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风生水起qd投资周记总结要点01

0186

不过这些政策和我几乎没有任何关系,我既不会去投资金融股,也不会去融资融券,无论这些金融股和指标股怎么表演,都不会引起我的关注,我要做的仅仅是在我熟悉的电子和医药这两个领域去寻找高成长而且低估的中小企业。正是由于我的专注与执着,我才能在这两个领域里找到大量的好企业去投资并获取我应得的利润,也因此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去享受人生,和大多数股民相比,我不用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大盘的走向和市场的热点,也不用去研究K线和资金进出,应该说,我在股市里比其他人过的还是要轻松一些。

  当然,好的开始并不意味着今年会一直这么顺利,前方依旧是充满了坎坷与陷阱,我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与麻痹,今年要争取能克服一些在去年总结时提到的几个毛病,让自己的投资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0187

根据中国的国情和我自身的情况,我决定放弃主战场,而是在细分市场(电子和医药)进行深度挖掘,因为在主战场,无论是我的资金实力、信息来源还有智商与精力,都无法与那些资本大鳄和机构投资者去抗衡,如果我也和他们一样根据政策动向和大盘走势不断去捕捉热点,来回地进进出出,那无异于以卵击石。与其拿自己的弱项去与别人打拼,还不如利用自身的优势,坚持走专业化道路,就像那些优秀的中小企业一样,做细分市场的龙头。所以,今后我的研究范围基本上就限于电子和医药这两个行业,而且是以总股本3亿以下的中小企业为主。电子和医药这两个行业虽然竞争比较激烈,但由于新技术层出不穷,会不断催生出一些细分产业,从而也会诞生出很多优秀的新企业,而且国内具备垄断实力的大企业并不多,中小企业也面临着很多的发展机会,这就为我选择合适的投资品种提供了良好机遇。比如电子信息产业,它包含的产业链是相当长的,从集成电路到电子元器件,从软件开发到增值服务,从系统集成到3C产品等等,可选择的余地非常大,而从技术升级来看,从早期的彩电、VCD,到电脑、手机和网络,再到3G通信、安防、语音技术、RFID、LED、微投影技术以及GIS、3D等新兴领域,可投资的机会实在是太多了。很多做价值投资的人对电子信息产业通常是不屑一顾,一是认为这个行业变化太快,竞争激烈,企业很容易被淘汰,大多数企业都不能像传统产业那样长寿;二是认为掌国内缺乏握核心技术的企业,稍微强点的也都到境外上市了。应该说,这些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目前在国内,能真正让你持有数十年的企业应该是凤毛麟角,大多数企业都是有几年的辉煌之后便开始衰退,这在电子信息行业里尤为明显。不过我们没有必要把眼光放太长远,如果在一个细分领域找到一两个高成长企业,投资2-3年,实现2倍左右的收益后,再退出寻找一下个高成长企业,我认为这样应该还是可行的。不管其他人是否认可,我打算沿这个模式一直走下去,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寻找投资目标,比盲目的跟随热点可能会稳妥得多,而且在同一个领域里研究,许多经验和资源也是可以共享的,比如04年我研究航天信息,需要100%的精力,到08年研究大华股份,就只需要50%的精力了,而09年研究顺络电子,可能只需要20%的精力,这样一方面自己的投资会有很大的保障,同时投资活动也会越来越轻松,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其他事情。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我的节奏把握的这么好,是不是有什么好的软件指标,其实我一不听消息,二不懂技术,只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寻找好的投资品种,在自己熟悉的股票里寻找合适的买卖点,如果你对某只股票很熟悉的话,他什么时候要发脾气,什么时候会很开心,应该是大致有个数的。从表面上看,我近期赚钱似乎很容易,但背后做了多少努力,有过多少积累,可能一般人就想像不到了。

0188

其实,什么时候买卖我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技术指标做参考,通常来讲,只要股票不过分表现,我一般是不会去折腾的,只有股票持续急拉,或者股价过分打压时,我才会活动活动,而我所有的操作行为,都是以估值为核心的。

所以,建议那些情绪不佳的投资者,尽快从股市下跌的阴影中走出来,毕竟股市的低迷也是暂时的,千万不要因为股市暂时的低落而错失美好的人生。

0190

从目前的市场状况来看,今年的行情整体上可能不会太乐观,所以我现在千万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稍一懈怠,就有可能由盈转亏。不过,由于在年初我就做好了熊市的应对准备,所以即便真的今后出现亏损,我也是能坦然面对的,股市本身就有涨有跌,就像潮起潮超落一样,一时的低迷算不了什么,只要坚持我自己的理念,保持平和的投资心态,我相信我最终还是能取得好成绩。

0192

从目前选股的方向来看,中小盘的高成长股暂时已经不适合我,因为这些股票太热,关注的人过多也就注定不会有便宜的价格,虽然创业板和中小板有一些我心仪的企业,但我肯定不会再以过高的PE去建仓,就像08年初在50多倍PE时去买长园一样,对这些股票宁可错失机会,我也要耐心等待,一旦有虎落平阳的那一天,我就会毫不犹豫的出手了。

我都曾在亏损甚至戴帽的时候重点研究甚至参与,这些股票虽然表面亏损,但未来的盈利其实都比较明确,所以在他们被市场遗弃的时候,适当参与,也会存在一些阶段性投资机会。一旦他们脱胎换骨成了绩优股,大部分人都觉得他们的PE低有参与价值的时候,再选择退出。比如海南椰岛,去年7元附近的时候每股收益亏损1块多,PE高的吓人,但今年21块多每股收益可能有好几毛,PE反倒很低了。通常大部分投资者总是看表面的市盈率,在他们看来,PE低的股票很安全,可是你真正参与了反倒还容易亏损;而PE过高的股票最危险,可这种股票你越回避,往往他的盈利机会却又很大。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很多股民抱怨,中国的股市很不合理,好股票不涨,垃圾股却疯狂,其实这主要还是他们没有仔细分析企业,以市盈率作为投资参考依据是没错,但你必须动态的去分析,而且要仔细看清企业的本质。从目前的市场格局来看,小盘垃圾股相对存在的机会要多一些,因为除了基本面有一些好的预期外,壳资源也的确存在着一些价值,比如一个总股本1亿的低价股,某个企业通过定向增发实现借壳上市,几年之后即可全流通,也就取得了四两博千斤的效果。当然,选择这类股票的风险又是非常大的,我所说的风险指的是很多人并不去仔细分析基本面,而是靠道听途说的消息,或者自己瞎猜瞎赌,盲目的去参与。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说,如果你没有对企业未来的盈利状况有明确的把握,没有一个相对可靠的估值,还是尽量不去参与这样的股票为好,没有金刚钻,最好不要去揽瓷器活。

0193

与牛股擦肩而过,对很股民来说都是寻常事,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我运气真不好,选了2个股票,结果没买的那个牛的不行,好几个涨停板,买的这个却一动不动”。有时候也有人会这么抱怨:“本来我是要买某某股票的,但手里的股票却没给机会出局,结果错失了一只大牛股”。从表面上看,这的确是个运气问题,因为只要改变那么一丁点,就会取得截然相反的收益。但如果我们把过去的这类事件总结在一起分析,就会发现里面会存在着一些相同的规律,而绝非运气这么简单。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在没有外力影响的前提下,我们的股票操作往往是由性格和投资理念所决定的,尽管在操作前你可能有过很多其他想法,但真正在交易时,你的性格和理念会潜意识地去支配你的行为,如果这种行为造成了好的效果,可能我们会觉得自己比较明智,会很有成就感,而一旦这种行为带来的是和预期相反的效果,大多数人就会归咎于自己的运气不佳,事实上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

0194

当然,如果你仔细回顾历年的行情,也是能从中找到一些规律的,每年的4月份基本上是股市调整的时候(这期间也恰好是旅游的黄金时期),因为高送转的年报行情从头年年底开始到这时候也差不多该结束,而一些垃圾股也会在年报披露前后出现价值回归,有些ST股票可能还持续跌停,如果不是处在大牛市的话,通常来说3-4月份不会有什么好行情,整体上会以下跌为主。对于长期投资的人来说,几个月的调整完全是可以忽略的,以前每年出去旅游的时候,我都没有清仓而是满仓持股不动,虽然当时账面都出现过不小的损失,但到了年底依旧有不错的收益,这些年累计的复合增长率也不算低。也许有人会问,既然你认为这段时间股市可能不好,为什么不清仓或者减仓,等股市回稳之后再介入,这样不是赚的更多吗?说实话,对这个问题我还不是太好回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路和操作习惯,毕竟我是做长期投资的,对大盘的波动和外部环境我相对考虑的少,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企业本身,如果我认为企业具备好的成长空间而股价又处于低估,我就会坚决持有,因为我无法预测股票究竟什么时候上涨,很多股票在一年里可能就一个月的时间上涨,而这一个月的涨幅可能就超过你一年的收益,如果你持有了很长时间,而恰好他上涨的这一个月你又离场了,那将会是很遗憾的事情,所以我宁可忍受股价的震荡,也不想错过这一个月的机会。

 从股东情况来看,筹码继续集中,原有的机构基本采取了锁仓和增仓的行为,机构的认可程度相当高。不过对于这种基金高度重仓的股票也应保持适度的警惕,当基金控制的筹码达到一定状态时,股价反倒很难有出色的表现(除非是大牛市),公募基金经理的职业操守和操作心态我还个人不敢恭维,很多基金高控盘的股票在杀跌的时候,都是非常凶狠的,反正都是基民的钱,割肉他们也不会心疼,只要排名不太靠后就OK了。

0197

这几天在和一些朋友聊天时,都谈到了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这两个新生事物,很多人都问我今后在投资策略上会有些什么变化。其实,我对这两个东西并不关心,毕竟我投资的是企业,整体上是以企业的价值作为参考,而企业的价值和股指期货以及融资融券没有任何联系,所以我还是会坚持以前的老套路,以不变应万变。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股指期货出来之后,大盘股的套利机会明显要增强,主流资金或许会转战这些权重股,但不管这些股票市场风头如何强劲,我都不会怎么参与,一是因为大盘股不是我所擅长,二是考虑到中国的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基数已经很大,今后要想再实现整体的高增长估计可能性非常小,这样那些大企业对我来说就缺乏吸引力,因为他们不具备高增长的条件,相反那些新兴领域出现的小企业则有可能出现较多的投资机会,我可以在他们实现高成长的同时,分享一部分他们的成果。至于融资融券这东西,我觉得博弈的成分太大了,完全不适合我,即便是我对某只股票的上涨有99%的把握,比如大华在30元的时候,我也不会去做融资交易。有的时候,我觉得人的胃口太大,可能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负面效应,股市的钱是永远赚不玩的,如果拿自己的闲散资金去做一些确定性较大的长期投资,应该是能保持很好的心态,即便是短期遭遇较大的系统性风险,可能也只是对情绪上有些影响。而一旦你涉足了融资融券业务,心态就完全不一样了,尽管有时候巨额利润十分诱人,但其中暗藏的风险也是同步放大的,万一搞砸了,很有可能赔的倾家荡产,那时侯跳楼的事件就会经常发生。假如说我参与了融资融券,我想我绝对不会像现在这么悠然,所以我宁可不奢求那种暴利,也要让自己过得安稳、舒坦。何况金钱原本就是身外之物,只要能满足你的日常开支需要,基本上也就可以了,至于其他的就顺其自然为好,多赚就多用,少赚就少用,关键是要过的充实、快乐!

199

从我内心来讲,我是希望我手里的股票做一些调整的,因为从我3月21号出游开始,这几只股票累计的涨幅的确是不小,这种不怎么回调的上涨令我心里并不太踏实。但从长线投资的角度来说,我暂时又不愿意从这些股票上撤退,如果在上涨途中做一些必要的调整,夯实一下上涨的基础,我想今后的扬升空间应该会更广阔,在遭遇系统风险时股价的抗跌性也会大大增强。很多人和我一样,拿着股票很少操作,但他们又希望股票每天都上涨,一旦遭遇大的调整心情就会郁闷,其实你如果不做短线和波段,股价无论是大涨或者大跌,对你来说都不会有任何区别,真正决定你投资成功与否的就是你最终卖出时的价格。所以,即便我们拿着价值严重低估的好股票,也不要期望股价天天上涨,因为这完全不现实,而且持续多日的上涨也会积聚一些短期风险,心理承受能力不行的就很容易被震出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投资周记0287一一一狂风沙
淡忘的岁月: 风生水起的传奇故事
市场特许权: 风生水起的投资 无论市场环境怎么变化,他始终只投资成长性好而且估值偏低的中小企业,以不...
白纸不白: robertochen:低估值稳定高成长价值投资 @robertochen :低估值稳...
低估值稳定高成长价值投资
擎啸天: 读《股市进阶之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