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热下寒导致的拉肚子、失眠、慢性咽炎,2个办法去改善

上热下寒是人体内寒热错综复杂的表现之一。而上寒下热是当代人非常普遍的一个现象。上半身无故发热、起痘痘、浮肿,下半身又异常冰冷、拉肚子、腰酸等等。

在中医里面,这些类似的情况都可以称之为上热下寒。

什么是上热下寒

简单来说,上热下寒就是由于中焦不通、阴盛于下、虚阳上浮导致的一系列症状。

中医认为人天地有大宇宙,地气温煦向上,天气下降,天地交泰,才有了万物生灵。

人体就像一个宇宙,是一个整体,心火要往下走,温暖我们的下半身,肾水要往上走,滋润我们的上半身,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平衡,就像太极图一样,是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但如果心火老在上面飘着,肾水老往下沉,心肾不交,阴阳离绝,那我们的身体就会出问题。

上热下寒的症状

上热的症状:除了动不动就上火之外,常见的还有燥热,失眠、反复发作性的口腔溃疡、舌疮、失眠、慢性咽炎、咽喉灼热感、慢性中耳炎、目赤、青春痘等一系列上热证候。

下寒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屁股以下冰凉,腿比常人怕冷,饮食耐温不耐寒,吃凉的就难受,拉肚子,腰膝酸冷,手脚冰凉,尿频,妇科问题等等。

另外,上热下寒和阳虚怕寒又不一样,阳虚的人常常是全身都冷,因为整体的阳气太弱。

如何改善上热下寒

《黄帝内经》里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这里指出了寒为热病之因。若寒邪过盛,身体内表现出的就是热症、热病,也就是说虚火实际上是由寒引起的。

针对上热下寒,最好的方法就是,引火归元。为什么这么说呢?

人体最好的状态就是阳气在下部,阴在上部,因为阴是液体,液体是从上而下灌溉全身的;阳气是火,火自下而上温全身。但上热下寒的你颠倒过来了,成了阳在上,阴在下。

总结一下就是:胃气不降,脾气不升,肾气不藏。阳浮于上,不能温下身。

1、按摩

神阙穴位于肚脐,为人之生命根蒂,按之可温阳散寒、行气活血、固本培元,从而起到调整阴阳、防衰延年的作用。

涌泉穴位于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处。《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全身四肢各处。因此,可适当按摩涌泉穴。

3、打通中焦

打通我们的中焦脾胃,再把上面的火往下引,这样上下对流,自然就上不热下不寒了。

打通中焦脾胃是扶正,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引火下行是祛邪,扶正祛邪双管齐下,既治标又治本。这里当数张仲景的一个方子了,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甘草泻心汤,它有升有降,有守有攻,有温药也有凉药,对于上热下寒患者来说再适合不过了。

注意事项

如果用去火、降火的寒凉药物扑火。就容易进一步进入恶性循环:寒上加寒、虚上加虚,越治火越大。所以上热下寒的人调理时切记不能清热,也不能滋补,要打通中焦要塞,引火下行,交通心肾。

写在最后

现代人不避寒凉,而且贪凉,冷饮、空调、滥用抗生素、水果吃太多、爱穿露脐露腰露背破洞的潮衣、不爱晒太阳......

这些习惯都会让大量寒湿进入体内,久而久之,肾阳就越来越不足,肾水制不住火,虚火在上焦、头面部飘着越来越旺。

上热下寒并不是你真的阳虚得厉害,而是身体里的火没有被利用起来。真正阳虚的人全身都会是一片寒凉的迹象,而不仅仅是下半身。

当然也不能病急乱投医,调理一定找专业的医院,在医生的叮嘱与看护下进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设计并经验的慢性咽炎方——慢咽宁【转贴】
悬灸涌泉以引火归原治疗慢性咽炎--《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悬灸涌泉以引火归原治疗慢性咽炎_陈颖之
元阳虚弱型慢性咽炎
屡用屡效的治法——涌泉穴贴敷
涌泉穴——滋阴降火在足底(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