通经脉以解散寒凝,或者不能温补气血,那就不能完全化除毒肿。有人曾问:“麻黄、肉桂、炮姜都是‘发’药,冬日服用还好,那要是在夏天呢?”王洪绪对此的解答是,方中如果没有麻黄就不能开其腠理,没有肉桂、炮姜就不能解去凝结,而且即使在酷暑,这三味药也不能缺其中任何一种。
 
      另外,方中最神奇的一点在于,它合理利用了各种药物的相互作用,使“麻黄得熟地不发表,熟地得麻黄不凝滞”,互相之间起到了扬长避短的协同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已经证实,阳和汤能强心利尿,增加冠脉流量,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白细胞,并有激素样作用,还可保肝,利胆,抑菌,抗甲状腺功能亢进及调节性腺功能。由于它具有多种作用,使它的临床应用远远超出《外科证治全生集》中所述的治疗范围。据临床资料报道,目前以本方加减治疗的中西医病种达40多种,涉及到内、外、骨伤、妇、五官、肿瘤、内分泌等科,除了治疗下颌骨骨髓炎、肢体深部组织的化脓性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末梢神经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疾病外,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慢性支气管炎、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心律失常、冻伤、乳腺炎、咳喘、痛经等疾病也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随着阳和汤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如何正确理解该方的功能、主治,对于提高阳和汤的临床疗效,更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凡属血虚寒凝,而致经脉不通,气血不畅,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种病症均是阳和汤的治疗范围。临床上这类患者应该具备虚、寒、痛这三方面的表现。
 
      注解:骨槽风,即下颌骨骨髓炎。流注,即肢体深部组织的化脓性疾病。脱骨疽,即血栓栓塞性脉管炎。鹤膝风,即类风湿性关节炎。石疽,即骨淋巴瘤。贴骨疽,即骨癌。
 
      提醒:对阳和汤的方解虽然正确,但没有抓住重点。其重点是寒凝,故炮姜应为君药,这一点阳和汤本身也尚未重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阳和汤以及阳和汤衍生方在癌症治疗过程中的应用
阳和汤加减治百病
阳和汤的辨证思想探讨
生生读书会丨05.10共读:《岳美中医话》之谈延年半夏汤、谈阳和汤
阳 和 汤
方剂歌诀详解——阳和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