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BBC拍了部口碑爆棚的《中国春节》,刷爆了全球,却把几千万中国人看哭了……


2017年的春节就要到了!

这是中国人举家团圆的日子,

也是中国最盛大、

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




……


-精致生活 · 中国春节-




中国春节


 “亿万人同时迁徙,只为一次团圆。

——BBC




中国新年

有人说,现在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

很多中国人,纷纷表示好像是有那么点,

以至于,

最近一部英国BBC团队拍摄的纪录片一出炉,

就将亿万国人感动的稀里哗啦。




这就是BBC春节刚播出的纪录片,

中国新年:全球最大庆典,

英文译名就更是炫酷:

The Biggest Celebration on Earth




记录片一播出,

引起世界人民的围观,

英国观众各种羡慕嫉妒恨,

而在外华人也有了不一样的思乡情愁。

还促成了时下最流行的一句语:

对不起,我要回中国了,别再找我了!




纪录片的视角,

是以两位英国大叔的行程为线索,

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

为人们介绍中国的新年趣事。




他们从北向南,

从哈尔滨到香港,

从北京的庙会维多利亚港的焰火,

到查干湖捕鱼,

哈尔滨冰雕,

转了一大圈后,两位英国大叔说:

这是他们过得最棒的新年!



看着大叔们的所想所感,

你能感受到满屏的春节温情,

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令人落泪的团聚场面,

还有超级唯美的风景。

 


就连众口难调的豆瓣,

评分也达到8.1,可谓是口碑爆棚。

该片一共分为三集,每集60分钟,

对应三个不同的主题:归乡,团聚,欢庆。

向全世界展示了我们中国人的新春盛况。




有钱没钱,

回家过年。

但过年回家可没那么轻松,

因为赶上了“春运”。

然而,到了外国人口中,

就成了:地球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关于春运,主持人是这样说的:

春运期间整个中国的人口流动高达32亿人次。

这是英国、法国、德国的人口总数加起来,

都望尘莫及的数字。




再来点小科普,

北京铁路局调度指挥中心,

是亚洲最大的铁路调度指挥中心,

春运期间铁路出行人数高达2亿5000万,

一天就可以售出560万张火车票!




再看看机场、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

一片人山人海;马路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

到处都是提着大包小包簇拥返乡的旅客。




为帮助南来北往的回乡人顺利踏上归途,

“小红帽”组织甘愿放弃了更多与家人团聚的时间,

所以工作人员也说道,

让每个人顺利回家,是个很大的工作量。

但旅途平安,也是他们每个人心中的心愿。




当然,BBC的这两位大叔也不甘示弱,

披上双人战袍加入摩托车返乡大军团,

在返乡路的站点,

喝了志愿者为摩托车返乡农民工兄弟,

免费提供的姜汤和粥,

惊喜地表示:粥里还有肉!

顿时胃里、心里都暖暖的!



久别的重逢,

团聚的喜悦,

这是最美的时刻,

胜过千言万语。




说完春运,再看春晚

外国人管这个中国最大的盛会叫:

全球覆盖范围最广的电视节目。




的确,春晚是全球覆盖范围最广的电视节目,

一年就一次。

一次有上亿人观看,

成为了世界上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




BBC还特地走访了春晚后台,

得到的数据又让外国人吓了一跳:

想上春晚,要和1000个节目竞争,

有的节目准备期长达1年!




看着春晚配上年夜饭,

这又是中国一大特色。

吃口饺子可以说是万年不变的老传统。

再摆上一条大大的鱼,象征着年年有“余”。




除了美味的鱼肉之外,还有长寿面。

在上海,面点师傅刘辉创造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他拉出了世界上最长的长寿面——1918米,震惊海内外。




这两位英国大叔走走停停,

大饱口福,

尝遍了中国特色美食。

比如这包辣条,

他们也不叫辣条,

叫“中国25岁以下年轻人最喜爱的小吃”。



还有火锅,

最搞笑的是两人吃完以后,

对它的称赞只有一句话:

这真是天才的发明啊。



就连北京最大的食品批发市场,

BBC也给了它“北京饮食文化的灵魂”美誉!



两位大叔,

在农贸市场也玩得各种洒脱。



这是南瓜街。



这是冬瓜街。



过年哪能光是吃呢,

除了吃,还有玩呀。

去查干湖捕鱼,看哈尔滨冰雕,

香港夜间花车游行,

维多利亚港的烟花,求签逛庙会

这些片中统统都有!




还有必不可少的一项环节:放烟花。

有一种花比烟花更美,

它常常被人所忽略,甚至被遗忘,

可能还有很多人对它一无所知。



在河北张家口蔚县暖泉镇,

有一户姓薛的铁匠世家,

他们的祖先发明了一种家传技艺,

打树花。



1600的铁水温度,

迸溅成万朵火花,

因形似枝繁叶茂的树冠,所以叫“树花”,

它的壮观程度不亚于烟花。



薛家规矩,

打树花父传子子传孙,

世代相传,传男不传女,

如今已传至第14代人薛建国先生。



然而,他也是打树花最后一代传人了,

薛先生只有两个女儿,

无法继承他的绝技,

纵然可以外传,

现在也很少有人愿意,

继承这样一门危险的技艺了。



看着薛铁匠的手,

满是令人心惊的疮痍,

谈及这门手艺将在自己手中终结时,

他的神情落寞又忧伤。



可能这也是纪录片带给我们的另一种振动,

过年不仅仅是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谈笑风生,

更多的是思考背后的意义。



当中国早已成为无法忽视的存在时,

世界也渴望了解一个更真实的中国,

解读“中国故事”的同时,

也戳中了更多国人的眼泪。

 


 一 《 归 乡 》



二《 团 圆 》



三 《 欢 庆 》


春节,
是每个国人心中最富情怀的喜庆日子。

在外闯荡的游子,

不要忘记回家的路

......




来源:東兮 微信号:artthingc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BBC拍了部口碑爆棚的《中国春节》,三集全了,拿走不谢
英国人拍摄的《中国春节》口碑爆棚,却把千万中国人看哭了
BBC拍了部口碑爆棚的《中国春节》 把几千万中国人看哭了……
BBC拍了部口碑爆棚的《中国春节》,外国人各种羡慕嫉妒恨,却把几千万中国人看哭了……
BBC拍了部口碑爆棚的《中国春节》,看哭全球华人!
BBC拍了部口碑爆棚的《中国春节》,看哭全球华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