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羊肚菌菌种分离和培养

1、菌种分离

目前可以纯人工栽培的羊肚菌品种有变红羊肚菌、梯纹羊肚菌、尖顶羊肚菌、六妹羊肚菌、七妹羊肚菌以及粗柄羊肚菌、普通羊肚菌。当前我国的栽培品种主要以黑色品系为主,梯纹羊肚菌占总栽培面积的95%以上,产量及稳定性最好;六妹羊肚菌和七妹羊肚菌次之,产量稳定性与梯纹羊肚菌相当,开发潜力较大;黄色品系粗柄羊肚菌栽培规模较小,产量及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采用孢子分离、组织分离或基质分离法获得纯菌种。分离物必须经过纯化鉴定,并经出菇试验方可大规模栽培使用。通常情况下,分离物在20℃~25℃培养2 d即可萌动,3 d左右即可形成初生菌落,挑取萌发菌落的尖端进行纯化或扩大培养。

2、母种培养

各种真菌培养基均适合羊肚菌菌丝的生长,通常情况,菌丝在25%条件下培养4 d~7 d即可长满试管,5 d:-8 d开始形成菌核。

母种培养基:PDA培养基,马铃薯200 g(煮汁)、葡萄糖20 g、琼脂18 g~20 g,自来水1 000mL,pH值自然;CYM完全培养基:葡萄糖20 g、蛋白胨2 g、酵母膏2卧磷酸氢二钾1 g、硫酸镁0.5 g、磷酸二氢钾0.46 g、琼脂粉20 g,蒸馏水1 000mL。

优良母种表现为菌丝生长均匀,初期菌丝密集洁白,粗壮,气生菌丝旺盛,爬壁力强,后期菌丝产生浅棕黄色色素,菌落浅棕色至棕色。大部分羊肚菌菌株,在培养4 d~6 d开始产生菌核,菌核初期白色,针尖大小,后期芝麻粒至绿豆粒大小,分散或凝集呈片状,菌核随着生长时间增长开始变黄,最终为棕黄色。

3、原种、栽培种培养基

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基本相同,常压或高压灭菌后使用,常用配方如下:杂木屑70%、麦麸20%、生石灰1%~2%、石膏1.5%、腐殖质土10%;杂木屑60%、小麦25%、生石灰l%~2%、石膏1.5%、腐殖质土15%。每个18 mmxl80 mm母种块转接6瓶原种,每瓶原种转接50袋~55袋栽培种。750 mL菌种瓶生产原种,22℃~25℃暗室培育,15 d~20 d即可长满,25d可用于栽培种制作。栽培种选用14 cmx28 cm丙烯或乙烯菌种袋,25 d长满,约30 d即可使用。每公顷栽培种用量4 500袋,大约300 kg~3 375 kg菌种。

4、“外援营养袋”配方

“外援营养袋”配方:可以与栽培种相同,或者玉米芯40%、谷壳25%、小麦20%、生石灰1%一2%、石膏1.5%、腐殖质土15%。“外援营养袋”选用12 cmx24cm乙烯或丙烯菌种袋。每公顷用量27 000袋~30 000袋。“外援营养袋”装袋后进行常规灭菌操作,待冷却后即可使用。喜欢记得关注我哦!谢谢您的点赞、评论和转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羊肚菌的菌种分离与制作——组织分离
菌种的分离和培养技术
林下种植羊肚菌栽培技术
羊肚菌菌核的交配型
羊肚菌菌种比较试验
食用菌制种技术2005年8月改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