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6、《朱、王善恶论》新谭——良知就是道、天道、天命、天理
16、《朱、王善恶论》新谭——良知就是道、天道、天命、天理
(49)《朱、王善恶论》新谭——四句教没有回答什么是良知
    四句教的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回答了第二句欲望的意念一动,就有了善恶之分,那么是如何知道区分善恶的哪?因为,王阳明思想中首次提出的“良知”论。那么什么是“良知”哪?王阳明的四句教并没有回答什么是良知。就是四句教的第四句也没有回答。
(50)《朱、王善恶论》新谭——“良知”就是朱熹的“天理”论
    在王阳明心学体系中“良知”的思想是核心。关于“良知”《孟子》云:“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在孟子那里可以说“良知”是先天的“仁义”。也就是朱熹的“天理”论。
(51)《朱、王善恶论》新谭——人心先天就具有良知
    从王阳明的整体思想中,是在孟子“良能、良知”说的基础上,已经认识到“良知者,心之本体”。认为“良知”就是人心的本然状态。“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此处,就是近一步的把人心抽象的概括为,人先天就具有的“良知”,实际上王阳明的四句教是兜了一个圈子,又回到孟子的人的性本善论。
(52)《朱、王善恶论》新谭——良知就是道、天道、天命、天理
    王阳明还进一步的说道:“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也就是说:良知就是道、天道、天命、天理,良知就是人性善,不但圣贤如此,虽是平常人,也没有不是如此的。如果没有人对物欲的牵扯蒙蔽,而遵循良知去行事,那么就无时无处不是在寻道而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之谓性”与“天命之谓性”——程明道“性”论研究(转载)
人文 | 王阳明心学,现代意识形态的一种补充?
王阳明的《传习录》名言,句句透露心学的玄机,耐人寻味
阳明心学被人误解,两大弊病亟待革除
阳明心学的核心:什么是“致良知”?
体验式学习的辩证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