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版画的制作与技法 (5)

版画的制作与技法 —— [四]铜版画  (5)

1. 铜版画的种类

      正如木版是凸版的典型版材一样,铜板则是凹版术的典型版材。当然,作为版材,铜板也可用作凸版和综合版(Collograph)。特别是自德国人罗.内斯( R.Nesch)最早应用金属综合版以来,这种对版材的综合运用,更日见盛兴。

  

  237珂勒惠支《自写》蚀刻                 238直刻法与蚀刻法之区别   

       铜版画,在经历了三个多世纪后,现虽己退出了往昔曾发挥过巨大作用的印刷业的行列,但它作为版画艺术的媒介,仍为版画家们所继承。在经过无数工匠、艺术家们的不断努力和改进,这种凹版术,大体可分为直刻法和蚀刻法两大类。现列表于下:

 

      直刻法,即用钢制的刀和笔针直接在打磨后的铜版(或别的金属版) 面上刻划出各种点、线痕迹来,使能着墨。蚀刻法,则是借助酸的腐蚀来造成版面的凹线。铁笔只是划破涂在版面上的防腐蜡膜,而未直接伤及版面, 故此法也称间接法。直刻法与蚀刻法, 在版面上所造成的凹线效果是有差异的。(如图238所示)

 

2、铜版的技法

       A.干刻法一Dry Point: 它与蚀刻相比较,蚀刻须与酸液和水打交道,而干刻却不用, 故而名之。它的 制作为:取大小适合的铜版(或鋅版等别的金属版) 一块,用銼刀将版子四边銼成450斜边( 以免上机印画时 压破印纸) 然后版面用去污粉擦洗光洁后, 即可复稿刻作。复稿的办法,一般与木版的同, 也要注意画稿的 正反效果。用作刻具一般以钢制的尖笔和尖刀等(239)。用尖笔干刻时,笔在版面上划行如犁犁田。铜屑往线的两侧或一侧翻起。上墨时线沟中与翻起的铜刺旁都会有油墨附着(238)故干刻铜版的线条,较雕凹线铜版的浑厚。线条的浓淡,调子的深浅,随笔力的轻重而定。笔力重,笔道凹陷深,因而着墨也多,反之,凹陷浅, 着墨也就少, 在刻作时, 可随时用稀油墨擦入凹线内, 以观看刻出的效果。

       B.雕凹线法一Engraving: 基本上与干刻法同,只是刻具多用雕刀(如图239) 而不用铁笔等。在刻作时,如雕刀刻木口木版,有铜屑被刻掉, 凹线两侧没有如干刻时有铜刺突起, 因而压出来的线较光洁。

       C.磨刮法一Mezzotint: 也有译称“麻地刻”、“蓖齿版”等, 现时多取其音译为“美柔汀”。其制作的 大体过程为: 用一种“摇刀(rocker)”像斧子,弧形刀口带有无数微细凹凸的栉齿,(见图240),在光洁的铜版面上均匀地摇刻上细点刻痕(如誉印的鋼版刻面和銼刀的面),此版着墨后施印,呈柔美黑绒效果,以后用 这块有均匀刻痕的版,用磨刀和刮刀按明暗层次,以先暗后亮的顺序磨弱或刮去细痕,以呈现明暗变化和高光,类似在黑纸上用白色绘画的手法。它极宜制作调子细微的版画(彩图229)。此法为十七世纪荷兰人赛金(Siegen 1609 -1682)所发明,早先只是一种复制名画和肖像的铜版印刷术,有一个多世纪,一直未被艺术家所重视。现多将此法与蚀刻等方法结合,使其更有趣味和有表现力。

       D. 硬地蚀刻法一Etching此法为蚀刻法之基本。即在铜版腐蚀刻前,在版面上先薄薄的涂一层抗酸的蜡膜。这种蜡膜冷却凝固后,比用掺有羊脂(或凡士林、机油) 的蜡膜作地的要硬,故有硬地和软地之分。其制作顺序为:

       制硬地子一一起稿一一刻版一一酸蚀一一压印一一铜版画

       制硬地方法: 制硬地前,铜版四边也须用挫刀挫成45斜边, 并用木炭磨光: 用擦铜油擦亮:再用鋅氧粉、阿莫尼亚或酒精除去版面油污;以流水冲洗,烤干后才可上防腐蜡地,否则地子着版不牢。其一般方法为: 将洗净的金属版,置于可调温的电炉上烘热,然后拿块状的防腐蜡涂抹于版面上,并以绢包或皮滚筒将防腐蜡弄匀,待版面冒烟即止。此时版面上均匀地附了一层薄膜,冷却后即可用铁笔刻作。也有人在刻作前在防腐蜡膜上用蜡烛熏上黑烟,使在刻划时,针迹清晰易辩。若欲得流质防腐蜡地,则可将固体防腐蜡(或沥青)溶于汽油或松节油或甲苯中,即可得流质蜡地。流质防腐蜡在倒入版面后,应上下左右反复将流质防腐蜡搪均匀(用笔刷刷)并把多余的倒回瓶内,可备下次再用。这时版子应平放待稍干后,即面壁斜依,直至干透(或置于电炉上烤干)

    

 239銅版画之刻具                                                                                   240美柔汀摇刀刻作示图

 

       除上面提到的防腐剂外,近来国外还利用大张的透明塑料胶带,粘贴于铜版表面,用作防腐蚀隔膜,十分方便。(241)

       在防腐蜡地子上起稿,一般用6B铅笔或用毛笔蘸白粉,在上简略地画个大轮廓,就可刻作。

       刻版时,刻针的运用如同握铅笔,但应稍竖和着力。每笔下去只须将蜡地子刻去就行,因为线的粗细浓淡不决定针笔的用力大小,而是随腐蚀的时间长短而定。有误刻时,可用防腐蜡液涂去。

       版子刻好后,在入酸液槽内蚀刻时,须将版子的背面和四边涂严防腐蚀剂(俗称红粉)待干后即可进酸蚀。腐蚀液一般为硝酸和盐酸(荷兰酸),腐蚀的程度和快慢,随酸的浓度及腐蚀的时间而定。因而除刻作的技巧外,在腐蚀时控制那些影响画面效果的因素,也是十分必要的。(241)

 

硬地蚀刻法步骤

 

    241-1截板                                                  241-2銼边 

 

   241-3磨版面                                        241-4涂沥青防腐液                                241-5电炉上烤干 

 

    241-6 刻版                                          241版背及四边涂上红粉防腐液        241-8 酸蚀 

 

    241-9用汽油或氢氧化纳洗版                  241- 10将卡纸浸湿                             241-11夹于毛巾中, 吸去余水

  

    241-12刮油墨版上                                 241- 15置于定位纸中                           241- 13用沙布卷将墨擦入凹线内
   241-16 转动压力机                              图241-14用干净的沙布团擦去面上油墨       241-17缓缓掀起印纸, 即成

      E. 软地蚀刻法:

       其制作步骤与上法同。地子的软硬程度是与在硬防腐蜡内掺入的羊油(或凡士林、机油) 成正比,多则软, 少则硬(一般以对半的比例为好)。在烘热的版面上涂软地时, 须稍厚。

       版子作好软地以后,便可置一纸于版上,用铅笔或圆珠笔,在纸上按稿作画。这样,凡笔道所及其纸背均密着软地, 掀纸后即可见露铜面的图像。浸入酸液中腐蚀, 便可得所需的凹线。这里须注意的是, 纸的厚薄、 质地的差异以及笔尖的粗细和用笔的轻重, 都会影响画面的效果。

       软地蚀刻,还有个显著的特点是:可以在软地上压印出各种实物纹样,经腐蚀即可压印出铜版实物版画。 (参见实物版画)

       F. 糖水蚀刻法:

       又名起地蚀刻法(Lift ground etching)因此法以糖水为媒介,故而得名。此法的原理与独幅版画胶水漏版画类似。其方法为:将糖水加阿拉伯树胶加热后,用笔蘸此液在版上作画,画毕待干后,用防腐剂涂布整个版面。防腐剂干后即将版子浸入温水中,不久用糖水画过的部分即会举破防腐膜,露出铜面来。然后以飞尘法将露出的铜面蒙上细点,最后进行蚀刻。这样制作出来的铜版画,有水墨画的韵味。

       G.飞尘蚀刻法

      (又名细点蚀刻法Aquatint)其制作原理是将防蚀粉末(如松香粉等)撒布在版面上,使 成一层细点防腐层, 腐蚀后版面便形成一片细点。

      飞尘法有二:一是手撤。即将松香粉末装入大口小瓶内,并将瓶口用绸布(或旧尼龙丝袜) 蒙住扎紧,( 作筛子用)然后倒置在版面上轻轻筛动,视粉末均细程度,适可而止。接着在此版下加热,控制好温度,当这 些粉末变成透明小泡固定在版面上时,便可入酸液腐蚀。二是机械飞尘法。即以飞尘箱布尘(如图242),飞尘箱内部有一中隔,可以抽动。当电扇鼓风,箱底的松香粉末如烟雾飞扬箱内时,即关电扇,并随即将研磨洗净后的铜版放入抽屉隔层内,让版面接受下掉的粉末。约二、三分钟后,松香粉便会均匀地落满版面。( 加热版面与上法同)。最后入酸液腐蚀。另外还有一种用砂皮在己涂过硬地子的版面上压出细点子,然后进行腐蚀,也可得相同的效果。

      目前国外也有直接用喷枪往版面上喷漆,也能有松香飞尘之效果。且油漆无须加热,再加上采用孔版术,则是个简便有效的办法。

      一般飞尘法多与别的蚀刻法拼用。如有与糖水法结合,则可得有水墨韵味的铜版;有以硬地蚀刻法蚀刻线条,和以飞尘法蚀刻调子的结合;也有用飞尘法蚀刻成的细点版面,采用“美柔汀”法来制作版画。但一般最多的还是用飞尘法来进行铜版画的套色,因为光滑铜面不易附着色块,只有将要套色的面作过飞尘蚀刻后,才能着墨色。铜版画的套色法和别的版种大致相同,此略。

       H. 蚀刻凸版法:

       此法正好与一般的蚀刻相反,不被蚀刻部分是着墨的形象。具体作法,是以毛笔蘸防腐 液直接在版面上绘画,干后入酸液腐蚀之。即得如同木版画的凸版效果,印刷也与木版画同。最早使用此术的是十八世纪晚期英国版画家威·布莱克(W Blake 1757-1827) 52)

       I. 照相蚀刻法:

       它是照相术在蚀刻铜版中的应用。此法最早始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后逐渐发展成现代的印刷技术。(详见版画照相制版术一节。)

       J. 铜版综合版:

       又名金属拼贴版画(Metal Collage),在版面上除了采用凹版的技法外,还运用各种金属丝、片、网等,剪成各种形体,焊接到版面上,使造成各个凸面。然后着墨,凹凸部分一起印刷。这种技法最早出自30年代从纳粹德国逃往挪威的罗尔夫·内斯C Rolf Nesch)。以后逐渐风靡于西方版画界。这种版画术, 打破了凹、凸版的界线, 开拓了版画的新领域。

    
 242松香飞尘方法两种:飞尘箱与瓶子    243珂勒惠支《凌辱》 1907蚀刻
 
  244艾·奥克斯(苏联《老修女》蚀刻与飞尘        245 E· A·斯塔萨克《圣安东尼的诱惑》美索奈特 CMasonite硬质纤维板)   
 

   246 毕加索《强暴》 1931蚀刻 22. 1x 31. 2)             247凹版机压印略图 1.毛毡 2. 旧报纸(吸水用) 3.印纸 4.原版 5. 定位用白纸 6.铁床

  

 
  
 256克里《丑角的棘》 1931 蚀刻(29. 8 x 23.8)           257毕加索《穷人之餐》1904蚀刻
  
 258珂勤惠支《依镰者》蚀刻               259坷珂勒惠支《磨镰刀》1905 蚀刻

 

 260 A. 格罗斯《普若尔》1932蚀刻和干刻  
 261 H· L ·芬克《堤背》蚀刻和飞尘

 

3. 铜版画的印刷

       一般凹版的印刷,均须使用版画压力机。压力机有电动的和手摇的。(24116)

       油墨须用凹版油墨,比一般平版印刷油墨稍硬。也可用各种色粉调熬过的亚麻仁油自制。

       版上着墨,一般用沙布卷按图所示将墨抹于加热的版面上(241- 12 - 13),并用力将油墨挤压进凹线内。待整版均匀的抹遍冷却后,用干净的纱布将版面多余的油墨擦去,并视画面效果,适当保留版面上部分淡淡的灰色。压印前还须将版子四斜边擦干净,以免影响画面美观。

       印纸:一般以厚实的卡纸较宜。在压印前,应预先将纸浸水弄潮,并夹在玻璃板间待用。为的是使纸变软,通过压力时, 可将纸压入凹线内吸出油墨。

       压印: 上述准备工作完毕后,即可上机压印。如何压印,请参见压印略图。(24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铜版画
铜刻版画艺术
值得一看《戈雅画作下的女孩》画作及电影
天才毕加索的“巅峰之作”!
毕加索版画艺术:镌刻生命张力
彩色铜版画的出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